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日,细心研读《指南》,结合岗位实际,感受到保育工作也应望、闻、问、切,以此来观察和与孩子沟通,助力孩子心身健康发展。
青海油田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企业属性,社会依托条件差,作业区域里基地较远。大多数人都在盆地一线进行油气勘探、开发生产作业,这样就使很多孩子的家长无法长时间的陪在孩子的身边,去照顾孩子,教育孩子,而是把孩子留给父母、或亲人照看,只是在轮休的时间才能陪伴孩子,大部门时间孩子都是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或其他人照看,时间久了,孩子的内心发育都会受到影响,任性、自私,自理能力差、喜零食、不喜欢吃饭等诸多不良习惯。还有的孩子长期在亲戚或朋友家寄养,有的孩子是在入园的年龄从农村老家接过来的,心理承受能力差,不爱说话,遇到事情只知道抹眼泪,没有解决事情的能力。面对班级管理中的这些情况,我就用望、闻、问、切来的方法教育孩子,扭住心理主旨,使其向好。
一、望。也就是观其行,了解内心状态。孩子内心单纯,怎么想就怎么做,怎么想就怎么说,所有的不愉快和快乐都写在脸上。8小时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虽不足以说明孩子内心的全部,但可以证明孩子在与外界人与事物的接触中的反映,可以看出他们的内心世界对外界的反映。去年在中班有一个孩子,胆小怕事,不与其他小朋友交流,但一旦受到“侵犯”立马“出手防卫”,其眼神流露出的凶光让其他小朋友望而生畏。在与孩子家长的交谈过程中了解到,孩子在入园之前一直在老家由爷爷奶奶照看,现在一直有姥姥姥爷照顾,父母都在一线上班。孩子成长的环境没有给他一种安全感,和父母聚少离多,先在农村后再到矿区,孩子的周围没有一个固定的人和物,他害怕受伤害,害怕与外界接触,他在自保。
二、闻。听声音,观性格。一般自信大胆的孩子,在与别的小朋友交流时有点“霸道”,遇事不怯不颤,课堂发言大胆。一些胆小的孩子不主动与小朋友接触,但自己玩的开心,听老师话,做老实事的孩子。也有一些处处提防别人,一旦受到伤害,立马出手自保的孩子。
我班里有一个小男孩叫杨淳博,长着大大的眼睛,虎头虎脑的。这孩子挺聪明,对各种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强,想象力也很好,可以看出其家长应该很注重对他的智力培养。可是, 通过他在幼儿园的表现使我发现,这小家伙脾气太大,很任性。不管犯了什么错,他从来都不会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在组织孩子们洗手时,杨淳博把张依帆推倒了,我蹲下,问他“你能告诉老师怎么回事吗?”这时,他的反应是:皱着眉头,气横横的斜视着旁边的墙,连看都不看我。嘴里还叽里咕噜着: “真讨厌,哼,气死我了!”然后就一言不发了。看到他这个样子,我想再继续也是徒劳的,就停止了与他的交流,接着去把张依帆安慰好就组织大家吃午饭了。
在组织孩子们吃完饭后,我想这件小事有可能就是改变他的一次契机,所以我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等把别的孩子们安顿好后,我又一次把杨淳博喊道我身边。这时能看出他不像刚才那么生气了。我又说 :”老师不是因为你倒了张依帆而生气,而是因为你不够勇敢而着急。老师说过,你聪明好学,画画也很好,这都是你的优点。可是犯错怕什么,改掉还是好孩子。你想成为不会改错的孩子吗?”这时,他盯着我,摇了摇头小声说:“不想。”“真棒!你确实很聪明,老师希望你以后能变得更加勇敢些,成为知错能改的孩子,当个真正的男子汉!”说也怪了,从此以后他真的变了。有时不小心碰坏别人东西时或偶尔挤到别人时,他总能接着脱口而出:对不起!他的性格也比以前开朗了许多,脸上的笑容也比以前显得更开心了。通过这件事情使我明白了只有了解了他们的性格,在与他们的交流中可以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三、问。多年的保育工作经验告诉我,与幼儿交流可以增长孩子的自信,可以让幼儿喜欢他不喜欢的东西,可以了解到孩子的内心世界,可以拉近孩子与幼儿园、与老师的距离,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和他的生活成长环境。
