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大部分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无法将所学知识充分运用到工作岗位中,导致其毕业后只能从事操作水平低,重复率高的劳动工作,而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计算机的专业教学模式比较混乱,教学方法单一。本文通过简单概述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分析种植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讨论中职计算机专业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实施,以期望提高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使学生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活动中,进而为学生能找到满意工作奠定良好、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专业;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TP3-4;G712
1.前言
在中职教育中,开展计算机专业学科,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计算机实践能力,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满足社会发展对学生素质技术的需求。加之,计算机的专业学科实践性比较强,所以迫切需要教师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变革。而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热情、计算机操作能力,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充分应用在岗位与工作中,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同时,计算机教师应该注意解决当前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计划;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扩展教学领域,开拓学生学习思维;对学生学习进行全面评估,挖掘学生潜能,推动实现中职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2.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概述
2.1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定义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实际上是以学生操作能力主体,以行动为导向的一种教学模式。但是拆开来说,行动导向不是教育理论,也不是教学方法,只是一种教育示范。行动导向主要是倡导实施者完成职业工作的行动需要,维持行动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并在完成过程中根据从业者的内在调节机制设计出教学活动。在计算机教学中应用这种教学模式,主要要求教师构建与工作实际相仿的学习环境,营造真实工作氛围。且在这个过程中,计算机教师必须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任务驱动为载体,进而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是学生在做任务的同时学习计算机知识,提高计算机实践操作技能。
2.2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特点
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目的是对教学内容复杂性、抽象性的协调,计算机教师通过设计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满足社会需求的教学方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基于此,中职院校教育中行动导向学习的特征主要包括:第一,以学生为主体;第二,学生与整个教学过程息息相关,不仅存在教学的设计中,也存在与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中;第三,行动导向教学注重对真实情景的创建;第四,行动导向学习主要是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组织教学的关键,以期为学生学习新的知识创造条件,不断挖掘学生潜力[1]。
2.3开展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意义
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主要有三个重要意义。其一,开展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实施行动导向教学使计算机教师通过模拟专业环境,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设计中,同时获取相关知识,提高能力技巧,全面发掘自身存在的潜在能力,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发展。第二,开展行动导向教学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属于学习的主体,其与行动导向实施全过程密切相关,能是学生在各个环节中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第三,实施行动导向的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由于行动导向教学注重学、做合一,既发展动手能力,又重视动脑能力的发展,所以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需要尽心探索、亲身试验,进而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教学目标不明确,与实际需求存在差距
当前的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大部分中职院校将教学目标定位在:教导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并能利用计算机和因特网进行相关操作;掌握互联网的基本知识等上。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这些教学目标难以满足当前社会对计算机专业岗位的用工需求。目前,社会市场对于计算机专业岗位的招聘,如果仅是掌握上述基本知识和技能,难以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当下,大部分公司,在招聘计算机专业岗位人员时都要求:必须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安装和调试技能;要能组建小型局域网;要能组装和维护计算机;要具有自学能力,能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掌握新技术。由此看来,当前中职院校对教学目标的定位还不太正确,也无法真正满足当前社会的实际需求[2]。
3.2教学内容不新颖,理论与实践无法结合
