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生命在于运动,健康源于坚持不懈的体育锻炼。杨贤江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教育家,他的体育思想至今有很多可借鉴之处。本文对此作了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杨贤江;体育;思想启示
杨贤江字英父(英甫),浙江余姚长河镇(今属慈溪)人,是中国早期优秀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家。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中国教育问题进行了透彻研究与分析。尤其可贵的是,在封建思想笼罩、受封建礼教束缚的时代对体育的呼吁。他对体育的本质、功能及锻炼的原则、方法等作了详细论述,对当今体育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一、杨贤江提倡体育的背景
杨贤江1895年出生,1931年病逝。他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社会变革极为广泛、急剧和深刻的时期。新旧思想的交替、势力的斗争、文化的矛盾,使人们无所适从,处于迷茫状态。1911年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使中国社会依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1919年的五四运动,与同时进行的新文化运动,也未能把封建制度连根拔起,封建道德与思想依然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20世纪20年代正值大革命时期,外有列强侵略,内是军阀混战,反动政府卖国求荣,拥护旧思想,推行封建复古教育和奴化教育,新教育受到压制和打击。国难当头,中国急需一批身体强健、思想先进的救国人士。然而,当时的中国封建思想的余毒至深,尤其是青年更是深受其害。杨贤江说,“青年本该是活动而强健的——身体发达,筋肉强固,耳目聪明,口齿伶俐,感觉灵敏,精神发皇。……青年本该是多趣的——富有滑稽感、艺术性,能讲笑话,会做游戏,且好奇好问,无处不表示其天真烂漫”。然而,他们被旧思想旧制度磨灭了热情与活力,变得呆板、木讷,不会谈笑,不会娱乐,不会工作,更不可能有好奇心,只会照章办事,无病呻吟。是什么样的因素在腐蚀着青年的思想、损害着青年的身体呢?杨贤江站在马克思主义的角度针对当时的社会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分析,他指出以下七个方面。
第一是吃人的礼教。杨贤江说,吃人的礼教使青年唯唯诺诺,一言一行都不敢逾越常轨。“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使青年只能封闭在一片狭小的天地,难有大的见识和新的想法;光耀门楣、显名扬亲的旧训,让青年变得虚伪、世故、敷衍、浮夸,甘为旧规旧习的奴隶;贞操、名节像一座座大山一样,挡在青年奔向自由的路上;纲常名分、虚文缛节像吸血鬼一样,在一滴滴吸尽青年的热血,剥蚀青年的身体;主敬、主静的封建思想使青年一个个把健康与体育抛在了脑后。
第二是玄学鬼。杨贤江指出,玄学使青年“说心谈性,徒逞臆想;轻身贱物,不顾实际。如提倡精神生活者、空谈东方文化者,以及什么同善社、盛德坛的‘人鬼’,都是迷惑青年理性,麻痹青年脑筋,使青年陷于睡眠状态,不复知有人群生活、社会工作的妖魔”。杨贤江呼吁,青年不要总妄谈哲理,空谈莫须有的什么“性”,应擦亮眼睛,看清玄学的本质,认清当下的社会环境,赶紧行动起来,加强体育锻炼,把身体锻炼的强健有力,这样才能承担起救国、护国的责任。
第三是名士毒。杨贤江愤慨,有一大批青年中“名士毒”至深,他们自视极高,整天不务正业,玩弄笔墨,时不时召集一帮狐朋狗友,吟风弄月,饮酒赋诗,无病呻吟,而自身行为又极不检点,目空一切,时发牢骚,“名士毒”严重损害着青年的身心健康。
第四是时髦朋友。体育有愉悦身心的功效,青年时期身体生长极快、心理变化极端剧烈,正是加强体育锻炼,为身心打下健康基础的好时节。然而,此时青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稳定,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时髦”以不可抵挡的诱惑力,使青年痴情不悔。杨贤江不无感慨地说,“汽车、洋房、俱乐部、大菜间、打弹、跳舞、留学生、资本家、漂亮老婆、时髦老公,以及‘看守门户’式的外交家等,不知误用了、吸去了多少青年的精力与雄心啊!这样遍天地的铜臭和土气,又有多少青年能不受着熏染呢?”
