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6月6日,初夏的阳光温暖而热情。“同课异彩——‘千校万师支教工程’课堂教学推进会”在我校举行。三位教师执教同一篇课文《槐乡五月》(苏教版三下)。三位执教老师中,前两位是来自乡镇中心小学和市实验小学的青年教师,第三位是来自省城的名师。
三节课听下来,总的感觉是一节比一节精彩。不难看出,三位教师的教学意图都是围绕课文内容让学生感受槐乡五月槐花的美、香以及槐乡孩子的热情、快乐。但教学细节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且看第一自然段的教学
第一位教师执教:
师: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想“为什么说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
(生自由朗读)
师: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槐花很多。
(教师随机出示: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
师:从哪些词语看出槐花“多”?
(生找出词语: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一片白茫茫,教师随机指导学生读出多的感受。)
师:槐花除了多,你还感受到了什么?
生:槐花还很香。
师:(出示句子)哪些词看出槐花很香?
(学生找出词语,教师要求学生读出越来越浓的香味。)
师:槐花像什么?
(师指导读文中两个比喻句,要求读出美。)
师:槐花还像什么?你能看看图片自己说一说吗?
(教师出示各种各样槐花的图片。)
生:槐花像一串串珍珠。
师:请大家试着背一背这一自然段。
(学生练背、齐背。)
师:所以说,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
第二位教师执教:
(教师指读第一句:五月,洋槐开花了……一片白茫茫。)
师:还可以读得再多一些吗?
(生再读,效果不太好,师范读,生齐读。)
师:孩子们跑到这里,仅仅是因为槐花多吗?
生:还因为槐花美。
师:你能美美地读出来吗?
(生读:有的槐花……小辫子。教师要求学生想象槐花的样子读,然后指名配乐朗读,学生读得很有感情。)
师: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
(随即出示这两个句子,指读,指导读,要求学生读慢些,注意区别轻重。)
师:孩子和小蜜蜂被吸引来,仅仅是因为槐花美吗?
生:还因为槐花很香。
师:从哪看出来?
(学生读写槐花香的句子,教师说味道不足,接着师范读。)
师:“浸”字什么感觉。
生:香味很多很密。
师:带着“浸”字的理解齐读最后一句。
第三位教师执教:
理解“瑞雪”和三个比喻句。
(—生自由读第一小节,教师出示:槐乡的山山洼洼……一片白茫茫。)
师:槐乡下雪了吗?
生:不是的,那是槐花。不是真的下雪了,是像下雪了。
师:哦,白茫茫一片,看来槐花开得还真不少,还有从哪里看出槐花多呢?
(学生找词语,教师引导学生感悟、朗读。)
师:那一片白茫茫的槐花真像白雪,可文中说的是“瑞雪”,什么叫“瑞雪”呢?
(学生不能准确回答,教师此时亲切地告诉孩子。)
师:原来瑞雪就是能冻死害虫的雪,是令人高兴的雪。这里把槐花比作瑞雪,也是表达槐乡人的喜悦啊。让我再读读这句话,把高兴的心情融进去。
(教师出示后面两个比喻句:有的槐花抱在……小辫儿。指名读,指导学生一句一句读正确、通畅,直到读流利。)
(紧接着教师出示槐花图片和下列句子,让学生口头填空。)
(〓〓)的槐花似瑞雪初降。
(〓〓)的槐花像玉雕的圆球。
(〓〓)的槐花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的小辫儿。
师:(当学生读第二句时)平时谁和谁会抱在一起?
生:爸爸妈妈。
生:妈妈和我。
师:亲人、朋友、同学……原来关系亲密的人才会抱在一起。槐花抱在一起,多有趣,多亲密呀!让我们一起读出这种感觉来。
(学生很有感情地读第二句。)
(学生读第三句时,教师用图片对比帮助学生指导理解“一条一条的槐花”与“维吾尔族姑娘的小辫儿”的相似之处。)
师:这三个句子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似、像、如)
生:它们都是比喻词。
师:为什么一样的东西比作不同的东西?
生1:样子不一样,千姿百态。
生2:观察角度不一样,有远有近。
师:观察很重要,现在我就考考大家的观察能力。
(教师陆续出示槐花各种姿态的图片让学生观察,然后把这些图片集中在大屏幕上,让学生任选一幅,用上“我眼中的槐花像”这样的句式说说你观察到的。学生的积极性很高,都能用上比喻词,说得也很形象。)
生1:我眼中的槐花像玉做的手链。
生2:我选第4幅,我眼中的槐花像爱心。
生3:我眼中的槐花像一条条挂在枝头的小鞭炮,正在庆祝它们的盛开呢!
