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借代是英汉语言中常用修辞格。它与语言及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对英汉借代辞格的理解及翻译产生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借代;理解;翻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1-0-02
借代是英汉语语言中常用修辞格。借代是英语和汉语中一使用范围很广的修辞格,它是仅次于比喻的第二大修辞手法。借代就是在特定的语境中, 不直接说出这事物的本来名称, 而借用与这一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另一事物的名称来代替这一事物。虽然汉英语言中的借代基本相同, 但在分类上略有不同。汉语借代分为对代和旁借。对代是用事物相对应方面来相互代替。旁借英语借代分为换喻、提喻和代喻。换喻和提喻只让用来代替的事物借体 出现在句中, 被代替的事物主体不说出来, 这是它们区别各种比喻的标志之一。它们的核心都是“ 代”,而不是“喻,即借事物间的相关性。
一、借代的特点及分类
Metonymy(借代)一词源于希腊语metonymia,意思是Change of name(名称的改换)。该修辞格的修辞方式是故意不用需要说明的人或物的本称,而是借与该人或该物密切相关的事物名称来代替,即借乙名代甲称。Metonymy的运用基础是联想,两个相互借代的事物必然紧密相关,存在某种现实的联系。英语Metonymy是英语中一种常用的修辞格,其主要作用是使表达简练、具体、生动、有趣。根据本体与代体之间的关系,Metonymy的代替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现在分别举例说明如下:
(一)以事物的特征或标志代替事物本身
例如:Have I in conquest stretched my arms so far. To be afraid of tell greybeards the truth?(William Shakespeare:Julius Caesar)难道我南征北战,攻下了这许多地方,却不敢对一班白须老头子们讲真话吗?
句中greybeard(白须)是老年人的特征,这里用来代替老头子。
(二)以事物的所在代替事物本身(或以容器代其中的内容)
例如:The hall applauded .整个大厅的人都热烈鼓掌。
句中用hall(大厅)代替在大厅里的人。
(三)以工具代替动作或行为者
例如:But in spite of himself, he became deeply interested in this Polish girl with the intense gray eyes and delicate features, who was as keen on test tube as himself. 他不由自主、深深的恋上了这位热情的灰色眼睛和清秀面容,跟他一样热衷于化学实验的波兰姑娘。
句中用test tube(试管)这一做实验的工具代替化学实验这一行为。
(四)以作者或生产者代替作品或产品
例如:The captain… had fallen in possession of a complete Shakespeare.(J. London) 船长……得到一整套的莎士比亚。(用莎士比亚替代莎士比亚全集)
(五)以有密切关系的一物代替另一物
例如:He is good at painting fur and feather. 他善于画毛皮和羽毛。(用毛皮代替兽类,羽毛代替鸟类)
(六)用具体事物代替抽象事物,或抽象事物代替具体事物
例如:In the present instance, it was sickness and poverty together that she came to visit.在目前这种情况下,她一并前来探望的是病人和穷人。
句中用sickness(疾病)指代病人,用poverty(贫穷)指代穷人,这是抽象代具体。
二、借代的翻译
翻译时,不要只求话语形式的同一,而要强调文化信息的和谐,即充分利用那些共通的文化信息,并对那些隐含在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系统中的文化信息、差异加以了解、沟通和融合,按照译文读者的思维习惯、表达方式,尽量缩小译文与原文的距离,该显则显,该隐则隐,该增则增,该注则注,将原文借代词语所戟文化信息准确地传达出来。
(一)直译法
人类文化存在着一定的共性, 有些文化观念相同, 其表现形式也相同。这些反映到借代辞格中。如果原文中的借代是频繁使用的, 其借代方式和所表达的内容广为人知。直接译成汉语仍然生动形象。例如:
Paper and ink cut the throats of men,and the sound of breath mayshake the world.
原句中paper and ink代替written words(写几个字),the sound of a breath代替speech(说几句话),其借代方式符合汉语表达习惯。如:口诛笔伐。“口”代替“说话”,“笔”代替“写文章”,都是借与人或事物有关的所属代替人和事物。
(二)意译法
虽然全人类文化存在着共性, 但更多的是民族性。有些民族文化色彩较浓, 表达习惯不同, 陌生的借代词语, 按其字面直译, 既不能准确地传输原文民族文化信息, 且译文显得生涩、怪癖, 令人费解。这时,明智的译法是在译文中恢复借代中所寓的语义。例如:
Acre by acre,the rain forest isbeing burned to create fast pasture for fastfood beef (Ships in the Desert)
人们一英亩一英亩地烧掉热带雨林,迅速开辟牧场,饲养快餐食用的菜牛。原文中是动物的成品beef代替动物cattle。Fastfood beef包含着一种物质文化信息:巴西为短期经济效益,大面积砍伐烧毁森林。饲养个大肉多,味道鲜美的菜牛。这种菜牛是美国快餐食品工业的抢手货。若不了解西方这一物质文化,只按字面意思译为“快餐牛肉迅速开辟牧场”岂不令人费解。
(三)增译法
为了保留原文的民族文化色彩, 直译不易为译文读者所理解。这时, 可采用直译加解释的方法或直译加意译法一一增译法。例如:
对年轻夫妇不相配,一个是西施,一个是张飞。译文:This young couple is not well matched,one is Xi Shi—a famous Chinese beauty,while the other is Zhang Fei—-a well—?known ill—-tempered brute.
