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言文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学文言文,以传承民族的优秀文化。本文试图从成语、故事、诵读、情感、媒体、对比和设疑等方面来谈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初中 文言文 激趣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2
文言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种载体,传承着古代的文明,所以文言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积累文史知识,积淀古代文化,传承优秀文明,还能帮助学生认识古代的社会,接受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
但走进课堂你会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都怕学文言文,甚至讨厌学文言文,因为在他们看来,学习文言文就是死记硬背,无任何趣味可言。在新课标下,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想方设法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然而,究竟怎样才能在文言文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兴趣,活跃课堂呢?本文试从成语、故事、诵读、情感、媒体、对比和设疑等几个方面来谈谈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些做法。
一、成语和故事激趣,丰富知识,引人入胜。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知识是学生将来从事工作不可缺少的,是学生现在和将来精神生活的重要一部分”。所以,我们要启发学生懂得:人只有掌握了丰富的知识,我们的精神生活才会丰富多彩!文言文中就蕴含着许多丰富的知识。为了引导学生掌握文中“醉翁之意不在酒”、“一鼓作气”、“气象万千” 、“水落石出”、“妄自菲薄”、“温故知新”、“世外桃源”等这些有生命力的成语,课前可询问学生是否知道它们的本义、引申义及出处,激发他们学习相关文章的兴趣。至于《马说》中“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出师表》中“三顾茅庐”的故事,《愚公移山》这一寓言故事等,学生都有所耳闻,因此对它们的出处和相关文章都会产生兴趣,从而有效激发了他们进一步求知的热情。以《出师表》为例,有关三国的故事、人物是家喻户晓的,让学生讲三国故事,评人物形象,并带着这些经验介入课文学习,在了解了历史背景和人物故事之后,就能较轻松地把握住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感,就能事半功倍地背诵课文了。
二、诵读激趣,培养语感,读出情味。
古人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道出了读书的真谛:读准了,读多了,往往就会把握文言文的一般特点和规律,就会进入一个广阔深邃的精神世界。但文言文与我们相隔较远,学生,尤其是七年级的新生,他们初次接触文言文,不熟悉文言文的语言习惯,无文言语感,无停顿断句常识,因此要指导他们学好文言文,必须指导他们积累大量的语言感性材料,而最佳途径就是诵读。读《陋室铭》,配以幽雅的古乐曲,清晰响亮地读出韵脚,读出层次,读出情感,顿觉情景和谐,心心相印。读着读着,读出了陋室之雅,读出了作者旷达致远,不同流俗的可贵品质;读《岳阳楼记》,那整齐的格式、优美的语言、明快的节奏和高远的立意,无不让人陶醉、让人赞叹;读《出师表》,那对称短句,长短结合,让人读来朗朗上口。但最触动人心的则是后四段。在教学中,指导学生用恳切的语气、语重心长的口吻反复进行诵读。读到末句“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时,用一种低缓的声音,沉重的表情,读出诸葛亮那一颗忧国忧民的心。可以说,诵读是一种思想熏陶,一种精神享受,一种情操感染,它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了教育。如果在诵读时配上合适的音乐,将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更好的效果。
三、情感激趣,引发共鸣,激励自我。
情感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的,是作者缘情而发的。读者若不能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那么就只是看见徒有迹象的死板的符号,是不能感受到作者的旨趣的。因此,教师应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让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如《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分析这句时,学生很容易理解它字面的意思——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就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但这句话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政治抱负,它又有怎样的寓意和引申义呢,这些需要教师进一步的启发。启发后,学生才能理解作者那伟大的“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才能明白:要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而如今,它又富有了新的含义——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现实生活中,只要经常保持这种思想,就能让我们认清事物的本质,不断鞭策自己、完善自己。通过这情感的分析,既能引发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又能让学生激励自己:学习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
四、媒体激趣,拓展视野,创设情境。
