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帮助每一个学生成长进步是教育工作者的根本目的,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愿望。但是学困生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该积极地去面对。在转化学困生方面我们要学会期待,学会欣赏他们潜在的价值,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在对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中,我谈几点认识:
1.用情感教育,走进孩子心灵的世界
对学困生要倾注真情。真情是培育其心灵世界的重要条件,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是教师与学生心灵相通的桥梁。它可以清除师生之间的对抗、隔阂和猜疑,是我们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的前提。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对那些因受家庭乃至社会环境条件不良影响而表现异样的孩子,要以“朋友和志同道合者那样”的态度和方式对他,因为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才能给他们以鼓舞,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才能点燃学生追求上进、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爱具有磁铁效应,可以接近学生;爱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点燃学生的希望之火,甚至可以使浪子回头。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的情感对学习缺乏信心,自我评价低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很强的激励作用,也可以产生负作用。因此,教师在学习困难学生的面前,要树立良好的形象,以庄重大方的仪表、和蔼可亲的仪容,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用彬彬有礼的语言给学生做出示范,不失时机地做好学生的转化工作,让学生从内心敬服。经常找学习困难学生谈话,和他们聊天,了解他们的想法,给他们心灵的爱护。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这是学习困难学生转化的关键。
2.用兴趣教学,培养学生成功的自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学困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兴趣引路”。用良好的教学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一种利于激发学生内驱力的环境氛围;设计适宜的课堂练习,使学困生在课堂上“有饭吃”,“有事做”,有向更高目标奋斗的希望;此外还要经常与学困生谈心,融洽师生间的感情,予以必要的鼓励,并制定可行的目标,培养他们的成功感。一旦学困生把精力用到学习上,随着学习成绩的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就会得到激发,求知欲望也会得到增强,这必然有利于他们的进步。
3.用赏识教育,发现孩子闪亮的“光点”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教师如果只是指责学困生的缺点和错误,看不到他们身上的优点和长处,甚至认为学困生一无是处,那么,无论你怎样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也不能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在转化学困生的过程中,教师要用积极爱护的心态对待他们,用赞赏的眼光去认识他们,才能发现和挖掘到学生身上大大小小值得赏识的“闪光点”。无论事情大小,如一次作业得到表扬,改正一次小错受到鼓励,一次劳动被夸奖,维护集体利益的行为受到称赞等,都会在学生心里留下深刻的烙印,心理上得到极大满足,正确认识自己在班集体中存在的价值,增强达到成就的意识需要。同时我们也应本着对学困生前途负责的态度,防止他们只重视老师肯定的方面,而忽视自己的缺点,产生错误再现,老师在表扬后,对他们不足方面用“假如你能在×××方面努力,就会成为更了不起的同学”之类的话去提醒他们,要求其扬长避短,乘势而上,会使他们乐意接受老师指出的不足而加倍努力改正,不断进步。
4.用自我反思,及时调整教育的方法
4.1 平稳心态,切勿急功近利。对学困生的辅导和转化非一朝一夕之功,我们教师要有耐心,要有宽容之心,不能浮躁,要树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观念。例如,我们常见的一些所谓反应慢的学生,作业的速度一般也比较慢,如果我们有一种包容的心态,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的话,我们就可能感觉到他做事情可能细致、周密。然后,你将学生的缺点视为一种良好而积极的品质,那么,你对学困生的期望就会越来越多,教师的期望就是学生发展的动力。
4.2 精心设计,搞好分层教学。在课堂教学、学生作业布置等方面都要因人而异,不能搞一刀切。如在学生作业的布置上,你规定的作业,学困生做不来,进而害怕做作业,害怕你教的这一学科,就一定会走入死胡同。
4.3 反反复复, 学会因势利导。学困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转化过程中,学困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对这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的热情,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学困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如果没有一个长期、耐心教育转化学困生的心理准备,教师很容易丧失对他们的信心,甚至认为他们已经“无可救药,没有希望了”。要知道“一锹挖不出一口井来,一口吃不出一个胖子来”,雕刻一座石像尚需很长的时间,更何况是塑造人的灵魂呢?
