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树立先进典型是高校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有助于促使大学生明确努力方向、追求更高目标。在先进典型的选取设立过程中要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加大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完善先进典型的考评机制。
关键词:大学生;先进典型;重要作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大批有志青年,大学生则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大学生中培育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榜样作用和示范效应,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吸引更多的大学生积极投入国家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先进典型的重要作用
1.示范作用。大学生先进典型就存在于普通学生中,他们的突出表现很容易感染其他同学,促使周围的大学生向好的方面发展,从而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同时,大学生先进典型不仅可以促进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完善,而且有利于培育一个先进的群体,借助先进集体的感召力,带动这一时代的大学生,然后带动社会青年,进而带动整个社会健康发展和不断进步。
2.引领作用。高校评选学生先进典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在学生当中树立一个“标杆”,并充分发挥他们的引领作用。当前,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各种社会思潮纷繁复杂、跌宕涌动,人们的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而先进典型让广大师生看得见、摸得着、可借鉴、好参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引导价值观迷茫的大学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多元的价值选择,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辐射作用。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一般都会遵循“三贴近”的原则,通过更加贴近大学生实际,贴近大学生现实生活、贴近他们内心世界的有效载体和多种形式,让更多的大学生愿意深入了解先进典型。通过先进典型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可以使大学生更好地进行对照反思,挖掘自身的不足并不断改正,营造“比学赶帮超”的优良校园风气。通过先进学生典型在校园软环境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可以进一步促进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长。
二、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先进典型选取设立方面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高校先进学生典型的选择大多都是由学校的职能部门或院系设定的,也有极少数是因为个体在学生中表现突出或是在社会上做出有影响力的事迹而被追捧后,由学校有关部门对之加以利用,进行包装修饰,使之更符合校园主流文化的价值倾向。这种自上而下的方式最大的弊端是选取出来的典型没有学生群众基础。树立先进典型的目的是让广大学生学习,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普通学生不能参与选取设立,那么典型的育人功效势必受到影响,特别是当前校园里的大学生都是90后,他们自主独立的意识很强,对既定的思想、观念不会轻易盲从,比较反感“填鸭式”的被灌输的思想观念。对学生来说,更加认可自己选出来的典型。只有这样的先进典型,才能让学生参与进去,并接受教育。
2.先进典型宣传方面存在的问题。我校大多采用校园宣传栏、报告会、报纸等形式对先进典型进行宣传报道,并在宣传这些学生先进典型的时候,可能进行“必要的”艺术加工,倾向只阐述其“完美”的一面。这种宣传方式在时间和地点上都有其局限性,并且学生可接受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也很有限,这样的完美典型让很多学生望尘莫及,也无法达到预想的教育目的。另外,宣传的短期化也是高校典型育人活动效果弱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谋求立竿见影的教育是不现实的。
3.先进典型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部分高校在开展先进典型学习活动时,还停留在对先进典型事迹进行学习,对于先进典型深层次的挖掘以及对先进典型精神支撑的研究还不够,不能从根本上让广大学生产生共鸣。同时,对学习活动中的实践环节重视不够,大多流于形式,收效不佳。目前,大部分高校都会将典型育人列为年度活动,也会在每年的特定时期开展。这样的年度活动在开展初期确实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当典型产生了,活动也随之结束了,并没有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延伸,也没有起到足够的育人作用。
三、大学生先进典型的培育措施
1.坚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选取过程。在“自上而下”选拔先进典型的过程中,要加强过程的系统性。对大学生先进典型的培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从典型培育的过程来看,包括大学生先进典型的发掘、选树、宣传、培养、学习和后续跟踪培养等阶段,各个阶段构成了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的整个过程,如果缺少其中一个或几个环节,整项工作就会受到影响。另外,要丰富典型的选取类型。大学生先进典型主要包括学习优秀典型、自立自强典型、创新创业典型、志愿服务典型、社会实践典型、敬老孝亲典型、扶危助困典型等,整个典型培育工作要兼顾不同类型的典型,选树培育具有多样性的大学生先进典型,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心理需要,使每个学生都有可以学习和效仿的榜样。