所谓媒体激趣,主要是指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如今,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完善,我们不仅可以从网上下载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为文章配上古典音乐进行朗读,还可以直观地展示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音像,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图文并茂,形声结合,为学生的学习思考创设了情境。如教《小石潭记》时,利用多媒体展现一幅“隔篁竹,闻水声”,周围“青树翠蔓”,中间“全以石为底”,鱼儿“在潭中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的小石潭的优美画面,通过画面,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小石潭的方位、概况和情趣,给人身临其境之感。再如,教《三峡》时,三峡不同季节的景色特征是不同的,通过画面再现特征,有助于学生感受三峡的季节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对比激趣,加深理解,把握主题。
教学中运用相互联系而又容易混淆的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正反对比和新旧对比,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在对比分析中加深理解,又在理解基础上加深记忆。以《捕蛇者说》一课为例,课文对捕蛇者的描写,可采用对比启发,分析时,教师提问:捕蛇者与乡邻的生活状态存有怎样的不同?学生认真阅读,不难发现文中对比的体现:乡邻“赋敛之苦”,而蒋氏“捕蛇之乐”;乡邻因赋税而“号呼转徙,饥渴顿踣,死者相藉,十室九空”,而蒋氏“以捕蛇独存”;乡邻因赋税“哗然而骇”,“鸡犬不宁”,而蒋氏只要蛇在便“弛然而卧、熙熙而乐”;乡邻的痛苦“旦旦有是”,而蒋氏“一岁之犯死者二焉”。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当时严重的苛捐杂税造成的。这样一对比启发,学生对课文的主旨——“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就清清楚楚,一目了然了。
六、设疑激趣,活跃思维,培养品质。
常言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的课堂才会充满活力。为了活力课堂,我们在教学中就要精心设疑。在教材关键处设疑,即在那些具有统领作用,且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方设疑。如教《陋室铭》,可抓住“陋室不陋”来设疑,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在教材无疑处设疑,即在学生看不到,或容易被忽略的地方设疑。如教《岳阳楼记》,让学生思考:“衔远山”中的“衔”能改为“连”吗,“吞长江”中的“吞”能改为“接”吗,为什么?在这样的地方设疑激趣,不仅能让学生在思考中顿悟,还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良好思维品质。学生在解疑后,带着满心的成就感,精力更足,兴趣更浓地投入到后边的学习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教师只有不断改进教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才能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思维,激起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挖掘其内在潜能,使外部教育产生内化,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让学生学得更有滋味。
参考文献:
1、朵海霞,《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文言文教学》,《课外阅读》,2013.2
【关键词】初中 文言文 激趣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2
文言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种载体,传承着古代的文明,所以文言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积累文史知识,积淀古代文化,传承优秀文明,还能帮助学生认识古代的社会,接受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
但走进课堂你会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都怕学文言文,甚至讨厌学文言文,因为在他们看来,学习文言文就是死记硬背,无任何趣味可言。在新课标下,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想方设法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然而,究竟怎样才能在文言文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兴趣,活跃课堂呢?本文试从成语、故事、诵读、情感、媒体、对比和设疑等几个方面来谈谈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些做法。
一、成语和故事激趣,丰富知识,引人入胜。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知识是学生将来从事工作不可缺少的,是学生现在和将来精神生活的重要一部分”。所以,我们要启发学生懂得:人只有掌握了丰富的知识,我们的精神生活才会丰富多彩!文言文中就蕴含着许多丰富的知识。为了引导学生掌握文中“醉翁之意不在酒”、“一鼓作气”、“气象万千” 、“水落石出”、“妄自菲薄”、“温故知新”、“世外桃源”等这些有生命力的成语,课前可询问学生是否知道它们的本义、引申义及出处,激发他们学习相关文章的兴趣。至于《马说》中“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出师表》中“三顾茅庐”的故事,《愚公移山》这一寓言故事等,学生都有所耳闻,因此对它们的出处和相关文章都会产生兴趣,从而有效激发了他们进一步求知的热情。以《出师表》为例,有关三国的故事、人物是家喻户晓的,让学生讲三国故事,评人物形象,并带着这些经验介入课文学习,在了解了历史背景和人物故事之后,就能较轻松地把握住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感,就能事半功倍地背诵课文了。
二、诵读激趣,培养语感,读出情味。
古人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道出了读书的真谛:读准了,读多了,往往就会把握文言文的一般特点和规律,就会进入一个广阔深邃的精神世界。但文言文与我们相隔较远,学生,尤其是七年级的新生,他们初次接触文言文,不熟悉文言文的语言习惯,无文言语感,无停顿断句常识,因此要指导他们学好文言文,必须指导他们积累大量的语言感性材料,而最佳途径就是诵读。读《陋室铭》,配以幽雅的古乐曲,清晰响亮地读出韵脚,读出层次,读出情感,顿觉情景和谐,心心相印。读着读着,读出了陋室之雅,读出了作者旷达致远,不同流俗的可贵品质;读《岳阳楼记》,那整齐的格式、优美的语言、明快的节奏和高远的立意,无不让人陶醉、让人赞叹;读《出师表》,那对称短句,长短结合,让人读来朗朗上口。但最触动人心的则是后四段。在教学中,指导学生用恳切的语气、语重心长的口吻反复进行诵读。读到末句“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时,用一种低缓的声音,沉重的表情,读出诸葛亮那一颗忧国忧民的心。可以说,诵读是一种思想熏陶,一种精神享受,一种情操感染,它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了教育。如果在诵读时配上合适的音乐,将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更好的效果。