第五是顽固的家长。有的家长打骂子女,对子女的身心造成直接伤害;有的家长则溺爱子女,不舍得让子女干一点体力活,让他们坐享其成,对子女的身心造成间接伤害。殊途同归,两者导致的结果都是子女的身体受损、心理变态。
第六是腐败的教职员。杨贤江说,当时的教职员工守旧拘礼,外行居多。他们不明白时代发展的方向,不懂得教育的原理,更不知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和其对学生的益处,只知一味地禁止学生的自由活动。这样的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顶好的也就是考试严谨、背诵流畅,而于身体健康则全然不顾。
第七是压死人命的经济制度。杨贤江说,“现代的资本主义的经济组织,使一切生产变成商品,使一切生产机关握在少数人手里。于是富者不劳而获,坐拥巨资;贫者辛苦终日,难谋温饱”。大多数青年处于极端贫困的经济条件下,其身体自然不好。
在以上这种社会和教育背景下,杨贤江呼吁广大青年要加强体育锻炼,强身健体,因为只有身体强健、心理健康的人才能成为救国、护国的人才,承担起救国、护国的重任。
二、杨贤江体育思想的内容
杨贤江详细论述了体育的目的、功能及锻炼的原则与方法,以帮助青年认清体育的真义,明白体育的好处,不仅知其然而且知所以然,在此基础上,又告知青年应怎么做、如何去做。
1.体育目的
青年学生们不懂体育运动的真义,不知锻炼身体为何目的,体育知识更是闻所未闻。许多学校误认为多夺几块锦旗、多拿几块奖牌即是对体育的重视,于是把大量经费花在了训练运动队上面,而忽视了广大学生的身体锻炼问题。以致于一说起读书人,脑中立刻闪现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形象。杨贤江告诫青年,体育的真正目的在于实现人生价值,实践人生责任。而人生价值的体现与责任的实践在于为社会谋发展、为人类谋幸福。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我们必须要讲究体育。因为“我们既非‘玄学鬼’,自非口上讲讲、心里想想、纸上写写就算毕事,一定是要亲身去做的。要亲身去做,我们既非资本家,自不能带了仆人,坐了汽车去干,简直是要‘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所以,我们必须加强锻炼磨砺、忍苦耐劳、栉风沐雨,不能做温室的花朵。杨贤江认为体育应培养体格强壮、忍耐劳苦、精神充足、办事敏捷、身心愉悦、奋发敢为的人。 杨贤江说,有些人为获得奖牌奖金而讲究体育;有些人为美容美体而讲究体育;有些人为结交朋友而讲究体育;有些人为出名而讲究体育。这些都无可厚非。但青年更要弄清楚体育运动的真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意识地讲究体育。体育运动能使人的身体强健,但仅有强健的身体并不能保证这个人能服务于社会,因为身体受思想的支配。如果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不明白体育运动的真正含义,纵然无病,纵然强健,于真实的人生又有什么益处呢?
2.体育功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并时时激励自己向着目标努力。但可惜的是很多人把健康忽略甚至牺牲了。杨贤江强调体育运动是生活的必须品,是生命的重要分子,我们应该时时谨记,不能把体育当成奢侈品而束之高阁。作为青年的导师,他进一步指出获得健康的途径。他说,要有健康的身体首先要呼吸大量的新鲜空气。另外,要进行智慧的有规律的运动。生命在于运动,人体各部分的零件需经常运动才不致受阻滞而终于锈烂。西方不也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嘛,“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a dull boy”。杨贤江说,体育自古被中西教育者所重视。如,孔子和他的弟子“游乎沂,风乎雩,”洛克、卢梭、裴斯泰洛奇、福禄培尔等教育者也都极其重视体育,尤其是到了现在,欧美各国的学校,无不把体育当作重要的功课。青年学生要保持身体健康,取得学业和事业的成功首要的就是体育运动。体育的好处如下。
(1)使人的感觉更加敏锐
比如,无论是打羽毛球还是踢足球,都需要眼快、耳听,并迅速判断对方打过来的力度、速度和方向,确定自己如何回避、接球和反击。经常锻炼既可发达视听能力,也可加快反应的速度。
(2)磨练人的意志
比如,长跑。当跑到半截,筋疲力尽时,听到队友的呐喊助威而咬紧牙关继续向前,这发动的正是人的意志。再如,踢足球不可用手,而我们的本能习惯有手的协助,这其实是抑制意志的训练。这种发动和抑制意志的训练能使我们在日常做事时超越自身的局限和瓶颈,也能使我们在意气勃发、感情激昂的时候,控制情绪,保持冷静的头脑。
(3)促进社交
人与人总是要交往和联系的,体育活动需要聚集许多的人,要承担各自的角色,人们在这样的角色扮演中取长补短,不断提高,交往更加紧密。例如,足球比赛,需要队友共同努力、团结协作才可能赢得比赛,多进行这样的体育活动有利于养成与他人友好共处的习惯和品行,能帮助人克服胆怯怕羞的心理,使内向的人在公众场合落落大方;平常放肆粗暴的,亦能为了团体利益而克制冲动,遵守规则。
(4)帮助学生养成团体生活的习惯
杨贤江说,团体生活最重要的是组织与规则,只有大家遵守共同制定的规矩,承担自己应尽的责任,才能使之顺利进展。无论是指挥者还是服从者,二者协力办事的目的是团体的荣誉。这种守法奉公的精神,为日后适应社会生活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另外,体育还可发达肌肉、愉悦身心等。
杨贤江一再强调“健全之精神宿于健全之身体中。盖惟有强健之体格者,始能运用精神,以成学问事业。彼精神萎靡、器官衰弱者,无论其学不能修,业不能习,前途之事皆废也。即使博学多闻,而不能裨益人世,果何所用乎!”他劝告青年:“在你的每天的生活中切不要忘记最和你有关系的体育生活啊!你的日常生活要有学业的、有服务的、有社交的,但更要有健康的。体育生活就是使你保住健康、增进健康的。缺少体育生活的人生,决不是具足的人生。”“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生命在于运动,健康源于坚持不懈的体育锻炼。运动对于生命就如同根之于花草,皮之于树木一样重要。他进一步向青少年敲响了警钟,他指出,过去有很多出色的青年就是因为不注重体育锻炼而英年早逝的。“好学生如颜回,安于箪食、瓢饮、陋巷,这种坚苦的精神,的确可以佩服,只是不幸刚上三十二岁就去世了!唐代诗人李长吉七岁能辞章,赋诗援笔辄就,确是天才了。但年才二十七,竟至‘呕出心乃已’!这和‘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感慨怕是一样的哀音吧!”杨贤江还提醒青少年,健康第一,没有健康便没有一切。很难想象一个体弱多病、整日淹没在病痛中的人,能为社会做出什么大贡献。其不仅不能服务于社会,相反,却得依靠社会生活,这不能不说是人生的一种缺憾。青年学生们往往在自己拥有健康时,不注重体育锻炼,等到闲置的器官萎缩退化,身体像漏雨的茅舍、岌岌可危时,才想起运动的好处,临时抱佛脚,悔之晚矣!
