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信心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逐渐锻炼出来的,要想孩子长大后有更强的适应和判断能力,立足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增强孩子的自信是非常重要的。国外一些心理学家跟踪调查了数百名智力发展水平较高、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大致相同的少年。当这些被调查的对象步入显示成果的年龄时,出现了明显的差异,有的成了事业上的佼佼者,有的却无所作为。研究结果表明:个体的心理定势在成才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自信心作为一种积极进取的内部动力,其发展水平是与活动结果相对应的。正如范德比尔特所说:“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事业总是一帆风顺的,而没有信心的人,可能永远不会踏进事业的门槛。”可见自信心作为成才的重要条件,它在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已被社会各界人士所关注。那么如何增强孩子的自信呢?
一、注重赏识教育,家长和老师多说“你真棒”
人性中最本质的渴求是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社会的肯定。孩子需要父母和老师的鼓励,这会使他们拥有良好的自我感觉。父母与孩子在一起时做出亲昵的动作或露出满意的表情,对孩子是很大的鼓励。平时教育孩子的时候,家长要端正态度,不能强制性地要求孩子,很多家长都以自己的权威教育孩子,让孩子服从自己,这是不行的。孩子虽然可能因为怕被父母责怪而选择服从,但是这只能让孩子失去自信心。成人的评价对孩子树立自信心至关重要。幼儿时期,家长对孩子信任、尊重,经常对他说“你真棒”,孩子就会看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进步,认为自己真的很棒。反之,经常受到否定、轻视、怀疑,经常听到“你真笨、你不行、你不会”的评价,孩子就会否定自己,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从而产生自卑感。因此,家长必须注意自己对孩子的评价,多为孩子的长处而骄傲,不为孩子的短处而遗憾,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不要盲目地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作比较,鼓励他做唯一,而不是事事争第一。比如孩子不会洗碗,不要指责他,而是要告诉他怎样洗才能洗得干净,然后鼓励他:“这回洗得真干净!”其实每一个孩子都需要不断鼓励,就好像植物需要阳光雨露一样。不受鼓励的孩子不会健康成长。但我们往往忽视对孩子的鼓励,往往忘记鼓励,甚至错误地认为孩子需要的就是教育,而教育更多的就是灌输和训导。比如学习,如果有个孩子提前完成作业,蹦蹦跳跳地去告诉爸爸妈妈,希望得到表扬,而其家长听后其实心里挺高兴的,但是一点儿也没表现出来,却板着脸严厉地说:“本来按时完成作业就是学生的天职,你好不容易做到一次还得意!你看看你哪个同学做作业不比你快?”这句话就像泼了孩子一盆冷水,使孩子的情绪跌入低谷,还谈什么自信?家长或许认为不能让孩子骄傲自满,所以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轻易表扬孩子,尤其是当着别人的面,总是说孩子的缺点。岂不知这样做往往事与愿违。所以,不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让孩子懂得人人都有长处,使孩子逐渐正确认识自己。
二、调整成人与孩子间的关系,多与孩子交流
家长、老师和孩子的心态、情绪相互有影响,所以家长、老师要有意识地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影响孩子。当孩子自卑、沮丧的时候,家长、老师要用真诚积极的语言去鼓励和安慰孩子。家长对孩子始终如一的鼓励和信任,是对孩子巨大的精神支持。孩子在父母的理解和强大精神的鼓舞下,会更快、更勇敢地克服困难,树立信心。如果孩子感到老师、父母喜欢他、尊重他,态度温和,孩子的感觉就好,表现为活泼愉快,自信心强。相反,如果老师、父母对孩子训斥多,态度冷淡,孩子就情绪低落,对周围的人和事缺乏主动性和自信心。在生活中家长要多关注孩子,培养孩子的情商,因为情商是乐观幽默的品性,是面对并克服困难的勇气,是善于与人相处、把握自己和他人情感的能力等。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对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联络也是十分重要的,不要因为工作的繁忙而减少与孩子的交流和沟通,要时常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知道孩子在家里或是在学校里都有什么样的想法,对身边的人和同学都有怎样的看法。发现孩子的想法和看法不正确的时候,家长要给予及时的纠正,让孩子换个角度看待事物,给孩子更多关爱,增强孩子的安全感和自信,从而帮助孩子更快地融入集体生活。
三、允许孩子做自己的事情,重视与保护孩子的自尊
