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①认识单位“1”,理解分数的意义及分数单位的含义;②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③通过层层设疑,不断增强学生的质疑意识,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及分数单位的含义;教学难点是理解单位“1”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教师问:“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老朋友——分数。你们能说出一个分数吗?
学生回答:“1/2。”
教师问:“它表示什么意思呢?”
学生回答:“它表示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就是这个西瓜的1/2。”
教师说:“正如你们刚才所说的,人们在测量、分物、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就需要用分数来表示。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分数的意义。”并在黑板上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
2.探究新知
(1)探究一个整体的概念
教师问:“我有一张圆形纸片,你们能找出它的1/4吗?”学生上台演示如何把圆形纸片平均分成4份,并找出它的1/4。
教师又问:“今天,我带了4个苹果。你们能表示出它们的1/4吗?”学生们开动脑筋,并相互交流了自己的想法。然后,教师再请学生汇报结果,并在黑板上演示自己的办法。
(2)探究单位“1”
教师问:“你们能从12根小棒或8块糖中找到它们的1/4吗?”
学生展开小组合作。教师运用投影仪展示学生找到的1/4,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说出是以谁为整体来划分1/4的。
接着,教师展示课件,又问:“现在请看屏幕,请你们仔细观察这3幅图,有什么新的发现?”从而引导学生发现3幅图都是被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教师总结:“就是把一些物体或一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取1份。在数学上,一个整体通常用自然数‘1’表示,也就是单位‘1’。”
(3)分数的意义
教师问:“我们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是1/4,那么,如果我取3份,用分数怎么表示呢?”学生回答:“3/4。”“那2/4表示什么呢?”教师追问道。学生回答:“取了2份。”
教师问:“我可以把12个可爱的小笑脸看作单位‘1’吗?你能用这个单位‘1’写出几个你喜欢的分数吗?”
学生回答:“能。”
教师说:“请你们按照答题纸上的要求,写出一些分数吧!”
学生动手操作,创作分数。教师说:“我发现你们在创造过程中非常快乐,谁愿意把快乐分享给大家呢?”学生们跃跃欲试,纷纷到讲台前来展示自己找分数的过程,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用单位“1”来表示找分数的过程。
教师说:“现在,我说出一个分数5/7,你们能说一说它表示什么吗?”
学生回答:“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7份,取其中的5份。”
教师追问:“一定是一个物体吗?”
学生回答:“也可以是一些物体。”
最后,教师总结:“同学们,我们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3份、4份、5份等,也就是若干份,取其中的1份或几份,这就是分数的意义。”(板书)
(4)分数单位
教师问:“整数有自己的计数单位,比如369是由3个100、6个10和9个1组成的,所以100、10、1等就是整数的计数单位。分数和整数一样,也有计数单位。比如3/4是由()个()组成的呢?像1/4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就是分数单位。下面,我说一个分数,你们能说出它的分数单位吗?”然后,师生互动的环节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四、巩固提高
1.基本练习
以课后练习3和7为主。
2.走进生活
教师说:“同学们,分数无处不在,有时它在我们脚下,有时它就在我们的口袋,甚至有时在我们的书包里。现在,我的包里就有分数,甜甜的、能吃的分数,你们想要吗?”“想。”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下面,我来说分数,你们来拿糖,只有拿对了份数的同学才能把糖拿走。”
这个互动环节,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教学气氛,而且使学生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深刻体会到分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营市春晖小学)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①认识单位“1”,理解分数的意义及分数单位的含义;②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③通过层层设疑,不断增强学生的质疑意识,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及分数单位的含义;教学难点是理解单位“1”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教师问:“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老朋友——分数。你们能说出一个分数吗?
学生回答:“1/2。”
教师问:“它表示什么意思呢?”
学生回答:“它表示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就是这个西瓜的1/2。”
教师说:“正如你们刚才所说的,人们在测量、分物、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就需要用分数来表示。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分数的意义。”并在黑板上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
2.探究新知
(1)探究一个整体的概念
教师问:“我有一张圆形纸片,你们能找出它的1/4吗?”学生上台演示如何把圆形纸片平均分成4份,并找出它的1/4。
教师又问:“今天,我带了4个苹果。你们能表示出它们的1/4吗?”学生们开动脑筋,并相互交流了自己的想法。然后,教师再请学生汇报结果,并在黑板上演示自己的办法。
(2)探究单位“1”
教师问:“你们能从12根小棒或8块糖中找到它们的1/4吗?”
学生展开小组合作。教师运用投影仪展示学生找到的1/4,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说出是以谁为整体来划分1/4的。
接着,教师展示课件,又问:“现在请看屏幕,请你们仔细观察这3幅图,有什么新的发现?”从而引导学生发现3幅图都是被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教师总结:“就是把一些物体或一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取1份。在数学上,一个整体通常用自然数‘1’表示,也就是单位‘1’。”
(3)分数的意义
教师问:“我们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是1/4,那么,如果我取3份,用分数怎么表示呢?”学生回答:“3/4。”“那2/4表示什么呢?”教师追问道。学生回答:“取了2份。”
教师问:“我可以把12个可爱的小笑脸看作单位‘1’吗?你能用这个单位‘1’写出几个你喜欢的分数吗?”
学生回答:“能。”
教师说:“请你们按照答题纸上的要求,写出一些分数吧!”
学生动手操作,创作分数。教师说:“我发现你们在创造过程中非常快乐,谁愿意把快乐分享给大家呢?”学生们跃跃欲试,纷纷到讲台前来展示自己找分数的过程,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用单位“1”来表示找分数的过程。
教师说:“现在,我说出一个分数5/7,你们能说一说它表示什么吗?”
学生回答:“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7份,取其中的5份。”
教师追问:“一定是一个物体吗?”
学生回答:“也可以是一些物体。”
最后,教师总结:“同学们,我们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3份、4份、5份等,也就是若干份,取其中的1份或几份,这就是分数的意义。”(板书)
(4)分数单位
教师问:“整数有自己的计数单位,比如369是由3个100、6个10和9个1组成的,所以100、10、1等就是整数的计数单位。分数和整数一样,也有计数单位。比如3/4是由()个()组成的呢?像1/4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就是分数单位。下面,我说一个分数,你们能说出它的分数单位吗?”然后,师生互动的环节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四、巩固提高
1.基本练习
以课后练习3和7为主。
2.走进生活
教师说:“同学们,分数无处不在,有时它在我们脚下,有时它就在我们的口袋,甚至有时在我们的书包里。现在,我的包里就有分数,甜甜的、能吃的分数,你们想要吗?”“想。”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下面,我来说分数,你们来拿糖,只有拿对了份数的同学才能把糖拿走。”
这个互动环节,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教学气氛,而且使学生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深刻体会到分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营市春晖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