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论述了毛泽东一生博览群书,治学严谨的高贵精神和人文境界。无论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他都与图书典籍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毛主席诞辰114周年之际,让我们缅怀毛泽东的伟大业绩,为中华民族在新世纪的复兴而奋斗!
关键词:毛泽东;治学严谨;博览群书
中图分类号:A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07)09-0037-013
毛泽东一生与图书为伴,与图书馆结下了“良缘”,1912年秋,当他从湖南一中退学后,就在湖南图书馆开始了自学生活。每天吃完早饭,就在馆门等待。常常是第一个读者,为节省时间,常中饭不吃,无论酷夏严冬,总是坚持不懈。在半年中,他先后研读了亚当·斯密的《原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赫肯黎的《天演论》,约翰·黎勒的《名学》,卢梭的《民约论》等十八、九世纪西方资产阶级启蒙学者的代表性著作。还读了一些希腊、罗马的古典文艺作品和世界地理、历史书籍等;在这里,他首次看到了世界大地图,并饶有兴趣地加以研究。这是毛泽东学习生活中收获最大、值得纪念的半年。后来他回忆到:“我没有进过大学,也没有留过洋,我读书最久的地方是湖南第一师范,它替我打好了文化的基础。但我学习生活中最有收获的时期却是在湖南图书馆自学的半年。这正是辛亥革命后的一年,我已经十九岁了,不但没有读过几本书,连世界上究竟有些什么样的书,哪些书是我们应该读的,都一点不知道。乃至走进湖南图书馆,楼上楼下,满柜满架都是书,这些书都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真不知应该从哪里读起。后来每读一本,觉得都有新的内容,新的体会,于是下决心要尽最大的努力尽量多读一些。我就贪婪地读,拼命地读,正像牛闯进了人家的菜园,尝到了菜的味道,就拼命地吃个不停一样。”1918年10月,毛泽东来到北京,在北大图书馆任助理员期间,更珍惜分秒时间,如饥似渴地研读着介绍各种新学说的报章、杂志和书籍,获得了很多马克思主义的新知识。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简陋朴实的毛泽东图书馆,就位于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旁边,里边马恩列斯著作,史密斯经济论,费尔巴哈,黑格尔古典著作,鲁迅,茅盾,巴金,曹禺,高尔基,巴尔扎克等中外名著,应有尽有,也许正是延安图书馆的万卷藏书,使毛泽东成为中外著名军事指挥家和战略家,从而在指挥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时,胸有雄兵百万,运筹帷幄,指挥若定,“横扫千军如卷席”,把国民党军队打的落花流水。
毛泽东不仅喜欢读书,更喜欢看报。1913年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学校只订了两份报纸,由于报少人多,他就自费订了一份,从此成了他终生爱好。对于自费订的报纸,他总分门别类,剪后装订成册;对报纸上介绍的中外城市、乡村、铁路、道路、河流等都在地图上标上记号。这为他以后熟悉有关地形地貌,指挥作战打下了基础。
1927年,在五次反围剿战争中,毛泽东总是从偶尔捡到的旧报纸中,分析每一条信息,从而获得了大量有用情报。
1935年,在长征途中,每到一地,他都要贺子珍到外面找报纸。有一次,在一捆缴获旧报纸中,他得知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根据地情况,从而使三方面军队汇合,奠定了革命根据地,决定了中国革命发展方向。
建国以后,毛泽东对报纸,更是须臾不离,当年事渐高,视力下降时,中央办公厅特为他及其他中央首长增印了《大参考》,直到去世前不久,毛泽东仍有着浓厚的读报兴趣。
毛泽东的生活起居极为简朴,但他最大的“财富”却是书籍。
