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政治课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探导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uph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面向未来,阐明当代教师要在新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运用新的教学模式来激活政治课的课堂教学。探讨在初中政治课教学中开展不同形式的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可行性,以及在教学实践中这种模式对学生主动性学习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探究式学习 教学模式
  
  现代的教育家认为,学习是一生一世的事。在现代社会,“裂变效应”将会导致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现代的文盲是指那些不会主动探求知识,不能适应现代社会需求变化的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仍有可能成为文盲。应对这种局面,在瞬息万变的21世纪中生存与发展,就需要学会学习。而“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为当今世界流行的口号。
  1新课程改革引发对新教学模式的思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在课程改革的大潮中,教师已不能再把学生简单看成是一个等待用事实填充的容器。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能暴露学生的种种疑问、困惑、与矛盾,更能展示学生的聪明才智、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也正因此,新课程改革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所以,在构建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过程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理智的情感体验、积累知识和方法。尝试新的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来激活政治课的课堂教学。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促进学生良好发展的目的。这也是符合初中政治课新课标要求的教学理念。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尤其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一种学习方式。与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将学习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参与性、实践性与开放性。教学方式上最突出的是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亲身参与、体验、与社会实践相联系;学生在互助合作的探索中,相互启发、相互帮助,培养团结协作精神。教会学生学习,是教师的职责所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努力营造学习者参与的、和谐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走进自主探究的天地,是当代教师的主要任务。针对我国教育教学的现状,如何以课标为依据,在有限的政治课课时内开展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是当代教师应探索的重点与方向。在近几年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模式尝试中,有一些体会、想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2基于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模式在初中政治课总的有效尝试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过这样一段话:“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这番话恰好道出了探究学习的价值所在。探究学习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健康心理、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探究式学习突出主体性、实践性与开放性的特点与政治课教学重体验、实践等特性,决定了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可以尝试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来开展教学。
  2.1利用探究训练,使封闭的课堂多纬度地走向开放。探究训练的主要学习效果在于过程,包括提出疑惑问题、搜集资料、形成解释并进行交流。活动过程是需要一定时间与多方支持,教师应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独立活动的机会、时间和空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同时,探究式学习也是一种开放性、主动参与式的教学形式,它不局限于在一间教室或一个课堂之上,也不局限于一门课程或几本书。为了探索有关问题,学生必须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融入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社会中,用自己的眼睛去认识、观察、体验、感悟。这一过程不但可以引发学生的好奇与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并学会解决问题,而且有助于陶冶他们的情感、在实践中自觉地锻炼健康心理与良好道德品质,做合格的现代公民。因此,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几个长假(时间支持)来设计教学,进行较为完整的探究训练。有意识、有目的地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2.1.1学生主体参与激发学习兴趣,在疑惑情境中自主提出问题:在“心理健康”观念的教学中,结合学生在运动会中扭伤了脚的实际情况入手,让学生畅谈自身的健康问题,产生了争议、产生了疑问,从而引发出心理健康的问题,自主提出学习要求。这种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自主活动,由学生自己设计并控制学习的整个过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去选择探究的方向、途径。充分体现了对他们的思想观点的尊重和鼓励,因此,他们能够自然而然地以主人翁的态度投身于探究活动中,并且关心所要探究的问题,积极主动地参与解决问题,亲身体验。
  2.1.2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效率: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是通过老师的讲解或完全靠书本上的间接经验来掌握知识,而是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搜集到的第一手资料来理解、认识。探究式学习也是一个使学生运用、发展多种技能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教学设计时采取了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在前期准备阶段,学生自主讨论与制订探究的计划、探究方向等;利用“十一”长假(书籍、互联网、电视媒体和其他信息资源等)搜集相关资料、体验不同的心理状态;在同学、老师、亲友中进行社会调查,分析人们的健康观念;回顾自己的健康状况及相关感受。在以上多种形式中体验什么是健康心理,产生较为朴素的认识。然后,小组内充分交流彼此的感受,产生初步正确的健康观念。由擅长计算机使用的组员来制作Power Point演示文稿(或其他形式),准备在全班交流。
