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辅导学困生 面向全体共成长

来源 :中国基础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dsly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帮助每一个学生成长进步是教育工作者的根本目的,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愿望。但是学困生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该积极地去面对。在转化学困生方面我们要学会期待,学会欣赏他们潜在的价值,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在对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中,我谈几点认识:
  1.用情感教育,走进孩子心灵的世界
  对学困生要倾注真情。真情是培育其心灵世界的重要条件,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是教师与学生心灵相通的桥梁。它可以清除师生之间的对抗、隔阂和猜疑,是我们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的前提。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对那些因受家庭乃至社会环境条件不良影响而表现异样的孩子,要以“朋友和志同道合者那样”的态度和方式对他,因为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才能给他们以鼓舞,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才能点燃学生追求上进、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爱具有磁铁效应,可以接近学生;爱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点燃学生的希望之火,甚至可以使浪子回头。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的情感对学习缺乏信心,自我评价低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很强的激励作用,也可以产生负作用。因此,教师在学习困难学生的面前,要树立良好的形象,以庄重大方的仪表、和蔼可亲的仪容,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用彬彬有礼的语言给学生做出示范,不失时机地做好学生的转化工作,让学生从内心敬服。经常找学习困难学生谈话,和他们聊天,了解他们的想法,给他们心灵的爱护。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这是学习困难学生转化的关键。
  2.用兴趣教学,培养学生成功的自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学困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兴趣引路”。用良好的教学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一种利于激发学生内驱力的环境氛围;设计适宜的课堂练习,使学困生在课堂上“有饭吃”,“有事做”,有向更高目标奋斗的希望;此外还要经常与学困生谈心,融洽师生间的感情,予以必要的鼓励,并制定可行的目标,培养他们的成功感。一旦学困生把精力用到学习上,随着学习成绩的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就会得到激发,求知欲望也会得到增强,这必然有利于他们的进步。
  3.用赏识教育,发现孩子闪亮的“光点”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教师如果只是指责学困生的缺点和错误,看不到他们身上的优点和长处,甚至认为学困生一无是处,那么,无论你怎样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也不能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在转化学困生的过程中,教师要用积极爱护的心态对待他们,用赞赏的眼光去认识他们,才能发现和挖掘到学生身上大大小小值得赏识的“闪光点”。无论事情大小,如一次作业得到表扬,改正一次小错受到鼓励,一次劳动被夸奖,维护集体利益的行为受到称赞等,都会在学生心里留下深刻的烙印,心理上得到极大满足,正确认识自己在班集体中存在的价值,增强达到成就的意识需要。同时我们也应本着对学困生前途负责的态度,防止他们只重视老师肯定的方面,而忽视自己的缺点,产生错误再现,老师在表扬后,对他们不足方面用“假如你能在×××方面努力,就会成为更了不起的同学”之类的话去提醒他们,要求其扬长避短,乘势而上,会使他们乐意接受老师指出的不足而加倍努力改正,不断进步。
  4.用自我反思,及时调整教育的方法
  4.1 平稳心态,切勿急功近利。对学困生的辅导和转化非一朝一夕之功,我们教师要有耐心,要有宽容之心,不能浮躁,要树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观念。例如,我们常见的一些所谓反应慢的学生,作业的速度一般也比较慢,如果我们有一种包容的心态,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的话,我们就可能感觉到他做事情可能细致、周密。然后,你将学生的缺点视为一种良好而积极的品质,那么,你对学困生的期望就会越来越多,教师的期望就是学生发展的动力。
  4.2 精心设计,搞好分层教学。在课堂教学、学生作业布置等方面都要因人而异,不能搞一刀切。如在学生作业的布置上,你规定的作业,学困生做不来,进而害怕做作业,害怕你教的这一学科,就一定会走入死胡同。
  4.3 反反复复, 学会因势利导。学困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转化过程中,学困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对这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的热情,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学困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如果没有一个长期、耐心教育转化学困生的心理准备,教师很容易丧失对他们的信心,甚至认为他们已经“无可救药,没有希望了”。要知道“一锹挖不出一口井来,一口吃不出一个胖子来”,雕刻一座石像尚需很长的时间,更何况是塑造人的灵魂呢?
