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审美教育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学科不仅是训练学生分析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生活情趣,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特殊学科。语文教育是一种美的事业,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审美中获得知识。美的具体性、情感性决定了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去创造美,指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鉴别生活中的真、善、美。语文不仅是交际工具,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人文教育功能和内蕴丰厚的艺术魅力是学生精神生活、情感培养和智力发展的动力。可以说,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审美教育。
  1 高一阶段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由少年期进入青年期,其心理趋向是从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高一正是这样一个过渡衔接的阶段。在语文学习上,大纲要求学生把握内容,既要消化课文中所涉及的知识,还要变作者的认识为自己的认识。这就需要学生学会从整体上感知、理解课文内容,从木见林、窥斑见豹。从教材而言,高一新教材与高二、高三相对有别,既注意与初中衔接,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又为高二的文学鉴赏教学打下一定的基础。此时,要变初中阶段较为浅显文章的学习为对内涵丰富作品的领悟,思维也由浅入深,这就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审美对象和更深入的审美活动,并对其感性认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感性认识的发生离不开审美感觉和审美知觉。
  高一阶段,应利用新教材与初中衔接的优势及现代和古代散文为主体的教材资源,着力于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重点放在体味文章意义、意境和情味上,逐步优化学生的语言感知力。同时强调意象各特点间的内在联系,要求学生整体地体味意象,领悟贯通整体的内在血脉,从而深入其中,舍形得神,吸收精髓。只有在高一突出了审美感知力的培养,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揣测、琢磨,才会在头脑中储存下大量的表象;感性认识能力的发展为学生积累了初步的审美经验,学生才会具有审美想象的原料,才能在审美想象的工厂中加工生产出五彩缤纷的精神产品,并为高二的文学作品鉴赏奠定坚实的基础。
  2 高二阶段重点培养审美能力
  高二是承前启后的阶段,既是把审美感受引向深入,又是为理性思维及审美创造力的培养做好铺垫,加强审美想象力成为高二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高二是在高一基础上的提高。学生通过一年的语文学习,“日常性情感逐渐发展为审美性情感,他们能对作品所隐含的情感和意味在审美感受中达到直觉性的把握。”在全面感知课文内容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拓展、丰富意象的需要。从教材方面看,以现当代中国文学作品为主,兼顾传统戏曲和影视文学,选读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主要时期的代表作家、作品,这些全部都是文学作品,而且以诗歌、散文、小说为主。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个模糊性、多义性的集合体,且大都十分讲究含蓄,常常是纸短意长写而不满,或弦外有音、或思想深刻,在行文中形成了若干空白和契入点,极具有限中富含无限的艺术效果。这就为集中进行审美想象力的培养提供了可能性和必然性。审美想象是审美反映的枢纽,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巧妙联系同一作者的类似作品去强化感受,适当用某作家的作品来补充另一作家的作品,自觉而自然地融入自身的见闻感受,甚至是跨时空的、跳跃性地重组积累的意象以帮助学生探幽发微,形神兼备地领会作品的意象及深层意蕴。随着审美想象的丰富,学生在学习中潜在的创造思维逐渐上升到意识表层,加之审美想象本身就是一种对作品的再创造,这就使学生在审美教育中培养理性思维及审美创造力成为水到渠成的一步。
  3 高三阶段重点培养理性思维及审美创造力
  随着知识面的拓宽和基础的扎实,高三学生的思维具有了充分的独立性、批判性和内省性,其辩证逻辑思维与推理能力日趋成熟,智能发展上出体现出渐次向以抽象思维能力发展为主的方向。而且,在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想象的共同作用下,学生对作品的深入认识达到了审美理解,逐步能从美学的意义上去体味和认识作品。学生作为鉴赏的主体越来越需要把握作品的精髓、需要赋予对象以不落俗套的内涵。如果缺乏一种深层的抽象思考的自觉性,就无法满足这一需要。
  还应看到,高三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最后阶段,发展学生理性思维能力、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是教学的终点目标。大纲规定的各项任务要在高三结束时最终完成。而理性思维及审美创造力的培养,要求学生既要钻进去,又要跳出来,不但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还有利于弥补高一、高二阅读教学的不足,使学生无论是升学深造,还是就业,都能具备必要的认识事物的能力和独立评价事物的能力去满足日后的学习和工作需要。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想象、鉴赏评价的同时启发了思维,学生在感性基础上得到了理性的提炼,并不断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尽力捕捉新鲜而独特的情思,于一连串原储存表象的分解与重组中创造出新的意象。虽不如原文意象丰富,却可能生发出新的认识。学生也正是在这样的精神活动中发挥了自己的创造性,获得了审美的愉悦。逐渐地,作品里、意象中蕴涵着的美渗透到了学生的心中,净化了他们的心灵,提升了他们的人格。
其他文献
