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创伤;应激障碍;个案辅导
这世界到处是痛苦
亮来了以后很沉默。
根据我目前掌握到的情况:亮,高一年级男生,性格内向而敏感,在班中一般不和其他同学打交道,只是偶尔和女生说说话。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母亲下岗,全家只靠父亲的工资维持生活。父母感情一直不太好,时常吵架。今天,亮几乎是被班主任押着来到心理咨询室的,主因是最近这段时间他一直没有胃口,经常是刚吃下去,就会马上吐出来,经消化科医生检查,并无明显的病理性问题。他还经常会莫名奇妙地哭,成绩也从班中的第一梯队落到了最后,这些情况都让班主任担心不已。
进入咨询室后,亮的头一直低着,沉默不语,双手交叉护着胃部,两只脚交错地踮起又放下,非常紧张。
师:最近一直都胃口不好吗?
亮:嗯,什么都不想吃。
师:这种情况有多久了?以前也会这样吗?
亮:不知道,搞不清。
师:刚刚午饭也没吃吗?
亮:吃了,是班主任硬要我吃的。
师:你用手捂着胃,是不舒服吗?
亮:没有,只是觉得这样更舒服。
师:晚上睡觉睡得好吗?
亮:不太好,经常会做恶梦。
师:还记得那是怎样的梦境吗?
亮:记不清了,总之是让人很难受的梦。
亮说话的声音很轻,说话时双手不时交替地护着胸口,每次回答问题都像挤牙膏似的,语速较慢,信息量很有限。看得出他还没有完全信任我,没有作好要跟我一起面对问题的准备,看来我只能转变提问的方式。
师:平时有什么兴趣爱好?
生:偶尔看看书。
师:喜欢看谁的书?
亮:叔本华或是尼采的。
师:这两位都是著名的哲学大师。
亮:您也看他们的书吗?
(首次主动提问)
师:偶尔也会看看。
亮:我喜欢他们的悲观主义哲学,许多话都讲得很有道理:世界上产生痛苦的事远比制造的快乐要多!(不自觉地背起了叔本华的名言)
师:你现在感到很痛苦是吗?
亮没有回应我,接着念起了叔本华的名句:“这世界到处是痛苦,过去无穷、将来无穷!”
在谈论叔本华与尼采的作品时,亮的话明显多了起来,我能感到他两眼放光,声音也比之前响亮了许多。其实每个人都有潜藏的表达欲,无论是内向或是外向的人,如果一个人在幼年的时候就因为种种问题而得不到充分表达的话,久而久之沉默寡言就会成为一种习惯,长大以后他就会丧失表达的兴趣和能力,除非能够找到合适的点去激发他表达的欲望。对于亮而言,叔本华、尼采便成为这个切入点,我终于松了口气,这意味着我和他之间还是存在连接点的,接下来的咨询或许会容易些。
被石块压着的躯体
第二次咨询亮如约而至,双手同样交叉在胃部,说话同样有气无力,但这次他的双脚比较踏实地放在地上,看起来他已经开始试着放下对我的防备。
师:最近感觉怎么样?
亮:还行。
师:胃口和睡眠如何?
亮:吃得下了,但睡得不太好,经常半夜醒过来。
师:醒过来都在想些什么呢?
亮:记不起来了。
师:有兴趣做个沙盘游戏吗?
亮:好的。
亮比较爽快地答应了,对于不太愿意表达的来访者,沙盘技术也许是一种较好的展示内心的方式。亮大约花了25分钟完成了他的沙盘。亮的沙盘给人的第一感觉是空旷,若大的沙盘中沙具不多,并且都很分散。沙盘中间的小岛和四周的陆地完全隔绝,小岛中心的沙粒中埋着一个相貌狰狞的小人儿,小人儿身上压了块大石头,石块的旁边是片叶子。小岛和大陆的海洋中也漂浮着一片孤零零的叶子。沙盘的右下角是一个轮胎,而其他的三个角都埋着各种形状的路障。
之后,我与亮就沙盘进行了讨论。
师:沙盘的主题是什么?
亮:没有主题。
师:沙盘中可以找到你吗?
亮:就是那个小人儿。
师:为什么选这么特别的小人儿?
