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当国庆大典开始,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看着冉冉升起的五星国旗,一股民族自豪感不禁从心底油然而生。国旗和国歌这两件重要的国家标志是如何而来的呢?
国旗的诞生
1949年6月15日,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决定向全国公开征集国旗、国徽、国歌的设计方案。一个月内,征集办公室便收到国内外寄来的国旗图案2992幅。在毛泽东主持讨论国旗式样的座谈会上,一幅编号为“32”的国旗图案进入人们的视线。旗面左上方缀有五颗五角星,一颗较大,四颗较小,小星环绕在大星右侧,每颗小星都有一个尖角正对着大五角星的中心点,在大五角星的中央还绘有镰刀和斧头的图案。田汉艺术家的直觉终于促使他举起那张薄薄的纸片,对毛泽东说,这是一幅很理想的画面,如果不要上面的镰刀和斧头效果可能会更好。毛泽东接过图稿,眼睛为之一亮:“这张不错,镰刀斧头可以去掉。”
座谈会上,大家取得了一致意见。在政协会议最后表决国旗图案时,全场热烈鼓掌通过。
这幅“32”号国旗图案的设计者其实是一位默默无闻、长期从事计划、财务工作的同志,叫曾联松。曾联松原籍浙江瑞安。曾联松从人们常说的“盼星星,盼月亮”中得到启发:中国共产党——不正是中国人民的大救星么!于是,他决定以五角星象征中国共产党。他设想以一颗大星导引于前,几颗小星环绕于后,像众星拱北斗,大五角星象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小星象征广大人民,人民紧紧地环绕在党的周围,团结战斗。环绕大星之后的小星,应该是几颗呢?曾联松想到毛主席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书中指出人民在当时包括有四个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就决定以四颗小星象征广大人民。
色彩以红色为主,红色表达热烈的感情,象征革命;他还把五角星设计为黄色,与红色相协调,金光灿灿,色简而庄严,且也表达了中华儿女黄色人种的民族特征。
国歌的故事
大家都知道国歌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其实这首鼓舞人心的歌曲早在1935年就诞生了。
1931年“九·一八”事变,拉开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序幕,“不作亡国奴”的吼声唤起了全國人民高昂的爱国斗志。先后于1932年和1933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田汉、聂耳,全身心地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中。
1934年春,田汉刚完成主题歌的歌词时,就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入狱。田汉被捕前危急仓促,主题歌的歌词写在了一张香烟锡纸的衬底上。另一位共产党员、戏剧家夏衍接手将这个故事写成了电影剧本《风云儿女》。1935年初,聂耳知道此事,立即跑去找夏衍,他见到夏衍的第一句话是:“《风云儿女》谁来作曲?”第二句话就是:“我来写吧,田汉也会同意的。”狱中的田汉果然同意了聂耳的请求。聂耳以极大的热情彻夜不眠地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截至当日,征集办公室共收到应征国歌632件,歌词694首,但来稿中没有一首特别令人满意。
9月25日,毛泽东、周恩来在中南海丰泽园主持召开国旗、国徽、国歌、纪年、国都协商座谈会。在座谈会上,马叙伦等主张用《义勇军进行曲》代国歌。因原歌词有“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等历史性词句,郭沫若、田汉等建议将歌词修改一下,但张奚若、梁思成认为这首歌曲是历史性的产物,词曲最好不作修改。毛泽东和周恩来赞成这种“安不忘危”的思想,赞同和支持歌词不改。会议结束时,毛泽东、周恩来和大家一起放声高唱《义勇军进行曲》。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用洪亮的声音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接着毛主席按动升旗电钮,伴随五星红旗冉冉上升,《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第一次在天安门广场响起。
国旗的诞生
1949年6月15日,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决定向全国公开征集国旗、国徽、国歌的设计方案。一个月内,征集办公室便收到国内外寄来的国旗图案2992幅。在毛泽东主持讨论国旗式样的座谈会上,一幅编号为“32”的国旗图案进入人们的视线。旗面左上方缀有五颗五角星,一颗较大,四颗较小,小星环绕在大星右侧,每颗小星都有一个尖角正对着大五角星的中心点,在大五角星的中央还绘有镰刀和斧头的图案。田汉艺术家的直觉终于促使他举起那张薄薄的纸片,对毛泽东说,这是一幅很理想的画面,如果不要上面的镰刀和斧头效果可能会更好。毛泽东接过图稿,眼睛为之一亮:“这张不错,镰刀斧头可以去掉。”
座谈会上,大家取得了一致意见。在政协会议最后表决国旗图案时,全场热烈鼓掌通过。
这幅“32”号国旗图案的设计者其实是一位默默无闻、长期从事计划、财务工作的同志,叫曾联松。曾联松原籍浙江瑞安。曾联松从人们常说的“盼星星,盼月亮”中得到启发:中国共产党——不正是中国人民的大救星么!于是,他决定以五角星象征中国共产党。他设想以一颗大星导引于前,几颗小星环绕于后,像众星拱北斗,大五角星象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小星象征广大人民,人民紧紧地环绕在党的周围,团结战斗。环绕大星之后的小星,应该是几颗呢?曾联松想到毛主席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书中指出人民在当时包括有四个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就决定以四颗小星象征广大人民。
色彩以红色为主,红色表达热烈的感情,象征革命;他还把五角星设计为黄色,与红色相协调,金光灿灿,色简而庄严,且也表达了中华儿女黄色人种的民族特征。
国歌的故事
大家都知道国歌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其实这首鼓舞人心的歌曲早在1935年就诞生了。
1931年“九·一八”事变,拉开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序幕,“不作亡国奴”的吼声唤起了全國人民高昂的爱国斗志。先后于1932年和1933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田汉、聂耳,全身心地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中。
1934年春,田汉刚完成主题歌的歌词时,就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入狱。田汉被捕前危急仓促,主题歌的歌词写在了一张香烟锡纸的衬底上。另一位共产党员、戏剧家夏衍接手将这个故事写成了电影剧本《风云儿女》。1935年初,聂耳知道此事,立即跑去找夏衍,他见到夏衍的第一句话是:“《风云儿女》谁来作曲?”第二句话就是:“我来写吧,田汉也会同意的。”狱中的田汉果然同意了聂耳的请求。聂耳以极大的热情彻夜不眠地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截至当日,征集办公室共收到应征国歌632件,歌词694首,但来稿中没有一首特别令人满意。
9月25日,毛泽东、周恩来在中南海丰泽园主持召开国旗、国徽、国歌、纪年、国都协商座谈会。在座谈会上,马叙伦等主张用《义勇军进行曲》代国歌。因原歌词有“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等历史性词句,郭沫若、田汉等建议将歌词修改一下,但张奚若、梁思成认为这首歌曲是历史性的产物,词曲最好不作修改。毛泽东和周恩来赞成这种“安不忘危”的思想,赞同和支持歌词不改。会议结束时,毛泽东、周恩来和大家一起放声高唱《义勇军进行曲》。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用洪亮的声音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接着毛主席按动升旗电钮,伴随五星红旗冉冉上升,《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第一次在天安门广场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