在中南海毛主席故居中,几乎每个房间都书满为患,在松柏葱茏四合院中,从颐年堂院中的东门拐进去,第一个房间就是毛主席的存书处,并排两列36个大书橱,装满了经史子集、诸子百家的线装古籍,中外的哲、经、史、文学、艺术、科技、报刊等各类图书。西厢房是毛主席的书房,南、北、西三面是紧挨着的玻璃书橱,东窗下有一张单人沙发和一个小茶几,北房本来是毛主席的起居室和卧室,可是靠西的一大间也全被书占据了。中间的起居室,除了一张饭桌外,靠西靠北的两面放着五个大书架,摆满了毛主席经常要读的马、恩、列、斯的全集、选集和单行本,以及线装的二十四史和其他的各种书籍;排成半圆形的四个单人沙发前面的小圆桌上,放着《徐悲鸿的彩墨画》、《宋高宗赵构草书洛神赋》及一些杂志。进入卧室,靠东并立着两个大的玻璃书橱,装满了毛主席最喜欢读的《鲁迅全集》,唐、宋、元、明、清诗别裁,梁启超著《中国近百年学术史》及其他历史的、学术的著作等等。两张桌子上摊放着各种报刊杂志,以及英文字典、地图等工具书。就连毛主席睡觉的床上也被书占去了一半。初步材料表明,在毛主席书房里,有七八个书橱都是他批注和留有笔迹的书,毛主席刻苦攻读过大量马、恩、列、斯原著。在延安时,他就仔细读过《资本论》,《共产党宣言》从1920年第一次读到逝世前,不知读过多少遍,临终前的身边还放着这本书。1958年至1961年期间,结合中国经济建设实际,他对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曾阅读过多遍,光批注的本子现存的就有三种。毛主席对哲学方面的著作钻研尤深,他广泛涉猎过古今中外的历史书籍。一部线装二十四史,是一部有850册的巨著,从书上勾划、圈点、批注的笔迹看,他曾篇篇细读过。《资治通鉴》、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古代社会》等以及各种野史、稗史、历史演义都留下他阅读过的手泽。他酷爱阅读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特别是古典诗词。多种版本的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李白、白居易、李贺、李商隐等著名诗人的作品中,都留下他反复多次圈阅过的笔迹。他还阅读各种诗话、音韵、词律等方面的书籍。直到“文革”前,尽管年已古稀,他仍精力充沛地大量阅读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报刊书籍。毛泽东看了日本物理学家坂田昌一的《基本粒子的新观念》一文后,极力赞赏。此前,在1955年1月我国原子能科学事业会议上,毛泽东就根据唯物辩证法提出质子、中子还应该是可分的科学见解。物理学家们的研究显示发现夸克的存在,证明了毛泽东的预见。1977年,在美国夏威夷举行的第7届粒子物理学术讨论会上,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格拉肖提议把比夸克和轻子更为基本的东西称为“毛粒子”,“以纪念已故的毛主席”,并证明这是“哲学的最高荣誉”。他批注过的书,其封面和扉页的目录上划着很多圈,这是他的读书标记。“三复五温”是他一贯提倡的读书方法。有的书,整页整页的被他用红蓝铅笔、钢笔、毛笔等划满了直线、曲线,双圈,三圈,点,红、蓝、黑交错,一片密密麻麻,他所藏的书中,许多是朱墨纷呈,批语、圈点、勾划满书,直线、曲线、二直线、三直线、双圈、三圈、三角、叉等符号皆有,这是他反复阅读作下的记号。毛主席陶醉书中的专注神情,可见一斑。
建国后,毛泽东已有藏书6万余册,但仍不满足,常派人到北京各大图书馆借书。至1966年9月,先后借阅图书5000余册。仅1974年,就借阅1100余册。北京,杭州,上海,武汉, 庐山等图书馆里。都有毛泽东借书的记载。
在毛主席的批注中。读者和作者的感情交流,跃然纸上,每当读到好的诗句、论点时,除了用重重的笔迹勾划圈点外,还在书眉处写上“好”。“对”,“有理”,“说得很对”等等。这些批注。有赞赏。有反对,也有争论。1964年,毛主席曾谈到读书“要钻进去,深入角色,再爬出来”,可谓他宝贵经验之谈!毛主席读书勤于动笔,有的书批注多达一万二三千字。内容有对原著观点的引申和批判,有对作者的评论,有读后的心得和感情抒发等。
