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台湾和香港,借助国外人员和技术,1985年4月16日和1986年11月,都分别诞生了试管婴儿。1984年,中国大陆也开始筹备组织学术技术攻关。1988年3月10日,郑萌珠在北京呱呱坠地,成为中国大陆试管婴儿第一例。这个试管婴儿经历了怎样不同寻常的人生历程?
试管婴儿之母张丽珠
张丽珠出身名门,父亲张耀曾是早期著名的法学家。1960年,张丽珠来到刚创建的北医三院工作,从事妇科研究,从此与试管婴儿结下了不解之缘。
北医三院是中国试管婴儿技术研究的先锋。在1978年,世界上已经出生了第一个试管婴儿。在我国台湾和香港,借助国外人员和技术,1985年4月16日和1986年11月,都分别诞生了试管婴儿。在这种背景下,1984年,中国大陆也开始筹备组织学术技术攻关。
当时,北医三院联合湖南湘雅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三家联合向卫生部提出申请,明确提出要做试管婴儿,并且被列入国家“七五”攻关项目。担任妇科主任的张丽珠是当时的发起人之一。
在此期间,外国专家应邀来北京,给十多对中国年轻夫妇做试管手术,但是没有一例成功。后来两位美国专家带了全套医疗器械又去了广州,做了15例也全部失败。但是,这些没有打击张丽珠和她的同事們继续研究试管婴儿技术的决心。
现在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到现成的EAR LE培养液,当年却要自己配制。用二蒸超纯水,调好PH(酸碱度)、渗透压,过程复杂。实验用的一些器皿和培养碟,也是1986年张丽珠去美国参加妇女大会的时候,听说在墨西哥边境有卖的,顺便买了一些带回国。今天使用的试管都是保证对胚胎没有毒性,而当时“大家找个管子好好洗一洗就用了”,“当时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见过。真是一穷二白。”张丽珠说。
张丽珠记忆最深的是:“当年手术取卵只有一根针,这个用完了消毒再接着用,后来针头钝了,我就拿着针头去钟表铺,找老师傅磨尖了带回去消消毒,下次手术继续用。经历的完全是一个刀耕火种的年代。”这种“土枪”加“土方法”,在找到第13例的时候居然就找到卵,并且完成了体外授精。
1987年,张丽珠一共对32个不孕患者进行了胚胎移植,其中2人在这一年成功怀孕。来自甘肃礼县的民办教师郑桂珍成为幸运者。
幸运的不孕妇女
1988年,郑桂珍38岁,结婚20年,却一直没有怀上孩子。她四代单传,家境相对富裕,丈夫左长林是招赘,所以孩子以后也姓郑。夫妻两人感情很好,“唯一的缺憾就是没有孩子总是感觉不完整。”
有个自己的孩子!这个简单的愿望让郑桂珍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奔波在全国的各大医院。郑桂珍的爷爷也是个医生,“他看我瞧病遭罪,劝我不要再折腾了。大不了领养一个也能养老。”但是郑桂珍不听。在西安,医生甚至已经给她判了“死刑”:输卵管不通,终生不孕。
一个在西安认识的病友有天晚上看中央电视台《九州方圆》节目,节目中提到北医三院正在开展试管婴儿研究,就把这个信息告诉了郑桂珍。抱着最后一线希望,郑桂珍颠簸了3天3夜,1986年辗转来到北京找到了张丽珠。
幸运的是,郑桂珍在取卵手术后,1987年6月16日体外授精成功。1987年6月26日,医生把受精卵用特殊管子送进郑桂珍体内,7周后妊娠。B超显示出直径2厘米的胎囊胚胎及原始心脏搏动,其后整个妊娠过程顺利。
1988年3月10日清早,张丽珠走进手术室,却被眼前的热闹情景吓了一跳。“来了好多记者,把手术台都包围了。里三层外三层的。我一看有些担心,万一这孩子出来是个豁嘴或者畸形,这可怎么办?”那时,第一例试管婴儿究竟会是什么样,连张丽珠心里也没底。
郑桂珍的剖腹产手术很顺利。上午8点56分,中国大陆第一个试管女婴出生了。“3900克,52厘米”。郑桂珍接过孩子一抹幸福泪,号啕大哭。
后来成了“战地记者”的新华社唐师曾当时也在产房,他让脱下手术服的张丽珠抱着已经清洗了一遍的婴儿,拍了一张合影。照片上,67岁的张丽珠低头看着怀里已经熟睡的孩子,露出了慈爱的笑容。次日,唐师曾拍摄的这张照片登上了各大报纸的头版。
试管婴儿的人生选择
甘肃省陇南地区的一个安静的小乡镇,郑萌珠的老家,她的母亲郑桂珍和父亲左长林生活在这里。说起女儿的出生,郑桂珍很爽快,她说自己从没因为女儿是试管婴儿而感到不舒服:“怎么会呢?孩子是自己的,看到她健康成长,学业有成,我们都挺高兴。做父母的,不都希望这样吗?很多人说我们家是‘铁树开花’,可是你想想那些没孩子的,想要孩子得不到的,比咱们可痛苦多了!我们也认识好多无法生育的人,他们才感觉真正的痛苦。试管技术让我有了做母亲的权利,而且是自己的孩子,多好啊!”