3.体育锻炼的原则与方法
既然体育有如此多的好处,那么应该如何锻炼呢?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家杨贤江给青年们指出了如下锻炼规则和方法。
(1)自然的运动法
如走路、跑步、做工、种植、登山、游泳等。杨贤江特别提倡童子军的训练,如野宿、斥堠、烹饪、救急等。他认为这不仅能锻炼体魄、愉悦身心,而且能自救救人。更重要的是,这些活动的场所在户外,能呼吸更多的新鲜空气,欣赏更多的自然景观,得到更多“自然母亲”的恩惠。杨贤江说:“用你们的眼去看自然界光怪陆离的色罢!用你们的耳去听自然界流利晓畅的音罢!用你们的手去开掘攀援罢!用你们的足去奔波蹴踢罢!用你们的鼻去吸清气,用你们的身去沐阳光罢!你们要呼啸,你们要狂跳;你们要做‘老圃’,你们要做小工;你们要和星月共宿夜,你们要和花草虫豸结知交”。“披著绿衣的山林,绣著彩色的田野,那里有嘹亮的歌,那里有翩跹的舞。和风里,阳光下,流水上,碧海边,那里都是怡情、娱日、健身、壮气的好处所”。
(2)“应有最低限度的生活能力及应用体力”
杨贤江指责以前的读书人总是轻视体力活儿,以写字、画花、刻图章为技能,读书人无论穷富,随处走动总有一个专门拿行李的仆人跟着,自己则不扛一物,一身轻松。他强调现在的读书人应有最低限度的生活能力及应用体力。如旅行或出差能自提行李、自备行装。生活中,能自烧菜饭,自补衣袜。
(3)端正姿势 头要正、胸要挺、背要直、头发要干净、衣服要整洁。
(4)要以规律的生活促进体育锻炼的效果
日常生活无规律的,无形间会损害身体、耗费体力,即使积极参加各种体育运动,效果终不明显,甚至有害,这和“太虚弱的身体经不起大补”一个道理。
(5)“要以快乐的精神扶植体育的根柢”
体育可以愉悦身心,如散步,读书劳累或烦躁时,在操场花园间或空旷闲静之处到处走走,既可远瞩日月星辰之丽,近玩花草禽鸟之美,吸清气,瞩浓翠,也可舒展肢体、心旷神怡。反过来,愉悦的身心亦可以促进体育的发展。因为心情愉悦能加快血液循环,增加心脏、肺脏的机能,增强体质,从而使体育的根柢——身体得到扶植。而忧郁和痛苦只能让身体产生更多的毒素,摧残、破坏身体的发达,即使讲究体育到头来也是徒然。“宇宙之间,山川明媚,花本灿烂,晨曦夕霞,春风秋水,在与吾人以欢娱畅快之机、慰藉温语之境。吾人不求快乐,是谓弃天;自陷忧惶,是谓逆天”。
(6)体育锻炼要有“度”
做任何事情都有“度”,体育锻炼也不例外。人体的各个器官总要不断运用才能保持并逐渐发达,倘若长期闲置,零件就会生锈、钝化,就有本能,也要衰退。故日常生活,体育运动确是养身所必需。但应当有限制、有程度。如果逾有限、越其程,就可能损害身体。如,跑步可以舒展筋骨,增加血液含氧量,利于身体。但如果一跑就跑得筋疲力尽,就得不偿失了。
三、对当今体育的借鉴意义
在当今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川流不息的车辆代替了双腿的跋涉,各种各样的电器和机械省去了双手的劳作,运动渐渐被人忽略,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与日俱增。特别是青少年,学校和家长都教育他们“惟有读书高”,视体育活动为浪费时间、不务正业。健康亮起了红灯,是举起体育运动的大旗,积极投入到各种体育锻炼的关键时刻了。杨贤江所处的时代已然远去,他所说的读书人的形象——“惨白的脸色,萎黄的肌肤、窄狭的肩胛骨,平的胸,鞠的‘躬’,一张黄皮裹了一副枯骨,瘦损了的筋肉和逃走了的血气”“不会直立,不会端坐,更不像模像样地走路!”——也不复存在,但他的体育思想依然有很多可借鉴之处。
1.强调体育的目的是强身健体
当今,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一切都倾向于享受与奢侈,虽然很多人都讲究养生,但更多的人强调的是营养与卫生,而体育锻炼则很少被提起。以往我国对体育并就不太讲究,现今虽有所改观,但由于对体育目的的模糊性,学校体育依然存在“过与不及”的现象。所谓“过”,并不是对以往不讲究体育的矫枉过正,提倡的过火了,在“过”的表面下隐藏的恰恰是“不及”的实质。“过”与“不及”两者同是由不明体育目的所致。杨贤江一再强调体育的目的是强身健体、愉悦身心,做个社会有用的人。而今学校体育的现状实与这一目的有所偏离。有的学校把体育当作“副科”,不予重视,甚至认为体育无甚意义,干脆取消;有的学校误认为体操即体育,安排几堂课,随便找个代课老师比划几节体操即敷衍了事;有的学校把体育作为个人或团体获得名利的工具,精挑细选出为数不多学生作为运动选手,专事体育,甚至专攻某一项体育项目,以图赢得比赛,获得体育强校的好名声。至于大多数学生,则成为运动选手比赛时观众席上的“座上客”。要改善这种体育状况,首先需要明确体育的目的。因为,目的是行动的方向,只有在正确目的指引下才能达到正确的方向,这样的体育才能真正增强学生的体质,养成健全的身体,影响良好的精神,使学生能忍苦耐劳,栉风沐雨,为社会做出贡献。