……
(教师对学生精彩的回答给予了及时的肯定和鼓励。)
师:医学家眼中的槐花有什么用?(出示句子读)
师:旅行家眼中的槐花是什么样的?(出示句子读)
师:文学家眼中的槐花又是什么样的?(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
师:难怪,作者来到槐乡,惊喜地喊道……
生齐读:五月,洋槐开花了。(很有感情)
感受槐花的“香”,理解“香海”、“蓝儿挎走”等词
师:还有哪里让你感受到香?
生:风打的旋儿都……浸在香海中了。
师:我知道北京有个香山,这儿为什么叫“香海”?
(学生有些不知怎么回答)
师:大街上人很多,叫人山人海;森林着火,叫一片火海,香海指什么呢?
生:指的是到处都是香气、香味。还有“浸”是被香味包围住了。
师:“嗡嗡嗡”,谁来了?(学生答小蜜蜂)小蜜蜂,你怎么飞来了?
生:我被香味吸引过来了,槐花太香了。
(教师随出示文中的两句话:嗡嗡嗡……啪啪啪…… 接着把这两句话变成诗歌的格式,指导学生读出情趣,读出节奏,读出诗的韵味。)
师:篮儿挎走了,篮儿长手了?
生:是孩子们挎。
师:篮儿挎,就是孩子们挎,这样写更有儿童的情趣,诗歌的情趣。
师:难怪作者走进槐乡,又一次欣喜地喊道:
生:(充满激情地)五月,洋槐开花了!
感受与评析
在读通课文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直是新课标对阅读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
在第三位教师的课堂上,教师运用了举例、对比、采访等多种让儿童喜欢的方法让孩子透彻地理解了文本。让我们看到了学生的听、说、读、思一次又一次地得到了有效的训练,让我们感受到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语文素养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也让我们听到了学生生命成长的声音。
在这里,教师为我们展示的是一堂“飘满花香”的课堂,充满激情的课堂,连听课的老师都热血沸腾,心被一次次地感动着:感动于学生从不敢发言到小手如林,感动于学生从读不通句子都充满激情地朗读,感动于整节课学生都像槐乡孩子一样的快乐,感动于教师的智慧点燃孩子的智慧。
第二位教师的教学让我们看出他在感悟和朗读上下足了功夫。教师在学生和文本之间架起了桥梁,并给予恰当的点拨和指导,学生朗读的激情被激发出来了。然而,教师更多的是从“语文教学的感悟”进行教学,试图以调动学生的情绪来理解教学内容,而对文本固有的语言形式关注极少,所以整个教学显得有点“空”,难以达到“内化为学生的语言”。
第一位教师的教学思路非常清晰,在执教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一句一句地学,直至达到背诵并得出结论 “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 。但整个教学显得趋于平淡,感觉学生只有是被动地听懂了,而缺乏主动思考,缺乏内心的激情。特别是让学生找槐花“多、香”的词语,学生像是在做试卷中的短文分析。教师没有教,学生也会做。这样的课似乎学生少上几节和多上几节,没什么两样。学生语文学习的原点没有变,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也没有明显地提高。
总评
综述三位教师的教学过程,为什么教学效果存在如此大的差异呢?静心思考,就这节课教学而言,我的理解有如下几方面:
1.备课的关注点不同
第一位教师的课堂,更多的是关注老师的教学任务。老师顺顺当当地把教学流程进行下去,学生按照老师的思路回答老师的问题,一切都在教师设计好的框框里转来转去。而教师备课时只会想到学生如何回答,似乎并没有关注:这个问题学生在某一方面会得到怎样的、什么程度的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有没有提高等等。这位教师在说课时,说教材、说自己的教学思路,就是不说学生。这也证明她在备课,甚至是上课时都很少考虑到学生。
第二位教师充分地关注了“言语内容”,并通过多种形式,注重对学生朗读水平的训练,即关注到了学生的成长。但和第三位教师相比,这位老师明显缺乏对“言语形式”的关注,教学细节显得有些粗。
从第三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来看:教师除了关注教学内容,同时也关注言语形式,更多的是关注学生,能够做到和学生很好地融合,上成了既让学生成长,又让学生喜欢的课。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快乐的课堂,灵动的课堂,成长的课堂。
2.对教材细节的把握不同
第三位教师通过“瑞雪”、比喻句、“香海”的教学,向我们展示了扎实高效的课堂教学。这位教师正是从文本的细节入手,关注语言文字,关注言语形式,对学生进行及时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可以想象,在备课时,该教师定是立足文本,不断地揣摩语言文字,和文本进行无数次的沟通,然后选用学生易于接受又乐于接受的方法让学生感知文本,甚至超越文本。而另外两位教师对教材细节的把握显得不够到位,还需认真研读文本,留心细节,从小处入手,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三节课听下来,总的感觉是一节比一节精彩。不难看出,三位教师的教学意图都是围绕课文内容让学生感受槐乡五月槐花的美、香以及槐乡孩子的热情、快乐。但教学细节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且看第一自然段的教学
第一位教师执教:
师: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想“为什么说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
(生自由朗读)
师: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槐花很多。
(教师随机出示: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
师:从哪些词语看出槐花“多”?