38岁得女,夫妻俩对孩子十分疼爱。郑桂珍一直带郑萌珠到4岁才去上班,后来郑萌珠也一直在妈妈任教的小学读书,上了初中高中,左长林又一直早接晚送,直到郑萌珠考上大学。
2007年,郑萌珠考入位于西安的西京大学英语专业,接到录取通知书,她立刻就告诉张丽珠,“知道她也考上大学了,我觉得心里挺高兴,特别高兴。”张丽珠说,其实,这些年来,张丽珠一直关心着郑萌珠的成长。“他们家里特别装了电话,主要就是为了和我通电话,我就怕她在农村早早就结婚什么的,就鼓励她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最好。”
在班主任何老师眼里,“身高1米7的郑萌珠开朗活泼,性格外向,甚至有点男孩子气”。问她有什么爱好,她答:“吹口哨算吗?”试管婴儿的头衔并没有让她有特别的感觉,只是身上担子很重,将来父母老了,需要有人照顾。”
郑萌珠说她的名字也很有来历,是医院取的。萌的意思是萌芽,是大陆试管技术成功的开始,珠,是为了感谢张丽珠奶奶。郑萌珠说:“很多人可能以为我们多么怕人知道我出生的秘密似的。其实,我们从来不避讳什么。关键是我妈不容易,为了生我挨了两刀。一刀是修复卵巢,一刀是剖腹产。不管怎么说,我的出生很不容易。所以,要好好爱妈妈。”
至于知道自己是试管婴儿后有没有产生过压力,郑萌珠说:“从小我就知道,身边的人都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看我。当时连当事人都不是很清楚试管技术这个问题,别人遇到了就更加纳闷。当然,现在我完全清楚试管婴儿是怎么一回事。我们和其他孩子没有任何区别,只是产生的方法不同。他们是自然受精,我是体外受精,然后植入,最后都通过10月怀胎生出来,就这么简单。我不过是在试管里呆了几天,有点高科技含量罢了。”
因为自己是被发达的医学带到这个世界上的,郑萌珠的理想是当一名医生,当年高考第一志愿报了医学专业,但是没有如愿。不过,幸运的是,大学毕业后,郑萌珠被北京某医院录用了。
(摘自《南都周刊》2008年3月26日,木易、石磊/文,《辽沈晚报》2011年12月18日)
试管婴儿之母张丽珠
张丽珠出身名门,父亲张耀曾是早期著名的法学家。1960年,张丽珠来到刚创建的北医三院工作,从事妇科研究,从此与试管婴儿结下了不解之缘。
北医三院是中国试管婴儿技术研究的先锋。在1978年,世界上已经出生了第一个试管婴儿。在我国台湾和香港,借助国外人员和技术,1985年4月16日和1986年11月,都分别诞生了试管婴儿。在这种背景下,1984年,中国大陆也开始筹备组织学术技术攻关。
当时,北医三院联合湖南湘雅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三家联合向卫生部提出申请,明确提出要做试管婴儿,并且被列入国家“七五”攻关项目。担任妇科主任的张丽珠是当时的发起人之一。
在此期间,外国专家应邀来北京,给十多对中国年轻夫妇做试管手术,但是没有一例成功。后来两位美国专家带了全套医疗器械又去了广州,做了15例也全部失败。但是,这些没有打击张丽珠和她的同事們继续研究试管婴儿技术的决心。
现在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到现成的EAR LE培养液,当年却要自己配制。用二蒸超纯水,调好PH(酸碱度)、渗透压,过程复杂。实验用的一些器皿和培养碟,也是1986年张丽珠去美国参加妇女大会的时候,听说在墨西哥边境有卖的,顺便买了一些带回国。今天使用的试管都是保证对胚胎没有毒性,而当时“大家找个管子好好洗一洗就用了”,“当时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见过。真是一穷二白。”张丽珠说。
张丽珠记忆最深的是:“当年手术取卵只有一根针,这个用完了消毒再接着用,后来针头钝了,我就拿着针头去钟表铺,找老师傅磨尖了带回去消消毒,下次手术继续用。经历的完全是一个刀耕火种的年代。”这种“土枪”加“土方法”,在找到第13例的时候居然就找到卵,并且完成了体外授精。
1987年,张丽珠一共对32个不孕患者进行了胚胎移植,其中2人在这一年成功怀孕。来自甘肃礼县的民办教师郑桂珍成为幸运者。
幸运的不孕妇女
1988年,郑桂珍38岁,结婚20年,却一直没有怀上孩子。她四代单传,家境相对富裕,丈夫左长林是招赘,所以孩子以后也姓郑。夫妻两人感情很好,“唯一的缺憾就是没有孩子总是感觉不完整。”