为了读书,毛主席成了利用时间的大师。在游泳下水之前活动身体的几分钟里,也要看上几句名人诗词。游泳后,又开始孜孜不倦地阅读。即使上厕所的几分钟,他也充分利用。一部重刻宋淳熙本《昭明文选》,就是这样断断续续看完的。
他说:“我如果再过10年死了,我就要学习9年零356天。”
每当外出开会或视察工作,他常常一带几箱子书。全然不顾列车颠簸,他总是手拿放大镜,按着书页,阅读不辍。到了外地,同在京一样,床上、办公桌上、饭桌上,都摆放着书,一有空闲就看起来。
一次,毛主席发烧到39度。医生禁止看书。他难过地说,我一辈子爱读书,你们却不让看书,整天就是吃饭、睡觉,这多么地难受!护士只得把拿走的书送回,他这才高兴地笑了。
一年盛夏,到了素有“火炉”之称的武汉,他照样每天看书学习。书字很小,只好增加亮度,房子就更热了,他常常汗流浃背,并风趣地说:“读书学习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流下了汗水,学到了知识”!他常说:读书的方法要“四多”——多读、多写、多想、多问。他自己就是这“四多”方法的实践者。
毛主席动笔读书,还纠正原书中的错别字和不妥当的标点符号。打开他阅批过的书籍,可以看到他是怎样不厌其烦地改正错别字和明显点错的标点,又将漏字逐个地添加上去。
毛泽东不仅喜欢中文书籍,对英语也是兴趣盎然,情有独钟,他学英文目的是为了开拓知识面,一边学一边在书的天地,左右两边,用削得很尖的铅笔注上字义,到晚年就用大字,粗笔在上面反复注;如英文版《矛盾论》,《共产党宣言》,从头至尾,密密麻麻用粗小的行草注满空白地方,《矛盾论》英译本,他先后学习了3遍。并留有阅读时间标记。在学英文上他有独到特点,一是记忆力强,其次他对文法结构清晰,理解力强,他常把英语同汉语语法修辞作比较,他曾说道:“我学英语是为了研究语言,用英语和汉语比较,如有机会,我还想学点日文。”由此可见,毛泽东的求知欲望与博大领袖胸怀!
就在毛泽东心脏停止跳动的前几个小时,已无力说话,还示意工作人员给他读书,听到满意的内容时,脸上露出了微微笑容。
“活到老。学到老”,这是毛泽东经常说的一句格言。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02周年之际,重温他为革命刻苦攻读,锲而不舍的读书精神,将使我们图书馆工作者,为祖国的图书馆事业献身,增添无穷的力量!
关键词:毛泽东;治学严谨;博览群书
中图分类号:A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07)09-0037-013
毛泽东一生与图书为伴,与图书馆结下了“良缘”,1912年秋,当他从湖南一中退学后,就在湖南图书馆开始了自学生活。每天吃完早饭,就在馆门等待。常常是第一个读者,为节省时间,常中饭不吃,无论酷夏严冬,总是坚持不懈。在半年中,他先后研读了亚当·斯密的《原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赫肯黎的《天演论》,约翰·黎勒的《名学》,卢梭的《民约论》等十八、九世纪西方资产阶级启蒙学者的代表性著作。还读了一些希腊、罗马的古典文艺作品和世界地理、历史书籍等;在这里,他首次看到了世界大地图,并饶有兴趣地加以研究。这是毛泽东学习生活中收获最大、值得纪念的半年。后来他回忆到:“我没有进过大学,也没有留过洋,我读书最久的地方是湖南第一师范,它替我打好了文化的基础。但我学习生活中最有收获的时期却是在湖南图书馆自学的半年。这正是辛亥革命后的一年,我已经十九岁了,不但没有读过几本书,连世界上究竟有些什么样的书,哪些书是我们应该读的,都一点不知道。乃至走进湖南图书馆,楼上楼下,满柜满架都是书,这些书都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真不知应该从哪里读起。后来每读一本,觉得都有新的内容,新的体会,于是下决心要尽最大的努力尽量多读一些。我就贪婪地读,拼命地读,正像牛闯进了人家的菜园,尝到了菜的味道,就拼命地吃个不停一样。”1918年10月,毛泽东来到北京,在北大图书馆任助理员期间,更珍惜分秒时间,如饥似渴地研读着介绍各种新学说的报章、杂志和书籍,获得了很多马克思主义的新知识。