  4.4 寻求家长配合,通力合作。一个学生,对于老师来讲,也许是百分之一,但对家庭来说,那可是百分之百。家庭是学生首先接受教育的地方,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应多花时间真正关心孩子成长中的心理健康,真正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如果学校和家庭携起手来,共同商计学困生的思想,学习问题,使孩子们在潜移默化的良好氛围中受到影响,那一定会有收获的。
  总之,教学探索使我深深体会到:要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尤为艰辛,教师要有奉献精神,教师除了要有具体的措施,认真备课,还要象医生那样,洞察病因,然后对症下药,针对学生的自尊心和受挫心理,有想学好的矛盾心理进行疏导、教育,以尊重、关怀、鼓励、信任。满怀爱心去激发每一个学习上的落伍者,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告诉我们,没有一支数量充足、质量上乘的职教师资队伍,便不会有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及其良好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强化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与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密切相关。建立职教师资继续教育机制、合理调配使用专业课教师、灵活机动组织职教师资进修、合理解决职教师资待遇、打开校门广集人才、适当录用本校优秀毕业生和重视职教师资师德培训,是提升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办法。  【
期刊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发展的基石,在教育事业发展变革的新时期,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对于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非常必要。  1.打造团队精神——教师队伍建设的灵魂  团队精神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一所学校健康发展、长盛不衰的力量源泉;在学校管理中,团队精神的培养是非常重要
期刊
长期以来,人们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看作是“第二课堂”的专利,其实课堂教学才是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主渠道,才更有利于其目标的实现。我从改革品德课堂教学入手,构建适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策略,以此开创品德教学的新局面。  1.启动创新动机,培养创新意识  赞科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操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的有效作用。”在教学中,教师
期刊
【摘要】在学校人事管理方面,人事干事应做到把人视为根本。任何决策都应把人放在第一位,树立以“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体制,充分的尊重教师人格与劳动成果,关心他们的情感,关心他们的存在和价值,并为其营造出一个“家”的环境来。  【关键词】学校 人事干事 工作方法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观念,把促进人才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放在首要位置”的论述,为我们明确了新时期新阶段的学校人事工作的方
期刊
【摘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两个轮子。科学精神激励着人们不断求真,人文精神指引着人们不断求善,只有两者有机的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开启人间真善美。  【关键词】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 真善美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在探析对象和发现自己的活动中形成的两种观念、方法和知识体系,是人类文明飞升和进步的产物,它们的分野、对峙与交融,形成了人类知识与智慧的曲折演进。尽管人们对科学精神与人类精
期刊
【摘要】把创新教育落实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发展学生创新思维;注重开放题的教学,提高创新能力;运用发散方法,培养创新意识;优化练习作业设计,培养创新思维。  【关键词】数学课堂 创新教育 学生  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美籍华人朱棣文曾一针见血指出:“中国学生学习很刻苦,书面成绩很好,但动手能力差,创新精神明显不足,这是与美国学生的主要差距
期刊
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是时代的要求,是社会的普遍呼声。学校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作为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丰富课外校外活动。保证他们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理解和内化所学的知识,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作为数学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应多创设数学情景来提高课堂效率。下面我就如何做好教学中情境创
期刊
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要在教学中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乐于思考、乐于求得问题的答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设计课堂提问要注意层次性  根据由近及远、由浅入深、 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规律, 提问要注意围绕一个中心,层层深入地提出一系列问题,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入。如教授《少年能自强》这一课时,我讲完故事后设计了这样几个问
期刊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现代文明病,也诱发产生了。同时,工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导致环境污染加剧。这些由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不良结果,已在某种程度上对人类的健康与正常的生活构成潜在危害。为此,时代赋予体育教育以新的历史使命,并提出许多新的课题,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突破传统体育教育价值观,从更加丰富的层面看待体育教育与人的发展以及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理应把“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传统体育价值观同“学会生存
期刊
【摘要】通过介绍排舞的概念、特点、及发展趋势,对排舞教学与现行高校体育课程进行比较分析,及作者对本校进行一年多的排舞教学进行经验总结,认为在高校中广泛推行排舞教学具有积极意义,旨在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排舞 高校体育课程  排舞是体育与艺术、健与美高度结合的一项新兴起的体育项目,它集娱乐、运动、艺术于一体,是文明社会里的一种高雅活动。  随着社会的进步,全民健身热潮的掀起,社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