原文以专名代替泛称,即用“西施”和“张飞”分别泛指那些漂亮美貌的女子和性格暴烈、相貌凶丑的男子。如果采用直译法,译文读者很可能误认为“Xi Shi和Zhang Fei是一对夫妇,闹出“关公战秦琼”的笑话。因此要采用直译加解释法,这就填补了译文中的文化空缺,使译文读者一看便知其中缘由。
(四)注释法
对于那些民族文化色彩很浓, 历史文化很深的英汉借代词语, 按字面直译不能准确明了地传输原文的特定的文化信息。若译出联想意义, 又难在正文中三言两语说清楚。特别是在诗歌里, 由于译文受到字数、行数、韵律的限制, 无法插人解释性词语。因而, 一般采用这种方法。这不但不会歪曲原文形象,而且有益于文化交流和扩展译文读者的知识经验视野。例如:
Churchill ,a bent Pickwick in blue uniform, looked up at him with majestic good humor, much older, more dignified, more assured.( WOUK H> Argntia Bay)
丘吉尔呢,看起来像一个穿着蓝制服的驼背的匹克威克,他抬头看着罗斯福,神态庄重而又亲切。比起罗斯福来,他老成一些,神态更威严,也更自信。
注释:匹克威克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作家C.狄更斯所著小说《皮克威克外传》的主人公。他为人宽厚戆直。Pickwick在这里用作称呼替换,即用一个专用名称代替一种人当中的一个人。对未看过《皮克威克外传》小说的中国读者就不知所指。加上注释,译文读者很容易理解“匹克威克”所指的意思,了解到丘吉尔的性格特征。
借代是人类共有的思维模式,英汉语言中必然存在许多共同的借代模式。但是由于英汉民族的思维模式和文化传统的差异,英汉借代辞格又各具一些特有的模式。因此,在进行英汉借代翻译时,要认真研究不同语言中的借代辞格所隐含的民族文化信息,采用有效的翻译方法加以沟通,使译文更能忠实通顺地表达原语的内容、思想和风格。
参考文献:
[1]李冀宏.英语常用修辞入门[M].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
[2]赵政清.英语修辞学原理[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
[3]余立三.英汉修辞比较与翻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4]李瑞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
关键词:借代;理解;翻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1-0-02
借代是英汉语语言中常用修辞格。借代是英语和汉语中一使用范围很广的修辞格,它是仅次于比喻的第二大修辞手法。借代就是在特定的语境中, 不直接说出这事物的本来名称, 而借用与这一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另一事物的名称来代替这一事物。虽然汉英语言中的借代基本相同, 但在分类上略有不同。汉语借代分为对代和旁借。对代是用事物相对应方面来相互代替。旁借英语借代分为换喻、提喻和代喻。换喻和提喻只让用来代替的事物借体 出现在句中, 被代替的事物主体不说出来, 这是它们区别各种比喻的标志之一。它们的核心都是“ 代”,而不是“喻,即借事物间的相关性。
一、借代的特点及分类
Metonymy(借代)一词源于希腊语metonymia,意思是Change of name(名称的改换)。该修辞格的修辞方式是故意不用需要说明的人或物的本称,而是借与该人或该物密切相关的事物名称来代替,即借乙名代甲称。Metonymy的运用基础是联想,两个相互借代的事物必然紧密相关,存在某种现实的联系。英语Metonymy是英语中一种常用的修辞格,其主要作用是使表达简练、具体、生动、有趣。根据本体与代体之间的关系,Metonymy的代替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现在分别举例说明如下:
(一)以事物的特征或标志代替事物本身
例如:Have I in conquest stretched my arms so far. To be afraid of tell greybeards the truth?(William Shakespeare:Julius Caesar)难道我南征北战,攻下了这许多地方,却不敢对一班白须老头子们讲真话吗?