亮:那就是我自己的样子!
师:小人儿上压着石头,那代表什么?
亮:我觉得喘不过气来,想吐……
亮突然呼吸急促,全身颤抖,跑到咨询室一角的垃圾筒前猛烈地呕吐起来,大约5分钟之后回到了座位。他主动对我说:“吐出来后我感觉好多了,那个小人儿好可怜,他本来不是这个样子,但他已经被石头压得不成人形了……”
师:你觉得那块石头更像什么?
亮(浑身颤抖,恨恨地):像他!像A老师。
直到这里我们才共同梳理到亮的创伤,原来A老师是亮初中时的一名体育老师兼训导主任,一次在晨跑训练中亮有点不舒服,他提出不想参加晨跑,A老师误以为亮在偷懒,没有答应亮的要求。亮没有理会并准备直接走人,这个举动惹恼了A老师,众目睽睽之下,A老师把亮推倒在地,并用脚踹了几下。这件事情发生后,亮就像变了个人,从不想看到A老师发展到不想住校、不想上学,虽然后来学校也做了不少工作,A老师最终向亮道了歉,但这件事情的影响已经深深地印刻在亮的心理,成为一道抹不去的伤痕。
沙盘分析告诉我们:亮的沙盘中间的小岛与周围的陆地毫无联系,象征着一种割裂与分离,就像现实生活中亮与周围同学的关系一样;亮自诉自己就是那个被石块压着的小人儿,而这个石块就是亮背负在心底多年的那个伤痛,用亮自己的话说小人儿已经被石块压得不成人形了;沙盘四周被埋入沙中的各交通标志,也是亮目前状态的一种表征——缺乏动力,持续地受阻,很难行动,很难改变。而整个沙盘中的亮点则是在小岛中央和大海中的那两片叶子,尽管亮自己可能还没意识到,但绿色的叶子象征着希望与新生,是亮内心想改变自我的一种希望。
请为心灵解锁
亮的问题已经越来越清晰了,亮所表现的症状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非常一致。所谓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导致个体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简称PTSD)。一般人在受到重大创伤性事件后才会出现相应的症状,很多人都会不治而愈。但亮的家庭关系不良、家境不好、性格内向等因素都使其比一般的孩子更敏感,这些都成为PTSD形成的诱发因子。
明白了亮的心结,我和亮共同商定了治疗方案。首先跟亮澄清了一些当下生活中的情况:如亮不时会呕吐,就在述说A老师事件之前亮也吐过,其实呕吐正是亮一种下意识的躯体反应,吐出来的不仅仅是食物,更是亮内心的愤怒和对A老师的恨意。这种恨吐出来之后,亮当下就觉得好多了,心情释然了。我建议亮对平时生活中的呕吐也不用强忍,采用顺其自然的方式去面对这类躯体的疏泄。
其次,我们达成了一个共识:人不可能逆转已经发生的事件,也不可能再回到过去阻止事件的发生,而A老师已经向亮道过歉了,所以放下心结,就是为自己的心灵解锁,宽恕他人也就是宽恕自己。
再次,我与亮的班主任和家长分别沟通了一次,希望他们能给予亮充分的陪伴与支持。在班级中安排一两个同学能时刻接近他、关注他,通过陪伴、聊天等方式让他感到放松和温暖;在学习方面能对亮网开一面,降低要求,让他能更专心地调整自我。在家庭生活中,希望父母不要在亮面前争执,能更多地与亮沟通,在生活上能给他更多照顾和关心。
最后,充分发挥亮的优势和长处,帮助其建立自信。我推荐亮参加了学校的人文类社团——人文书院读书班,在社团活动中亮能与社员们畅谈尼采与叔本华,与有着共同爱好的同学一起写随笔、写感悟。一段时间以后亮开始释然,变得更加开朗、更加自信。
创伤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而言,就像魔鬼与天使的统一体。它既会让人伤心难过、不知所措,也会让人变得更加成熟与智慧。在没理清之前,它是人内心的一个死结;但理清并成功地跨过那道坎之后,它又会变为人成长的动力。衷心地祝愿亮能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不断成长、不断蜕变。
(作者单位:上海市七宝中学,上海,201101)
编辑 / 何 妍 杨 怡 终校 / 于 洪
这世界到处是痛苦
亮来了以后很沉默。
根据我目前掌握到的情况:亮,高一年级男生,性格内向而敏感,在班中一般不和其他同学打交道,只是偶尔和女生说说话。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母亲下岗,全家只靠父亲的工资维持生活。父母感情一直不太好,时常吵架。今天,亮几乎是被班主任押着来到心理咨询室的,主因是最近这段时间他一直没有胃口,经常是刚吃下去,就会马上吐出来,经消化科医生检查,并无明显的病理性问题。他还经常会莫名奇妙地哭,成绩也从班中的第一梯队落到了最后,这些情况都让班主任担心不已。
进入咨询室后,亮的头一直低着,沉默不语,双手交叉护着胃部,两只脚交错地踮起又放下,非常紧张。
师:最近一直都胃口不好吗?