4.4 寻求家长配合,通力合作。一个学生,对于老师来讲,也许是百分之一,但对家庭来说,那可是百分之百。家庭是学生首先接受教育的地方,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应多花时间真正关心孩子成长中的心理健康,真正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如果学校和家庭携起手来,共同商计学困生的思想,学习问题,使孩子们在潜移默化的良好氛围中受到影响,那一定会有收获的。
总之,教学探索使我深深体会到:要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尤为艰辛,教师要有奉献精神,教师除了要有具体的措施,认真备课,还要象医生那样,洞察病因,然后对症下药,针对学生的自尊心和受挫心理,有想学好的矛盾心理进行疏导、教育,以尊重、关怀、鼓励、信任。满怀爱心去激发每一个学习上的落伍者,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用情感教育,走进孩子心灵的世界
对学困生要倾注真情。真情是培育其心灵世界的重要条件,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是教师与学生心灵相通的桥梁。它可以清除师生之间的对抗、隔阂和猜疑,是我们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的前提。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对那些因受家庭乃至社会环境条件不良影响而表现异样的孩子,要以“朋友和志同道合者那样”的态度和方式对他,因为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才能给他们以鼓舞,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才能点燃学生追求上进、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爱具有磁铁效应,可以接近学生;爱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点燃学生的希望之火,甚至可以使浪子回头。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的情感对学习缺乏信心,自我评价低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很强的激励作用,也可以产生负作用。因此,教师在学习困难学生的面前,要树立良好的形象,以庄重大方的仪表、和蔼可亲的仪容,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用彬彬有礼的语言给学生做出示范,不失时机地做好学生的转化工作,让学生从内心敬服。经常找学习困难学生谈话,和他们聊天,了解他们的想法,给他们心灵的爱护。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这是学习困难学生转化的关键。
2.用兴趣教学,培养学生成功的自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学困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兴趣引路”。用良好的教学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一种利于激发学生内驱力的环境氛围;设计适宜的课堂练习,使学困生在课堂上“有饭吃”,“有事做”,有向更高目标奋斗的希望;此外还要经常与学困生谈心,融洽师生间的感情,予以必要的鼓励,并制定可行的目标,培养他们的成功感。一旦学困生把精力用到学习上,随着学习成绩的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就会得到激发,求知欲望也会得到增强,这必然有利于他们的进步。
3.用赏识教育,发现孩子闪亮的“光点”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教师如果只是指责学困生的缺点和错误,看不到他们身上的优点和长处,甚至认为学困生一无是处,那么,无论你怎样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也不能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在转化学困生的过程中,教师要用积极爱护的心态对待他们,用赞赏的眼光去认识他们,才能发现和挖掘到学生身上大大小小值得赏识的“闪光点”。无论事情大小,如一次作业得到表扬,改正一次小错受到鼓励,一次劳动被夸奖,维护集体利益的行为受到称赞等,都会在学生心里留下深刻的烙印,心理上得到极大满足,正确认识自己在班集体中存在的价值,增强达到成就的意识需要。同时我们也应本着对学困生前途负责的态度,防止他们只重视老师肯定的方面,而忽视自己的缺点,产生错误再现,老师在表扬后,对他们不足方面用“假如你能在×××方面努力,就会成为更了不起的同学”之类的话去提醒他们,要求其扬长避短,乘势而上,会使他们乐意接受老师指出的不足而加倍努力改正,不断进步。
4.用自我反思,及时调整教育的方法
4.1 平稳心态,切勿急功近利。对学困生的辅导和转化非一朝一夕之功,我们教师要有耐心,要有宽容之心,不能浮躁,要树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观念。例如,我们常见的一些所谓反应慢的学生,作业的速度一般也比较慢,如果我们有一种包容的心态,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的话,我们就可能感觉到他做事情可能细致、周密。然后,你将学生的缺点视为一种良好而积极的品质,那么,你对学困生的期望就会越来越多,教师的期望就是学生发展的动力。
4.2 精心设计,搞好分层教学。在课堂教学、学生作业布置等方面都要因人而异,不能搞一刀切。如在学生作业的布置上,你规定的作业,学困生做不来,进而害怕做作业,害怕你教的这一学科,就一定会走入死胡同。
4.3 反反复复, 学会因势利导。学困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转化过程中,学困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对这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的热情,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学困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如果没有一个长期、耐心教育转化学困生的心理准备,教师很容易丧失对他们的信心,甚至认为他们已经“无可救药,没有希望了”。要知道“一锹挖不出一口井来,一口吃不出一个胖子来”,雕刻一座石像尚需很长的时间,更何况是塑造人的灵魂呢?
4.4 寻求家长配合,通力合作。一个学生,对于老师来讲,也许是百分之一,但对家庭来说,那可是百分之百。家庭是学生首先接受教育的地方,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应多花时间真正关心孩子成长中的心理健康,真正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如果学校和家庭携起手来,共同商计学困生的思想,学习问题,使孩子们在潜移默化的良好氛围中受到影响,那一定会有收获的。
总之,教学探索使我深深体会到:要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尤为艰辛,教师要有奉献精神,教师除了要有具体的措施,认真备课,还要象医生那样,洞察病因,然后对症下药,针对学生的自尊心和受挫心理,有想学好的矛盾心理进行疏导、教育,以尊重、关怀、鼓励、信任。满怀爱心去激发每一个学习上的落伍者,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