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道德与法治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阵地。如何提高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效率一直都是教师特别关注的问题。实践发现,在教学中融入精准教学理念,开展精准施教教学引导,坚持“学生本位”基本要求,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基于此,以下对浅析新课改后如何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初中,学生处在综合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等也在此阶段逐步形成。在信息化时代,初中生接触各类信息的渠道更多,各类负面信息极易给学生带来影响。道德与法治作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科,它的教学效果将对学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受传统教学的影响,道德与法治课堂一般呈现出学生兴致不高、教学质量偏低的状况,教师应该积极思考导致此类问题的原因,再基于问题,尝试做好教学优化。
一、把教材中的内容和实际联系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动力。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要结合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认知,充分挖掘学生的兴趣所在,引导学生将课本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提出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参与回答的兴趣,使学生通过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不但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还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久而久之,学生的探索能力就会得到提高,其也能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发现自身在学习方面的不足,并努力改进。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是从友谊的力量、友谊的澄清和呵护友谊三个方面探寻朋友对自己的影响,包括积极的或者消极的。友谊会随着环境发生改变,那么当你发现朋友变了时,该怎样做?用什么心态面对?当朋友之间出现问题甚至裂痕时,要如何做才能更好地维系关系、呵护友谊?这些问题和学生的真实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根据这些问题,进行延伸式提问。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朋友,这显然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教师可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交友情况:当友情出现危机时,你是如何挽救的?当一段友谊彻底失去后,你会持续陷入失落吗?怎样调整自己的心理和状态?……另外,对友谊的话题讨论,也能反作用于学生的实际交友,指导他们正确交友,不能为了维持友谊而放弃自身原则,以让学生交到真正兴趣相投、惺惺相惜的好朋友。这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又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而提升整体课堂教学效果。
二、转变传统教学理念,采取多种类型教学方式
为了提升教学效果,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十分重要。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应该基于新型、科学的教学理念,嘗试根据学生实际,采取多种类型、生动性、趣味性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变,吸引学生目光,进而达成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教师应该合理设计新课导入,以趣味丰富的元素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后续教学顺利开展;改变灌输式教学,引导学生尝试小组合作式的自主学习模式,增强学生课堂参与感,促使学生加强对各知识点的理解。例如,为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和习惯,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避免继续沿用以往的灌输式、理论式教学,此类方式不但影响教学效果,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对学科学习产生厌倦感。教师应该改变授课的传统观念,在教学时尝试结合生活,为学生讲解尊重他人、不被他人尊重等小故事,或要求学生基于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讨论尊重他人的意义、做法等内容。总之,课堂不是教师个人的“独角戏”,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发表观点,积极参与教师组织的多样教学活动。在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影响下,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深度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精准备课,分层导学激发兴趣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精准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基础。为了让初中生以独立的姿态、积极自主的情绪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教师可以巧妙融入导学案展开预习引导,通过前期了解学生情况,利用分层导学的途径,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被导学案的内容所吸引,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探究当中。因此,教师要明确导学案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精准化引导,从而让学生可以在思考中探索,继而进一步推动精准分层引导教学活动的开展。例如,在讲解“发现自己”的时候,为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去接纳自己、欣赏自己,并养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并懂得如何做更好的自己,在开展教学的初期,教师可以先了解学生的不同情况,并布置分层导学案内容,契合个体需求,激发学生兴趣。以性格内向的学生为例,在学生完成基础导学内容的前提下,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想一想自己的优缺点,并向父母、同学、老师等询问自己的优缺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在日常引导中渗透导入知识。通过结合不同学生的特点布置分层导学案,为后续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打下基础。
结束语
初中生处在青春叛逆期,这一阶段学生因为有了自我意识又缺少自我健康意识引导,促使他们容易在道德与法治相关问题上出现认知混淆,若不能强化对于学生的引导,很容易影响学生终身学习。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目的则能起到良好的引导教育效果,帮助学生更好认识自己的问题,及时填补学生思维空缺,从而真正让课堂德育教育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韩艳红.新课改后如何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J].新课程,2020(41):172.