在坚持“自上而下”的同时,要加大“自下而上”推选的力度。坚持深入学生、贴近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观察学生,发现具有群体导向性的学生代表,挖掘他们身上的先进特点,不断进行培育;坚持“学生主体型”的先进典型树立模式,可以由学生会或其他在校学生组织作为先进典型评选工作小组,实现学生既是“受教育者”又是“组织者”甚至是“决策者”的有机统一,不断增强学生群体在先进典型培育过程中的主体意识,既实现评选活动的选拔功能,又发挥其教育功能。
2.加大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宣传先进典型之前要深入研究接收者的思想水平、个性特点、思维习惯等因素,做到宣传对位,增强宣传的针对性。在宣传先进典型时,首先要实事求是,不能过分修饰,要主题深刻,所用语言要生动形象,符合当代学生的语言习惯,让受教育对象感到亲切。其次,要不断加强网络宣传平台建设。当前,网络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如果教育工作者不能主动占领学生网络生活的阵地,那么典型育人活动的受众面将很难得到保证,所取得的育人效果必将会事倍功半。最后,宣传工作要注意节奏,循序渐进,不能急功近利,通过一次报告、一次宣讲就让大学生接受先进典型、学习先进典型是不现实的,要通过组织学生观看先进人物的视频资料或事迹展、举行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访问先进典型人物等形式的活动,给大学生构建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立体宣传网,增强宣传教育的实效性。
3.完善先进典型的考评机制。在大学生先进典型的培育过程中,考核评价是重要的一环。首先,要坚持过程和结果并重。不仅要对培育工作的结果进行考核,还要从选树、宣传、教育等过程中进行考核,注重典型培育过程的民主性和公平性。其次,要坚持实效和民意并重。对于先进典型的考核,不是相关领导和主管部门说了算,相反要注重师生对先进典型的公认程度,要深入广大师生中间,听取他们对典型的看法和评价,增加他们的评价权重,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典型考评活动的积极性,以便更大程度地增加学生对典型的信服和认同。第三,要堅持典型和机制并重。对典型的考核,可以通过对典型对接帮扶的实效、典型成长的跟踪以及典型后期的自我发展规划等方面进行考核评价,对于不合格的及时予以淘汰,在动态管理中实现“优胜劣汰”。对机制的考核,可以从典型培育的模式、典型的数量和类型以及典型事迹的影响力等方面进行考核评价。
参考文献:
[1]杨红英.论先进典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引领作用[J].湖北社会科学,2013(10).
[2]刘云龙,樊荣.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机制的探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2).
[3]刘泓泉.“90后”大学生先进典型宣传的实践研究[J].文教资料,2011(10).
关键词:大学生;先进典型;重要作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大批有志青年,大学生则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大学生中培育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榜样作用和示范效应,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吸引更多的大学生积极投入国家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先进典型的重要作用
1.示范作用。大学生先进典型就存在于普通学生中,他们的突出表现很容易感染其他同学,促使周围的大学生向好的方面发展,从而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同时,大学生先进典型不仅可以促进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完善,而且有利于培育一个先进的群体,借助先进集体的感召力,带动这一时代的大学生,然后带动社会青年,进而带动整个社会健康发展和不断进步。
2.引领作用。高校评选学生先进典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在学生当中树立一个“标杆”,并充分发挥他们的引领作用。当前,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各种社会思潮纷繁复杂、跌宕涌动,人们的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而先进典型让广大师生看得见、摸得着、可借鉴、好参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引导价值观迷茫的大学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多元的价值选择,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辐射作用。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一般都会遵循“三贴近”的原则,通过更加贴近大学生实际,贴近大学生现实生活、贴近他们内心世界的有效载体和多种形式,让更多的大学生愿意深入了解先进典型。通过先进典型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可以使大学生更好地进行对照反思,挖掘自身的不足并不断改正,营造“比学赶帮超”的优良校园风气。通过先进学生典型在校园软环境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可以进一步促进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长。