俗语说的好:千人千模样,万人万脾气。我们面对的每一个幼儿,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和个性。老师的同一句话,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却不一样。这就需要老师做个有心人,平时多和孩子交流沟通,走进每个孩子的情感世界,悉知他们的所思所想,体会他们的内心感受,只有这样,老师才能真正走进孩子。我们班里有个孩子叫段雨玚,因为裤子太紧,上厕所,没有及时脱裤子,拉裤子了。孩子的自尊心太强,我靠近他,他就哭,我告诉他老师家也有和你一样大的小哥哥,他也是有时拉裤子,尿裤子,也是我给他换,要不我给你垫上点卫生纸,好吗?孩子点点头,算是同意了,我终于靠近他了。王老师给他家里打电话了,他爷爷给他送来了衣服,孩子不愿意在幼儿园换衣服,就回家了。
接下来我给段雨玚特别的关注,早上和他热情地打招呼,不理我,让我感到这孩子没有礼貌,不能怨孩子,重要的是不熟悉。中午不睡觉,自己在那里玩,我坐在床上,他正在玩小手枪,食指和拇指伸开,瞄准我,我闭上眼睛,躺到床上,假装中枪,就这样和他玩了几次,段雨玚开始接纳我了。虽然和段雨玚玩了一次无声的游戏,但是,我们的距离拉近了,没有了摇头和点头,孩子也愿意和我交流了。
四、 切。在与孩子、孩子的父母、孩子的监护人进行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在把握了孩子的整个世界后,对孩子成长中存在的“症结”进行全方位的求证,找到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孩子茁壮成长。
一次,组织幼儿做提问游戏。为了使孩子们对活动感兴趣,我做了三朵小红花,准备奖给提问最多的小朋友。各种各样的“为什么”,从孩子们的小脑瓜里冒出来。活动结束时,我请小朋友们评出三名提问题最多的小朋友,他们分别是何晨浩,张雨桐,王云腾,其实这三个孩子并不是提问最多的,但平时在小朋友们心目中是“好孩子”,所以小朋友们就选了他们。而那些踊跃提问,但平时比较淘气的孩子却没被提名。作为教师,我也知道奖牌给这三位小朋友,有点不公平,但为了不压抑孩子们的热情,不伤害被提名孩子的自尊心,就把奖牌挂在了这三位小朋友的脖子上。
谁知,第二天早上,王一丹小同学拿来了几块奖牌,对我说:“老师,昨天您的奖牌做少了,好多小朋友都没有,我和妈妈做了几块奖牌,您把它奖给小朋友吧!”我接过奖牌,连忙感谢王一丹小朋友。可以想象的到,王一丹提了那么多问题而没有得到奖牌,该有多沮丧啊!同时,我更感谢这位细心的妈妈,她及时地补偿了孩子在这里没能得到的表扬和鼓励。关于王一丹小朋友这件事对我的影响很大:没有人喜欢天天被人批评和训斥,都渴望得到肯定,孩子也不例外。一个孩子如果长期生活在一种积极的、善意的期待和鼓励的氛围中,对于他的错误和缺点给予原谅和激励式的纠正,而不是被批评和指责,那么他就会在肯定中不断使自己的言行向期待的方向发展,不断取得进步。同理,如果老师对孩子处处看着不顺眼,总觉得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是,无意中就会把他的小缺点看作大缺点,小题大做,抓住孩子的错误不放。孩子敏锐地感觉到这一点,会觉得老师对自己不公道,讨厌自己,因而与老师发生情绪上的对立,或自卑、畏怯,或破罐子破摔,不求上进。它常提醒我及时给每一个孩子以肯定和鼓励,使每个孩子都能体验成功,得到赞许。
