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骨干是高校学生的优秀代表,是实现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中坚力量,也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高校学生骨干培养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积极探索高校学生骨干培养的新机制。
关键词:学生骨干;高校;新机制
学生骨干是高校中较为活跃的一个群体,在当今多元化文化的浸染下,高校学生骨干不仅包括学生会和班级主要学生干部,还包括社团骨干、科技创新骨干、学生党员、文艺骨干和体育骨干等。学生骨干的素质不仅影响到班级的建设,还是优良校风和学风形成的重要力量。
一、高校学生骨干培养现状
高校辅导员所带班级较多,很大程度上依靠骨干群体开展工作。但是,高校辅导员将大部分精力用于帮助后进生,认为后进学生存在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困难,他们是最需要帮助的人群,而忽视了对学生干部的关心和培养。大部分学生干部综合素质高、能力强,充当着组织者、管理者和帮助其他同学的角色。但是,他们在工作中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部分学生干部碍于面子,工作学习中的压力无法释放,压力累积最后导致无法胜任工作;部分学生干部把大部分精力放到工作上,忽视了学习提高,致使学习成绩一路下滑;还有部分学生干部工作方法陈旧,工作效率较低,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加大高校学生骨干培养力度迫在眉睫,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骨干“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三自模式”效果,提高学生工作效率,创新学生骨干培养模式和积极探索學生骨干培养平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学生骨干存在的问题
1.学生骨干对自身定位不准
学生骨干是帮助辅导员处理班级事务,组织班级活动,为同学服务,带领同学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一支学生队伍。学生骨干的第一身份是学生,其次才是班级事务的组织者、服务者。学生骨干既要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又要有较好的人际关系和威信。部分学生骨干不能认清自己的工作职责,把精力全放到自己的事情上,工作上的事情关心少;部分学生骨干将骨干角色带入与同学的交往中,没有认清自己首先是一名普通学生的身份;部分学生骨干只注重工作,不关心自己的学习,没有认识到学习是最基本的任务,首先要做好一名学生,其次才是工作。上述问题都是学生骨干对自身定位不准确导致的。
2.工作动机不纯,缺乏奉献精神
受西方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当前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学生骨干工作动机不纯,服务意识欠缺,他们从个人需要出发,认为当学生骨干在入党、评优、获奖、就业等方面可以获得好处。还有部分学生骨干急功近利,在工作中谈条件,斤斤计较,在活动中捞好处,挑肥拣瘦,缺乏艰苦奋斗和吃苦耐劳的品格。也有一些学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权力欲,在同学面前趾高气扬。
3.培养机制不健全,抗挫折能力差
目前,大学生骨干多为“90后”一代,他们从小生活条件优越,吃苦少,参加社会实践少,心智不够成熟。他们接触网络多,善于网上交流,缺少面对面交流经验,人际交往能力欠缺。有的大学生骨干心理脆弱,抗挫折能力差,不具备成熟的心理素质,一旦在学习生活上出现问题,就万念俱灰,丧失自信,产生各种不健康的心理问题。有的大学生骨干工作方式简单僵化,不能及时根据新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4.不能正确处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
大学生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但有些学生干部认为大学阶段锻炼组织管理能力比学习还重要,他们认为课本上的知识以后用处不大,认为“情商比智商重要”“学习好的同学都是给学习差的打工”,忽视了大学生最基本的任务——学习,把精力全放在工作和活动上,不能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
5.工作创新意识不强
很大一部分学生骨干刚开始工作时热情高涨,工作一段时间后开始出现懈怠情绪,按部就班,只满足于不出错误就行。学生骨干创新意识不强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学生骨干激励机制不健全,创新和不创新的结果是一样的;二是教师布置工作事无巨细,没有给他们留出创新的空间,学生骨干习惯于完成指令,无须创新。
三、完善大学生骨干培养机制,指导大学生骨干健康成长
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学生骨干奉献精神
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骨干理想信念教育,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青年,引导学生骨干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加强理论修养。通过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讲座,组织优秀学生骨干交流会等形式帮助他们对自身进行正确定位,明确学生骨干职责和任务,培养他们的服务奉献精神。
2.建立抗挫教育机制,提高学生骨干的抗挫折能力
