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在家上学”

来源 :莫愁·家教与成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最初听说“在家上学”这件事,还是在一个新加坡的访谈节目里,那期的主角是一对新加坡本地明星,他们有三个孩子,星妈退出演艺圈,全职在家里教授孩子们功课,当时我只是觉得这个妈妈还挺有耐心,全然不知道“在家上学”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也不知道这件事情是牵涉到强制教育法令的。
   Compulsory Education,简称CE,强制教育法令,于2003年生效,规定自1996年1月1日之后出生并居住在本地的新加坡公民必须进入政府小学,接受基础教育。
   在新加坡,想让孩子在家上学,决定权并不在于父母或监护人,需要经过教育部的严格审核才能批准,而这样的审核,将贯穿于整个六年的强制教育期间。
   首先,决定让适龄孩童在家上学的家长,两位中必须有一位全职在家教授课程,这一位申请人需要申请教育部的资格证书,教育部会从学历、学术、个人经历等方面审核申请人是否具有这一资格。其次,通过审核以后,家长要在家教授孩童与小学同步的课程,包括英文、母语(华语、马来语、淡米尔语任选其一)、数学、科学,并且按照教育部学期规定,每学期到指定的学校进行期末考试,教育部则会跟踪学生成绩。最后,到了小学六年级,要参加全国统一小六会考,而学生成绩要处于整体水平的三分之二以上才能继续升入中学,比普通的学校学生更为严格。
   所以,在家上学并不轻松,如果要保证和学校同步的教学进度,那么每天必须有4-5个小时来专职学习,这还不包含其余的辅助科目,比如社会学习、美术、体育、生理卫生等等,我很怀疑家长是否有这么多的精力,先让自己变成一个全才,回头看看开头的那个星妈,她有三个不同年级的孩子,真是妈妈中的战斗机!
   最近我对“在家上学”有了近距离的深刻体验,因为我有一个学生就曾在家上学,由她的妈妈负责教授。通过对这个孩子半年的观察,更加坚定了我对“在家上学”这种方式的否定。这个女孩子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学生,华文程度相当高,每次作业都完成得很好。但是,每当课业涉及到学校生活,她就显得一脸茫然。更严重的问题体现在她不懂得宽容,当其他同学还没有完成课堂作业,或是我给其他同学讲解她已经掌握的知识时,她会很聒噪地让我继续,在我拒绝以后,她会用唱歌来表示抗议。
   选择让孩童在家上学的父母,一般出于两种考虑:第一种,学校的教育体系死板,不适合自己看似神童的孩子,而事实上,即使选择在家上学,也只能在学生11至15岁之间完成小六会考,不存在可速读完小学这种情况;第二种,学校的竞争激烈,让学生压力过大,而事实上,学会承担压力,消化压力,利用压力,这本来就是人生的必修课,就算不在学校承担压力,难道以后到了工作中就能逃避所有压力吗?况且,这种保护也只能实行六年。
   因此,我认为学校与家庭应该是孩子人生中不可互相替代的两个重要场所,孩子通过对不同事情的感受,建立自己的各种价值观与人性的体验,这是不可缺失的,家长能做的是尽可能的给予孩子照顾与正确的影响,而不是替代学校和老师。学校教育让孩子放开眼界,体会到世界的不同,不要让孩子只是面对单一的环境与品格,生命本身就是因极大不同而产生的,有跌倒、有受伤、有痛过、有笑过、有收获,这才是人生的美好。
  编辑 吴忞忞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淮安市金湖县城南实验小学六(2)班“学雷锋助妮小组”成员伍彦、袁月等同学,六年来以最简单、最真诚的行动,向随班就读的残疾同学沈妍妮伸出援助之手,传递着助人为乐的正能量。  ☆   在金湖县城南实验小学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伴随着嘹亮的国歌声响起,近千名师生向着国旗行注目礼。南教学楼四楼的教室走廊上,也有一位女同学在两位同伴的搀扶下,神情专注地向国旗敬着队礼。被搀扶的女生叫沈妍妮,1周岁时不慎从床上
期刊