亮:嗯,什么都不想吃。
师:这种情况有多久了?以前也会这样吗?
亮:不知道,搞不清。
师:刚刚午饭也没吃吗?
亮:吃了,是班主任硬要我吃的。
师:你用手捂着胃,是不舒服吗?
亮:没有,只是觉得这样更舒服。
师:晚上睡觉睡得好吗?
亮:不太好,经常会做恶梦。
师:还记得那是怎样的梦境吗?
亮:记不清了,总之是让人很难受的梦。
亮说话的声音很轻,说话时双手不时交替地护着胸口,每次回答问题都像挤牙膏似的,语速较慢,信息量很有限。看得出他还没有完全信任我,没有作好要跟我一起面对问题的准备,看来我只能转变提问的方式。
师:平时有什么兴趣爱好?
生:偶尔看看书。
师:喜欢看谁的书?
亮:叔本华或是尼采的。
师:这两位都是著名的哲学大师。
亮:您也看他们的书吗?
(首次主动提问)
师:偶尔也会看看。
亮:我喜欢他们的悲观主义哲学,许多话都讲得很有道理:世界上产生痛苦的事远比制造的快乐要多!(不自觉地背起了叔本华的名言)
师:你现在感到很痛苦是吗?
亮没有回应我,接着念起了叔本华的名句:“这世界到处是痛苦,过去无穷、将来无穷!”
在谈论叔本华与尼采的作品时,亮的话明显多了起来,我能感到他两眼放光,声音也比之前响亮了许多。其实每个人都有潜藏的表达欲,无论是内向或是外向的人,如果一个人在幼年的时候就因为种种问题而得不到充分表达的话,久而久之沉默寡言就会成为一种习惯,长大以后他就会丧失表达的兴趣和能力,除非能够找到合适的点去激发他表达的欲望。对于亮而言,叔本华、尼采便成为这个切入点,我终于松了口气,这意味着我和他之间还是存在连接点的,接下来的咨询或许会容易些。
被石块压着的躯体
第二次咨询亮如约而至,双手同样交叉在胃部,说话同样有气无力,但这次他的双脚比较踏实地放在地上,看起来他已经开始试着放下对我的防备。
师:最近感觉怎么样?
亮:还行。
师:胃口和睡眠如何?
亮:吃得下了,但睡得不太好,经常半夜醒过来。
师:醒过来都在想些什么呢?
亮:记不起来了。
师:有兴趣做个沙盘游戏吗?
亮:好的。
亮比较爽快地答应了,对于不太愿意表达的来访者,沙盘技术也许是一种较好的展示内心的方式。亮大约花了25分钟完成了他的沙盘。亮的沙盘给人的第一感觉是空旷,若大的沙盘中沙具不多,并且都很分散。沙盘中间的小岛和四周的陆地完全隔绝,小岛中心的沙粒中埋着一个相貌狰狞的小人儿,小人儿身上压了块大石头,石块的旁边是片叶子。小岛和大陆的海洋中也漂浮着一片孤零零的叶子。沙盘的右下角是一个轮胎,而其他的三个角都埋着各种形状的路障。
之后,我与亮就沙盘进行了讨论。
师:沙盘的主题是什么?
亮:没有主题。
师:沙盘中可以找到你吗?
亮:就是那个小人儿。
师:为什么选这么特别的小人儿?
亮:那就是我自己的样子!
