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时代

来源 :江门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pag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整理书籍,无意间翻出一摞多年前同学朋友的旧信件、贺卡片,不禁一张张一封封慢慢温读,隔着一段岁月再去细读年少时光里的友谊和祝福,一种久违的温馨和浓浓的怀旧情绪瞬间涌满心间。
  在我们这代人的学生岁月青春时代,谁没有过书信频繁往来的年月?彼此间的一句惦念一声关心便深受感动,生日时收到一句祝福一声问候便欢欣雀跃。一函小小的信笺载着云淡风清明月清泉般的知己意朋友情,滋润着我们情怀如诗憧憬似梦的年轻心绪。
  读友人来信就像和友人娓娓交谈细细私语,虽不见面却能感觉到对方的音容笑貌喜怒哀乐,高兴着对方的高兴,烦恼着对方的烦恼。而阅过对方来信后,必是迫不及待地提笔回信,心境随手写来,无需讲究字斟句酌文采辞丽,只一任笔尖将少年烂漫心事青春闲愁写于信笺上。
  每封来信,必定如珍宝般珍藏着,在以后的日子里拿出展读一番,那感觉便像与故人重逢把盏畅叙,心中盛满了对友人的牵挂念想。而最是那份盼信等信的焦灼期待,收信阅信时的欢欣喜悦,撩得年轻善感的心如湖水荡漾。因此写信、读信是我们那时平淡单调的日常生活中,一件开心有趣甜美浪漫的乐事。而谁收到的信多更是自豪的事儿。
  世事嬗变,谁还有闲情操笔去写一封信?在不在乎天长地久的今天,还有多少人再有衷情为朋友寄上一笺问候?在追逐潮流紧跟时尚的年轻一辈中,写信,想来己如唐诗宋词般古老的典籍了。他们再没有坐下来写一封信的心情,再没有邮一张贺卡的雅意,再没有盼信时焦灼而甜蜜的等待,再没有收信读信时欢欣满怀的喜悦。
  是的,电信时代的今天,天涯若比邻,海角近咫尺。但总觉得我们许许多多的生活内涵与意蕴,已经被一串串冷漠的数字和枯燥的号码替代了,指头轻轻拨响电话、摁动手机号码或轻点鼠标,无论对方近在咫尺或远在天涯,一瞬间便完成了从前我们需要写信、邮寄的功能,简单方便快捷。可在享受着电信时代带给我们的方便快捷时,又怅然若失。
  岁月如流,一些事物正渐渐远去,退出我们的生活。书信,装饰过我们这一代的时尚和梦境,己成为日渐沧桑、心事如酒的我们这一代怀旧时的一个日渐远去的飘渺回忆和惆怅念想。
其他文献
我17岁那年,跟表姐踏上了打工的路。经表姐介绍,我进了东莞一家电子厂做普工,一个月能挣好几百元,相当于家乡母亲一年的总收入。在电子厂工作期间,我认识了一位比我大五岁的男生,他家就是我们县城城郊的。跟他交往了一些日子以后,他的勤快、细心、体贴、温柔深深地感染了我。不久,我就跟他一起在厂外面租了房子,过上了令人羡慕的幸福生活。我自然而然就成了他的未婚妻,从此以后我们就以夫妻相称。  同居后的第二年,我
期刊
第二十一支歌    水潭又被注满,往外溢出  石壁上的青苔,又绿又嫩  夕光斜照,白石子  告诉你一个秘密    你下去,哗啦一声  水面一下子撑破  不要动,假装淹死  也像白石子    水还要涨,还要高  淹上你的唇,舔一口  还要舔一口,清甜的  是西瓜又不是西瓜    哦,我把你捞上来  水不见了一半,石子少了一块  新月慢慢下沉  水潭岂不是空荡荡?    第二十二支歌    我睡着了,
期刊
父亲,长大后我也成了你  黄皮肤的蚂蚁  驮大米前进的蚂蚁  当年你赶牛扶犁,如今我伏案打字  同样背负沉重的日子,却永不言弃    被生活压迫的蚂蚁,却  对命运的无常戏弄绝口不提  一如古往今来的小人物  只关心粮食蔬菜,天气和类风湿  故意忽略日渐磨损的鞋底和尊严  惯于用一日三餐计算时光的流失    如今,我在城市是一只忙碌的蚂蚁  喝掺泪的水,吃掺泥的饭  迎着西北风与风中的冷笑  吞咽
