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央工艺美院史论系学习4年,平面设计14年,商业插图绘画15年,纸上涂鸦38年……正统又左道旁门的经历,造就了一个富有想象力的学究,一个用律师和考古学家的思维方法画插图的人。这个人用他晦涩的视觉语言,表达对世界的看法。”这是凌美官网对他的介绍,他是一个因热爱而拿起画笔不停表达自己思想的人,他是用插画养活自己的艺术理想的人,他叫张云开,他期待着在艺术道路上最终云开雾散。
阴差阳错
“但其实,我一直喜欢画,也一直在画”,2012年之前的很多路,有些阴差阳错,张云开这么解释自己在别人眼里的旁逸斜出。从两岁开始画画——没什么原因,就是天生喜欢,父母也很开明,既不阻止也不引导,由他去画。“所以,很自由,也是发自内心的喜爱。”
但到了考大学时,没有受过严格训练这一短板令他有些忐忑,为了保险起见,报了工艺美术学院史论系,“因为文化课成绩不错,这样保险系数比较大”。他如愿进入了现在的清华美院,原来的全国工艺美术的摇篮——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如入宝库,“上课就是看幻灯,各式各样的,世界各地的”,中国美术史和世界美术史,还有中国工艺美术史和世界工艺美术史,往往上午在亚洲和欧洲艺术中徜徉,下午就在大洋洲、非洲、美洲艺术中漫步,“这何止是上课,对于喜欢的人来说就是一种享受”,张云开贪婪地吸收着这些饱满又充沛的养分。
“学艺术史其实有点歪打正着,因为它不仅开阔眼界,提升鉴赏能力;更有助于提升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帮助我想清楚了很多疑问。”回想起那段日子,张云开颇感回味。毫无疑问,这种能力在很多艺术工作者身上是稀缺的,因为我们历来不重视这种素质,认为搞艺术的有感性就够了。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误区。其实细想一想,举凡大师级的人物,或者开山立派的鼻祖,都自有一套独创“打法”,这背后都是靠一套严密的逻辑体系支撑的。比如哥特、巴洛克、洛可可、印象派、立体主义、野兽派、波普等等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流派,都有其标志性的符号、笔法,有着鲜明的个性和辨识度——这背后隐藏的,就是艺术家的美学哲学和理论体系,同时也与艺术家身处的历史大背景和人生阅历密不可分。这一切,正是美术史能够系统梳理出来的精华。或者换个说法:只有在美术史的辉煌长卷中,你才能够领略什么叫群星灿烂、灿若星河。四年大学,张云开就畅游在这条长河中。
品高格自高。搞收藏的人都知道,鉴别真假有最“速成”或者说最直接有效的一招,就是多看真东西、好东西,因为“好东西自己会说话”,真的看多了,自然能感觉到赝品“不对味”。张云开一边博览群书,一边忍不住自己动手。上课看画,下课画画,而且极其投入,“恨不得吃饭的时候都抱着画板,几乎是手不停笔”。因为真心喜爱,也因为吸收了太多的养分,迫切地想要一吐为快。而他的画,也从幼时完全的自发转而“上路了”,因为中央工美毕竟是群英荟萃之地,身怀绝技的师长颇多,给了他更为专业和有力的指引。
山重水复
大学毕业后,张云开开始了正经八百的职业生涯。广告公司、设计公司、网站,他的工作更像职业白领而不是“艺术家”。为什么会做出这种选择?因为生计需要,也因为我们的社会可能容纳不了那么多艺术家。
话虽如此,他心里的火苗一直未曾熄灭。业余时间,他给各类杂志和出版物画插图:《时尚先生》、《时尚·COSMO》、《罗博报告》、华文出版社、《资本市场》杂志……高度跨界,风格各不相同,慢慢地在业界有了名气,也渐渐打磨出自己的风格。
2012年的同学聚会让他突然醒悟。一大帮当年的文艺青年现在的中年人再聚首,从事艺术老本行的寥寥无几,谈及当年的理想,有一位同学放出豪言:“我先挣钱,挣了钱再踏踏实实画画!”看着他大腹便便一副准成功人士的样子,同学们都笑:“挣钱再画画?你挣了钱就不想画画了吧?再说挣多少钱算够?你打算什么时候收手?”
说者无意,但张云开却听者有心。是啊,挣多少钱算够?什么时候能够开始?自己不也一直存着一个画画梦吗?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呢?什么才叫合适的时机呢?