(生找出词语: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一片白茫茫,教师随机指导学生读出多的感受。)
师:槐花除了多,你还感受到了什么?
生:槐花还很香。
师:(出示句子)哪些词看出槐花很香?
(学生找出词语,教师要求学生读出越来越浓的香味。)
师:槐花像什么?
(师指导读文中两个比喻句,要求读出美。)
师:槐花还像什么?你能看看图片自己说一说吗?
(教师出示各种各样槐花的图片。)
生:槐花像一串串珍珠。
师:请大家试着背一背这一自然段。
(学生练背、齐背。)
师:所以说,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
第二位教师执教:
(教师指读第一句:五月,洋槐开花了……一片白茫茫。)
师:还可以读得再多一些吗?
(生再读,效果不太好,师范读,生齐读。)
师:孩子们跑到这里,仅仅是因为槐花多吗?
生:还因为槐花美。
师:你能美美地读出来吗?
(生读:有的槐花……小辫子。教师要求学生想象槐花的样子读,然后指名配乐朗读,学生读得很有感情。)
师: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
(随即出示这两个句子,指读,指导读,要求学生读慢些,注意区别轻重。)
师:孩子和小蜜蜂被吸引来,仅仅是因为槐花美吗?
生:还因为槐花很香。
师:从哪看出来?
(学生读写槐花香的句子,教师说味道不足,接着师范读。)
师:“浸”字什么感觉。
生:香味很多很密。
师:带着“浸”字的理解齐读最后一句。
第三位教师执教:
理解“瑞雪”和三个比喻句。
(—生自由读第一小节,教师出示:槐乡的山山洼洼……一片白茫茫。)
师:槐乡下雪了吗?
生:不是的,那是槐花。不是真的下雪了,是像下雪了。
师:哦,白茫茫一片,看来槐花开得还真不少,还有从哪里看出槐花多呢?
(学生找词语,教师引导学生感悟、朗读。)
师:那一片白茫茫的槐花真像白雪,可文中说的是“瑞雪”,什么叫“瑞雪”呢?
(学生不能准确回答,教师此时亲切地告诉孩子。)
师:原来瑞雪就是能冻死害虫的雪,是令人高兴的雪。这里把槐花比作瑞雪,也是表达槐乡人的喜悦啊。让我再读读这句话,把高兴的心情融进去。
(教师出示后面两个比喻句:有的槐花抱在……小辫儿。指名读,指导学生一句一句读正确、通畅,直到读流利。)
(紧接着教师出示槐花图片和下列句子,让学生口头填空。)
(〓〓)的槐花似瑞雪初降。
(〓〓)的槐花像玉雕的圆球。
(〓〓)的槐花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的小辫儿。
师:(当学生读第二句时)平时谁和谁会抱在一起?
生:爸爸妈妈。
生:妈妈和我。
师:亲人、朋友、同学……原来关系亲密的人才会抱在一起。槐花抱在一起,多有趣,多亲密呀!让我们一起读出这种感觉来。
(学生很有感情地读第二句。)
(学生读第三句时,教师用图片对比帮助学生指导理解“一条一条的槐花”与“维吾尔族姑娘的小辫儿”的相似之处。)
师:这三个句子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似、像、如)
生:它们都是比喻词。
师:为什么一样的东西比作不同的东西?
生1:样子不一样,千姿百态。
生2:观察角度不一样,有远有近。
师:观察很重要,现在我就考考大家的观察能力。
(教师陆续出示槐花各种姿态的图片让学生观察,然后把这些图片集中在大屏幕上,让学生任选一幅,用上“我眼中的槐花像”这样的句式说说你观察到的。学生的积极性很高,都能用上比喻词,说得也很形象。)
生1:我眼中的槐花像玉做的手链。
生2:我选第4幅,我眼中的槐花像爱心。
生3:我眼中的槐花像一条条挂在枝头的小鞭炮,正在庆祝它们的盛开呢!
