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录”到“体验”

来源 :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uppdrag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飞利浦公司对购物网站进行了一次大改版,这次改版让网站获得了2010 iF信息设计奖(iF Communication Design Awards)的网站结构设计与屏幕设计两个奖项。通过交互设计,让这个网站从原先的“产品目录”型蜕变为了“产品体验”型,也通过对用户操作方式的研究,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网上产品体验方式。
  在选购商品的过程中,用户往往会通过不同的网站途径访问飞利浦品牌,例如零售商网站、价格比较网站、博客、新闻网站等,但这些产品体验都不完整。完整的产品体验一方面要让用户感受到飞利浦“精于心简于形”的设计理念,同时还要满足网站访问者的不同要求。购物网站在众多网上服务平台中扮演着一个独特的角色,它可以成为一个为用户提供完整产品组合信息的平台,这个平台还必须在客户需要的时候能够给予他们帮助。获取信息和寻求帮助,用户一般就是抱着这两种目的登陆购物网站的页面的。设计师在网站改版时就要尽可能地满足客户的这两个需求。除此之外,网站还起到了市场推广的作用,这是一个能够向访问者介绍飞利浦各种产品的沟通渠道,而且还能与其他客户进行接触,与促销活动、零售商以及包装渠道彼此完美配合。
  在飞利浦的设计团队看来,交互设计在产品设计中起到了钥匙的作用,正因为它,产品或界面才得以使用。交互设计的目的就是要在技术、功能与人之间架起桥梁,将产品与交互这两个概念结合起来才能给大家提供既简单又有意义的产品方案体验。在交互设计中,最关键的就是对人的理解,要理解人们的行为还有他们要做到的事情。同时还要将这些理解运用到设计界面以及功能上,满足人们的需求。在每一次设计的过程中,都需要遵循完整的流程,从分析直到最终的设计。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有效的、长久的成果。在这次改版的交互设计过程中,飞利浦的设计师团队主要使用了“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的设计原理,着眼于真正研究、理解人们的行为,这些研究一方面能教会设计师们应该怎样建立界面,满足用户的需求,另一方面,能够启发设计师设计出对用户真正有价值的新功能。和所有其他项目一样,设计全程基本上可以分为三步,第一步是理解整个设计背景和客户,并且要清楚了解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第二步则是根据所掌握的背景,结合商业目标的优先排序构思设计方案。最后一步就是着手进行网站设计。其中主要的挑战就是要把业务与市场目标同客户的目标结合起来,并且将这一目标实现。
  改版后的飞利浦购物网站为用户设计了一整套的购物流程体验。现实中购物流程中的每一步都可以在网上实现。从搜索、比较到最后的下单支付,整个购物流程都轻松便捷,无需再去其他网站上搜索想要的信息。在视觉效果上,整个产品体验区布局统一,页面风格简洁,避免了杂乱无序的感觉。清晰直观的导航能让用户轻松简便的浏览体验。在某些产品页面,网站访问者还可通过放大功能以及旋转功能360度全方位体验产品,相关图片及影像的嵌入能够让用户直观全面地了解产品。更重要的是,这些视频并非全是由飞利浦制作,有很大一部分是消费者自己拍摄并上传的。他们上传自己制作的视频,丰富了产品体验信息。通过这样的转变,让网站展示这种单向的信息传递方式转变为了网站与用户交流的双向甚至多向传递方式,成为了使用飞利浦产品的用户共同参与的一个平台。
  用户在网站上能否实现自己浏览的目标,称之为任务完成率,这一指标的数字在改版之后有了显著提高。在网站建立后,还可以根据收集监控到的来访者行为的数据,进行一些细节上的修缮。飞利浦购物网如今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网站,针对57个国家,有33种语言版本,网站访问量达8000万人次,包含23,000种产品,网站包含共计5000万字的信息。
  飞利浦的设计团队认为,简洁、便捷、与用户需求更贴切。这是推动互动产品、互动服务以及在线体验的三大动力。它们会是未来数年的主要推动力。同时,未来的关注焦点将会落在新兴互动平台上,例如社会媒体、移动交流平台上,这就需要将互动用户体验与这些传播平台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其他文献