  2.2课堂的表达、交流与感悟帮助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全体学生与小组代表在交流与探讨、置疑与答疑中既展示了个人的知识水平和道德修养,也提高了表达与归纳能力。同时,为培养学生的运用与分析能力,进一步体验不同的心理品质对人所产生的不同影响,教师提供几个案例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充分感受不同心理品质对人生活的不同影响,这种以角色扮演为载体的探究学习,可以让学生自己感悟健康心理与高尚道德的重要意义。然后,结合一些时事报道,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进入到21世纪,将更加关注自我情感体验的需要。追求积极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可以“营养”我们的精神世界。同时,为了巩固学生在前面探究学习中的情感体验。由学生自己配乐朗诵一首小诗,令学生在优美的情境活动中轻轻松松地受到情感的感召。在整个探究学习活动中,教师只是起一个“引领”的作用,没有刻意去说教,而是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感悟。
  在探究学习教学模式的尝试中,教学活动由课堂扩展到课下;由知识、技能的学习扩展到内心的体验与实践;由书本知识本身的落实扩展到对学生未来成长的影响。
  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以头脑风暴法促学生不断探究。和学习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如果你能使学习者感到愉快,他们将会把你引上正确的轨道。——D·亨特(David Hunt)致B·乔伊斯,1973年10月
  教育不仅要关心学生是否学到知识,而且更应关心是否得到体验。体验是任知内化的催化剂,它引领学生将已有经验与新知衔接、贯通,完成认识的升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似乎每一个教师都很清楚,但是,我们如何确保在教学过程中的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呢。心理学家认为,儿童有与生俱来的探究需要,个体在感到困惑时自然会去探究。在新教法设计的尝试中,重点创设有效的疑惑情境,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成为一个问题的探究者,通过自己得出结论来教育自己,将课堂的教学过程变成了一个“微缩”的探究过程。
  2.3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引发好奇心、激发探究热情。对于学习者来说,学习并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在接触到新的问题情境时,学习者以自己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或出发点,去理解、分析问题,从而建构自己新的知识结构,达到对知识的真正学习。因此,在设计情境(或问题)导入时,最好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比如在谈友情时,从学生喜爱歌曲入手,由学生自己向全班同学提供一个有关友情的磁带并首先畅谈自己的感受;又比如,在世界杯期间,引导学生关注“为什么有的国家的球员不愿意同我们交换球衣?” 。这些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与社会热点,都能引发对教学相关问题的思考、置疑与答疑,调动学生自主探索的热情。
  2.4将课堂设计成一个自主、开放的教学空间,让学生自由探索。要在课堂上真正开展自主的探究活动,就要解开学生在思想上的束缚。为此,先向学生介绍“头脑风暴讨论法”及其产生的深远影响,从三个方面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感受和观点:一、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心态是开放的、自由的,不受任何压抑,可以自由地畅谈内心感受;二、教学内容不拘泥于教材,也不局限教师的知识视野,完全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三、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在课前自主确定方向、做好课堂探究的准备(可以是社会调查、可以是反映友情的实物如照片、可以是看到的一个感人故事等等)。只要能为自己的观点服务,形式、内容不限。同学们为了能在课堂上充分展现自己的风采,都积极地行动起来了。
  2.5开放式的课堂与多元化的结论将引发更深层的探究。在课堂上,无论是问题的提出,还是观点的论证、置疑与答疑,都是学生间的互动探索活动。教师仅仅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同时鼓励学生来争论、回答。并有意识地要求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注意展现自己良好的道德修养。最后,在个人反思与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学生又自主形成有一定体系的观点。既有大家已达成的共适,也有仍在争论、有疑问的观点,因而保留了一个开放式的、多元化的结论。学生为了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一下课就又做新计划,准备继续去搜集更有利的证据与相关资料。以便在下一节课时进行更深入的探究。此时,学生的学习已经从被动地接受转变为自己主动地去学习、探索,来获取新知识。
  3在探究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尝试中的反思
  3.1在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上,追求探究过程各环节的绝对完整,一成不变。有的老师认为,只有包含观察、搜集资料、提出问题、形成假设、设计方案、实施方案、整理和分析资料、检验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全过程的教学才能称之为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实际上,在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不可能所有的课都设计成完成的探究学习模式。关键是要看在整个过程中,是否具备了探究的主要因素,如:疑惑、自我意识、方法和反应。因此,只要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能达到获得知识技能、培养实际能力、获得情感体验的目的,就可以只涉及探究学习的几个环节。我们仍然可以称之为“探究式学习”。
  3.2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全盘否定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创造性是可贵的,创新精神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但并不是一切学习都需要创造。我们在观念上需明确:探究学习是政治课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学习模式。强调探究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只能用一种方式来教。只要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教会学生学习的模式就是好的教学模式。在初中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中,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都需要用探究学习的方式来进行,有一些概念的理解仍需要教师的讲授,接受学习对于一些学习内容来说也是必要的。通过情境教学、活动课同样可以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目的。因此,不能把探究式学习与其他的教学方式完全对立起来。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摸索不同的教学模式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真正让学生学会学习。
  参考文献
  1荆建华等著.《教学模式》.【美】Bruce Joyce.Marsha Weil.Emily