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简陋朴实的毛泽东图书馆,就位于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旁边,里边马恩列斯著作,史密斯经济论,费尔巴哈,黑格尔古典著作,鲁迅,茅盾,巴金,曹禺,高尔基,巴尔扎克等中外名著,应有尽有,也许正是延安图书馆的万卷藏书,使毛泽东成为中外著名军事指挥家和战略家,从而在指挥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时,胸有雄兵百万,运筹帷幄,指挥若定,“横扫千军如卷席”,把国民党军队打的落花流水。
毛泽东不仅喜欢读书,更喜欢看报。1913年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学校只订了两份报纸,由于报少人多,他就自费订了一份,从此成了他终生爱好。对于自费订的报纸,他总分门别类,剪后装订成册;对报纸上介绍的中外城市、乡村、铁路、道路、河流等都在地图上标上记号。这为他以后熟悉有关地形地貌,指挥作战打下了基础。
1927年,在五次反围剿战争中,毛泽东总是从偶尔捡到的旧报纸中,分析每一条信息,从而获得了大量有用情报。
1935年,在长征途中,每到一地,他都要贺子珍到外面找报纸。有一次,在一捆缴获旧报纸中,他得知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根据地情况,从而使三方面军队汇合,奠定了革命根据地,决定了中国革命发展方向。
建国以后,毛泽东对报纸,更是须臾不离,当年事渐高,视力下降时,中央办公厅特为他及其他中央首长增印了《大参考》,直到去世前不久,毛泽东仍有着浓厚的读报兴趣。
毛泽东的生活起居极为简朴,但他最大的“财富”却是书籍。
在中南海毛主席故居中,几乎每个房间都书满为患,在松柏葱茏四合院中,从颐年堂院中的东门拐进去,第一个房间就是毛主席的存书处,并排两列36个大书橱,装满了经史子集、诸子百家的线装古籍,中外的哲、经、史、文学、艺术、科技、报刊等各类图书。西厢房是毛主席的书房,南、北、西三面是紧挨着的玻璃书橱,东窗下有一张单人沙发和一个小茶几,北房本来是毛主席的起居室和卧室,可是靠西的一大间也全被书占据了。中间的起居室,除了一张饭桌外,靠西靠北的两面放着五个大书架,摆满了毛主席经常要读的马、恩、列、斯的全集、选集和单行本,以及线装的二十四史和其他的各种书籍;排成半圆形的四个单人沙发前面的小圆桌上,放着《徐悲鸿的彩墨画》、《宋高宗赵构草书洛神赋》及一些杂志。进入卧室,靠东并立着两个大的玻璃书橱,装满了毛主席最喜欢读的《鲁迅全集》,唐、宋、元、明、清诗别裁,梁启超著《中国近百年学术史》及其他历史的、学术的著作等等。两张桌子上摊放着各种报刊杂志,以及英文字典、地图等工具书。就连毛主席睡觉的床上也被书占去了一半。初步材料表明,在毛主席书房里,有七八个书橱都是他批注和留有笔迹的书,毛主席刻苦攻读过大量马、恩、列、斯原著。在延安时,他就仔细读过《资本论》,《共产党宣言》从1920年第一次读到逝世前,不知读过多少遍,临终前的身边还放着这本书。1958年至1961年期间,结合中国经济建设实际,他对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曾阅读过多遍,光批注的本子现存的就有三种。毛主席对哲学方面的著作钻研尤深,他广泛涉猎过古今中外的历史书籍。一部线装二十四史,是一部有850册的巨著,从书上勾划、圈点、批注的笔迹看,他曾篇篇细读过。《资治通鉴》、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古代社会》等以及各种野史、稗史、历史演义都留下他阅读过的手泽。他酷爱阅读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特别是古典诗词。多种版本的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李白、白居易、李贺、李商隐等著名诗人的作品中,都留下他反复多次圈阅过的笔迹。他还阅读各种诗话、音韵、词律等方面的书籍。直到“文革”前,尽管年已古稀,他仍精力充沛地大量阅读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报刊书籍。