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石峡红岩对峙、杨柳成荫,长城穿峡而过,榆溪河奔腾不息,被称为“万里长城第一胜景”。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从遥远的新疆来到地处毛乌素沙地边缘的内蒙古乌审旗—— 一座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新型草原城市。毛乌素沙地美景我已经习以为常,但距离单位120多公里的陕西榆林市的红石峡风景区,却是不久前才有幸前往,一睹芳容。
红石峡又称雄石峡,位于榆林市城北3公里处。红石峡谷长约350米,峡谷东崖高约11.5米,西崖高13米,东西对峙,峭拔雄伟。雨季峡内玉溪河水流湍急,穿峡直达城西。两岸垂柳青翠,亭亭相映,景色优美。古代驻守榆林的文人墨客,甚至武将,都喜好到红石峡题刻以抒发边塞豪情壮志,所以红石峡又是长城书法艺术的一大宝库,也可以看出榆林古时“九边重镇”的地位。此外,还可以欣赏到宋元时期的石窟艺术。运气好的话,赶上晴天,就可以留到傍晚,一睹“红山夕照”的风采,这夕阳之下如同晚霞一般绚丽的红石峡风光,是著名的“榆林八景”之一。
关于红石峡的起源,《榆林府志》说:宋朝时,榆林这一带归西夏国管。当时红山有股泉水自穴中涌出南流。西夏国王李继迁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派人障水别流,凿石为穴,埋葬祖先,复引水其上。因此,在红石峡水库的普济桥东侧原立碑一座:“西夏王李继迁葬乃祖彝昌于此。”现碑已毁。
另一种说法是,1472年,余子俊任延绥巡抚都御使,准备修长城。当时,红山北边,清水河的水汪了个大海子。海子中间的水寨里住着一伙抢夺蒙汉人民牛羊、粮食、衣物的水贼。为消灭这伙强盗,余子俊便派人在此凿石为渠,引海子的水从榆林城西南流入无定河。水退后,余子俊派大军消灭了这伙强盗。当时,把凿开的石峡叫红石峡,引入的渠水叫榆溪河,两岸凿修的灌溉叫广泽渠。
红石峡曾是电影《东邪西毒》的取景地之一。
经过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和一路打探,我们来到目的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肃穆、威严的城门楼,上面赫然写着“红石峡”3个金色的大字。
沿着狭窄的石板路走了20多米,右侧凹凸不平的崖壁上就出现了一幅幅刻有各种文体的石刻作品。红石峡名冠边塞,旧时文官、武将、儒士来榆林,必在此地设宴讽咏唱和。因此,东西石壁题刻极多,题词、题字、碑、碣大小达160多块,似一天然碑林。
在两侧的崖壁上,诸家书法各放异彩,字大的长6米,小的不及寸方,真、草、隶、篆俱全,更有少见的蒙文石刻。内容文采飞扬,堪称壮观。如“大漠金汤”“长天铁垛”“天边锁阴”“雄镇三秦”等 ,刻画了地势的险要;“天外奇峰”“翰海蓬莱”“天开画图”“天成雄秀”等,歌颂赞美了此景此境的优美;“中外统一”“汉蒙一家”及蒙文石刻,反映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心愿。
尤其是大革命时期杜斌丞、刘志丹等榆林中学师生题刻的“力挽狂澜”和抗日民族英雄马占山将军驻榆时亲笔写的“还我河山”,抒发了爱国志士誓保国土、振兴中华的豪情壮志。晚清将领左宗棠所题“榆溪胜地”及对联“白云初晴如月之曙,黄唐在独与古为新”也颇有文采。著名教育家、书画家,刘志丹的老师王森然先生书写的“红石峡”三字刻镶于峡亭之上,为古迹增辉。一路细细欣赏,感慨万千:红石峡丰富多样的石刻,无愧于长城书法艺术的殿堂。
