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也报复

来源 :发明与创新(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ven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有报复行为,动物有报复行为,这都不足为奇,然而,植物也会“寻机报复”,似乎是不可思议的,但又确实存在。
  一种叫“库杜”的非洲羚羊,放牧在南非的几处观赏牧场里,可是没过多久,它们便接二连三地相继死去。这是怎么回事呢?
  为了寻找原因,有关科学家来到牧场。对周围环境进行观察,并做了一些试验,发现羚羊之死,是缘于这里的一种叫金合欢树的报复行为。
  原来是羚羊啃吃了金合欢树叶而惹了“祸”。这种树受伤害时立即施放一种毒气,飘向其他树叶。得到警报的其他金合欢树叶便迅速做出反应,产生出含毒的丹宁酸。当羚羊津津有味地吃金合欢树叶时,也吃进了丹宁酸,自然用不了多久便死去了。
  秘鲁千多拉斯山里生长着一种不到半米高、有如脸盆大小的野花,每朵花都有5个花瓣,每个花瓣的边缘上生满了尖刺,你不去碰它倒也相安无事,但如果你碰它一下,它的花瓣便会猛地飞弹开来伤人,轻者让你流血,重者则会留下永久的疤痕。
  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上有一种树,形状似一棵巨大的菠萝,高约3米,树干呈圆筒状,枝条如蛇,当地人称为“蛇树”。这种树极为敏感,一旦有人碰到树枝,便很快被它缠住,轻则脱皮,重则有生命之虞。
  我国云南省有一种属于山茶科的树,叫黑德木,如果有人劈它一斧或砍它一刀,黑德木即刻“勃然大怒”,伤口处发出像自行车内胎漏气般的“突、突”声,声音可持续四五分钟。让人毛骨悚然。当地人说这是黑德木对侵略者发出的强烈“抗议”!
  而一种名叫“布尔塞拉”的树,则会借助于“射击”来保卫自己。这种树生长在中美洲,如果有个喜好攀折花木的人,不经意间从它的树枝上摘下一朵花或一片叶子,那么就有好瞧的了——树叶的断口处,即刻会喷射出一种令人讨厌的粘性液体,溅得你一身都是。这种喷射可以持续3~4秒,射距达15厘米。经过化验得知,这种粘性液体是一种名叫萜烯的化合物,它遍布于枝、叶的树枝管道中,形成一个高压网道,随时准备“捍卫”自己。
  在印尼布敦岛西部森林,有一种被称为“飞鸟杀手”的弹树。在它树枝干交叉的枝苞上,会生成钩状的树枝,钩尖倒勾在枝干交叉处另一苞上,形成牵拉。特别是四月,由于树上花苞开始吐蕊放香,钩尖一触即发,如果飞鸟禁不住花香的诱惑,只要一碰上花朵,被绷紧的钩尖即产生强烈的弹力,使鸟儿当即毙命。
  也有一些植物的报复行为虽不那么直观和轰轰烈烈,但也足以让那些敢于冒犯自己的入侵者刻骨铭心,甚至命丧黄泉。
  臭虫爬上蚕豆叶面时,会被叶面上锋利的钩状毛缠住,无法前进,也无法撤退,直至饥饿而死,棉花植株的软毛能对抗蝉的侵犯,大豆的针毛能防御蚕豆甲虫的进攻,多毛品种小麦比少毛品种更不易让叶甲虫的成虫产卵或被其幼虫食用……
  有的植物,如紫杉的叶子和某些蕨类植物,含蜕皮激素或类似蜕皮激素的物质,这种物质被昆虫取食后,不是早日蜕皮就是永远呈幼体,成不了成虫,无法繁殖后代,从而断子绝孙。
  有一种叫西波洛斯的植物,能够产生一种使昆虫蜕皮的激素,而这种植物制造出的高浓度激素,使侵害它的蝗虫虽然能够蜕皮,但翅膀扭曲或者卵无法完全发育。
  还有一些植物,如果它某一部分有病毒或真菌入侵,整个植株就会感受到,防御系统亦会在此时发挥作用。譬如,植物细胞中的液泡可以储存一些有毒的物质,由于外界刺激,会使这些毒物破泡而出,令入侵者中毒。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介绍了四种传统钢结构的类型,并就各自结构设计特点上探讨抗震性能,后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提出耗能减震钢结构设计思路,并分析了这种体系的优越性,以期推广该体
现阶段,我国的社会经济已进入平稳发展阶段,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为我国的环境建设带来严重考验。为了稳固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我们共同的生活环境,对城
搞好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而实验活动中的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怎样才能在引导学生开展好实验探究活动的同时,做好环保教育呢?在此,谈谈我在实验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随着教学改革的全面实施,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改革的需要,因此改变新时期的教学现状是非常必要的。小学体育教学的变化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体
论述了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积极改进实验方法,创设实验环境,通过实验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在教学中教给学生语言、词汇、语法的基础知识,加强基本训练,使学生掌握英语的基本结构,获得听、说、读、写的能力,郑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词
期刊
作为市政公用工程系统的核心所在,道路路基建设施工在城市市政公用道路的通行能力、安全稳定运行性能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主要围绕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中的问题及对策进
本文论述民俗的教化功能,民俗教育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教育作用.海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俗教育与民族教育双向互补,关系密切,两者应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