三、情感激趣,引发共鸣,激励自我。
情感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的,是作者缘情而发的。读者若不能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那么就只是看见徒有迹象的死板的符号,是不能感受到作者的旨趣的。因此,教师应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让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如《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分析这句时,学生很容易理解它字面的意思——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就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但这句话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政治抱负,它又有怎样的寓意和引申义呢,这些需要教师进一步的启发。启发后,学生才能理解作者那伟大的“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才能明白:要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而如今,它又富有了新的含义——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现实生活中,只要经常保持这种思想,就能让我们认清事物的本质,不断鞭策自己、完善自己。通过这情感的分析,既能引发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又能让学生激励自己:学习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
四、媒体激趣,拓展视野,创设情境。
所谓媒体激趣,主要是指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如今,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完善,我们不仅可以从网上下载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为文章配上古典音乐进行朗读,还可以直观地展示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音像,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图文并茂,形声结合,为学生的学习思考创设了情境。如教《小石潭记》时,利用多媒体展现一幅“隔篁竹,闻水声”,周围“青树翠蔓”,中间“全以石为底”,鱼儿“在潭中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的小石潭的优美画面,通过画面,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小石潭的方位、概况和情趣,给人身临其境之感。再如,教《三峡》时,三峡不同季节的景色特征是不同的,通过画面再现特征,有助于学生感受三峡的季节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对比激趣,加深理解,把握主题。
教学中运用相互联系而又容易混淆的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正反对比和新旧对比,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在对比分析中加深理解,又在理解基础上加深记忆。以《捕蛇者说》一课为例,课文对捕蛇者的描写,可采用对比启发,分析时,教师提问:捕蛇者与乡邻的生活状态存有怎样的不同?学生认真阅读,不难发现文中对比的体现:乡邻“赋敛之苦”,而蒋氏“捕蛇之乐”;乡邻因赋税而“号呼转徙,饥渴顿踣,死者相藉,十室九空”,而蒋氏“以捕蛇独存”;乡邻因赋税“哗然而骇”,“鸡犬不宁”,而蒋氏只要蛇在便“弛然而卧、熙熙而乐”;乡邻的痛苦“旦旦有是”,而蒋氏“一岁之犯死者二焉”。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当时严重的苛捐杂税造成的。这样一对比启发,学生对课文的主旨——“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就清清楚楚,一目了然了。
六、设疑激趣,活跃思维,培养品质。
常言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的课堂才会充满活力。为了活力课堂,我们在教学中就要精心设疑。在教材关键处设疑,即在那些具有统领作用,且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方设疑。如教《陋室铭》,可抓住“陋室不陋”来设疑,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在教材无疑处设疑,即在学生看不到,或容易被忽略的地方设疑。如教《岳阳楼记》,让学生思考:“衔远山”中的“衔”能改为“连”吗,“吞长江”中的“吞”能改为“接”吗,为什么?在这样的地方设疑激趣,不仅能让学生在思考中顿悟,还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良好思维品质。学生在解疑后,带着满心的成就感,精力更足,兴趣更浓地投入到后边的学习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教师只有不断改进教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才能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思维,激起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挖掘其内在潜能,使外部教育产生内化,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让学生学得更有滋味。
参考文献:
1、朵海霞,《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文言文教学》,《课外阅读》,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