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小学思想品德的教育教学活动,是培养农村小学生正确人格形成的重要教育途径,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但是,由于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以及学校主观上的原因,农村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存在诸多教学问题。本文就农村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对产生农村小学思想品德教学问题的原因进行了科学而系统的分析,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针对性解决策略的探讨与研究。
思想品德教学存在的问题
对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多数农村地区的整体文化环境趋于务实心态,对学生的培养趋于理论知识的教育,对于思想道德层面以及其他非知识素质的培养缺乏主观驱动意识。尤其是在小学教育领域,无论是社会或学生、家庭以及学校本身,对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导致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流于形式。从教学理念到教学方式,从教师到学生主体,都将小学思想品德课程当成应付考试的一项任务,不能真正领会其教育内涵。这种思想观念的根本是对农村小学生的成长需求不尊重,也是对农村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育意义的不够重视。
思想品德教学方式缺乏创新 在小学教学领域,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小学生对实际生活的正确积极的态度以及道德观念的正确形成。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长期教学工程。由于对思想品德教学的不够重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教学方式机械化、急于求成。主要的体现在:首先,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并没有将思想品德的内涵传授给学生,而是主观性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将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内容简单讲述之后要求学生进行阅读与背诵。学生在没有获得小学思想品德真正教学价值的前提下,不仅不能对学生的成长起到帮助的作用,大量的课业内容还为学生制造了更多的学习压力。第二,小学思想品德的教学途径传统化,缺乏创新。思想品德教育应注重多层面的、多维度的渗透式教学,而现在多数的农村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仍然使用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式,也只是在小学思想品德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学。不仅难以起到教学效果,而且也使学生和教师本身感到教学活动的乏味。
教材内容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小学思想品德的教学教材,是根据国家人才培养的大方向以及创新的教学理念,结合小学生群体的认知特点精制而成,对小学生的人生观与道德观形成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现在的农村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活动中,教师并没有真正发挥小学思想品德教材的教育价值,只是从教材的形式上,按照教学流程进行了讲述而已。对教材中重要教育价值,不僅没有进行挖掘与施教,对教材中的普通教学内容也只是进行了形式化的说教,没有结合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讲解教育。这是对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教材的教育价值浪费,同时也是没有履行教师传递知识的基本职责。
教学问题的解决对策
明确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小学生群体处于身心成长的重要阶段,需要家庭的关爱、校园的知识培养、更需要正确思想观念的引导教育。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在思想层面与道德层面对学生的人格形成、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树立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小学思想品德的教育价值,对学生的成长具有深远的意义。农村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活动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将培养小学生的品德素质提升到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上,通过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途径以及其他教学资源的结合教育,培养学生全面而健康的综合素质。
创新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方式 首先,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对思想品德教育的教育价值与教育意义进行深刻的认识,并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有针对性地创新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式。以小学思想品德的课堂教育为主要途径,并结合其他学科进行渗透性教育。利用多学科的不同特点,发挥思想品德教学文化育人的教学宗旨,以各学科的主体教学为主,以思想品德渗透教育为辅,全面立体的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教师在小学思想品德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发挥思想品德教育主阵地的优势,将思想品德的内涵价值通过形象化、生动化的话语形式传递给学生。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应着眼于长远,不能为一时的教学质量提升要求学生机械化的学习教学内容,而是建立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长效机制,通过长期的渗透教育来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培育。
教材内容与实际相结合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教材内容具有一定教育内涵,教师应对其理念进行深入挖掘,并将教材内涵与学生所处的实际生活环境进行衔接,通过理论结合实际的方式使学生深入体会教育价值所在,并根据教材内容的主题思想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的方式使学生对思想品德的正能量进行内化。实践活动可以结合具体的当地人文情况来制定,也可以根据教师设计的活动来安排。重点是要将小学思想品德的教学内容用实践活动的形式融入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之中。
参考文献
[1]刘幸丽.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J].学周刊, 2013(32):24-27.