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计算机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进行编排的,因此,当前的教学内容知识点还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停留在过去,与实际脱节。加上我们梅州山区教学经费不足导致教学设施不能满足教学需求,计算机的教学主要还是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操作为辅,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积极性差,实际操作能力低,就业时很难适合就业单位的要求。鉴于这种情况,如何使学生掌握好计算机的理论知识并具备较强的操作能力,需要每我们每一位中职计算机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探索和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敢于创新。在《计算机网络基础》中,教學内容偏向于理论知识,而在组建局域网部分,教材中只提及了网线的制作。局域网拓补结构以及各个结构的优缺点,对具体的操作方法并没有过多的讲解。这就导致学生对实践操作掌握不充分,难以满足日后工作岗位的需求。另外,当前的中职计算机教材中知识点之间缺乏连贯性,使学生的学习受到了阻碍。在《c语言基础》中,选择结构程序、顺序结构程序的相关知识点是独立存在的,二者之间没有联系性,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对二者的认识停留在初级阶段。
3.3教学方法太单一,课堂教学不具吸引力
当前大部分中职院校在进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过程中,还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偏向于教师口头讲课,学生被动地记笔记,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与交流。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位置,久而久之,学生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渐渐被忽略,学习效率逐渐降低。且教学效果只能靠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来进行判定,但是,大部分计算机教师在讲解计算机理论知识时,通常是照本宣科,与学生之间缺少互动,致使课堂枯燥乏味,教与学难以融合,最终导致学习效率低下。一旦学生学习效率比较低,学生的自信心也容易受到影响,而且部分学生认为,上课认真听讲,仔细做好课堂笔记,自己的学习效果就会得到彰显,但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时,学生自信心会受到打击,产生消极学习的心理[3]。 3.4教学评估部全面,缺乏学习过程的评价
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不仅教学模式还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上,教学评估也仍然停留在传统评估模式上。传统评估模式偏向于对学习结果的评估,通常采用考试的方法,以考试成绩的高低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并没有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评价。这种评估方法会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大部分学生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从而无法达到新课改的教学目标。
4.中职计算机专业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实施
4.1以能力为导向,制定目标明确的教学计划
全面分析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内容是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实施第一步教师只有充分掌握了教学难点、重点以及教学目标,同时深入分析学生情感态度与基础知识掌握能力,才可以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与计划。
例如:在《动画设计与制作Flash》章节学习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明确教学中的教材作用,要求中职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来制作动画,同时在该基础上提高学生操作能力。同时教学应对教学目标进行明确,就知识角度来看,需要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就情感角度来看,不仅要充分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要让学生真正了解团队合作重要性,主动和队友进行合作学习,互相促进。
4.2扩展行动领域,开发多样化教学课程活动
在传统计算机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会出现脱节,其主要原因是,技校各种软件与硬件设施比较陈旧,为了实现计算机一体化教学,首先就要对技校软件与硬件的设施进行改善,其次扩展学生行动的领域,顺利展开计算机多样化教学活动[4]。
例如:中职学校应该尽可能改装传统计算机的机房,可以在计算机机房中装设音响、投影机与多媒体的教学软件,从而将传统计算机机房变为多媒体的机房,给中职计算机的教学工作开展创造多样化教学的环境。在多媒体的机房中,教育者能够在讲解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进行演示,学生同样可以在计算机进行实践操作,这样可以充分结合计算机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进而达到事倍功半的学习效果。
4.3设计教学任务,创设贴近实际的教学情境
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应用驱动力就是教学任务,即教师应该按照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教学的任务,在教学任务设计过程中需要创设逼真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相关知识学习和生活、实际工作之间的联系,一般要做到以下四点:其一,尽可能把设计任务放到职业的情境中,紧密联系学生今后可能从事与工作的岗位,还要进行职业场景再现,让学生真正感受职业的氛围,提高学生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其二,在任务设计时,需密切联系计算机教学目标的设计,将教材知识贯穿在任务中,还应把整体目标全部分成若干小目标,当学生完成其中某个教学小目标,就可以获取相关知识,从而给整体的教学目标实现奠定基础。同时教师应对教学模块进行合理划分,并按照循序渐进原则,保证任务从简到难,逐步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其三,任务设计需要充分联系学生个性特点,以为中职学生个性比较强,每一个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能力也存在差异,学习的学习习惯于学习态度不一样,导致知识应用能力与接受能力存在差异,因此,需要教师全面考虑上述因素,在教学任务设计时从实际着手,让学生积极参与中职计算机教学,从而提高中职计算机的教学效果[5]。