二、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先进典型选取设立方面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高校先进学生典型的选择大多都是由学校的职能部门或院系设定的,也有极少数是因为个体在学生中表现突出或是在社会上做出有影响力的事迹而被追捧后,由学校有关部门对之加以利用,进行包装修饰,使之更符合校园主流文化的价值倾向。这种自上而下的方式最大的弊端是选取出来的典型没有学生群众基础。树立先进典型的目的是让广大学生学习,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普通学生不能参与选取设立,那么典型的育人功效势必受到影响,特别是当前校园里的大学生都是90后,他们自主独立的意识很强,对既定的思想、观念不会轻易盲从,比较反感“填鸭式”的被灌输的思想观念。对学生来说,更加认可自己选出来的典型。只有这样的先进典型,才能让学生参与进去,并接受教育。
2.先进典型宣传方面存在的问题。我校大多采用校园宣传栏、报告会、报纸等形式对先进典型进行宣传报道,并在宣传这些学生先进典型的时候,可能进行“必要的”艺术加工,倾向只阐述其“完美”的一面。这种宣传方式在时间和地点上都有其局限性,并且学生可接受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也很有限,这样的完美典型让很多学生望尘莫及,也无法达到预想的教育目的。另外,宣传的短期化也是高校典型育人活动效果弱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谋求立竿见影的教育是不现实的。
3.先进典型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部分高校在开展先进典型学习活动时,还停留在对先进典型事迹进行学习,对于先进典型深层次的挖掘以及对先进典型精神支撑的研究还不够,不能从根本上让广大学生产生共鸣。同时,对学习活动中的实践环节重视不够,大多流于形式,收效不佳。目前,大部分高校都会将典型育人列为年度活动,也会在每年的特定时期开展。这样的年度活动在开展初期确实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当典型产生了,活动也随之结束了,并没有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延伸,也没有起到足够的育人作用。
三、大学生先进典型的培育措施
1.坚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选取过程。在“自上而下”选拔先进典型的过程中,要加强过程的系统性。对大学生先进典型的培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从典型培育的过程来看,包括大学生先进典型的发掘、选树、宣传、培养、学习和后续跟踪培养等阶段,各个阶段构成了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的整个过程,如果缺少其中一个或几个环节,整项工作就会受到影响。另外,要丰富典型的选取类型。大学生先进典型主要包括学习优秀典型、自立自强典型、创新创业典型、志愿服务典型、社会实践典型、敬老孝亲典型、扶危助困典型等,整个典型培育工作要兼顾不同类型的典型,选树培育具有多样性的大学生先进典型,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心理需要,使每个学生都有可以学习和效仿的榜样。
在坚持“自上而下”的同时,要加大“自下而上”推选的力度。坚持深入学生、贴近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观察学生,发现具有群体导向性的学生代表,挖掘他们身上的先进特点,不断进行培育;坚持“学生主体型”的先进典型树立模式,可以由学生会或其他在校学生组织作为先进典型评选工作小组,实现学生既是“受教育者”又是“组织者”甚至是“决策者”的有机统一,不断增强学生群体在先进典型培育过程中的主体意识,既实现评选活动的选拔功能,又发挥其教育功能。
2.加大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宣传先进典型之前要深入研究接收者的思想水平、个性特点、思维习惯等因素,做到宣传对位,增强宣传的针对性。在宣传先进典型时,首先要实事求是,不能过分修饰,要主题深刻,所用语言要生动形象,符合当代学生的语言习惯,让受教育对象感到亲切。其次,要不断加强网络宣传平台建设。当前,网络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如果教育工作者不能主动占领学生网络生活的阵地,那么典型育人活动的受众面将很难得到保证,所取得的育人效果必将会事倍功半。最后,宣传工作要注意节奏,循序渐进,不能急功近利,通过一次报告、一次宣讲就让大学生接受先进典型、学习先进典型是不现实的,要通过组织学生观看先进人物的视频资料或事迹展、举行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访问先进典型人物等形式的活动,给大学生构建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立体宣传网,增强宣传教育的实效性。
3.完善先进典型的考评机制。在大学生先进典型的培育过程中,考核评价是重要的一环。首先,要坚持过程和结果并重。不仅要对培育工作的结果进行考核,还要从选树、宣传、教育等过程中进行考核,注重典型培育过程的民主性和公平性。其次,要坚持实效和民意并重。对于先进典型的考核,不是相关领导和主管部门说了算,相反要注重师生对先进典型的公认程度,要深入广大师生中间,听取他们对典型的看法和评价,增加他们的评价权重,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典型考评活动的积极性,以便更大程度地增加学生对典型的信服和认同。第三,要堅持典型和机制并重。对典型的考核,可以通过对典型对接帮扶的实效、典型成长的跟踪以及典型后期的自我发展规划等方面进行考核评价,对于不合格的及时予以淘汰,在动态管理中实现“优胜劣汰”。对机制的考核,可以从典型培育的模式、典型的数量和类型以及典型事迹的影响力等方面进行考核评价。
参考文献:
[1]杨红英.论先进典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引领作用[J].湖北社会科学,2013(10).
[2]刘云龙,樊荣.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机制的探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2).
[3]刘泓泉.“90后”大学生先进典型宣传的实践研究[J].文教资料,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