一   “姜老师,不好了,不好了,小杨的iPhone不见了!”我正埋头批着作业,两个学生嚷嚷着冲到了我面前,还有几个学生在办公室外面探头探脑。“iPhone?怎么带手机到学校,孙老师(班主任)没和你们说过不能带手机吗?”我皱起了眉头,“就算要带手机,也不该带个iPhone,这不存心吸引人注意吗?”在我的询问下,才知道小杨放学后要去上托管班,妈妈晚上有事,为了便于联络就把手机给了小杨。小杨说自己担心
期刊
有一天,爸爸给宝宝买了一盘梨,让宝宝和小朋友们分着吃。爸爸让宝宝分梨,宝宝是个十分懂礼节的孩子啊,她把最小的梨留给了自己,最大的梨给了长辈和朋友们。爸爸问宝宝:“可是小娜比你小呀。”宝宝说:“就因为她比我小,所以我更应该让着她。”   以上是我给7岁的女儿根据“孔融让梨”改编的故事,这是我们家的教育方式,总是套用家人角色来给女儿讲故事,让女儿在故事中明白道理。   效果十分明显。周六那天,小区
期刊
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来到苏州东山的果农家里采枇杷。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来到农庄,枇杷树一棵棵挨挨挤挤的。黄澄澄的圆枇杷像一个个小娃娃的脸蛋,正拨开绿叶笑嘻嘻地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我望着满树黄澄澄的枇杷直咽口水,忍不住从身边的矮树上摘了个大的枇杷,小心地剥开皮,只见枇杷肉黄中透白,水灵灵的,汁水一滴一滴地往下流。我迫不及待地放进嘴里,呵!像含了一口蜜,真是美味。   采枇杷啦!爸爸像猴
期刊
羊草村有个叫小喇叭的男孩。   小喇叭的身体像拇指一样小,声音却很大,就像一只小喇叭。   小喇叭家里很穷,爸爸妈妈每天都要下地干活。小喇叭是个勤劳的孩子,总跟爸爸妈妈一起干活。   干活的时候小喇叭喜欢唱歌,他的歌声就像喇叭一样嘹亮:   “一粒麦子很饱满呀,嗨哟嗨哟!   两粒麦子扛不动呀,嗨哟嗨哟!   一朵棉花白又白呀,嗨哟嗨哟!   就像头上顶着云呀,嗨哟嗨哟……”  
期刊
  
期刊
在日本动画片《狐狸的故事》中,公狐狸和母狐狸为了哺育自己的孩子竭尽了全力。公狐狸死后,母狐狸独自外出猎食,被猎人下的夹子弄断了腿,最后一拐一拐地把食物给幼狐送回来,那情景感人至深。但是到了幼狐长大了,狐狸妈妈就开始严格地训练自己的子女,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它将长大的儿女赶离身边,逼它们去自闯世界。反观我们周围,又有多少人拥有狐狸的教子方略呢?   我国17岁以下未成年人约3.4亿,据保守估
期刊
一天,法院里来了两个争执不休的人。法官大人询问之后才知道两个人是为了一管旱烟袋争吵,双方都咬定这管烟袋是自己的。   其中一人说:“这个烟袋是我的心爱之物,当年花重金购买的。”   另外一人也大声说:“你胡说!这烟袋是我父亲留给我的,我已经用了接近20年了。”   法官听着两个人的争辩,又仔细看了看自己手中的这管烟袋。脑子里已经有了方法,于是就说:“这管烟袋确实挺好的,制作的工艺也不错。你们
期刊
胡老师说  当爸爸妈妈遇到这样的情况时,要自然平静地让孩子体验想体验的事物。当孩子体验过了,他就不再好奇了,会将兴趣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如果得不到满足,孩子的好奇就会持续下去。既然琪琪用自己的语言称呼胸罩,爸爸妈妈就不需要告诉琪琪胸罩的名称和用途了。
期刊
最近,儿子幼儿园的班级突然十几个孩子先后发高烧,有一例还被确诊为疱疹性咽峡炎。网上说,这种病极具传染性,与手足口病属于同一类病毒传染?请问这种病需要如何预防和治疗?  山西太原 林乔   林乔读者,你好!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常见于3—10岁儿童,好发于夏秋季。潜伏期一般为2-7天,病程在一周左右。   患儿的症状表现为高热,伴有咽喉痛、厌食等。在软腭的后部、咽、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