2.要重视社会体育
社会体育,在国外称之为sport for all(所有人的体育),我国大众体育意识不强,社会体育依旧极不发达。虽然现在提倡体育的声浪很高,但实行者还仅限于少数学生和体育精英,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据研究表明,“在低机械化时代,人们体力支出与脑力支出之比为9:1,到中等机械化时代就转变为6:4,在全盘自动化时代就倒置为1:9。长时间伏案的静态的工作已经成为部分社会成员的基本活动方式”。长期的运动不足已成为危害大众健康的第一大杀手。
重视社会体育对社会与个人有很多益处。首先,体育锻炼能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或减少疾病的发生。于个人,可以保持好的精神状态,减少病假,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于社会,不仅能减轻医疗负担,而且,劳动者工作效率的提高,能提高总体收益。其次,体育锻炼能减少社会犯罪。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休闲时间越来越多,如何支配休闲时间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青少年,精力极其旺盛,如若不能让剩余精力用在正确的地方,很可能误入歧途,走向犯罪。体育锻炼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让青少年的精力得以正确消耗,不仅能帮助自身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而且对良好社会秩序与环境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再次,体育锻炼能提高人的适应能力与交际能力。很多体育项目,要求随机应变,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做出反应,从而人的应变力得到锻炼,办事效率得到提高。最后,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由此可以看出,社会体育发达与否与全民健康水平、生活环境、生活质量等息息相关,重视社会体育尤其重要。杨贤江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能认识到社会体育的重要作用,认为体育是人人应尽的责任和态度,大力提倡社会体育,实为难能可贵。
3.在体育教学中要渗透情感
人们往往想当然地认为,体育教学就是教学生如何强身健体,要增强体质,多锻炼即可,与情感毫无瓜葛。其实不然,体育与情感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一方面,愉悦的情感可以增加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树立终生体育的观念。内因是问题的关键,只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才能使体育教学深入人心。正如杨贤江所提醒的一样,“要以快乐的精神扶植体育的根柢”;另一方面,“百年以前,学校所重在供给书籍与学问,以此俱非家庭所固有,其在家庭所特长者,为获得健康、手艺、坚忍、干练。然在今之学校,则当兼顾及此种种,而与心力之修养并重。所尤宜加意者,在图神经之健全、精力之充实与忍耐之特性。更简言之,即学校当为养成体力与学力之机关也”。尤其是现在,入学时间早,在校时间长,亲子班——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一串下来几乎占到了人生三分之一的时间。学校已成为学生生活最重要的场所,如若不在教学中渗透情感因素,岂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机器人?体育教学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不能例外。
4.体育课程要合理编排
体育无论如何重要,也只是教育事业的一个方面.因此,对于体育课程的编排应从整体出发,合理统筹,并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体育自身的规律、其他课程的编排、周围环境的影响等各种因素考虑在内。这样的课程编排才能为全面人才的培养提供前提和依据。亦如杨贤江所说,“吾人欲成为强有力之人,必德智体三育圆满发达,配合匀称,无此强彼弱、此盈彼虚之弊。不若是,有一能力未经充分发展,则终为全体之累。吾人今日所需者,为此种调和发达之人,使居领袖之职,以助吾人应变处常。吾国教育,果能实现此种理想,则以后吾人事业,必能超轶前代也”。