大学生骨干队伍建设过程中,挫折产生的原因可分为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内因主要是大学生骨干的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外因主要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因素。校园文化环境是影响学生骨干心理发展的重要方面,高校要利用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校园广播、宣传栏等给大学生创造一个舒心的学习工作环境;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骨干,帮助他们制订不同的职业规划,引导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3.建立激励机制,发挥学生骨干的最大潜能
管理心理学把激励看成是“持续激发动机的心理过程”。激励的理论主要分为两大类:内容型和过程型。内容型激励理论主要是对激励的原因、影响因素、潜力激发的内容进行研究的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主要围绕动机形成、目标选择、行为发生、激励实效等激励过程进行研究的理论。对于大学生骨干,主要采用过程型激励,即通过自我激励,帮助学生骨干树立自信心;通过目标激励,激发他们的工作学习热情;通过参与激励,让学生骨干参与到学校和学院重大事务中,提高他们的自我认同感。
4.以第二课堂为载体,创建学生骨干培养新平台
第二课堂具有自主性、多样性的特点,可以将素质、能力和知识有机结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主要包括专业实践、创新创业实践、志愿服务和职场体验四大类。例如,高校可以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骨干赴企业或乡镇挂职,参加“挑战杯”科技竞赛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骨干的综合素质。
5.建立完善的学生骨干选拔、培养、考核、监督机制
学生骨干选拔要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制订完善的学生骨干自我管理制度。学生干部选拔出来之后需要对他们进行培养,例如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增强学生骨干的心理素质;通过团校培训,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指导他们合理安排工作和学习时间,学习工作两不误。完善学生骨干考核制度,定期对学生干部进行考核,不合格者及时调整。加强对学生骨干的监督,监督他们工作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高校学生工作者要秉承对学生骨干负责的原则,采取统一培训和分类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对他们每个阶段的发展进行跟踪指导,确保他们健康成长。坚持“以人为本”,在培养模式上不断探索,大胆创新,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素质全面的学生骨干队伍。
参考文献:
[1]陈科,熊健汝,袁希.高校学生骨干综合素质状况及培养对策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39-144.
[2]费兰兰,沈黎勇,陈思潮.青年大学生骨干培养体系构建实证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5(8):93-96.
关键词:学生骨干;高校;新机制
学生骨干是高校中较为活跃的一个群体,在当今多元化文化的浸染下,高校学生骨干不仅包括学生会和班级主要学生干部,还包括社团骨干、科技创新骨干、学生党员、文艺骨干和体育骨干等。学生骨干的素质不仅影响到班级的建设,还是优良校风和学风形成的重要力量。
一、高校学生骨干培养现状
高校辅导员所带班级较多,很大程度上依靠骨干群体开展工作。但是,高校辅导员将大部分精力用于帮助后进生,认为后进学生存在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困难,他们是最需要帮助的人群,而忽视了对学生干部的关心和培养。大部分学生干部综合素质高、能力强,充当着组织者、管理者和帮助其他同学的角色。但是,他们在工作中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部分学生干部碍于面子,工作学习中的压力无法释放,压力累积最后导致无法胜任工作;部分学生干部把大部分精力放到工作上,忽视了学习提高,致使学习成绩一路下滑;还有部分学生干部工作方法陈旧,工作效率较低,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加大高校学生骨干培养力度迫在眉睫,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骨干“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三自模式”效果,提高学生工作效率,创新学生骨干培养模式和积极探索學生骨干培养平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学生骨干存在的问题
1.学生骨干对自身定位不准
学生骨干是帮助辅导员处理班级事务,组织班级活动,为同学服务,带领同学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一支学生队伍。学生骨干的第一身份是学生,其次才是班级事务的组织者、服务者。学生骨干既要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又要有较好的人际关系和威信。部分学生骨干不能认清自己的工作职责,把精力全放到自己的事情上,工作上的事情关心少;部分学生骨干将骨干角色带入与同学的交往中,没有认清自己首先是一名普通学生的身份;部分学生骨干只注重工作,不关心自己的学习,没有认识到学习是最基本的任务,首先要做好一名学生,其次才是工作。上述问题都是学生骨干对自身定位不准确导致的。
2.工作动机不纯,缺乏奉献精神
受西方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当前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学生骨干工作动机不纯,服务意识欠缺,他们从个人需要出发,认为当学生骨干在入党、评优、获奖、就业等方面可以获得好处。还有部分学生骨干急功近利,在工作中谈条件,斤斤计较,在活动中捞好处,挑肥拣瘦,缺乏艰苦奋斗和吃苦耐劳的品格。也有一些学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权力欲,在同学面前趾高气扬。