他想了几天。决定了:就是现在,就是当下。
“很简单,你知道目标,直接走过去就好了。何必绕弯子呢?”张云开语气很温和,也很坚定。今天的他,已经靠自由职业画家的身份工作和生活了4年,越来越游刃有余。他有接连不断足以谋生的订单,也有了更充分的时间画自己想画的东西。
张云开明确了目的地,然后直接走了过来。用个俗词儿,画家张云开也真正“浮出水面”。
云开月明
对于创作者而言,“我要表达”和“要我表达”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境界。所以,在张云开的《封神演义》长卷前,我们惊艳了。
最简洁的黑白,没有任何多余的色彩。笔触一丝不苟、极其细腻,再不懂的人也能看出这是何等的心血之作——据说一笔画错,有可能满篇皆废,所以张云开一般也会用铅笔先打好相当完善的草稿再正式落笔,但你也能想象工作量了。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虽为笔绘,却有如刀刻般的视觉效果。张云开解释这是蘸水钢笔的特性。这一特性赋予了作品格外的力量,简洁、刚性、毫不犹豫,但张云开又用柔软的内心赋予它弹性——它是有精神内核的,借鉴是我们的民族文化史诗,在里边我们看得到传统、文化、匠心和神韵——总之,它很中国,但又绝不古板拘泥。它其实反映了中国文化幼年时期那难得的天真、烂漫、无拘无束,有一种质朴、粗拙却又欣欣向荣的气息。
张云开印证了这一点,这是他选择《封神演义》的原因之一,也是他本人为之心动的地方。作为一个早熟的文明,中华文化的幼年时期很短暂,但还未失孩童般未经雕饰和勃勃生机,远不像成熟后那么沉重、压抑、顾虑重重,所以弥足珍贵。《封神演义》的故事就是这样,浅显、直白,但却是我们这个民族最初的记忆和流传,和世界上其他文明的生发一样,显露着无穷的生命力。所以,张云开在作品中大量运用了先秦和汉朝时的符号:“它们有着特别纯粹的美。我们的先人把它们创造出来时,远没有能力建构什么体系和学说,只是出于美——发自内心、发自天性。所以,非常打动人。”“而汉朝是奠定汉文化根基的朝代(要不我们为什么叫汉族),又是我们第一个强盛的统一王朝,所以它的阳刚、大气、豪放等特性都非常鲜明,千百年后也毫不褪色。”
《封神演义》传递了这一感觉。这件作品张云开画了一年多,但我相信酝酿了很久。它很厚重,很有文化,但又很直白,很朴实。化繁为简、返璞归真,说来容易做来难,往往是过尽千帆、阅尽人世后方得一窥门径,说是艺术的至高境界也不为过。
所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人生并没有“弯路”之说,你所经历的,都能造就你。就好比张云开学了美术史再来画画,犹如学导演的人当了演员,不出则已,出则明星级,比如汤唯,比如冯小刚,或者张艺谋,呵呵。再比如先在职场体验十几年再来从艺,有如编剧跑到幕前当演员(这个比喻可能不太恰当),自己写的剧本,自己最能深刻解读——不都说,最懂诗的是诗人自己,不是吗?
阴差阳错
“但其实,我一直喜欢画,也一直在画”,2012年之前的很多路,有些阴差阳错,张云开这么解释自己在别人眼里的旁逸斜出。从两岁开始画画——没什么原因,就是天生喜欢,父母也很开明,既不阻止也不引导,由他去画。“所以,很自由,也是发自内心的喜爱。”
但到了考大学时,没有受过严格训练这一短板令他有些忐忑,为了保险起见,报了工艺美术学院史论系,“因为文化课成绩不错,这样保险系数比较大”。他如愿进入了现在的清华美院,原来的全国工艺美术的摇篮——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如入宝库,“上课就是看幻灯,各式各样的,世界各地的”,中国美术史和世界美术史,还有中国工艺美术史和世界工艺美术史,往往上午在亚洲和欧洲艺术中徜徉,下午就在大洋洲、非洲、美洲艺术中漫步,“这何止是上课,对于喜欢的人来说就是一种享受”,张云开贪婪地吸收着这些饱满又充沛的养分。
“学艺术史其实有点歪打正着,因为它不仅开阔眼界,提升鉴赏能力;更有助于提升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帮助我想清楚了很多疑问。”回想起那段日子,张云开颇感回味。毫无疑问,这种能力在很多艺术工作者身上是稀缺的,因为我们历来不重视这种素质,认为搞艺术的有感性就够了。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误区。其实细想一想,举凡大师级的人物,或者开山立派的鼻祖,都自有一套独创“打法”,这背后都是靠一套严密的逻辑体系支撑的。比如哥特、巴洛克、洛可可、印象派、立体主义、野兽派、波普等等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流派,都有其标志性的符号、笔法,有着鲜明的个性和辨识度——这背后隐藏的,就是艺术家的美学哲学和理论体系,同时也与艺术家身处的历史大背景和人生阅历密不可分。这一切,正是美术史能够系统梳理出来的精华。或者换个说法:只有在美术史的辉煌长卷中,你才能够领略什么叫群星灿烂、灿若星河。四年大学,张云开就畅游在这条长河中。