关键词:杨贤江;体育;思想启示
杨贤江字英父(英甫),浙江余姚长河镇(今属慈溪)人,是中国早期优秀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家。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中国教育问题进行了透彻研究与分析。尤其可贵的是,在封建思想笼罩、受封建礼教束缚的时代对体育的呼吁。他对体育的本质、功能及锻炼的原则、方法等作了详细论述,对当今体育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一、杨贤江提倡体育的背景
杨贤江1895年出生,1931年病逝。他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社会变革极为广泛、急剧和深刻的时期。新旧思想的交替、势力的斗争、文化的矛盾,使人们无所适从,处于迷茫状态。1911年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使中国社会依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1919年的五四运动,与同时进行的新文化运动,也未能把封建制度连根拔起,封建道德与思想依然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20世纪20年代正值大革命时期,外有列强侵略,内是军阀混战,反动政府卖国求荣,拥护旧思想,推行封建复古教育和奴化教育,新教育受到压制和打击。国难当头,中国急需一批身体强健、思想先进的救国人士。然而,当时的中国封建思想的余毒至深,尤其是青年更是深受其害。杨贤江说,“青年本该是活动而强健的——身体发达,筋肉强固,耳目聪明,口齿伶俐,感觉灵敏,精神发皇。……青年本该是多趣的——富有滑稽感、艺术性,能讲笑话,会做游戏,且好奇好问,无处不表示其天真烂漫”。然而,他们被旧思想旧制度磨灭了热情与活力,变得呆板、木讷,不会谈笑,不会娱乐,不会工作,更不可能有好奇心,只会照章办事,无病呻吟。是什么样的因素在腐蚀着青年的思想、损害着青年的身体呢?杨贤江站在马克思主义的角度针对当时的社会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分析,他指出以下七个方面。
第一是吃人的礼教。杨贤江说,吃人的礼教使青年唯唯诺诺,一言一行都不敢逾越常轨。“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使青年只能封闭在一片狭小的天地,难有大的见识和新的想法;光耀门楣、显名扬亲的旧训,让青年变得虚伪、世故、敷衍、浮夸,甘为旧规旧习的奴隶;贞操、名节像一座座大山一样,挡在青年奔向自由的路上;纲常名分、虚文缛节像吸血鬼一样,在一滴滴吸尽青年的热血,剥蚀青年的身体;主敬、主静的封建思想使青年一个个把健康与体育抛在了脑后。
第二是玄学鬼。杨贤江指出,玄学使青年“说心谈性,徒逞臆想;轻身贱物,不顾实际。如提倡精神生活者、空谈东方文化者,以及什么同善社、盛德坛的‘人鬼’,都是迷惑青年理性,麻痹青年脑筋,使青年陷于睡眠状态,不复知有人群生活、社会工作的妖魔”。杨贤江呼吁,青年不要总妄谈哲理,空谈莫须有的什么“性”,应擦亮眼睛,看清玄学的本质,认清当下的社会环境,赶紧行动起来,加强体育锻炼,把身体锻炼的强健有力,这样才能承担起救国、护国的责任。
第三是名士毒。杨贤江愤慨,有一大批青年中“名士毒”至深,他们自视极高,整天不务正业,玩弄笔墨,时不时召集一帮狐朋狗友,吟风弄月,饮酒赋诗,无病呻吟,而自身行为又极不检点,目空一切,时发牢骚,“名士毒”严重损害着青年的身心健康。
第四是时髦朋友。体育有愉悦身心的功效,青年时期身体生长极快、心理变化极端剧烈,正是加强体育锻炼,为身心打下健康基础的好时节。然而,此时青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稳定,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时髦”以不可抵挡的诱惑力,使青年痴情不悔。杨贤江不无感慨地说,“汽车、洋房、俱乐部、大菜间、打弹、跳舞、留学生、资本家、漂亮老婆、时髦老公,以及‘看守门户’式的外交家等,不知误用了、吸去了多少青年的精力与雄心啊!这样遍天地的铜臭和土气,又有多少青年能不受着熏染呢?”
