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多元识字的策略探微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wtz7x8f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识字写字教学比较枯燥,学生通常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进行机械的认读识记。因此,更加需要教师根据教材编排的特点,并且结合儿童的学习心理,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学会用多种方法主动识字。

一、增趣味,在游戏体验中识字


  师:老师把只需要认识的生字用蓝色标出来了,把需要会写的生字用红色显示出来了。看,这些字宝宝你都能读准确吗?咱们先来开火车读一读蓝色部分的字,看看哪一小组开得又快又好?(学生开火车识字)
  师:小火车开得真棒!课文中有几个生字变成了天上的星星,看看谁能读准它们,把它们全部摘进篮筐!(指名学生读)
  师:小朋友们,你们发现了吗?这几个生字在读音上有没有共同的特点呢?
  生:都是翘舌音。
  师:观察能力真强!另外一些字宝宝也来了,谁愿意来读一读?(指名学生读)继续看看,它们有没有共同点呢?
  生:都是三拼音节。
  师:(屏幕出示句子“性相近”)小朋友继续看这句话,它既有前鼻音,又有后鼻音,不容易读,谁的本领大,能够读好它?(学生朗读,教师相机评价)
  教师采用了摘星星的游戏将生字归类,调动学生的感官,通过游戏,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增强他们的参与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另外,在识字教学时,采用了小组开火车的形式。形式虽然较老,但是运用在教学中非常有效,学生对这种游戏也乐此不疲。再次,教师在识字教学过程中,采用了“较量式”的方法,比比哪个学生读得好,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好胜心,从而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课堂中。

二、观字形,在比较辨析中识字


  师:(屏幕出示句子“性相近,习相远”)看看哪个小朋友有火眼金睛,能够找出里面的一组反义词?
  …………
  师:小朋友积累的反义词真多!那你继续观察,这两个字在结构和部首方面有什么共同点呢?(屏幕出示生字“远”和“近”)
  …………
  师:刚才的这个小朋友不仅观察仔细,而且还会举一反三,真是个会学习的小朋友!那谁继续来说一说在部首方面有什么共同点?
  …………
  师:是呀,我们写的时候也要注意笔顺,要先写右上部分的“元”,接着写“辶”,这就是汉字的“避让”。小朋友们写的时候要注意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脚放平”。
  让孩子观察句子里的反义词,从而加深记忆。其次,在“结构”和“部首”两个大框架下,让孩子自主观察字形,一来可以培养孩子自主识字的能力,二来可以规避孩子漫无目的的比较。另外,在教学生字“远”和“近”时,既有“新知”的挖掘,又有“旧知”的巩固。再次,在生字“远”教学结束后,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识记生字“近”,举一反三,避免了教学内容的重复。最后,在识字教学中规范了写字姿势,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终生受益。