幼儿时期,老师在孩子的心里是至高无上的,老师的话就是圣旨。只有在成分了解孩子的基础上,才能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青海油田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企业属性,社会依托条件差,作业区域里基地较远。大多数人都在盆地一线进行油气勘探、开发生产作业,这样就使很多孩子的家长无法长时间的陪在孩子的身边,去照顾孩子,教育孩子,而是把孩子留给父母、或亲人照看,只是在轮休的时间才能陪伴孩子,大部门时间孩子都是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或其他人照看,时间久了,孩子的内心发育都会受到影响,任性、自私,自理能力差、喜零食、不喜欢吃饭等诸多不良习惯。还有的孩子长期在亲戚或朋友家寄养,有的孩子是在入园的年龄从农村老家接过来的,心理承受能力差,不爱说话,遇到事情只知道抹眼泪,没有解决事情的能力。面对班级管理中的这些情况,我就用望、闻、问、切来的方法教育孩子,扭住心理主旨,使其向好。
一、望。也就是观其行,了解内心状态。孩子内心单纯,怎么想就怎么做,怎么想就怎么说,所有的不愉快和快乐都写在脸上。8小时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虽不足以说明孩子内心的全部,但可以证明孩子在与外界人与事物的接触中的反映,可以看出他们的内心世界对外界的反映。去年在中班有一个孩子,胆小怕事,不与其他小朋友交流,但一旦受到“侵犯”立马“出手防卫”,其眼神流露出的凶光让其他小朋友望而生畏。在与孩子家长的交谈过程中了解到,孩子在入园之前一直在老家由爷爷奶奶照看,现在一直有姥姥姥爷照顾,父母都在一线上班。孩子成长的环境没有给他一种安全感,和父母聚少离多,先在农村后再到矿区,孩子的周围没有一个固定的人和物,他害怕受伤害,害怕与外界接触,他在自保。
二、闻。听声音,观性格。一般自信大胆的孩子,在与别的小朋友交流时有点“霸道”,遇事不怯不颤,课堂发言大胆。一些胆小的孩子不主动与小朋友接触,但自己玩的开心,听老师话,做老实事的孩子。也有一些处处提防别人,一旦受到伤害,立马出手自保的孩子。
我班里有一个小男孩叫杨淳博,长着大大的眼睛,虎头虎脑的。这孩子挺聪明,对各种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强,想象力也很好,可以看出其家长应该很注重对他的智力培养。可是, 通过他在幼儿园的表现使我发现,这小家伙脾气太大,很任性。不管犯了什么错,他从来都不会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在组织孩子们洗手时,杨淳博把张依帆推倒了,我蹲下,问他“你能告诉老师怎么回事吗?”这时,他的反应是:皱着眉头,气横横的斜视着旁边的墙,连看都不看我。嘴里还叽里咕噜着: “真讨厌,哼,气死我了!”然后就一言不发了。看到他这个样子,我想再继续也是徒劳的,就停止了与他的交流,接着去把张依帆安慰好就组织大家吃午饭了。
在组织孩子们吃完饭后,我想这件小事有可能就是改变他的一次契机,所以我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等把别的孩子们安顿好后,我又一次把杨淳博喊道我身边。这时能看出他不像刚才那么生气了。我又说 :”老师不是因为你倒了张依帆而生气,而是因为你不够勇敢而着急。老师说过,你聪明好学,画画也很好,这都是你的优点。可是犯错怕什么,改掉还是好孩子。你想成为不会改错的孩子吗?”这时,他盯着我,摇了摇头小声说:“不想。”“真棒!你确实很聪明,老师希望你以后能变得更加勇敢些,成为知错能改的孩子,当个真正的男子汉!”说也怪了,从此以后他真的变了。有时不小心碰坏别人东西时或偶尔挤到别人时,他总能接着脱口而出:对不起!他的性格也比以前开朗了许多,脸上的笑容也比以前显得更开心了。通过这件事情使我明白了只有了解了他们的性格,在与他们的交流中可以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三、问。多年的保育工作经验告诉我,与幼儿交流可以增长孩子的自信,可以让幼儿喜欢他不喜欢的东西,可以了解到孩子的内心世界,可以拉近孩子与幼儿园、与老师的距离,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和他的生活成长环境。