……
(教师对学生精彩的回答给予了及时的肯定和鼓励。)
师:医学家眼中的槐花有什么用?(出示句子读)
师:旅行家眼中的槐花是什么样的?(出示句子读)
师:文学家眼中的槐花又是什么样的?(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
师:难怪,作者来到槐乡,惊喜地喊道……
生齐读:五月,洋槐开花了。(很有感情)
感受槐花的“香”,理解“香海”、“蓝儿挎走”等词
师:还有哪里让你感受到香?
生:风打的旋儿都……浸在香海中了。
师:我知道北京有个香山,这儿为什么叫“香海”?
(学生有些不知怎么回答)
师:大街上人很多,叫人山人海;森林着火,叫一片火海,香海指什么呢?
生:指的是到处都是香气、香味。还有“浸”是被香味包围住了。
师:“嗡嗡嗡”,谁来了?(学生答小蜜蜂)小蜜蜂,你怎么飞来了?
生:我被香味吸引过来了,槐花太香了。
(教师随出示文中的两句话:嗡嗡嗡……啪啪啪…… 接着把这两句话变成诗歌的格式,指导学生读出情趣,读出节奏,读出诗的韵味。)
师:篮儿挎走了,篮儿长手了?
生:是孩子们挎。
师:篮儿挎,就是孩子们挎,这样写更有儿童的情趣,诗歌的情趣。
师:难怪作者走进槐乡,又一次欣喜地喊道:
生:(充满激情地)五月,洋槐开花了!
感受与评析
在读通课文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直是新课标对阅读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
在第三位教师的课堂上,教师运用了举例、对比、采访等多种让儿童喜欢的方法让孩子透彻地理解了文本。让我们看到了学生的听、说、读、思一次又一次地得到了有效的训练,让我们感受到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语文素养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也让我们听到了学生生命成长的声音。
在这里,教师为我们展示的是一堂“飘满花香”的课堂,充满激情的课堂,连听课的老师都热血沸腾,心被一次次地感动着:感动于学生从不敢发言到小手如林,感动于学生从读不通句子都充满激情地朗读,感动于整节课学生都像槐乡孩子一样的快乐,感动于教师的智慧点燃孩子的智慧。
第二位教师的教学让我们看出他在感悟和朗读上下足了功夫。教师在学生和文本之间架起了桥梁,并给予恰当的点拨和指导,学生朗读的激情被激发出来了。然而,教师更多的是从“语文教学的感悟”进行教学,试图以调动学生的情绪来理解教学内容,而对文本固有的语言形式关注极少,所以整个教学显得有点“空”,难以达到“内化为学生的语言”。
第一位教师的教学思路非常清晰,在执教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一句一句地学,直至达到背诵并得出结论 “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 。但整个教学显得趋于平淡,感觉学生只有是被动地听懂了,而缺乏主动思考,缺乏内心的激情。特别是让学生找槐花“多、香”的词语,学生像是在做试卷中的短文分析。教师没有教,学生也会做。这样的课似乎学生少上几节和多上几节,没什么两样。学生语文学习的原点没有变,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也没有明显地提高。
总评
综述三位教师的教学过程,为什么教学效果存在如此大的差异呢?静心思考,就这节课教学而言,我的理解有如下几方面:
1.备课的关注点不同
第一位教师的课堂,更多的是关注老师的教学任务。老师顺顺当当地把教学流程进行下去,学生按照老师的思路回答老师的问题,一切都在教师设计好的框框里转来转去。而教师备课时只会想到学生如何回答,似乎并没有关注:这个问题学生在某一方面会得到怎样的、什么程度的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有没有提高等等。这位教师在说课时,说教材、说自己的教学思路,就是不说学生。这也证明她在备课,甚至是上课时都很少考虑到学生。
第二位教师充分地关注了“言语内容”,并通过多种形式,注重对学生朗读水平的训练,即关注到了学生的成长。但和第三位教师相比,这位老师明显缺乏对“言语形式”的关注,教学细节显得有些粗。
从第三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来看:教师除了关注教学内容,同时也关注言语形式,更多的是关注学生,能够做到和学生很好地融合,上成了既让学生成长,又让学生喜欢的课。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快乐的课堂,灵动的课堂,成长的课堂。
2.对教材细节的把握不同
第三位教师通过“瑞雪”、比喻句、“香海”的教学,向我们展示了扎实高效的课堂教学。这位教师正是从文本的细节入手,关注语言文字,关注言语形式,对学生进行及时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可以想象,在备课时,该教师定是立足文本,不断地揣摩语言文字,和文本进行无数次的沟通,然后选用学生易于接受又乐于接受的方法让学生感知文本,甚至超越文本。而另外两位教师对教材细节的把握显得不够到位,还需认真研读文本,留心细节,从小处入手,帮助学生理解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