句中greybeard(白须)是老年人的特征,这里用来代替老头子。
(二)以事物的所在代替事物本身(或以容器代其中的内容)
例如:The hall applauded .整个大厅的人都热烈鼓掌。
句中用hall(大厅)代替在大厅里的人。
(三)以工具代替动作或行为者
例如:But in spite of himself, he became deeply interested in this Polish girl with the intense gray eyes and delicate features, who was as keen on test tube as himself. 他不由自主、深深的恋上了这位热情的灰色眼睛和清秀面容,跟他一样热衷于化学实验的波兰姑娘。
句中用test tube(试管)这一做实验的工具代替化学实验这一行为。
(四)以作者或生产者代替作品或产品
例如:The captain… had fallen in possession of a complete Shakespeare.(J. London) 船长……得到一整套的莎士比亚。(用莎士比亚替代莎士比亚全集)
(五)以有密切关系的一物代替另一物
例如:He is good at painting fur and feather. 他善于画毛皮和羽毛。(用毛皮代替兽类,羽毛代替鸟类)
(六)用具体事物代替抽象事物,或抽象事物代替具体事物
例如:In the present instance, it was sickness and poverty together that she came to visit.在目前这种情况下,她一并前来探望的是病人和穷人。
句中用sickness(疾病)指代病人,用poverty(贫穷)指代穷人,这是抽象代具体。
二、借代的翻译
翻译时,不要只求话语形式的同一,而要强调文化信息的和谐,即充分利用那些共通的文化信息,并对那些隐含在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系统中的文化信息、差异加以了解、沟通和融合,按照译文读者的思维习惯、表达方式,尽量缩小译文与原文的距离,该显则显,该隐则隐,该增则增,该注则注,将原文借代词语所戟文化信息准确地传达出来。
(一)直译法
人类文化存在着一定的共性, 有些文化观念相同, 其表现形式也相同。这些反映到借代辞格中。如果原文中的借代是频繁使用的, 其借代方式和所表达的内容广为人知。直接译成汉语仍然生动形象。例如:
Paper and ink cut the throats of men,and the sound of breath mayshake the world.
原句中paper and ink代替written words(写几个字),the sound of a breath代替speech(说几句话),其借代方式符合汉语表达习惯。如:口诛笔伐。“口”代替“说话”,“笔”代替“写文章”,都是借与人或事物有关的所属代替人和事物。
(二)意译法
虽然全人类文化存在着共性, 但更多的是民族性。有些民族文化色彩较浓, 表达习惯不同, 陌生的借代词语, 按其字面直译, 既不能准确地传输原文民族文化信息, 且译文显得生涩、怪癖, 令人费解。这时,明智的译法是在译文中恢复借代中所寓的语义。例如:
Acre by acre,the rain forest isbeing burned to create fast pasture for fastfood beef (Ships in the Desert)
人们一英亩一英亩地烧掉热带雨林,迅速开辟牧场,饲养快餐食用的菜牛。原文中是动物的成品beef代替动物cattle。Fastfood beef包含着一种物质文化信息:巴西为短期经济效益,大面积砍伐烧毁森林。饲养个大肉多,味道鲜美的菜牛。这种菜牛是美国快餐食品工业的抢手货。若不了解西方这一物质文化,只按字面意思译为“快餐牛肉迅速开辟牧场”岂不令人费解。
(三)增译法
为了保留原文的民族文化色彩, 直译不易为译文读者所理解。这时, 可采用直译加解释的方法或直译加意译法一一增译法。例如:
对年轻夫妇不相配,一个是西施,一个是张飞。译文:This young couple is not well matched,one is Xi Shi—a famous Chinese beauty,while the other is Zhang Fei—-a well—?known ill—-tempered brute.
原文以专名代替泛称,即用“西施”和“张飞”分别泛指那些漂亮美貌的女子和性格暴烈、相貌凶丑的男子。如果采用直译法,译文读者很可能误认为“Xi Shi和Zhang Fei是一对夫妇,闹出“关公战秦琼”的笑话。因此要采用直译加解释法,这就填补了译文中的文化空缺,使译文读者一看便知其中缘由。
(四)注释法
对于那些民族文化色彩很浓, 历史文化很深的英汉借代词语, 按字面直译不能准确明了地传输原文的特定的文化信息。若译出联想意义, 又难在正文中三言两语说清楚。特别是在诗歌里, 由于译文受到字数、行数、韵律的限制, 无法插人解释性词语。因而, 一般采用这种方法。这不但不会歪曲原文形象,而且有益于文化交流和扩展译文读者的知识经验视野。例如:
Churchill ,a bent Pickwick in blue uniform, looked up at him with majestic good humor, much older, more dignified, more assured.( WOUK H> Argntia Bay)
丘吉尔呢,看起来像一个穿着蓝制服的驼背的匹克威克,他抬头看着罗斯福,神态庄重而又亲切。比起罗斯福来,他老成一些,神态更威严,也更自信。
注释:匹克威克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作家C.狄更斯所著小说《皮克威克外传》的主人公。他为人宽厚戆直。Pickwick在这里用作称呼替换,即用一个专用名称代替一种人当中的一个人。对未看过《皮克威克外传》小说的中国读者就不知所指。加上注释,译文读者很容易理解“匹克威克”所指的意思,了解到丘吉尔的性格特征。
借代是人类共有的思维模式,英汉语言中必然存在许多共同的借代模式。但是由于英汉民族的思维模式和文化传统的差异,英汉借代辞格又各具一些特有的模式。因此,在进行英汉借代翻译时,要认真研究不同语言中的借代辞格所隐含的民族文化信息,采用有效的翻译方法加以沟通,使译文更能忠实通顺地表达原语的内容、思想和风格。
参考文献:
[1]李冀宏.英语常用修辞入门[M].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
[2]赵政清.英语修辞学原理[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
[3]余立三.英汉修辞比较与翻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4]李瑞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