期刊
一路上有你  初来深圳,人孤影单。偶尔从书摊上认识《江门文艺》就爱不释手了。从此每期必读,几乎夜夜伴我入眠,大有相见恨晚之感。它内容朴实,平凡,贴近生活,写出了我们这些在外漂泊者的心境。从中我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也看到了过去的影子。  在以后的日子里,一路有《江门文艺》的陪伴,心中不再孤单。  (湖北凝聚力)    谢谢您,《江门文艺》  从某一天起,我发现妻子爱在走廊里拿着笔写写画画,晚饭后也爱到
期刊
“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膀,父亲是那冲天的擎,父亲是那拉车的牛。忘不了粗茶淡饭将我养大,忘不了一声长叹半壶老酒……”第一次听崔浩京的这首《父亲》,我泪流满面了。  和很多孩子一样,我有疼爱我的,视我为掌上明珠的父母。还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我最盼望的就是父亲能出远门,那样我就可以有新式的玩具,有水果和点心吃,那些都是在当时的农村难以见到的。印象最深的是,父亲从北京带回的水蜜桃。那次,父亲一进家门
期刊
亲爱的兴:  今天,是农历三月初三,于他人而言,是个很寻常的日子,于我们却很特别,因为今天是你三十六周岁的生日。我感激这个日子,让这世上多了一个你,也感激你的妈妈也即是我的婆婆,把你带来人世间,让我今生有机会成为你的女人。与你一路走来的岁月里,常让我不由自主地哼起邓丽君的那几句歌词:“如果没有遇见你,我将会是在哪里?日子过得怎么样,人生是否要珍惜?也许认识某一人,过着平凡的日子。不知道会不会,也有
期刊
一    这是我亲身经历的真实故事。那天,我起了个大早,不是去卖石榴,而是赶去岺岗村那山地果园里请工薅地、铲草,还要给枣树、梨树打药水。因为那块地离家遥远,必须要在天亮之前赶到,否则去迟了,请来的工,他们不知做什么,那就耽误了工作,一天的任务,就不能按计划完成。  果园是一位姓王的矿老板的。我们是文友,他见我是个贫穷的农民,就把那个在岺岗村荒废多年的果园给我经营管理。果园距离我家大约有35公里的路
期刊
阿豪和阿胜同时爱上了一个叫晓艳的女孩。不巧的是他俩是一对很要好的朋友,既不想因一个女孩伤了彼此间的友情,又不愿主动放弃以成全对方。因此,这事难免有些棘手,阿豪和阿胜一时不知咋办才好。  “公平竞争吧,阿豪。无论谁最终赢得晓艳的芳心,我们依然是最好的朋友,好吗?”阿胜先开了口。  阿豪想了想,也只能这样了。  晓艳是品管员,每天在车间里巡查,不时停在某个作业员面前抽检一下产品质量。阿豪和阿胜工作累了
期刊
2002年7月30日  今天又去医院复查脚伤,医生说还没有痊愈,但可以下地小走几步了。还说,不能天天坐在家里,要小走几步活动一下才好。  晚饭后,我散步于暂居处附近的白石洲金穗超市门前,见超市门口围了好些人,出于好奇,就走过去看个究竟。一对不到二十岁的男女跪在地上,头戴孝帽。他们前面有一张大白纸写着的求助信,信中说他们是兄妹俩,河南人,其母在深圳捡破烂,由于胃癌晚期不幸死于他乡,无钱收尸,兄妹俩从
期刊
国庆出差苏州,办好事情后,我就去找胡波。  胡波就在古镇甪直,在经济开发区的某家工厂里打工。甪直乃是叶圣陶先生的故乡,镇上亦留有先生的故居。与胡波认识是在2006年年底,做过两个多月的同事。那时他临近毕业,来我所在的五金厂实习。我们俩一个车间,我管质量,他跟随沈耿师傅学习模具制造。我长他五六岁,彼此还谈得来,时常一起喝酒聊天,谈生活和明天。生活虽然很清苦,但我们却有惬意的时刻:在工厂四楼仅有一张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