许多父母认为,替孩子做他感到困难的事是帮助孩子,事实上,这等于告诉孩子他不行,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自尊。孩子渴望被尊重,尤其是被家长和老师尊重。尊重孩子,家长就不能对孩子说有辱人格、有偏伤自尊的话,而是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在孩子做事情的过程中,要允许孩子失败。在做好的时候给予孩子适度的表扬,一方面表扬这次的成绩,另一方面鼓励下次要做得更好,让孩子知道只有继续努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在表现不好的时候不要一味地批评孩子,而是要让孩子知道自己没做好,下次要继续努力,但千万不能在别人面前惩罚孩子或不尊重孩子,不要把孩子的话当“耳旁风”,不能滥施权威,以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即使孩子犯错,也不要辱骂。因为辱骂不仅伤害孩子的自尊,还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产生自卑感,从而丧失自信心。有时会出现孩子自己贬低自己的时候,这是在传递一种有碍自尊的信息,这时的父母或老师应认真地倾听,然后再告诉他应有的态度。实验表明:教师对学生的情感、笑容和肯定评价对学生形成了期待效应。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学生从老师、家长给予的肯定性评价中树立自信心,对学生多作肯定性评价,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让学生学会自信、自立。不少父母经常控制送给孩子玩具和书,有时认为某些物品不适合孩子,但事实上他可能仍然需要它,甚至这种喜欢会持续几年。因此,在处理孩子的某些物品时,不要擅自做主,而是要由孩子自己决定何时放弃某些物品,细心捕捉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及时加以肯定和鼓励。如此孩子会逐步改掉不良习惯,强化优秀的品质。
四、珍视孩子的成功,独辟蹊径地寻找孩子的个性特点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不会有两个相同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孩子人格的一部分,老师、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发展特点和个体差异,提出适合其水平的任务和要求,确立一个适当的目标,使其经过努力能够完成。当学生自己动手完成了这些任务,老师、家长所给予的肯定和鼓励能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美国教育家罗达·贝克梅斯特尔说:“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学生自信,我们就必须相信他们。”人民教育家陶行知非常信赖学生,他说:“我加入儿童生活中,便发现小孩有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在学校,教师要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还可以委托他们做一些有一定难度的事。聪明的老师从不压抑学生跃跃欲试的愿望,而是鼓励他们独立学习。事实上每个学生都有可能具有一技之长。细心的教师会注意学生的“独特方式”,一旦发现他的某种特长潜能,就满腔热情地因势利导,运用肯定鼓励、大众面前表扬及创设条件等手段来强化它、发展它。当学生意识到自己在某方面比别人强,自己并非事事不如人,不必疑心别人歧视自己时,自信和勇气就油然而生,逐渐成为优秀的孩子,并逐步走向成功。
一、注重赏识教育,家长和老师多说“你真棒”
人性中最本质的渴求是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社会的肯定。孩子需要父母和老师的鼓励,这会使他们拥有良好的自我感觉。父母与孩子在一起时做出亲昵的动作或露出满意的表情,对孩子是很大的鼓励。平时教育孩子的时候,家长要端正态度,不能强制性地要求孩子,很多家长都以自己的权威教育孩子,让孩子服从自己,这是不行的。孩子虽然可能因为怕被父母责怪而选择服从,但是这只能让孩子失去自信心。成人的评价对孩子树立自信心至关重要。幼儿时期,家长对孩子信任、尊重,经常对他说“你真棒”,孩子就会看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进步,认为自己真的很棒。反之,经常受到否定、轻视、怀疑,经常听到“你真笨、你不行、你不会”的评价,孩子就会否定自己,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从而产生自卑感。因此,家长必须注意自己对孩子的评价,多为孩子的长处而骄傲,不为孩子的短处而遗憾,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不要盲目地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作比较,鼓励他做唯一,而不是事事争第一。比如孩子不会洗碗,不要指责他,而是要告诉他怎样洗才能洗得干净,然后鼓励他:“这回洗得真干净!”其实每一个孩子都需要不断鼓励,就好像植物需要阳光雨露一样。不受鼓励的孩子不会健康成长。但我们往往忽视对孩子的鼓励,往往忘记鼓励,甚至错误地认为孩子需要的就是教育,而教育更多的就是灌输和训导。比如学习,如果有个孩子提前完成作业,蹦蹦跳跳地去告诉爸爸妈妈,希望得到表扬,而其家长听后其实心里挺高兴的,但是一点儿也没表现出来,却板着脸严厉地说:“本来按时完成作业就是学生的天职,你好不容易做到一次还得意!你看看你哪个同学做作业不比你快?”这句话就像泼了孩子一盆冷水,使孩子的情绪跌入低谷,还谈什么自信?家长或许认为不能让孩子骄傲自满,所以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轻易表扬孩子,尤其是当着别人的面,总是说孩子的缺点。岂不知这样做往往事与愿违。所以,不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让孩子懂得人人都有长处,使孩子逐渐正确认识自己。
