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们生活的角落无处不体现着物理学规律的本质属性,作为以物理学为基础的大学物理课程是理工科高校开设的一门必修公共课,通过大学物理的学习不仅可以了解自然规律的物理本质而且可以掌握科学的思想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增长知识,开阔思维,激发探索和创新意识。如何提高大学物理课堂教学质量,本文从五个方面简单阐述,希望可以对大学物理的教学工作起到帮助作用。
【关键词】大学物理 教学质量 课堂语言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0-0178-01
物理学是以研究物质结构、基本运动规律和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对象的自然科学,大到天体小到微观粒子的研究都离不开物理学,我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无处不体现着物理规律的本质,物理学的每一次发展和变革都对人类的生产生活,科学技术有着翻天覆地的推动作用。大学物理课程汇总提炼了物理学经典理论体系和近代理论体系中最为基础的内容,是理工科高校开设的必修公共基础课程。大学物理课程内容涵盖力学、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热学、光学、电磁学、近代物理等六个板块的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不仅可以了解自然规律的物理本质而且可以掌握科学的思想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增长知识,开阔思维,激发探索和创新意识。但由于物理内容抽象,深奥难懂再加上大学课堂教学时间紧,知识储备量大,无法兼顾到每一名学生的状态,导致很多学生对于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头痛不已,甚至有些跟不上,听不懂的学生逐渐产生了厌恶的心理。针对大学物理课堂教学中产生的问题,如何提高大学物理课堂教学质量?本文提出几点思考,仅供读者参考。
一、渗透物理学史,增加人文素养
大学物理的概念深奥难懂,逻辑严密,推理计算复杂导致学生对大学物理望而却步,如果教师单纯的按照课本内容来讲解,学生肯定会觉得难以理解,乏味无聊。因此,在讲课的过程中适度的增加物理学史的内容,一方面可以将科学家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思路和方法介绍给学生,将科学家们在工作中遇到困难不气馁、不放弃、不认输的坚毅品质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与无畏艰难、实事求是的精神;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教学中的人文内涵,陶冶学生的情操,开阔学生的视野,物理学史的引入可以使抽象的科学知识生动起来,增加亲和力和趣味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1]。但是需要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物理学史,一定要把握好“度”,既不能花费大量时间长篇大论的讲,也不能怕占据知识点的讲解时间一个字也不讲,在上课前教师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目的,适当及适量地安排穿插相关物理学史内容,怎么讲,讲多少都要心里有底[2]。
二、吃透教学内容,提炼重难点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大学物理课程面临课时紧,内容多的局面,如果仍然按部就班逐章逐节的满堂灌,则会导致看似所有的知识点都讲了,但是学生仍然不明白哪些内容是需要重点掌握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得下苦工吃透教学内容,理清教学体系,注重教学的计划性,将教学内容按照层次划分,将最重要的内容重点详细讲解,了解性的内容点到为止,增加知识面的扩展性内容可以布置为课后任务让学生自学。这样不仅在教学中突出了重难点,而且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了自学能力。
三、贯穿物理思想和方法,精讲多练
大学物理内容的力、热、光、电、近代物理等知识体系并不是一盘散沙,自成体系的,它们的很多原理和规律都是有着相似的推理思路和理解方法,因此在大学物理的课堂教学中要重视物理思想和方法的贯穿,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模型法”、“类比法”、“归纳演绎法”、“分析综合法”等物理方法的运用和传授,精讲多练,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会和掌握最有价值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归纳总结分析问题的能力[3]。
四、研精覃思,细雕课堂语言
在课堂教学中,授课教师的语言能力也是决定课程教学质量优劣的关键因素之一。教师授课时,语言要明快,错词要准确,条理要清楚,讲解要利落,语调要抑扬顿挫,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力[4]。反之,如果教师不善言辞,讲课条理不清,主次不明,颠三倒四,拖泥带水,那么即使教師满腹经纶、学富五车也没用,学生上课仍然会思路混乱,不明所以,教学效果自然不会好。
五、新旧结合,恰当使用多媒体资源
“语言+板书”是大学物理课堂教学中不可替代的教学手段,具有叙述清楚、衔接自然和逻辑严密的优势和特点,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更适宜做详细的理论分析和演算[5]。但是“语言+板书”的形式有着内容含量有限、缺乏动感、理解苦难、不够形象的缺点。多媒体拥有广泛的网络渠道和资源共享能力,在教学中恰当的引入多媒体课件,可以利用动画演示物理学的原理,对抽象的概念、定理等知识点作形象生动的描述,使难懂的原理变得容易理解和掌握[6],而且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渗透学科前沿,传递物理学的发展动态,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共享平台答疑解惑,互相交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新方法和旧手段相互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可以使教学效果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许弟余.在物理教学中挖掘物理学史的人文教育功能[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89-92
[2]秦连红.课堂上适度添加物理学史的作用[J].课程教学研究,2013(8):82-85
[3]胡林.大学物理教学中重视物理学思想和研究方法[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2(S1):273-275
[4]马凤翔.关于提高大学物理教学效果的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04(4):57-58
[5]张静,连汝续.浅析多媒体技术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2(20):68-69