[2]陈军.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的实践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21):101.
[3]陆向红.初中新课改后怎样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J].文理导航(上旬),2019(07):57+59.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初中,学生处在综合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等也在此阶段逐步形成。在信息化时代,初中生接触各类信息的渠道更多,各类负面信息极易给学生带来影响。道德与法治作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科,它的教学效果将对学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受传统教学的影响,道德与法治课堂一般呈现出学生兴致不高、教学质量偏低的状况,教师应该积极思考导致此类问题的原因,再基于问题,尝试做好教学优化。
一、把教材中的内容和实际联系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动力。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要结合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认知,充分挖掘学生的兴趣所在,引导学生将课本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提出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参与回答的兴趣,使学生通过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不但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还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久而久之,学生的探索能力就会得到提高,其也能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发现自身在学习方面的不足,并努力改进。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是从友谊的力量、友谊的澄清和呵护友谊三个方面探寻朋友对自己的影响,包括积极的或者消极的。友谊会随着环境发生改变,那么当你发现朋友变了时,该怎样做?用什么心态面对?当朋友之间出现问题甚至裂痕时,要如何做才能更好地维系关系、呵护友谊?这些问题和学生的真实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根据这些问题,进行延伸式提问。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朋友,这显然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教师可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交友情况:当友情出现危机时,你是如何挽救的?当一段友谊彻底失去后,你会持续陷入失落吗?怎样调整自己的心理和状态?……另外,对友谊的话题讨论,也能反作用于学生的实际交友,指导他们正确交友,不能为了维持友谊而放弃自身原则,以让学生交到真正兴趣相投、惺惺相惜的好朋友。这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又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而提升整体课堂教学效果。
二、转变传统教学理念,采取多种类型教学方式
为了提升教学效果,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十分重要。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应该基于新型、科学的教学理念,嘗试根据学生实际,采取多种类型、生动性、趣味性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变,吸引学生目光,进而达成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教师应该合理设计新课导入,以趣味丰富的元素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后续教学顺利开展;改变灌输式教学,引导学生尝试小组合作式的自主学习模式,增强学生课堂参与感,促使学生加强对各知识点的理解。例如,为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和习惯,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避免继续沿用以往的灌输式、理论式教学,此类方式不但影响教学效果,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对学科学习产生厌倦感。教师应该改变授课的传统观念,在教学时尝试结合生活,为学生讲解尊重他人、不被他人尊重等小故事,或要求学生基于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讨论尊重他人的意义、做法等内容。总之,课堂不是教师个人的“独角戏”,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发表观点,积极参与教师组织的多样教学活动。在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影响下,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深度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精准备课,分层导学激发兴趣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精准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基础。为了让初中生以独立的姿态、积极自主的情绪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教师可以巧妙融入导学案展开预习引导,通过前期了解学生情况,利用分层导学的途径,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被导学案的内容所吸引,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探究当中。因此,教师要明确导学案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精准化引导,从而让学生可以在思考中探索,继而进一步推动精准分层引导教学活动的开展。例如,在讲解“发现自己”的时候,为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去接纳自己、欣赏自己,并养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并懂得如何做更好的自己,在开展教学的初期,教师可以先了解学生的不同情况,并布置分层导学案内容,契合个体需求,激发学生兴趣。以性格内向的学生为例,在学生完成基础导学内容的前提下,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想一想自己的优缺点,并向父母、同学、老师等询问自己的优缺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在日常引导中渗透导入知识。通过结合不同学生的特点布置分层导学案,为后续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打下基础。
结束语
初中生处在青春叛逆期,这一阶段学生因为有了自我意识又缺少自我健康意识引导,促使他们容易在道德与法治相关问题上出现认知混淆,若不能强化对于学生的引导,很容易影响学生终身学习。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目的则能起到良好的引导教育效果,帮助学生更好认识自己的问题,及时填补学生思维空缺,从而真正让课堂德育教育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韩艳红.新课改后如何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J].新课程,2020(41):172.
[2]陈军.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的实践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21):101.
[3]陆向红.初中新课改后怎样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J].文理导航(上旬),2019(07):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