师:小人儿上压着石头,那代表什么?
亮:我觉得喘不过气来,想吐……
亮突然呼吸急促,全身颤抖,跑到咨询室一角的垃圾筒前猛烈地呕吐起来,大约5分钟之后回到了座位。他主动对我说:“吐出来后我感觉好多了,那个小人儿好可怜,他本来不是这个样子,但他已经被石头压得不成人形了……”
师:你觉得那块石头更像什么?
亮(浑身颤抖,恨恨地):像他!像A老师。
直到这里我们才共同梳理到亮的创伤,原来A老师是亮初中时的一名体育老师兼训导主任,一次在晨跑训练中亮有点不舒服,他提出不想参加晨跑,A老师误以为亮在偷懒,没有答应亮的要求。亮没有理会并准备直接走人,这个举动惹恼了A老师,众目睽睽之下,A老师把亮推倒在地,并用脚踹了几下。这件事情发生后,亮就像变了个人,从不想看到A老师发展到不想住校、不想上学,虽然后来学校也做了不少工作,A老师最终向亮道了歉,但这件事情的影响已经深深地印刻在亮的心理,成为一道抹不去的伤痕。
沙盘分析告诉我们:亮的沙盘中间的小岛与周围的陆地毫无联系,象征着一种割裂与分离,就像现实生活中亮与周围同学的关系一样;亮自诉自己就是那个被石块压着的小人儿,而这个石块就是亮背负在心底多年的那个伤痛,用亮自己的话说小人儿已经被石块压得不成人形了;沙盘四周被埋入沙中的各交通标志,也是亮目前状态的一种表征——缺乏动力,持续地受阻,很难行动,很难改变。而整个沙盘中的亮点则是在小岛中央和大海中的那两片叶子,尽管亮自己可能还没意识到,但绿色的叶子象征着希望与新生,是亮内心想改变自我的一种希望。
请为心灵解锁
亮的问题已经越来越清晰了,亮所表现的症状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非常一致。所谓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导致个体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简称PTSD)。一般人在受到重大创伤性事件后才会出现相应的症状,很多人都会不治而愈。但亮的家庭关系不良、家境不好、性格内向等因素都使其比一般的孩子更敏感,这些都成为PTSD形成的诱发因子。
明白了亮的心结,我和亮共同商定了治疗方案。首先跟亮澄清了一些当下生活中的情况:如亮不时会呕吐,就在述说A老师事件之前亮也吐过,其实呕吐正是亮一种下意识的躯体反应,吐出来的不仅仅是食物,更是亮内心的愤怒和对A老师的恨意。这种恨吐出来之后,亮当下就觉得好多了,心情释然了。我建议亮对平时生活中的呕吐也不用强忍,采用顺其自然的方式去面对这类躯体的疏泄。
其次,我们达成了一个共识:人不可能逆转已经发生的事件,也不可能再回到过去阻止事件的发生,而A老师已经向亮道过歉了,所以放下心结,就是为自己的心灵解锁,宽恕他人也就是宽恕自己。
再次,我与亮的班主任和家长分别沟通了一次,希望他们能给予亮充分的陪伴与支持。在班级中安排一两个同学能时刻接近他、关注他,通过陪伴、聊天等方式让他感到放松和温暖;在学习方面能对亮网开一面,降低要求,让他能更专心地调整自我。在家庭生活中,希望父母不要在亮面前争执,能更多地与亮沟通,在生活上能给他更多照顾和关心。
最后,充分发挥亮的优势和长处,帮助其建立自信。我推荐亮参加了学校的人文类社团——人文书院读书班,在社团活动中亮能与社员们畅谈尼采与叔本华,与有着共同爱好的同学一起写随笔、写感悟。一段时间以后亮开始释然,变得更加开朗、更加自信。
创伤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而言,就像魔鬼与天使的统一体。它既会让人伤心难过、不知所措,也会让人变得更加成熟与智慧。在没理清之前,它是人内心的一个死结;但理清并成功地跨过那道坎之后,它又会变为人成长的动力。衷心地祝愿亮能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不断成长、不断蜕变。
(作者单位:上海市七宝中学,上海,201101)
编辑 / 何 妍 杨 怡 终校 / 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