毛泽东看了日本物理学家坂田昌一的《基本粒子的新观念》一文后,极力赞赏。此前,在1955年1月我国原子能科学事业会议上,毛泽东就根据唯物辩证法提出质子、中子还应该是可分的科学见解。物理学家们的研究显示发现夸克的存在,证明了毛泽东的预见。1977年,在美国夏威夷举行的第7届粒子物理学术讨论会上,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格拉肖提议把比夸克和轻子更为基本的东西称为“毛粒子”,“以纪念已故的毛主席”,并证明这是“哲学的最高荣誉”。他批注过的书,其封面和扉页的目录上划着很多圈,这是他的读书标记。“三复五温”是他一贯提倡的读书方法。有的书,整页整页的被他用红蓝铅笔、钢笔、毛笔等划满了直线、曲线,双圈,三圈,点,红、蓝、黑交错,一片密密麻麻,他所藏的书中,许多是朱墨纷呈,批语、圈点、勾划满书,直线、曲线、二直线、三直线、双圈、三圈、三角、叉等符号皆有,这是他反复阅读作下的记号。毛主席陶醉书中的专注神情,可见一斑。
建国后,毛泽东已有藏书6万余册,但仍不满足,常派人到北京各大图书馆借书。至1966年9月,先后借阅图书5000余册。仅1974年,就借阅1100余册。北京,杭州,上海,武汉, 庐山等图书馆里。都有毛泽东借书的记载。
在毛主席的批注中。读者和作者的感情交流,跃然纸上,每当读到好的诗句、论点时,除了用重重的笔迹勾划圈点外,还在书眉处写上“好”。“对”,“有理”,“说得很对”等等。这些批注。有赞赏。有反对,也有争论。1964年,毛主席曾谈到读书“要钻进去,深入角色,再爬出来”,可谓他宝贵经验之谈!毛主席读书勤于动笔,有的书批注多达一万二三千字。内容有对原著观点的引申和批判,有对作者的评论,有读后的心得和感情抒发等。
为了读书,毛主席成了利用时间的大师。在游泳下水之前活动身体的几分钟里,也要看上几句名人诗词。游泳后,又开始孜孜不倦地阅读。即使上厕所的几分钟,他也充分利用。一部重刻宋淳熙本《昭明文选》,就是这样断断续续看完的。
他说:“我如果再过10年死了,我就要学习9年零356天。”
每当外出开会或视察工作,他常常一带几箱子书。全然不顾列车颠簸,他总是手拿放大镜,按着书页,阅读不辍。到了外地,同在京一样,床上、办公桌上、饭桌上,都摆放着书,一有空闲就看起来。
一次,毛主席发烧到39度。医生禁止看书。他难过地说,我一辈子爱读书,你们却不让看书,整天就是吃饭、睡觉,这多么地难受!护士只得把拿走的书送回,他这才高兴地笑了。
一年盛夏,到了素有“火炉”之称的武汉,他照样每天看书学习。书字很小,只好增加亮度,房子就更热了,他常常汗流浃背,并风趣地说:“读书学习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流下了汗水,学到了知识”!他常说:读书的方法要“四多”——多读、多写、多想、多问。他自己就是这“四多”方法的实践者。
毛主席动笔读书,还纠正原书中的错别字和不妥当的标点符号。打开他阅批过的书籍,可以看到他是怎样不厌其烦地改正错别字和明显点错的标点,又将漏字逐个地添加上去。
毛泽东不仅喜欢中文书籍,对英语也是兴趣盎然,情有独钟,他学英文目的是为了开拓知识面,一边学一边在书的天地,左右两边,用削得很尖的铅笔注上字义,到晚年就用大字,粗笔在上面反复注;如英文版《矛盾论》,《共产党宣言》,从头至尾,密密麻麻用粗小的行草注满空白地方,《矛盾论》英译本,他先后学习了3遍。并留有阅读时间标记。在学英文上他有独到特点,一是记忆力强,其次他对文法结构清晰,理解力强,他常把英语同汉语语法修辞作比较,他曾说道:“我学英语是为了研究语言,用英语和汉语比较,如有机会,我还想学点日文。”由此可见,毛泽东的求知欲望与博大领袖胸怀!
就在毛泽东心脏停止跳动的前几个小时,已无力说话,还示意工作人员给他读书,听到满意的内容时,脸上露出了微微笑容。
“活到老。学到老”,这是毛泽东经常说的一句格言。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02周年之际,重温他为革命刻苦攻读,锲而不舍的读书精神,将使我们图书馆工作者,为祖国的图书馆事业献身,增添无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