俗语说的好:千人千模样,万人万脾气。我们面对的每一个幼儿,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和个性。老师的同一句话,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却不一样。这就需要老师做个有心人,平时多和孩子交流沟通,走进每个孩子的情感世界,悉知他们的所思所想,体会他们的内心感受,只有这样,老师才能真正走进孩子。我们班里有个孩子叫段雨玚,因为裤子太紧,上厕所,没有及时脱裤子,拉裤子了。孩子的自尊心太强,我靠近他,他就哭,我告诉他老师家也有和你一样大的小哥哥,他也是有时拉裤子,尿裤子,也是我给他换,要不我给你垫上点卫生纸,好吗?孩子点点头,算是同意了,我终于靠近他了。王老师给他家里打电话了,他爷爷给他送来了衣服,孩子不愿意在幼儿园换衣服,就回家了。
接下来我给段雨玚特别的关注,早上和他热情地打招呼,不理我,让我感到这孩子没有礼貌,不能怨孩子,重要的是不熟悉。中午不睡觉,自己在那里玩,我坐在床上,他正在玩小手枪,食指和拇指伸开,瞄准我,我闭上眼睛,躺到床上,假装中枪,就这样和他玩了几次,段雨玚开始接纳我了。虽然和段雨玚玩了一次无声的游戏,但是,我们的距离拉近了,没有了摇头和点头,孩子也愿意和我交流了。
四、 切。在与孩子、孩子的父母、孩子的监护人进行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在把握了孩子的整个世界后,对孩子成长中存在的“症结”进行全方位的求证,找到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孩子茁壮成长。
一次,组织幼儿做提问游戏。为了使孩子们对活动感兴趣,我做了三朵小红花,准备奖给提问最多的小朋友。各种各样的“为什么”,从孩子们的小脑瓜里冒出来。活动结束时,我请小朋友们评出三名提问题最多的小朋友,他们分别是何晨浩,张雨桐,王云腾,其实这三个孩子并不是提问最多的,但平时在小朋友们心目中是“好孩子”,所以小朋友们就选了他们。而那些踊跃提问,但平时比较淘气的孩子却没被提名。作为教师,我也知道奖牌给这三位小朋友,有点不公平,但为了不压抑孩子们的热情,不伤害被提名孩子的自尊心,就把奖牌挂在了这三位小朋友的脖子上。
谁知,第二天早上,王一丹小同学拿来了几块奖牌,对我说:“老师,昨天您的奖牌做少了,好多小朋友都没有,我和妈妈做了几块奖牌,您把它奖给小朋友吧!”我接过奖牌,连忙感谢王一丹小朋友。可以想象的到,王一丹提了那么多问题而没有得到奖牌,该有多沮丧啊!同时,我更感谢这位细心的妈妈,她及时地补偿了孩子在这里没能得到的表扬和鼓励。关于王一丹小朋友这件事对我的影响很大:没有人喜欢天天被人批评和训斥,都渴望得到肯定,孩子也不例外。一个孩子如果长期生活在一种积极的、善意的期待和鼓励的氛围中,对于他的错误和缺点给予原谅和激励式的纠正,而不是被批评和指责,那么他就会在肯定中不断使自己的言行向期待的方向发展,不断取得进步。同理,如果老师对孩子处处看着不顺眼,总觉得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是,无意中就会把他的小缺点看作大缺点,小题大做,抓住孩子的错误不放。孩子敏锐地感觉到这一点,会觉得老师对自己不公道,讨厌自己,因而与老师发生情绪上的对立,或自卑、畏怯,或破罐子破摔,不求上进。它常提醒我及时给每一个孩子以肯定和鼓励,使每个孩子都能体验成功,得到赞许。
幼儿时期,老师在孩子的心里是至高无上的,老师的话就是圣旨。只有在成分了解孩子的基础上,才能助力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