有个自己的孩子!这个简单的愿望让郑桂珍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奔波在全国的各大医院。郑桂珍的爷爷也是个医生,“他看我瞧病遭罪,劝我不要再折腾了。大不了领养一个也能养老。”但是郑桂珍不听。在西安,医生甚至已经给她判了“死刑”:输卵管不通,终生不孕。
一个在西安认识的病友有天晚上看中央电视台《九州方圆》节目,节目中提到北医三院正在开展试管婴儿研究,就把这个信息告诉了郑桂珍。抱着最后一线希望,郑桂珍颠簸了3天3夜,1986年辗转来到北京找到了张丽珠。
幸运的是,郑桂珍在取卵手术后,1987年6月16日体外授精成功。1987年6月26日,医生把受精卵用特殊管子送进郑桂珍体内,7周后妊娠。B超显示出直径2厘米的胎囊胚胎及原始心脏搏动,其后整个妊娠过程顺利。
1988年3月10日清早,张丽珠走进手术室,却被眼前的热闹情景吓了一跳。“来了好多记者,把手术台都包围了。里三层外三层的。我一看有些担心,万一这孩子出来是个豁嘴或者畸形,这可怎么办?”那时,第一例试管婴儿究竟会是什么样,连张丽珠心里也没底。
郑桂珍的剖腹产手术很顺利。上午8点56分,中国大陆第一个试管女婴出生了。“3900克,52厘米”。郑桂珍接过孩子一抹幸福泪,号啕大哭。
后来成了“战地记者”的新华社唐师曾当时也在产房,他让脱下手术服的张丽珠抱着已经清洗了一遍的婴儿,拍了一张合影。照片上,67岁的张丽珠低头看着怀里已经熟睡的孩子,露出了慈爱的笑容。次日,唐师曾拍摄的这张照片登上了各大报纸的头版。
试管婴儿的人生选择
甘肃省陇南地区的一个安静的小乡镇,郑萌珠的老家,她的母亲郑桂珍和父亲左长林生活在这里。说起女儿的出生,郑桂珍很爽快,她说自己从没因为女儿是试管婴儿而感到不舒服:“怎么会呢?孩子是自己的,看到她健康成长,学业有成,我们都挺高兴。做父母的,不都希望这样吗?很多人说我们家是‘铁树开花’,可是你想想那些没孩子的,想要孩子得不到的,比咱们可痛苦多了!我们也认识好多无法生育的人,他们才感觉真正的痛苦。试管技术让我有了做母亲的权利,而且是自己的孩子,多好啊!”
38岁得女,夫妻俩对孩子十分疼爱。郑桂珍一直带郑萌珠到4岁才去上班,后来郑萌珠也一直在妈妈任教的小学读书,上了初中高中,左长林又一直早接晚送,直到郑萌珠考上大学。
2007年,郑萌珠考入位于西安的西京大学英语专业,接到录取通知书,她立刻就告诉张丽珠,“知道她也考上大学了,我觉得心里挺高兴,特别高兴。”张丽珠说,其实,这些年来,张丽珠一直关心着郑萌珠的成长。“他们家里特别装了电话,主要就是为了和我通电话,我就怕她在农村早早就结婚什么的,就鼓励她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最好。”
在班主任何老师眼里,“身高1米7的郑萌珠开朗活泼,性格外向,甚至有点男孩子气”。问她有什么爱好,她答:“吹口哨算吗?”试管婴儿的头衔并没有让她有特别的感觉,只是身上担子很重,将来父母老了,需要有人照顾。”
郑萌珠说她的名字也很有来历,是医院取的。萌的意思是萌芽,是大陆试管技术成功的开始,珠,是为了感谢张丽珠奶奶。郑萌珠说:“很多人可能以为我们多么怕人知道我出生的秘密似的。其实,我们从来不避讳什么。关键是我妈不容易,为了生我挨了两刀。一刀是修复卵巢,一刀是剖腹产。不管怎么说,我的出生很不容易。所以,要好好爱妈妈。”
至于知道自己是试管婴儿后有没有产生过压力,郑萌珠说:“从小我就知道,身边的人都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看我。当时连当事人都不是很清楚试管技术这个问题,别人遇到了就更加纳闷。当然,现在我完全清楚试管婴儿是怎么一回事。我们和其他孩子没有任何区别,只是产生的方法不同。他们是自然受精,我是体外受精,然后植入,最后都通过10月怀胎生出来,就这么简单。我不过是在试管里呆了几天,有点高科技含量罢了。”
因为自己是被发达的医学带到这个世界上的,郑萌珠的理想是当一名医生,当年高考第一志愿报了医学专业,但是没有如愿。不过,幸运的是,大学毕业后,郑萌珠被北京某医院录用了。
(摘自《南都周刊》2008年3月26日,木易、石磊/文,《辽沈晚报》2011年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