[6]郑建洲,王丽梅,刘佳宏.大学物理网络辅助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6(5):85-87
作者简介:
阎晓庆(1986.01-),女,硕士,助教,从事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工作。
【关键词】大学物理 教学质量 课堂语言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0-0178-01
物理学是以研究物质结构、基本运动规律和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对象的自然科学,大到天体小到微观粒子的研究都离不开物理学,我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无处不体现着物理规律的本质,物理学的每一次发展和变革都对人类的生产生活,科学技术有着翻天覆地的推动作用。大学物理课程汇总提炼了物理学经典理论体系和近代理论体系中最为基础的内容,是理工科高校开设的必修公共基础课程。大学物理课程内容涵盖力学、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热学、光学、电磁学、近代物理等六个板块的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不仅可以了解自然规律的物理本质而且可以掌握科学的思想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增长知识,开阔思维,激发探索和创新意识。但由于物理内容抽象,深奥难懂再加上大学课堂教学时间紧,知识储备量大,无法兼顾到每一名学生的状态,导致很多学生对于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头痛不已,甚至有些跟不上,听不懂的学生逐渐产生了厌恶的心理。针对大学物理课堂教学中产生的问题,如何提高大学物理课堂教学质量?本文提出几点思考,仅供读者参考。
一、渗透物理学史,增加人文素养
大学物理的概念深奥难懂,逻辑严密,推理计算复杂导致学生对大学物理望而却步,如果教师单纯的按照课本内容来讲解,学生肯定会觉得难以理解,乏味无聊。因此,在讲课的过程中适度的增加物理学史的内容,一方面可以将科学家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思路和方法介绍给学生,将科学家们在工作中遇到困难不气馁、不放弃、不认输的坚毅品质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与无畏艰难、实事求是的精神;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教学中的人文内涵,陶冶学生的情操,开阔学生的视野,物理学史的引入可以使抽象的科学知识生动起来,增加亲和力和趣味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1]。但是需要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物理学史,一定要把握好“度”,既不能花费大量时间长篇大论的讲,也不能怕占据知识点的讲解时间一个字也不讲,在上课前教师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目的,适当及适量地安排穿插相关物理学史内容,怎么讲,讲多少都要心里有底[2]。
二、吃透教学内容,提炼重难点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大学物理课程面临课时紧,内容多的局面,如果仍然按部就班逐章逐节的满堂灌,则会导致看似所有的知识点都讲了,但是学生仍然不明白哪些内容是需要重点掌握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得下苦工吃透教学内容,理清教学体系,注重教学的计划性,将教学内容按照层次划分,将最重要的内容重点详细讲解,了解性的内容点到为止,增加知识面的扩展性内容可以布置为课后任务让学生自学。这样不仅在教学中突出了重难点,而且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了自学能力。
三、贯穿物理思想和方法,精讲多练
大学物理内容的力、热、光、电、近代物理等知识体系并不是一盘散沙,自成体系的,它们的很多原理和规律都是有着相似的推理思路和理解方法,因此在大学物理的课堂教学中要重视物理思想和方法的贯穿,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模型法”、“类比法”、“归纳演绎法”、“分析综合法”等物理方法的运用和传授,精讲多练,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会和掌握最有价值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归纳总结分析问题的能力[3]。
四、研精覃思,细雕课堂语言
在课堂教学中,授课教师的语言能力也是决定课程教学质量优劣的关键因素之一。教师授课时,语言要明快,错词要准确,条理要清楚,讲解要利落,语调要抑扬顿挫,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力[4]。反之,如果教师不善言辞,讲课条理不清,主次不明,颠三倒四,拖泥带水,那么即使教師满腹经纶、学富五车也没用,学生上课仍然会思路混乱,不明所以,教学效果自然不会好。
五、新旧结合,恰当使用多媒体资源
“语言+板书”是大学物理课堂教学中不可替代的教学手段,具有叙述清楚、衔接自然和逻辑严密的优势和特点,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更适宜做详细的理论分析和演算[5]。但是“语言+板书”的形式有着内容含量有限、缺乏动感、理解苦难、不够形象的缺点。多媒体拥有广泛的网络渠道和资源共享能力,在教学中恰当的引入多媒体课件,可以利用动画演示物理学的原理,对抽象的概念、定理等知识点作形象生动的描述,使难懂的原理变得容易理解和掌握[6],而且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渗透学科前沿,传递物理学的发展动态,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共享平台答疑解惑,互相交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新方法和旧手段相互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可以使教学效果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许弟余.在物理教学中挖掘物理学史的人文教育功能[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89-92
[2]秦连红.课堂上适度添加物理学史的作用[J].课程教学研究,2013(8):82-85
[3]胡林.大学物理教学中重视物理学思想和研究方法[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2(S1):273-275
[4]马凤翔.关于提高大学物理教学效果的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04(4):57-58
[5]张静,连汝续.浅析多媒体技术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2(20):68-69
[6]郑建洲,王丽梅,刘佳宏.大学物理网络辅助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6(5):85-87
作者简介:
阎晓庆(1986.01-),女,硕士,助教,从事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