第五是顽固的家长。有的家长打骂子女,对子女的身心造成直接伤害;有的家长则溺爱子女,不舍得让子女干一点体力活,让他们坐享其成,对子女的身心造成间接伤害。殊途同归,两者导致的结果都是子女的身体受损、心理变态。
第六是腐败的教职员。杨贤江说,当时的教职员工守旧拘礼,外行居多。他们不明白时代发展的方向,不懂得教育的原理,更不知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和其对学生的益处,只知一味地禁止学生的自由活动。这样的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顶好的也就是考试严谨、背诵流畅,而于身体健康则全然不顾。
第七是压死人命的经济制度。杨贤江说,“现代的资本主义的经济组织,使一切生产变成商品,使一切生产机关握在少数人手里。于是富者不劳而获,坐拥巨资;贫者辛苦终日,难谋温饱”。大多数青年处于极端贫困的经济条件下,其身体自然不好。
在以上这种社会和教育背景下,杨贤江呼吁广大青年要加强体育锻炼,强身健体,因为只有身体强健、心理健康的人才能成为救国、护国的人才,承担起救国、护国的重任。
二、杨贤江体育思想的内容
杨贤江详细论述了体育的目的、功能及锻炼的原则与方法,以帮助青年认清体育的真义,明白体育的好处,不仅知其然而且知所以然,在此基础上,又告知青年应怎么做、如何去做。
1.体育目的
青年学生们不懂体育运动的真义,不知锻炼身体为何目的,体育知识更是闻所未闻。许多学校误认为多夺几块锦旗、多拿几块奖牌即是对体育的重视,于是把大量经费花在了训练运动队上面,而忽视了广大学生的身体锻炼问题。以致于一说起读书人,脑中立刻闪现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形象。杨贤江告诫青年,体育的真正目的在于实现人生价值,实践人生责任。而人生价值的体现与责任的实践在于为社会谋发展、为人类谋幸福。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我们必须要讲究体育。因为“我们既非‘玄学鬼’,自非口上讲讲、心里想想、纸上写写就算毕事,一定是要亲身去做的。要亲身去做,我们既非资本家,自不能带了仆人,坐了汽车去干,简直是要‘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所以,我们必须加强锻炼磨砺、忍苦耐劳、栉风沐雨,不能做温室的花朵。杨贤江认为体育应培养体格强壮、忍耐劳苦、精神充足、办事敏捷、身心愉悦、奋发敢为的人。 杨贤江说,有些人为获得奖牌奖金而讲究体育;有些人为美容美体而讲究体育;有些人为结交朋友而讲究体育;有些人为出名而讲究体育。这些都无可厚非。但青年更要弄清楚体育运动的真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意识地讲究体育。体育运动能使人的身体强健,但仅有强健的身体并不能保证这个人能服务于社会,因为身体受思想的支配。如果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不明白体育运动的真正含义,纵然无病,纵然强健,于真实的人生又有什么益处呢?
2.体育功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并时时激励自己向着目标努力。但可惜的是很多人把健康忽略甚至牺牲了。杨贤江强调体育运动是生活的必须品,是生命的重要分子,我们应该时时谨记,不能把体育当成奢侈品而束之高阁。作为青年的导师,他进一步指出获得健康的途径。他说,要有健康的身体首先要呼吸大量的新鲜空气。另外,要进行智慧的有规律的运动。生命在于运动,人体各部分的零件需经常运动才不致受阻滞而终于锈烂。西方不也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嘛,“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a dull boy”。杨贤江说,体育自古被中西教育者所重视。如,孔子和他的弟子“游乎沂,风乎雩,”洛克、卢梭、裴斯泰洛奇、福禄培尔等教育者也都极其重视体育,尤其是到了现在,欧美各国的学校,无不把体育当作重要的功课。青年学生要保持身体健康,取得学业和事业的成功首要的就是体育运动。体育的好处如下。
(1)使人的感觉更加敏锐
比如,无论是打羽毛球还是踢足球,都需要眼快、耳听,并迅速判断对方打过来的力度、速度和方向,确定自己如何回避、接球和反击。经常锻炼既可发达视听能力,也可加快反应的速度。
(2)磨练人的意志
比如,长跑。当跑到半截,筋疲力尽时,听到队友的呐喊助威而咬紧牙关继续向前,这发动的正是人的意志。再如,踢足球不可用手,而我们的本能习惯有手的协助,这其实是抑制意志的训练。这种发动和抑制意志的训练能使我们在日常做事时超越自身的局限和瓶颈,也能使我们在意气勃发、感情激昂的时候,控制情绪,保持冷静的头脑。
(3)促进社交
人与人总是要交往和联系的,体育活动需要聚集许多的人,要承担各自的角色,人们在这样的角色扮演中取长补短,不断提高,交往更加紧密。例如,足球比赛,需要队友共同努力、团结协作才可能赢得比赛,多进行这样的体育活动有利于养成与他人友好共处的习惯和品行,能帮助人克服胆怯怕羞的心理,使内向的人在公众场合落落大方;平常放肆粗暴的,亦能为了团体利益而克制冲动,遵守规则。
(4)帮助学生养成团体生活的习惯
杨贤江说,团体生活最重要的是组织与规则,只有大家遵守共同制定的规矩,承担自己应尽的责任,才能使之顺利进展。无论是指挥者还是服从者,二者协力办事的目的是团体的荣誉。这种守法奉公的精神,为日后适应社会生活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另外,体育还可发达肌肉、愉悦身心等。
杨贤江一再强调“健全之精神宿于健全之身体中。盖惟有强健之体格者,始能运用精神,以成学问事业。彼精神萎靡、器官衰弱者,无论其学不能修,业不能习,前途之事皆废也。即使博学多闻,而不能裨益人世,果何所用乎!”他劝告青年:“在你的每天的生活中切不要忘记最和你有关系的体育生活啊!你的日常生活要有学业的、有服务的、有社交的,但更要有健康的。体育生活就是使你保住健康、增进健康的。缺少体育生活的人生,决不是具足的人生。”“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生命在于运动,健康源于坚持不懈的体育锻炼。运动对于生命就如同根之于花草,皮之于树木一样重要。他进一步向青少年敲响了警钟,他指出,过去有很多出色的青年就是因为不注重体育锻炼而英年早逝的。“好学生如颜回,安于箪食、瓢饮、陋巷,这种坚苦的精神,的确可以佩服,只是不幸刚上三十二岁就去世了!唐代诗人李长吉七岁能辞章,赋诗援笔辄就,确是天才了。但年才二十七,竟至‘呕出心乃已’!这和‘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感慨怕是一样的哀音吧!”杨贤江还提醒青少年,健康第一,没有健康便没有一切。很难想象一个体弱多病、整日淹没在病痛中的人,能为社会做出什么大贡献。其不仅不能服务于社会,相反,却得依靠社会生活,这不能不说是人生的一种缺憾。青年学生们往往在自己拥有健康时,不注重体育锻炼,等到闲置的器官萎缩退化,身体像漏雨的茅舍、岌岌可危时,才想起运动的好处,临时抱佛脚,悔之晚矣!
