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对年轻夫妻,在开开心心地度过婚姻蜜月期后不久,丈夫发现妻子老是出现一些十分固执的想法和行为。譬如说明明已经做得很好的事情,心里却老是不放心。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每当他俩一起出门上班时,妻子总是在自己亲手锁门后已经走了几步,再转身回到家门口检查确认门是否已经锁好.丈夫不免因为耽误时间而不耐烦,最后怀疑妻子是不是患上了什么精神病。
这位女士的观念与行为确实属于一种在精神心理学上叫做“强迫猜疑”的表现,属于强迫症的表现之一。譬如说,有些患者因为偶然的一次出门前忘了检看一下钱包里的钞票,到了超市要买东西却突然发现带的錢不够。就因为这个缘由,从此每次晚上都要反复清点自己亲手放进去的钞票,而且第二天出门前还要再一张张复点一下,这才放心出门。
这些行为显然并非细心而是属于一种病态的心理。这些患者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强迫猜疑,乃是因为他们过去曾经有过家里大门被撬小偷作案,或者出门时粗心忘了带钱的经历。使得患者不自觉地产生一种其实根本不存在的意外事故的情景,这些情景往往十分逼真而详细。这种现象被称为强迫表象。
强迫症患者内心明白,自己昀这些顽固的强迫猜疑是不合理的,不正常的,自己也有强烈的企图去摆脱这些意念与行为,但是却没有力量去摆脱。这样的想法被称为强迫意向,是强迫症的临床特点之一。
强迫症(OCD)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与精神分裂症的妄想型不同,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患者虽体验到这些想法或冲动是来源于自身,并且试图极力摆脱,但始终无法控制。二者强烈的冲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虑和痛苦,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甚至生活起居。
不幸的是,近些年来,强迫症的发病率迅速提升,研究显示普通人群中强迫症的终身患病率为1%~2%,约2/3的患者在25岁前发病。WHO的调查显示,强迫症已成为15~44岁中青年人群中疾病负担最重的20种疾病之一。
临床医师面对这样的患者,除了适当地使用一些药物以外,必须给予患者足够有效的心理治疗。长期持之以恒,可以逐渐缓解或治愈患者的强迫症。
顺其自然法如果一个强迫症患者找到医生,阐述自己产生的强迫观念时,应该用十分平淡的口气回答患者:“这样的想法很好呀!很正常呀!现在社会上还存在不少不法之徒,提高警惕、注意安全是好习惯呀!”这种顺其自然的、善意的哄骗,对于强迫症患者的心理是很有帮助的。在心理学上有一个逆向定律,人的心理活动,你越是不想让它出现,它越是要出现;你越是要与它作斗争,它越是要表现剧烈。让患者产生顺其自然的心情,不必为它而忧虑自责,而是允许它出现和存在,并带着它照常去做应该做的事情,长此以往就会出现好转乃致纠正。
直面问题法临床心理精神病学调查研究提示,强迫症患者除了可能存在遗传因素外,多半在发病前或者发病时存在着某种心理上的压力不能解决,例如经济困难、负债累累,或者工作职业不稳定,经常面临失业风险,等。应当把这些情况了解清楚,帮助患者,疏导患者,给予必要的心理防卫。因为当人为生活问题感到内心冲突难以化解的时候,往往会把心理压力转化为与问题似乎是毫不相干的一些强迫怀疑症状。这在心理学上叫作置换作用,是一种心理防卫机制。
强迫症的治疗除了医师以外,更需要患者身边的亲人共同参与配合。家人应当以高度的同情心,用顺其自然和直面问题的方法,去逐渐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使之保持完整的自知力,产生强烈的求治欲望。尽量让患者多参加集体性活动及文体活动,多从事有理想、有兴趣的工作,培养生活中的爱好,以建立新的兴奋点去抑制病态的兴奋点。时间长了,功夫一定不会负于有心人的。
这位女士的观念与行为确实属于一种在精神心理学上叫做“强迫猜疑”的表现,属于强迫症的表现之一。譬如说,有些患者因为偶然的一次出门前忘了检看一下钱包里的钞票,到了超市要买东西却突然发现带的錢不够。就因为这个缘由,从此每次晚上都要反复清点自己亲手放进去的钞票,而且第二天出门前还要再一张张复点一下,这才放心出门。
这些行为显然并非细心而是属于一种病态的心理。这些患者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强迫猜疑,乃是因为他们过去曾经有过家里大门被撬小偷作案,或者出门时粗心忘了带钱的经历。使得患者不自觉地产生一种其实根本不存在的意外事故的情景,这些情景往往十分逼真而详细。这种现象被称为强迫表象。
强迫症患者内心明白,自己昀这些顽固的强迫猜疑是不合理的,不正常的,自己也有强烈的企图去摆脱这些意念与行为,但是却没有力量去摆脱。这样的想法被称为强迫意向,是强迫症的临床特点之一。
强迫症(OCD)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与精神分裂症的妄想型不同,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患者虽体验到这些想法或冲动是来源于自身,并且试图极力摆脱,但始终无法控制。二者强烈的冲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虑和痛苦,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甚至生活起居。
不幸的是,近些年来,强迫症的发病率迅速提升,研究显示普通人群中强迫症的终身患病率为1%~2%,约2/3的患者在25岁前发病。WHO的调查显示,强迫症已成为15~44岁中青年人群中疾病负担最重的20种疾病之一。
临床医师面对这样的患者,除了适当地使用一些药物以外,必须给予患者足够有效的心理治疗。长期持之以恒,可以逐渐缓解或治愈患者的强迫症。
顺其自然法如果一个强迫症患者找到医生,阐述自己产生的强迫观念时,应该用十分平淡的口气回答患者:“这样的想法很好呀!很正常呀!现在社会上还存在不少不法之徒,提高警惕、注意安全是好习惯呀!”这种顺其自然的、善意的哄骗,对于强迫症患者的心理是很有帮助的。在心理学上有一个逆向定律,人的心理活动,你越是不想让它出现,它越是要出现;你越是要与它作斗争,它越是要表现剧烈。让患者产生顺其自然的心情,不必为它而忧虑自责,而是允许它出现和存在,并带着它照常去做应该做的事情,长此以往就会出现好转乃致纠正。
直面问题法临床心理精神病学调查研究提示,强迫症患者除了可能存在遗传因素外,多半在发病前或者发病时存在着某种心理上的压力不能解决,例如经济困难、负债累累,或者工作职业不稳定,经常面临失业风险,等。应当把这些情况了解清楚,帮助患者,疏导患者,给予必要的心理防卫。因为当人为生活问题感到内心冲突难以化解的时候,往往会把心理压力转化为与问题似乎是毫不相干的一些强迫怀疑症状。这在心理学上叫作置换作用,是一种心理防卫机制。
强迫症的治疗除了医师以外,更需要患者身边的亲人共同参与配合。家人应当以高度的同情心,用顺其自然和直面问题的方法,去逐渐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使之保持完整的自知力,产生强烈的求治欲望。尽量让患者多参加集体性活动及文体活动,多从事有理想、有兴趣的工作,培养生活中的爱好,以建立新的兴奋点去抑制病态的兴奋点。时间长了,功夫一定不会负于有心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