如:学生在学习Flash的动画制作时,教师就可以像上文中一样分解与设计教学的任务。设计气球升到天空的动画,具体的任务如下:首先要创设动画基本的元件,主要包含天空、气球与云彩;其次,制作装饰的效果,包含云彩的移动;最后,制作动画的效果,也就是气球的升起与飘动。通过这种设计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4.4全面评估教学,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传统教学评价的体系中,期中或者是期末考试的成绩通常是评价的标准。具体应用中该种评价系统还比较片面,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非常不利,所以,进行计算机的课程教学时,应该突破传统的教学局限性,构建一体化教学评价的体系,进而实现一体化的教学。在新型一体化的教学评价系统中,期中或者是期末考试的成绩不再是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整个评价体系中纳入了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评价考核体系,不只包含计算机的理论知识,还包含计算机实践操作的部分,也就是对学生全过程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这样不仅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全方面考核,而且这样的考核结果也比较客观与全面[6]。
例如:学习Office的办公软件时,课程中主要使用合作学习教学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活动,使学生可以在小组讨论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技能与学习知识。此外,教育者可以使用自主的探究方式来实施教学,使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充分掌握信息的管理系统发展、概念、设计与结构等内容。而在学生学习知识、理解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真实、客观的评价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以便充分了解学生对于计算机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5.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前中职院校面临着一个重要挑战:如何提高中职毕业生质量,使学生毕业后能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当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时,中职院校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培养能适应社会环境的技能型人才。为此,计算机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首先,计算机教师要正确理解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定义、特點和意义,然后,计算机教师还必须认识到当前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含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不新颖、理论与实践无法结合等。最后,计算机教师应该以能力为导向,制定目标明确的教学计划,扩展行动领域,开发多样化教学课程活动,丰富教学方法,创设贴近实际的教学情境,全面评估教学,从而促进中职院校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苏国锦.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之行动导向初探[J].价值工程,2013,15(8):257-258.
[2]禤金清.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东方教育,2014,22(5):99.
[3]宋海军.浅析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28(36):103.
[4]邓文.计算机专业实施行动导向教学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16(Z1):168.
[5]宋博伟.浅谈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的计算机专业实训教学改革[J].山东工业技术,2015,15(6):250.
[1]宋艳萍.行动导向法在中职计算机实习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效果分析[J]. 网友世界·云教育,2014,14(21):6-7.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专业;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TP3-4;G712
1.前言
在中职教育中,开展计算机专业学科,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计算机实践能力,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满足社会发展对学生素质技术的需求。加之,计算机的专业学科实践性比较强,所以迫切需要教师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变革。而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热情、计算机操作能力,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充分应用在岗位与工作中,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同时,计算机教师应该注意解决当前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计划;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扩展教学领域,开拓学生学习思维;对学生学习进行全面评估,挖掘学生潜能,推动实现中职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2.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概述
2.1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定义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实际上是以学生操作能力主体,以行动为导向的一种教学模式。但是拆开来说,行动导向不是教育理论,也不是教学方法,只是一种教育示范。行动导向主要是倡导实施者完成职业工作的行动需要,维持行动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并在完成过程中根据从业者的内在调节机制设计出教学活动。在计算机教学中应用这种教学模式,主要要求教师构建与工作实际相仿的学习环境,营造真实工作氛围。且在这个过程中,计算机教师必须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任务驱动为载体,进而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是学生在做任务的同时学习计算机知识,提高计算机实践操作技能。
2.2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特点
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目的是对教学内容复杂性、抽象性的协调,计算机教师通过设计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满足社会需求的教学方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基于此,中职院校教育中行动导向学习的特征主要包括:第一,以学生为主体;第二,学生与整个教学过程息息相关,不仅存在教学的设计中,也存在与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中;第三,行动导向教学注重对真实情景的创建;第四,行动导向学习主要是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组织教学的关键,以期为学生学习新的知识创造条件,不断挖掘学生潜力[1]。