红石峡分南北两段。北峡两壁中分,上部是榆溪河聚结而成的天然湖泊,水流溢出湖面,穿石而下,飞流瀑布沁凉爽人。在欣赏崖壁石刻的同时,我们还参观了很多石窟和寺殿。较大的石窟有圣母殿、大雄殿、观音堂、石佛殿、圆觉殿、睡佛殿、慈仁殿、小须弥殿、园沁殿等。有的洞窟口盖有房脸,青瓦雕梁,绿椽彩檩,中国红的柱子支撑着外凸上翘的房檐,尽显中国古代建筑的风格,皇家气派浓缩其中。殿内基本都是由古代人工手凿而成,殿的空间有大有小,有方有圆,洞窟内壁有古代骑兵打仗、龙腾云端等各种岩画作为装饰;有的殿内佛像或立、或坐、或卧,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岩壁的颜色接近砖红色,质地相对松软,颗粒不大,应该属于砂泥岩,也许因为质地不是很硬,所以雕刻起来容易一些,但是也存在弊端,有的风化已经很严重,如不加以特殊保护,文物的损毁会很严重。
欣赏完东面的崖壁之后,从红石峡的北端走过一座多孔石拱桥来到西面崖壁下。西侧树木较多,崖壁上石刻的字迹也相对大了不少,路面是自然形成的林荫路。由于崖壁的洞穴较多,而且下午背阴凉爽,这里成了鸟的天堂。高高的崖壁上住着很多灰色的野鸽。
顺眼望去,庙宇殿堂基本都集中在东侧,西侧则显得幽静安详。也许是季节的原因,河中的水流不大,蜿蜒着流向一座拉锁吊桥,似乎慢慢注入远处若隐若现、高楼林立的城市中。
据记载,红石峡不仅是名胜古迹,而且还是革命遗址,战争年代曾在这里召开“红石峡会议”。会上批判、纠正了右倾错误,讨论了加强武装斗争的具体做法,决定加强对灾民分粮“吃大户”斗争的领导。会议宣布刘志丹任特委书记。这次会议为陕北党组织开展活动指明了方向,为开展兵运及群众运动打下了基础。
古朴秀雅的红石峡虽然不大,论景色比不上山清水秀的九寨沟、黄龙、喀纳斯,论名气比不上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和洛阳龙门石窟,但它内涵深厚,不失为赏古忆今和缅念峥嵘岁月的好去处。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从遥远的新疆来到地处毛乌素沙地边缘的内蒙古乌审旗—— 一座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新型草原城市。毛乌素沙地美景我已经习以为常,但距离单位120多公里的陕西榆林市的红石峡风景区,却是不久前才有幸前往,一睹芳容。
红石峡又称雄石峡,位于榆林市城北3公里处。红石峡谷长约350米,峡谷东崖高约11.5米,西崖高13米,东西对峙,峭拔雄伟。雨季峡内玉溪河水流湍急,穿峡直达城西。两岸垂柳青翠,亭亭相映,景色优美。古代驻守榆林的文人墨客,甚至武将,都喜好到红石峡题刻以抒发边塞豪情壮志,所以红石峡又是长城书法艺术的一大宝库,也可以看出榆林古时“九边重镇”的地位。此外,还可以欣赏到宋元时期的石窟艺术。运气好的话,赶上晴天,就可以留到傍晚,一睹“红山夕照”的风采,这夕阳之下如同晚霞一般绚丽的红石峡风光,是著名的“榆林八景”之一。
关于红石峡的起源,《榆林府志》说:宋朝时,榆林这一带归西夏国管。当时红山有股泉水自穴中涌出南流。西夏国王李继迁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派人障水别流,凿石为穴,埋葬祖先,复引水其上。因此,在红石峡水库的普济桥东侧原立碑一座:“西夏王李继迁葬乃祖彝昌于此。”现碑已毁。
另一种说法是,1472年,余子俊任延绥巡抚都御使,准备修长城。当时,红山北边,清水河的水汪了个大海子。海子中间的水寨里住着一伙抢夺蒙汉人民牛羊、粮食、衣物的水贼。为消灭这伙强盗,余子俊便派人在此凿石为渠,引海子的水从榆林城西南流入无定河。水退后,余子俊派大军消灭了这伙强盗。当时,把凿开的石峡叫红石峡,引入的渠水叫榆溪河,两岸凿修的灌溉叫广泽渠。