李思域,土生土长的香港人。他说自己小时候梦想着当个画家,可中学老师的一句话, “ 终止” 了他的绘画梦想: “ 中学时老师告诉我说, 画家的作品要到死后才可以‘ 维生’ , 这个既矛盾又充满黑色幽默的见解开启了我的设计之路。”之后李思域先在香港理工大学读设计,拿到奖学金后又到纽约Parsons School of Design读时装设计。  2005年,他在纽约建立品牌rottenbanana,并
期刊
张汉文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平面设计专业,可现在他做的可是百分百的产品设计。我问他从平面到产品,在这过渡中是否有过某种“挣扎”。他倒十分痛快地答道:“反倒因为是平面设计出身,让我的设计有平面设计和产品设计的crossover特质呢,这种感觉让我在创作过程上十分起劲。”2004年,他和另一位设计师共同创办Visualgram,“现在我主攻产品设计方面的工作,另一位已在市场学和商业管理上钻研了。”除了这个
期刊
荷兰设计师Pepe Heykoop,对于设计的态度着实不那么严肃,他将产品设计形容为记录一本属于自己的童话日记。2008年,结束了在艾恩德霍芬设计学院5年时间的学习后,Pepe带着那些如同童话世界中的奇妙物品一般、带着不俗与超越现实的形态,成为了设计界当红的新星。
期刊
虽然现在设计界流行“跨界”,多栖设计师层出不穷,但横跨空间、家具、时装设计领域的日裔芬兰设计师留康直人(Naoto Niidome)依然可以看做一桩别致的个案。和大多数北欧的年轻设计师一样,他出身当地设计名校(赫尔辛基艺术与设计学院);和大多数夫妻搭档一样,他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妻子及合伙人纳塔莉.拉赫登迈基(Nathalie Lahdenmäki);和大多数崭露头角并走入国际视野的设计新锐
期刊
设计师黎康仁和高信允拥有两份事业,自己的工作室Escafe Studio和自己的品牌Bittergrain。Escafe Studio主攻平面和广告设计,Bittergrain则是他们自行发挥创意的首饰品牌。但在他们看来,两者是一个整体,并没有分离开来,而且有趣的是,他们说Bittergrain的每个设计都是来自二人在工作空档时的想法。用一种创作的形式舒缓自己的创意灵感。  为了保持Bitterg
期刊
为了纠正以前现代主义过分的地方,比如它的严肃性和教条主义,设计师们已经接受了时尚。光彩夺目却不耐用的东西得到他们的认可了。但是这种反现代主义的复兴失去了原有的生机,也失去了激发原创的能力。  当那些矫揉造作毫无根据的设计被抛弃时,新鲜的设计手法就脱颖而出了。“基本原则”是区分好产品和坏产品的一贯方法。现代主义渐渐熄灭的烈火中是否能够锻造出新的思想呢?
期刊
2010年伊始最令人关注的电影便是《爱丽丝梦游仙境》,因为在现实背后,我们更愿意畅想一个美丽奇幻的地下小世界,它本身就是地球的一部分,而唯一通往那里的路就是“兔子洞”。对于西班牙插画家PepaPrieto来说,她就活在自己的仙境之中,而插画就是她由现实世界转换到奇幻世界的兔子洞。  “一个山脉环绕的奇妙小城”,这是Pepa对自己的家乡Granada(位于西班牙南部的Andalucia省)的形容。后
期刊
“设计”是什么?生活中必不可秒的元素。什么样的设计最容易打动你?它拥有简单的线条,看起来感觉很利落。
期刊
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中国制造业的生产规模迅速扩大,10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中国制造”为世界瞩目,但由于技术创新和工业设计上的缺失,大多数产品的附加值极低,数量的庞大反而使“中国制造”成为了一个泥足巨人,难以在世界市场上站稳脚跟。时间跳入21世纪,不满足于廉价生产的人们开始反思,在量已经足够大的情况下,如何才能引起质的飞跃。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路漫长而艰难。然而
期刊
2004年,Katia R.Glossmann与Xavier Tutó建立了他们的工作室KXdesigners。“这些年来,我们与众多建筑师和设计师合作了大量的项目。”KXdesigners不断地强调,“结合各种知识与经验,不断地创新研究,这就是我们的设计哲学。”  他们对于多样性的设计十分偏爱,两人都很明白在他们的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不断地创新和研究新材料、新工艺,研究更多的技术和更广泛的设计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