2.3开展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意义
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主要有三个重要意义。其一,开展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实施行动导向教学使计算机教师通过模拟专业环境,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设计中,同时获取相关知识,提高能力技巧,全面发掘自身存在的潜在能力,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发展。第二,开展行动导向教学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属于学习的主体,其与行动导向实施全过程密切相关,能是学生在各个环节中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第三,实施行动导向的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由于行动导向教学注重学、做合一,既发展动手能力,又重视动脑能力的发展,所以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需要尽心探索、亲身试验,进而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教学目标不明确,与实际需求存在差距
当前的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大部分中职院校将教学目标定位在:教导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并能利用计算机和因特网进行相关操作;掌握互联网的基本知识等上。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这些教学目标难以满足当前社会对计算机专业岗位的用工需求。目前,社会市场对于计算机专业岗位的招聘,如果仅是掌握上述基本知识和技能,难以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当下,大部分公司,在招聘计算机专业岗位人员时都要求:必须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安装和调试技能;要能组建小型局域网;要能组装和维护计算机;要具有自学能力,能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掌握新技术。由此看来,当前中职院校对教学目标的定位还不太正确,也无法真正满足当前社会的实际需求[2]。
3.2教学内容不新颖,理论与实践无法结合
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计算机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进行编排的,因此,当前的教学内容知识点还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停留在过去,与实际脱节。加上我们梅州山区教学经费不足导致教学设施不能满足教学需求,计算机的教学主要还是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操作为辅,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积极性差,实际操作能力低,就业时很难适合就业单位的要求。鉴于这种情况,如何使学生掌握好计算机的理论知识并具备较强的操作能力,需要每我们每一位中职计算机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探索和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敢于创新。在《计算机网络基础》中,教學内容偏向于理论知识,而在组建局域网部分,教材中只提及了网线的制作。局域网拓补结构以及各个结构的优缺点,对具体的操作方法并没有过多的讲解。这就导致学生对实践操作掌握不充分,难以满足日后工作岗位的需求。另外,当前的中职计算机教材中知识点之间缺乏连贯性,使学生的学习受到了阻碍。在《c语言基础》中,选择结构程序、顺序结构程序的相关知识点是独立存在的,二者之间没有联系性,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对二者的认识停留在初级阶段。
3.3教学方法太单一,课堂教学不具吸引力
当前大部分中职院校在进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过程中,还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偏向于教师口头讲课,学生被动地记笔记,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与交流。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位置,久而久之,学生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渐渐被忽略,学习效率逐渐降低。且教学效果只能靠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来进行判定,但是,大部分计算机教师在讲解计算机理论知识时,通常是照本宣科,与学生之间缺少互动,致使课堂枯燥乏味,教与学难以融合,最终导致学习效率低下。一旦学生学习效率比较低,学生的自信心也容易受到影响,而且部分学生认为,上课认真听讲,仔细做好课堂笔记,自己的学习效果就会得到彰显,但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时,学生自信心会受到打击,产生消极学习的心理[3]。 3.4教学评估部全面,缺乏学习过程的评价
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不仅教学模式还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上,教学评估也仍然停留在传统评估模式上。传统评估模式偏向于对学习结果的评估,通常采用考试的方法,以考试成绩的高低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并没有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评价。这种评估方法会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大部分学生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从而无法达到新课改的教学目标。
4.中职计算机专业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实施
4.1以能力为导向,制定目标明确的教学计划
全面分析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内容是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实施第一步教师只有充分掌握了教学难点、重点以及教学目标,同时深入分析学生情感态度与基础知识掌握能力,才可以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与计划。
例如:在《动画设计与制作Flash》章节学习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明确教学中的教材作用,要求中职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来制作动画,同时在该基础上提高学生操作能力。同时教学应对教学目标进行明确,就知识角度来看,需要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就情感角度来看,不仅要充分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要让学生真正了解团队合作重要性,主动和队友进行合作学习,互相促进。