  Calhoun.宋富刚.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初中探究型课程——导师指导手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
   究室编.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3周庆林.《研究性学习百法——研究性学习指导》.广西师范大学
   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4《思想政治课活动教学的理论与操作》.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5查有梁.《创新教育研究六讲》.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6《中小学心理教育课程设计》.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7郑春和.《改变学习方式、倡导探究学习》.北京市第四中学
其他文献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和书面交际能力的重要任务。相对于阅读教学,作文教学更能张扬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但是,在写作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种现象:不少学生一提起作文就愁眉苦脸、唉声叹气,表现出强烈的畏难情绪和排斥心理;同时对于教师辛辛苦苦的精批细改后的作文,学生也只是随便翻翻,看个分数,并不去研究为什么要这样批改,因而成效不大。基于此种情况,在几年的教学实
期刊
人类自从有了文字记载的历史,就有了阅读活动。通过阅读,可以吸取人类几千年积累起来的文化知识,不断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可以凭借书本知识认识客观世界,不断扩展认识领域;可以吸收和传递文字信息,与他人交流,与社会沟通。总之,一个人的学习活动、认识活动、交际活动都离不开阅读。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  自主学习强调的是自由、自主创新。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我们教师
期刊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四项课程理念:提高化学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随着高中的扩招,生源的下滑,要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提高教学质量,变得困难重重。因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突显重要。学案式的教学是一种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尝试。  1学案式教学设计的构思  1.1构思的背景。本校是一间普通高中,生源的滑坡是教学方式、备考策略思变的根源,从学生学习
期刊
【摘 要】 课堂评价是一门艺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教师的合适评价是学生学习动力的加速器,也是活跃课堂必不可少的润滑剂。因此,教师要远离虚伪与做作,摒弃单一与程式,发自内心、发乎真情、恰到好处地施以评价,唤起学生的倾情投入。只有这样,课堂效果才会事半功倍。  【关键词】 课堂评价 评价艺术 课堂效果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走向,影响着教学效果。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
期刊
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让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须摒弃落后的教育观念,只有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化教育思想,才有可能在教学中让学生的思维真正“活”起来、“动’起来,才有可能在地理活动中使他们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1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人,通过优化师生关系,从传统上的“你问我答”式的单向
期刊
学生主体性在语文教学中、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占着重要地位,也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主渠道。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让学生在学习中占有重要的主体地位,老师应该也必须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有针对性地设计每一节课,设计种种方法,创造种种情境,使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被激活,真正能各抒己见,表露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本人认为以下几点有助于培养
期刊
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对普遍提高全体公民的整体素质负有重大的责任。但是,长期以来以智育为核心,面向少数尖子学生,以分数为主要衡量标准,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和身体心理素质教育及个性发展的“应试教育”,越来越暴露出它不能全面承担起提高全民整体素质重任的弊端。素质教育就是在批判这种“应试教育”的过程中逐渐确立的,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基础教育的主要目标模式和指导思想。  李岚清副总理指出:“
期刊
【摘 要】 一所学校,不管它实施什么样的教育,也不管它实行什么样的改革,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出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发展的人才后备力量,如果某些教育对象因为学校在管理上的失职而伤亡,那么,即使学校平时实施的是最好的教育,这种教育又有什么用呢?人都不存在了,还谈何教育呢?  【关键词】 安全 第一要务     什么是学校工作的第一要务?有的把升学率看作是学校的生命线,有的把打造特色教育作为学校立足的根本,也
期刊
【摘 要】 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如何才能更加有效地进行数学教学是每个数学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要克服学习数学的困难,不仅需要智力因素,还需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顽强的学习毅力等非智力因素。  【关键词】 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 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可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丌发学生的智力因素,对提高学生的能力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1对非智力因素的
期刊
在教学领域,如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学生智力,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是广大教师讨论的中心,研究的课题。一个学生有了学习兴趣,他就可以主动学习,主动发展,从而提高学习能力,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1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是在教学实践中反复训练、逐步培养起来的,又在学习实践中反复运用不断提高的。一年级数学教材插图很多是彩色套版,就是吸引小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