1 多媒体的应用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的集中,已不能控制在教师的比划和讲读之中,仅用从前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要想尽快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就必须借助电教媒体。例如,在八年级语文《雷电颂》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单凭口头讲解,即使老师的口才再好、词语再丰富、描述再形象,学生也很难将课文所要表现的场景再现于脑中。而运用多媒体课件
期刊
【摘 要】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创作既重视诗歌的思想内容,又十分重视诗歌的艺术形式。因而,对于杜诗的风格,可以用“沉郁顿挫”四字来概括。“沉郁”倾向于诗歌的思想内容,“顿挫”是就其艺术形式而言,而杜诗正是二者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杜诗 沉郁顿挫 风格    在诗歌艺术上,杜甫可谓集大成者,他以委曲婉转、掩抑收敛的叙事、抒情,形成“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并以对现实的高度
期刊
【摘 要】 中小学教育阶段,尤其是高中阶段,数学科目“占领”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可以改善学生的各项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任务并不仅仅是不断地积累知识,最主要的是能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本文重点研究了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相关问题,并且对相关的措施进行了总结。旨在实施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能够不断训练自己的发散思维训练,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并结合信息
期刊
《初中政治新课程标准》指出:“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社会的变化发展对人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得到有效帮助和正确引导。”而近几年来,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许多老师深感初中思想政治课难上,现在的学生难教。学生的体会是政治课没有新意,枯
期刊
【摘 要】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和提高技能的主要途径。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理念,我们必须立足于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语文,实现有效的、多向的、高质量的互动,从而达到语文学习的最佳效果,并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培养和提升。  【关键词】 高效课堂 导学案 教学流程 语文本色    什么是高效课堂?从理论上讲,高效课堂应该是高效率、高收益的课堂,就是在
期刊
在教育这个舞台上每天发生着许许多多平凡的和不平凡的教学故事,这些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发生、出现、遭遇、处理过的各种事件,不是瞬间即逝,无足轻重,淡无痕迹的,它会长久的影响学生和教师的教育教学。从培训中老师所谈的这些亲身经历的事件中,我们能够学到很多东西,得到很多大启发,甚至会产生心灵的震撼。“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了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通过培训
期刊
生物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下倡导新理念,转变新手段不断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效果。我们通过“课内比教学”等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不断践行新课程改革理念,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在本次活动中,不仅给我们提供宝贵的学习交流机会,也给我们提供很好的自我展示平台,通过实践交流,收获很大,感触很深。同时在恩施州“课内比教学”活动中,认识到一堂好的优质课:心态决定成败;细节决定成败;过程决定成败;创新决定成败。活
期刊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至关重要的条件,也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根本措施。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愿学、越爱学。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物理科学素养,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成为物理教师工
期刊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对教师来说,最迫切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教育的效率,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从下面几方面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 把握学生心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忽视学生的心理状态,每个学生带着某种情绪来参加学习的,积极的如喜欢、愉快、
期刊
【摘 要】在大学区管理制推行下,各校应趁此机会,加强校际交流、研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进而促进各校综合教育质量提升。  【关键词】大学区 专业成长 教科研    为更广泛的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碑林区教育局提出大学区管理制。这是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重点,坚持教科研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有效举措。坚持全区大教育观走内涵式发展,科学整合并有效利用各校教育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教学共研,成果共享,全区共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