三、析字理,在文化熏陶中识字


  师: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记住“初”字吗?
  生:左边是衣字旁,右边是“刀”。
  师:小朋友们,“初”左边是衣字旁,右边是刀,用剪刀裁剪布料是做衣服的開始,所以“初”就表示刚开始的意思。那么,“初夏”“年初”是什么意思?
  生:“初夏”就是夏天刚开始的时候。“年初”就是一年刚开始的时候。
  师:你真会举一反三。那么谁来说说“人之初”是什么意思呢?
  生:人刚开始的时候,也就是刚出生的时候。
  字理识字应该是最主要的一种识字方式。学生很容易回答出“左边是衣字旁,右边是刀”这样的答案。在此基础上,教师遵循了“正确”的原则,对字理的讲解符合汉字本来的义理。在学生了解“初”字的音形义之后,教师趁热打铁,让学生思考“初夏”“年初”“人之初”的意思。这种循序渐进式的教学,不仅符合学生思维的特点,而且使他们产生了巨大的成就感和学习的动力,对汉字就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
  作者简介:江苏省宜兴市桃溪小学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目标预设】  知识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2.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抓住重点,把握关键,感悟文意。  能力目标:1.指导学生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展开想象,遵循“重感悟、重积累、重运用”的原则,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2.借助文中描写王勃写《滕王阁序》时的语句,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情感目标:品读课文,欣赏赣江“霞鹜齐飞”“水天一色”之美景,
期刊
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教师进行教学,与学生沟通,传递情感,都必须以语言作为凭借。语文课堂的形式随着时代变化和课文内容本身的不同而变化,但无论如何都脱离不了教师对语言的运用。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这就要求语文老师必须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给学生传递正确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让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期刊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与作文的熟练技能。”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读写结合的因素,巧妙地渗透写作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一、积累语言、素材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学生从阅读中积累语言、素材,汲取营养,有益于习作能力的提高。  1.积累语言。“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
期刊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3.借助课文具体语言材料,补充作者内心独白,体会“番茄太阳”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感悟“明明”的美好童心对“我”的感染。【教学重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通过补充作者的内心独白,感悟“明明”美好的童心对“我”的感染,理解“番茄太阳”的含义。【教学过程】一、导入质疑,预习检测  1.揭题:“番茄太阳”,相机教学生字
期刊
从近几年各地高考作文来看,新材料作文是目前高考作文命題的主流选择和作文写作的主要考查形式,这一作文命题方式渐趋成熟,渐显优势。但是新材料作文的材料来源十分广阔,且不限定写作的角度和主题,因此对于不少学生来说写作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想丰富学生文章的思想内蕴,提高学生新材料作文的写作水平,就要引导学生利用多棱透视的方式,尝试从若干不同的角度入手,折射出材料的“赤橙黄绿青蓝紫”,对材料和构思立意作多元分
期刊
小学作文教学高耗低效,自从加入“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接触了“大量阅读”“海量阅读”的理念,我一下子找到了探究作文教学的钥匙——“读思议说”四步习作教学法,破解了写作的“黑匣子”,把学生习作难和教师指导难的问题逐一化解了。一、确定旋律的基调音:声情并茂地“读”  这里的“读”是指大阅读观:读生活,读文本。读生活,融入社会生活的综合实践活动,即艺术观察、共情生活;读文本是指课内、课外的海量阅读。同时针
期刊
精读引领课是“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课型。所谓精读,就是深入细致地研读。下面就以《搭石》一课为例来谈谈精读引领课的目标制订及落实。一、确定双线主题,抓牢语用主线  “语文主题学习”课堂教学重视双线主题,即“人文主题”和“语用主题”。《搭石》是四年级上册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语言质朴,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赞颂了乡亲们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所以,本课的人文主题为体会乡
期刊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所著的长篇小说,主要描写的就是知识分子为了科举考试而耗费毕生精力,是清代著名的讽刺小说。小说之中有个精彩的桥段就是范进中举。范进作为科举制度中的一个典型,其考试的过程也是当时清代科举的缩影。  清代的科举制度规定:要想参加科举考试首先要成为秀才。所谓秀才,也叫进学,指的是那些参加童试合格的,再经过督学考试合格的,这时考生才有参加科举考试的权利和资格。首先,考生要参加每三年举
期刊
调查发现:高达74%的乡村孩子一年阅读的课外读物不足10本,七成乡村家庭藏书不足10本。拯救乡村儿童的阅读缺失,已是我们这些农村教师刻不容缓的事。于是,我从识字教学的革新开始,投入到大量阅读的教学研究之中。  科学已充分证明,12岁以前是人的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这一阶段也是儿童学习语言的最佳期。而汉字本身集音、形、义三者于一体的特性也使儿童集中、快速、大量识字成为可能。学龄儿童识字记字的能力,一年级
期刊
基于传统文化的语文教学,就是教师带领孩子透过文本去感悟文本背后的内涵。《梅兰芳学艺》选自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经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的故事。在组织教学活动前,我做了简要调查,发现学生对于京剧的了解、对于梅兰芳的认识,真的知之不多。那么,这一教学难点应该如何突破,从而使课堂气氛不显得单调而沉闷呢?一、巧做文本先行者  解读文本的过程,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