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从问题发生的场域和对象来看,民族问题和边疆问题存在明显的区别,但由于二者之间存有理论的互补性和关联性,以及学术价值取向的一致性,可将二者联系起来加以研究。伴随着社会的转型,我国边疆民族地区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及问题,我们理应在注重二者紧密联系的基础之上,积极回应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如果将民族问题和边疆问题割裂开来研究,很可能导致我国边疆治理的“碎片化”,阻滞我国边疆现代化治理体系的构建,最终会不利于国家现代化治理体系的构建。尤其将这种转型置于现代化快速推进及全球化全面深化的大背景下,对民族问题和边疆问题的研究,在注重理论互补关联以及学术价值取向一致的基础之上,还必须重视实践探索和全球视野。基于此,本期栏目刊载了6篇文章:陈烨博士的《涉及民族因素的群体性事件成因分析》,不仅对引发民族因素的群体性事件的一般因素进行了阐释,还重点对引发民族因素的群体性事件的特殊性因素展开了深入的分析;郭中丽副教授的《电视媒介参与沐村傣族孩童教养的人类学阐释》,从人类学视角,阐释了作为“他者”文化突出代表的电视媒介,参与着沐村孩童的教养,在与文化“他者”的互动中不断推动着孩童逐渐融入主流社会;李朝辉博士的《陆地边疆架构对美国发展的影响》,着重阐释了美国如何构建并发展其陆地边疆架构,以推动美国实现跳跃式发展,同时也指出了陆地边疆架构对美国发展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杨鹍飞博士、李浩功硕士的《论我国边疆城市社区民族工作的转型困境及其突破》,梳理了边疆城市社区民族工作的价值,探讨了边疆城市社区民族工作转型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周俊华教授、何志斌硕士的《民族国家构建视阈下的乌克兰危机研究》,将持续发酵的乌克兰危机置于民族国家构建视阈下来研究,对多民族国家有效治理民族问题、防止国家分裂具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