红石峡曾是电影《东邪西毒》的取景地之一。
经过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和一路打探,我们来到目的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肃穆、威严的城门楼,上面赫然写着“红石峡”3个金色的大字。
沿着狭窄的石板路走了20多米,右侧凹凸不平的崖壁上就出现了一幅幅刻有各种文体的石刻作品。红石峡名冠边塞,旧时文官、武将、儒士来榆林,必在此地设宴讽咏唱和。因此,东西石壁题刻极多,题词、题字、碑、碣大小达160多块,似一天然碑林。
在两侧的崖壁上,诸家书法各放异彩,字大的长6米,小的不及寸方,真、草、隶、篆俱全,更有少见的蒙文石刻。内容文采飞扬,堪称壮观。如“大漠金汤”“长天铁垛”“天边锁阴”“雄镇三秦”等 ,刻画了地势的险要;“天外奇峰”“翰海蓬莱”“天开画图”“天成雄秀”等,歌颂赞美了此景此境的优美;“中外统一”“汉蒙一家”及蒙文石刻,反映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心愿。
尤其是大革命时期杜斌丞、刘志丹等榆林中学师生题刻的“力挽狂澜”和抗日民族英雄马占山将军驻榆时亲笔写的“还我河山”,抒发了爱国志士誓保国土、振兴中华的豪情壮志。晚清将领左宗棠所题“榆溪胜地”及对联“白云初晴如月之曙,黄唐在独与古为新”也颇有文采。著名教育家、书画家,刘志丹的老师王森然先生书写的“红石峡”三字刻镶于峡亭之上,为古迹增辉。一路细细欣赏,感慨万千:红石峡丰富多样的石刻,无愧于长城书法艺术的殿堂。
红石峡分南北两段。北峡两壁中分,上部是榆溪河聚结而成的天然湖泊,水流溢出湖面,穿石而下,飞流瀑布沁凉爽人。在欣赏崖壁石刻的同时,我们还参观了很多石窟和寺殿。较大的石窟有圣母殿、大雄殿、观音堂、石佛殿、圆觉殿、睡佛殿、慈仁殿、小须弥殿、园沁殿等。有的洞窟口盖有房脸,青瓦雕梁,绿椽彩檩,中国红的柱子支撑着外凸上翘的房檐,尽显中国古代建筑的风格,皇家气派浓缩其中。殿内基本都是由古代人工手凿而成,殿的空间有大有小,有方有圆,洞窟内壁有古代骑兵打仗、龙腾云端等各种岩画作为装饰;有的殿内佛像或立、或坐、或卧,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岩壁的颜色接近砖红色,质地相对松软,颗粒不大,应该属于砂泥岩,也许因为质地不是很硬,所以雕刻起来容易一些,但是也存在弊端,有的风化已经很严重,如不加以特殊保护,文物的损毁会很严重。
欣赏完东面的崖壁之后,从红石峡的北端走过一座多孔石拱桥来到西面崖壁下。西侧树木较多,崖壁上石刻的字迹也相对大了不少,路面是自然形成的林荫路。由于崖壁的洞穴较多,而且下午背阴凉爽,这里成了鸟的天堂。高高的崖壁上住着很多灰色的野鸽。
顺眼望去,庙宇殿堂基本都集中在东侧,西侧则显得幽静安详。也许是季节的原因,河中的水流不大,蜿蜒着流向一座拉锁吊桥,似乎慢慢注入远处若隐若现、高楼林立的城市中。
据记载,红石峡不仅是名胜古迹,而且还是革命遗址,战争年代曾在这里召开“红石峡会议”。会上批判、纠正了右倾错误,讨论了加强武装斗争的具体做法,决定加强对灾民分粮“吃大户”斗争的领导。会议宣布刘志丹任特委书记。这次会议为陕北党组织开展活动指明了方向,为开展兵运及群众运动打下了基础。
古朴秀雅的红石峡虽然不大,论景色比不上山清水秀的九寨沟、黄龙、喀纳斯,论名气比不上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和洛阳龙门石窟,但它内涵深厚,不失为赏古忆今和缅念峥嵘岁月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