[2]孙洪侦.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03):35-38.
[3]黄敏.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3(08): 16-20.
(作者单位:广西百色市田林县利周中心校)
思想品德教学存在的问题
对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多数农村地区的整体文化环境趋于务实心态,对学生的培养趋于理论知识的教育,对于思想道德层面以及其他非知识素质的培养缺乏主观驱动意识。尤其是在小学教育领域,无论是社会或学生、家庭以及学校本身,对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导致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流于形式。从教学理念到教学方式,从教师到学生主体,都将小学思想品德课程当成应付考试的一项任务,不能真正领会其教育内涵。这种思想观念的根本是对农村小学生的成长需求不尊重,也是对农村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育意义的不够重视。
思想品德教学方式缺乏创新 在小学教学领域,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小学生对实际生活的正确积极的态度以及道德观念的正确形成。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长期教学工程。由于对思想品德教学的不够重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教学方式机械化、急于求成。主要的体现在:首先,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并没有将思想品德的内涵传授给学生,而是主观性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将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内容简单讲述之后要求学生进行阅读与背诵。学生在没有获得小学思想品德真正教学价值的前提下,不仅不能对学生的成长起到帮助的作用,大量的课业内容还为学生制造了更多的学习压力。第二,小学思想品德的教学途径传统化,缺乏创新。思想品德教育应注重多层面的、多维度的渗透式教学,而现在多数的农村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仍然使用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式,也只是在小学思想品德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学。不仅难以起到教学效果,而且也使学生和教师本身感到教学活动的乏味。
教材内容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小学思想品德的教学教材,是根据国家人才培养的大方向以及创新的教学理念,结合小学生群体的认知特点精制而成,对小学生的人生观与道德观形成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现在的农村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活动中,教师并没有真正发挥小学思想品德教材的教育价值,只是从教材的形式上,按照教学流程进行了讲述而已。对教材中重要教育价值,不僅没有进行挖掘与施教,对教材中的普通教学内容也只是进行了形式化的说教,没有结合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讲解教育。这是对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教材的教育价值浪费,同时也是没有履行教师传递知识的基本职责。
教学问题的解决对策
明确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小学生群体处于身心成长的重要阶段,需要家庭的关爱、校园的知识培养、更需要正确思想观念的引导教育。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在思想层面与道德层面对学生的人格形成、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树立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小学思想品德的教育价值,对学生的成长具有深远的意义。农村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活动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将培养小学生的品德素质提升到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上,通过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途径以及其他教学资源的结合教育,培养学生全面而健康的综合素质。
创新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方式 首先,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对思想品德教育的教育价值与教育意义进行深刻的认识,并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有针对性地创新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式。以小学思想品德的课堂教育为主要途径,并结合其他学科进行渗透性教育。利用多学科的不同特点,发挥思想品德教学文化育人的教学宗旨,以各学科的主体教学为主,以思想品德渗透教育为辅,全面立体的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教师在小学思想品德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发挥思想品德教育主阵地的优势,将思想品德的内涵价值通过形象化、生动化的话语形式传递给学生。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应着眼于长远,不能为一时的教学质量提升要求学生机械化的学习教学内容,而是建立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长效机制,通过长期的渗透教育来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培育。
教材内容与实际相结合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教材内容具有一定教育内涵,教师应对其理念进行深入挖掘,并将教材内涵与学生所处的实际生活环境进行衔接,通过理论结合实际的方式使学生深入体会教育价值所在,并根据教材内容的主题思想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的方式使学生对思想品德的正能量进行内化。实践活动可以结合具体的当地人文情况来制定,也可以根据教师设计的活动来安排。重点是要将小学思想品德的教学内容用实践活动的形式融入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之中。
参考文献
[1]刘幸丽.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J].学周刊, 2013(32):24-27.
[2]孙洪侦.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03):35-38.
[3]黄敏.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3(08): 16-20.
(作者单位:广西百色市田林县利周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