4.2扩展行动领域,开发多样化教学课程活动
在传统计算机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会出现脱节,其主要原因是,技校各种软件与硬件设施比较陈旧,为了实现计算机一体化教学,首先就要对技校软件与硬件的设施进行改善,其次扩展学生行动的领域,顺利展开计算机多样化教学活动[4]。
例如:中职学校应该尽可能改装传统计算机的机房,可以在计算机机房中装设音响、投影机与多媒体的教学软件,从而将传统计算机机房变为多媒体的机房,给中职计算机的教学工作开展创造多样化教学的环境。在多媒体的机房中,教育者能够在讲解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进行演示,学生同样可以在计算机进行实践操作,这样可以充分结合计算机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进而达到事倍功半的学习效果。
4.3设计教学任务,创设贴近实际的教学情境
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应用驱动力就是教学任务,即教师应该按照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教学的任务,在教学任务设计过程中需要创设逼真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相关知识学习和生活、实际工作之间的联系,一般要做到以下四点:其一,尽可能把设计任务放到职业的情境中,紧密联系学生今后可能从事与工作的岗位,还要进行职业场景再现,让学生真正感受职业的氛围,提高学生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其二,在任务设计时,需密切联系计算机教学目标的设计,将教材知识贯穿在任务中,还应把整体目标全部分成若干小目标,当学生完成其中某个教学小目标,就可以获取相关知识,从而给整体的教学目标实现奠定基础。同时教师应对教学模块进行合理划分,并按照循序渐进原则,保证任务从简到难,逐步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其三,任务设计需要充分联系学生个性特点,以为中职学生个性比较强,每一个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能力也存在差异,学习的学习习惯于学习态度不一样,导致知识应用能力与接受能力存在差异,因此,需要教师全面考虑上述因素,在教学任务设计时从实际着手,让学生积极参与中职计算机教学,从而提高中职计算机的教学效果[5]。
如:学生在学习Flash的动画制作时,教师就可以像上文中一样分解与设计教学的任务。设计气球升到天空的动画,具体的任务如下:首先要创设动画基本的元件,主要包含天空、气球与云彩;其次,制作装饰的效果,包含云彩的移动;最后,制作动画的效果,也就是气球的升起与飘动。通过这种设计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4.4全面评估教学,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传统教学评价的体系中,期中或者是期末考试的成绩通常是评价的标准。具体应用中该种评价系统还比较片面,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非常不利,所以,进行计算机的课程教学时,应该突破传统的教学局限性,构建一体化教学评价的体系,进而实现一体化的教学。在新型一体化的教学评价系统中,期中或者是期末考试的成绩不再是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整个评价体系中纳入了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评价考核体系,不只包含计算机的理论知识,还包含计算机实践操作的部分,也就是对学生全过程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这样不仅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全方面考核,而且这样的考核结果也比较客观与全面[6]。
例如:学习Office的办公软件时,课程中主要使用合作学习教学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活动,使学生可以在小组讨论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技能与学习知识。此外,教育者可以使用自主的探究方式来实施教学,使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充分掌握信息的管理系统发展、概念、设计与结构等内容。而在学生学习知识、理解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真实、客观的评价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以便充分了解学生对于计算机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5.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前中职院校面临着一个重要挑战:如何提高中职毕业生质量,使学生毕业后能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当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时,中职院校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培养能适应社会环境的技能型人才。为此,计算机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首先,计算机教师要正确理解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定义、特點和意义,然后,计算机教师还必须认识到当前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含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不新颖、理论与实践无法结合等。最后,计算机教师应该以能力为导向,制定目标明确的教学计划,扩展行动领域,开发多样化教学课程活动,丰富教学方法,创设贴近实际的教学情境,全面评估教学,从而促进中职院校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苏国锦.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之行动导向初探[J].价值工程,2013,15(8):257-258.
[2]禤金清.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东方教育,2014,22(5):99.
[3]宋海军.浅析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28(36):103.
[4]邓文.计算机专业实施行动导向教学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16(Z1):168.
[5]宋博伟.浅谈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的计算机专业实训教学改革[J].山东工业技术,2015,15(6):250.
[1]宋艳萍.行动导向法在中职计算机实习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效果分析[J]. 网友世界·云教育,2014,14(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