3.体育锻炼的原则与方法
既然体育有如此多的好处,那么应该如何锻炼呢?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家杨贤江给青年们指出了如下锻炼规则和方法。
(1)自然的运动法
如走路、跑步、做工、种植、登山、游泳等。杨贤江特别提倡童子军的训练,如野宿、斥堠、烹饪、救急等。他认为这不仅能锻炼体魄、愉悦身心,而且能自救救人。更重要的是,这些活动的场所在户外,能呼吸更多的新鲜空气,欣赏更多的自然景观,得到更多“自然母亲”的恩惠。杨贤江说:“用你们的眼去看自然界光怪陆离的色罢!用你们的耳去听自然界流利晓畅的音罢!用你们的手去开掘攀援罢!用你们的足去奔波蹴踢罢!用你们的鼻去吸清气,用你们的身去沐阳光罢!你们要呼啸,你们要狂跳;你们要做‘老圃’,你们要做小工;你们要和星月共宿夜,你们要和花草虫豸结知交”。“披著绿衣的山林,绣著彩色的田野,那里有嘹亮的歌,那里有翩跹的舞。和风里,阳光下,流水上,碧海边,那里都是怡情、娱日、健身、壮气的好处所”。
(2)“应有最低限度的生活能力及应用体力”
杨贤江指责以前的读书人总是轻视体力活儿,以写字、画花、刻图章为技能,读书人无论穷富,随处走动总有一个专门拿行李的仆人跟着,自己则不扛一物,一身轻松。他强调现在的读书人应有最低限度的生活能力及应用体力。如旅行或出差能自提行李、自备行装。生活中,能自烧菜饭,自补衣袜。
(3)端正姿势 头要正、胸要挺、背要直、头发要干净、衣服要整洁。
(4)要以规律的生活促进体育锻炼的效果
日常生活无规律的,无形间会损害身体、耗费体力,即使积极参加各种体育运动,效果终不明显,甚至有害,这和“太虚弱的身体经不起大补”一个道理。
(5)“要以快乐的精神扶植体育的根柢”
体育可以愉悦身心,如散步,读书劳累或烦躁时,在操场花园间或空旷闲静之处到处走走,既可远瞩日月星辰之丽,近玩花草禽鸟之美,吸清气,瞩浓翠,也可舒展肢体、心旷神怡。反过来,愉悦的身心亦可以促进体育的发展。因为心情愉悦能加快血液循环,增加心脏、肺脏的机能,增强体质,从而使体育的根柢——身体得到扶植。而忧郁和痛苦只能让身体产生更多的毒素,摧残、破坏身体的发达,即使讲究体育到头来也是徒然。“宇宙之间,山川明媚,花本灿烂,晨曦夕霞,春风秋水,在与吾人以欢娱畅快之机、慰藉温语之境。吾人不求快乐,是谓弃天;自陷忧惶,是谓逆天”。
(6)体育锻炼要有“度”
做任何事情都有“度”,体育锻炼也不例外。人体的各个器官总要不断运用才能保持并逐渐发达,倘若长期闲置,零件就会生锈、钝化,就有本能,也要衰退。故日常生活,体育运动确是养身所必需。但应当有限制、有程度。如果逾有限、越其程,就可能损害身体。如,跑步可以舒展筋骨,增加血液含氧量,利于身体。但如果一跑就跑得筋疲力尽,就得不偿失了。
三、对当今体育的借鉴意义
在当今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川流不息的车辆代替了双腿的跋涉,各种各样的电器和机械省去了双手的劳作,运动渐渐被人忽略,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与日俱增。特别是青少年,学校和家长都教育他们“惟有读书高”,视体育活动为浪费时间、不务正业。健康亮起了红灯,是举起体育运动的大旗,积极投入到各种体育锻炼的关键时刻了。杨贤江所处的时代已然远去,他所说的读书人的形象——“惨白的脸色,萎黄的肌肤、窄狭的肩胛骨,平的胸,鞠的‘躬’,一张黄皮裹了一副枯骨,瘦损了的筋肉和逃走了的血气”“不会直立,不会端坐,更不像模像样地走路!”——也不复存在,但他的体育思想依然有很多可借鉴之处。
1.强调体育的目的是强身健体
当今,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一切都倾向于享受与奢侈,虽然很多人都讲究养生,但更多的人强调的是营养与卫生,而体育锻炼则很少被提起。以往我国对体育并就不太讲究,现今虽有所改观,但由于对体育目的的模糊性,学校体育依然存在“过与不及”的现象。所谓“过”,并不是对以往不讲究体育的矫枉过正,提倡的过火了,在“过”的表面下隐藏的恰恰是“不及”的实质。“过”与“不及”两者同是由不明体育目的所致。杨贤江一再强调体育的目的是强身健体、愉悦身心,做个社会有用的人。而今学校体育的现状实与这一目的有所偏离。有的学校把体育当作“副科”,不予重视,甚至认为体育无甚意义,干脆取消;有的学校误认为体操即体育,安排几堂课,随便找个代课老师比划几节体操即敷衍了事;有的学校把体育作为个人或团体获得名利的工具,精挑细选出为数不多学生作为运动选手,专事体育,甚至专攻某一项体育项目,以图赢得比赛,获得体育强校的好名声。至于大多数学生,则成为运动选手比赛时观众席上的“座上客”。要改善这种体育状况,首先需要明确体育的目的。因为,目的是行动的方向,只有在正确目的指引下才能达到正确的方向,这样的体育才能真正增强学生的体质,养成健全的身体,影响良好的精神,使学生能忍苦耐劳,栉风沐雨,为社会做出贡献。
2.要重视社会体育