品高格自高。搞收藏的人都知道,鉴别真假有最“速成”或者说最直接有效的一招,就是多看真东西、好东西,因为“好东西自己会说话”,真的看多了,自然能感觉到赝品“不对味”。张云开一边博览群书,一边忍不住自己动手。上课看画,下课画画,而且极其投入,“恨不得吃饭的时候都抱着画板,几乎是手不停笔”。因为真心喜爱,也因为吸收了太多的养分,迫切地想要一吐为快。而他的画,也从幼时完全的自发转而“上路了”,因为中央工美毕竟是群英荟萃之地,身怀绝技的师长颇多,给了他更为专业和有力的指引。
山重水复
大学毕业后,张云开开始了正经八百的职业生涯。广告公司、设计公司、网站,他的工作更像职业白领而不是“艺术家”。为什么会做出这种选择?因为生计需要,也因为我们的社会可能容纳不了那么多艺术家。
话虽如此,他心里的火苗一直未曾熄灭。业余时间,他给各类杂志和出版物画插图:《时尚先生》、《时尚·COSMO》、《罗博报告》、华文出版社、《资本市场》杂志……高度跨界,风格各不相同,慢慢地在业界有了名气,也渐渐打磨出自己的风格。
2012年的同学聚会让他突然醒悟。一大帮当年的文艺青年现在的中年人再聚首,从事艺术老本行的寥寥无几,谈及当年的理想,有一位同学放出豪言:“我先挣钱,挣了钱再踏踏实实画画!”看着他大腹便便一副准成功人士的样子,同学们都笑:“挣钱再画画?你挣了钱就不想画画了吧?再说挣多少钱算够?你打算什么时候收手?”
说者无意,但张云开却听者有心。是啊,挣多少钱算够?什么时候能够开始?自己不也一直存着一个画画梦吗?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呢?什么才叫合适的时机呢?
他想了几天。决定了:就是现在,就是当下。
“很简单,你知道目标,直接走过去就好了。何必绕弯子呢?”张云开语气很温和,也很坚定。今天的他,已经靠自由职业画家的身份工作和生活了4年,越来越游刃有余。他有接连不断足以谋生的订单,也有了更充分的时间画自己想画的东西。
张云开明确了目的地,然后直接走了过来。用个俗词儿,画家张云开也真正“浮出水面”。
云开月明
对于创作者而言,“我要表达”和“要我表达”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境界。所以,在张云开的《封神演义》长卷前,我们惊艳了。
最简洁的黑白,没有任何多余的色彩。笔触一丝不苟、极其细腻,再不懂的人也能看出这是何等的心血之作——据说一笔画错,有可能满篇皆废,所以张云开一般也会用铅笔先打好相当完善的草稿再正式落笔,但你也能想象工作量了。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虽为笔绘,却有如刀刻般的视觉效果。张云开解释这是蘸水钢笔的特性。这一特性赋予了作品格外的力量,简洁、刚性、毫不犹豫,但张云开又用柔软的内心赋予它弹性——它是有精神内核的,借鉴是我们的民族文化史诗,在里边我们看得到传统、文化、匠心和神韵——总之,它很中国,但又绝不古板拘泥。它其实反映了中国文化幼年时期那难得的天真、烂漫、无拘无束,有一种质朴、粗拙却又欣欣向荣的气息。
张云开印证了这一点,这是他选择《封神演义》的原因之一,也是他本人为之心动的地方。作为一个早熟的文明,中华文化的幼年时期很短暂,但还未失孩童般未经雕饰和勃勃生机,远不像成熟后那么沉重、压抑、顾虑重重,所以弥足珍贵。《封神演义》的故事就是这样,浅显、直白,但却是我们这个民族最初的记忆和流传,和世界上其他文明的生发一样,显露着无穷的生命力。所以,张云开在作品中大量运用了先秦和汉朝时的符号:“它们有着特别纯粹的美。我们的先人把它们创造出来时,远没有能力建构什么体系和学说,只是出于美——发自内心、发自天性。所以,非常打动人。”“而汉朝是奠定汉文化根基的朝代(要不我们为什么叫汉族),又是我们第一个强盛的统一王朝,所以它的阳刚、大气、豪放等特性都非常鲜明,千百年后也毫不褪色。”
《封神演义》传递了这一感觉。这件作品张云开画了一年多,但我相信酝酿了很久。它很厚重,很有文化,但又很直白,很朴实。化繁为简、返璞归真,说来容易做来难,往往是过尽千帆、阅尽人世后方得一窥门径,说是艺术的至高境界也不为过。
所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人生并没有“弯路”之说,你所经历的,都能造就你。就好比张云开学了美术史再来画画,犹如学导演的人当了演员,不出则已,出则明星级,比如汤唯,比如冯小刚,或者张艺谋,呵呵。再比如先在职场体验十几年再来从艺,有如编剧跑到幕前当演员(这个比喻可能不太恰当),自己写的剧本,自己最能深刻解读——不都说,最懂诗的是诗人自己,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