二、调整成人与孩子间的关系,多与孩子交流
家长、老师和孩子的心态、情绪相互有影响,所以家长、老师要有意识地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影响孩子。当孩子自卑、沮丧的时候,家长、老师要用真诚积极的语言去鼓励和安慰孩子。家长对孩子始终如一的鼓励和信任,是对孩子巨大的精神支持。孩子在父母的理解和强大精神的鼓舞下,会更快、更勇敢地克服困难,树立信心。如果孩子感到老师、父母喜欢他、尊重他,态度温和,孩子的感觉就好,表现为活泼愉快,自信心强。相反,如果老师、父母对孩子训斥多,态度冷淡,孩子就情绪低落,对周围的人和事缺乏主动性和自信心。在生活中家长要多关注孩子,培养孩子的情商,因为情商是乐观幽默的品性,是面对并克服困难的勇气,是善于与人相处、把握自己和他人情感的能力等。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对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联络也是十分重要的,不要因为工作的繁忙而减少与孩子的交流和沟通,要时常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知道孩子在家里或是在学校里都有什么样的想法,对身边的人和同学都有怎样的看法。发现孩子的想法和看法不正确的时候,家长要给予及时的纠正,让孩子换个角度看待事物,给孩子更多关爱,增强孩子的安全感和自信,从而帮助孩子更快地融入集体生活。
三、允许孩子做自己的事情,重视与保护孩子的自尊
许多父母认为,替孩子做他感到困难的事是帮助孩子,事实上,这等于告诉孩子他不行,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自尊。孩子渴望被尊重,尤其是被家长和老师尊重。尊重孩子,家长就不能对孩子说有辱人格、有偏伤自尊的话,而是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在孩子做事情的过程中,要允许孩子失败。在做好的时候给予孩子适度的表扬,一方面表扬这次的成绩,另一方面鼓励下次要做得更好,让孩子知道只有继续努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在表现不好的时候不要一味地批评孩子,而是要让孩子知道自己没做好,下次要继续努力,但千万不能在别人面前惩罚孩子或不尊重孩子,不要把孩子的话当“耳旁风”,不能滥施权威,以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即使孩子犯错,也不要辱骂。因为辱骂不仅伤害孩子的自尊,还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产生自卑感,从而丧失自信心。有时会出现孩子自己贬低自己的时候,这是在传递一种有碍自尊的信息,这时的父母或老师应认真地倾听,然后再告诉他应有的态度。实验表明:教师对学生的情感、笑容和肯定评价对学生形成了期待效应。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学生从老师、家长给予的肯定性评价中树立自信心,对学生多作肯定性评价,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让学生学会自信、自立。不少父母经常控制送给孩子玩具和书,有时认为某些物品不适合孩子,但事实上他可能仍然需要它,甚至这种喜欢会持续几年。因此,在处理孩子的某些物品时,不要擅自做主,而是要由孩子自己决定何时放弃某些物品,细心捕捉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及时加以肯定和鼓励。如此孩子会逐步改掉不良习惯,强化优秀的品质。
四、珍视孩子的成功,独辟蹊径地寻找孩子的个性特点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不会有两个相同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孩子人格的一部分,老师、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发展特点和个体差异,提出适合其水平的任务和要求,确立一个适当的目标,使其经过努力能够完成。当学生自己动手完成了这些任务,老师、家长所给予的肯定和鼓励能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美国教育家罗达·贝克梅斯特尔说:“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学生自信,我们就必须相信他们。”人民教育家陶行知非常信赖学生,他说:“我加入儿童生活中,便发现小孩有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在学校,教师要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还可以委托他们做一些有一定难度的事。聪明的老师从不压抑学生跃跃欲试的愿望,而是鼓励他们独立学习。事实上每个学生都有可能具有一技之长。细心的教师会注意学生的“独特方式”,一旦发现他的某种特长潜能,就满腔热情地因势利导,运用肯定鼓励、大众面前表扬及创设条件等手段来强化它、发展它。当学生意识到自己在某方面比别人强,自己并非事事不如人,不必疑心别人歧视自己时,自信和勇气就油然而生,逐渐成为优秀的孩子,并逐步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