社会体育,在国外称之为sport for all(所有人的体育),我国大众体育意识不强,社会体育依旧极不发达。虽然现在提倡体育的声浪很高,但实行者还仅限于少数学生和体育精英,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据研究表明,“在低机械化时代,人们体力支出与脑力支出之比为9:1,到中等机械化时代就转变为6:4,在全盘自动化时代就倒置为1:9。长时间伏案的静态的工作已经成为部分社会成员的基本活动方式”。长期的运动不足已成为危害大众健康的第一大杀手。
重视社会体育对社会与个人有很多益处。首先,体育锻炼能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或减少疾病的发生。于个人,可以保持好的精神状态,减少病假,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于社会,不仅能减轻医疗负担,而且,劳动者工作效率的提高,能提高总体收益。其次,体育锻炼能减少社会犯罪。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休闲时间越来越多,如何支配休闲时间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青少年,精力极其旺盛,如若不能让剩余精力用在正确的地方,很可能误入歧途,走向犯罪。体育锻炼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让青少年的精力得以正确消耗,不仅能帮助自身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而且对良好社会秩序与环境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再次,体育锻炼能提高人的适应能力与交际能力。很多体育项目,要求随机应变,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做出反应,从而人的应变力得到锻炼,办事效率得到提高。最后,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由此可以看出,社会体育发达与否与全民健康水平、生活环境、生活质量等息息相关,重视社会体育尤其重要。杨贤江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能认识到社会体育的重要作用,认为体育是人人应尽的责任和态度,大力提倡社会体育,实为难能可贵。
3.在体育教学中要渗透情感
人们往往想当然地认为,体育教学就是教学生如何强身健体,要增强体质,多锻炼即可,与情感毫无瓜葛。其实不然,体育与情感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一方面,愉悦的情感可以增加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树立终生体育的观念。内因是问题的关键,只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才能使体育教学深入人心。正如杨贤江所提醒的一样,“要以快乐的精神扶植体育的根柢”;另一方面,“百年以前,学校所重在供给书籍与学问,以此俱非家庭所固有,其在家庭所特长者,为获得健康、手艺、坚忍、干练。然在今之学校,则当兼顾及此种种,而与心力之修养并重。所尤宜加意者,在图神经之健全、精力之充实与忍耐之特性。更简言之,即学校当为养成体力与学力之机关也”。尤其是现在,入学时间早,在校时间长,亲子班——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一串下来几乎占到了人生三分之一的时间。学校已成为学生生活最重要的场所,如若不在教学中渗透情感因素,岂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机器人?体育教学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不能例外。
4.体育课程要合理编排
体育无论如何重要,也只是教育事业的一个方面.因此,对于体育课程的编排应从整体出发,合理统筹,并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体育自身的规律、其他课程的编排、周围环境的影响等各种因素考虑在内。这样的课程编排才能为全面人才的培养提供前提和依据。亦如杨贤江所说,“吾人欲成为强有力之人,必德智体三育圆满发达,配合匀称,无此强彼弱、此盈彼虚之弊。不若是,有一能力未经充分发展,则终为全体之累。吾人今日所需者,为此种调和发达之人,使居领袖之职,以助吾人应变处常。吾国教育,果能实现此种理想,则以后吾人事业,必能超轶前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