3.培养机制不健全,抗挫折能力差
目前,大学生骨干多为“90后”一代,他们从小生活条件优越,吃苦少,参加社会实践少,心智不够成熟。他们接触网络多,善于网上交流,缺少面对面交流经验,人际交往能力欠缺。有的大学生骨干心理脆弱,抗挫折能力差,不具备成熟的心理素质,一旦在学习生活上出现问题,就万念俱灰,丧失自信,产生各种不健康的心理问题。有的大学生骨干工作方式简单僵化,不能及时根据新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4.不能正确处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
大学生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但有些学生干部认为大学阶段锻炼组织管理能力比学习还重要,他们认为课本上的知识以后用处不大,认为“情商比智商重要”“学习好的同学都是给学习差的打工”,忽视了大学生最基本的任务——学习,把精力全放在工作和活动上,不能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
5.工作创新意识不强
很大一部分学生骨干刚开始工作时热情高涨,工作一段时间后开始出现懈怠情绪,按部就班,只满足于不出错误就行。学生骨干创新意识不强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学生骨干激励机制不健全,创新和不创新的结果是一样的;二是教师布置工作事无巨细,没有给他们留出创新的空间,学生骨干习惯于完成指令,无须创新。
三、完善大学生骨干培养机制,指导大学生骨干健康成长
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学生骨干奉献精神
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骨干理想信念教育,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青年,引导学生骨干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加强理论修养。通过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讲座,组织优秀学生骨干交流会等形式帮助他们对自身进行正确定位,明确学生骨干职责和任务,培养他们的服务奉献精神。
2.建立抗挫教育机制,提高学生骨干的抗挫折能力
大学生骨干队伍建设过程中,挫折产生的原因可分为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内因主要是大学生骨干的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外因主要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因素。校园文化环境是影响学生骨干心理发展的重要方面,高校要利用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校园广播、宣传栏等给大学生创造一个舒心的学习工作环境;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骨干,帮助他们制订不同的职业规划,引导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3.建立激励机制,发挥学生骨干的最大潜能
管理心理学把激励看成是“持续激发动机的心理过程”。激励的理论主要分为两大类:内容型和过程型。内容型激励理论主要是对激励的原因、影响因素、潜力激发的内容进行研究的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主要围绕动机形成、目标选择、行为发生、激励实效等激励过程进行研究的理论。对于大学生骨干,主要采用过程型激励,即通过自我激励,帮助学生骨干树立自信心;通过目标激励,激发他们的工作学习热情;通过参与激励,让学生骨干参与到学校和学院重大事务中,提高他们的自我认同感。
4.以第二课堂为载体,创建学生骨干培养新平台
第二课堂具有自主性、多样性的特点,可以将素质、能力和知识有机结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主要包括专业实践、创新创业实践、志愿服务和职场体验四大类。例如,高校可以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骨干赴企业或乡镇挂职,参加“挑战杯”科技竞赛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骨干的综合素质。
5.建立完善的学生骨干选拔、培养、考核、监督机制
学生骨干选拔要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制订完善的学生骨干自我管理制度。学生干部选拔出来之后需要对他们进行培养,例如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增强学生骨干的心理素质;通过团校培训,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指导他们合理安排工作和学习时间,学习工作两不误。完善学生骨干考核制度,定期对学生干部进行考核,不合格者及时调整。加强对学生骨干的监督,监督他们工作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高校学生工作者要秉承对学生骨干负责的原则,采取统一培训和分类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对他们每个阶段的发展进行跟踪指导,确保他们健康成长。坚持“以人为本”,在培养模式上不断探索,大胆创新,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素质全面的学生骨干队伍。
参考文献:
[1]陈科,熊健汝,袁希.高校学生骨干综合素质状况及培养对策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39-144.
[2]费兰兰,沈黎勇,陈思潮.青年大学生骨干培养体系构建实证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5(8):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