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叙事教学法提高思品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jilear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课的一线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更深刻感受到在中考“应试教育”的重压和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下,思想品德课教学依旧过分重视知识的快速传授,轻视学生自身对教学内容的感悟。转变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刻不容缓地摆在每位思想品德课教师的面前。
  思想品德课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很多,本人在初中从事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过程中,采用最多的就是叙事教学法。
  一、叙事的含义
  关于叙事,通俗的讲就是讲故事,它对通过语言来再现发生在特定时间和空间的事情。从钻木取火的远古时代的神话故事,到历史事件、电影表达、网络讲述、生活烦事等都可成为叙事的内容。熊沐清和邓达在《叙事教学法论纲》中指出“传统的或狭义的叙事首先指的是一种话语模式,特定的事件序列依照一定事件顺序嵌入其中,从而获得意义。它又是一种文学用语,特指按一定事件顺序讲述的故事,广泛存在于各类篇幅不同的小说中。”近年来教育领域中的叙事研究就是这样一种延伸。
  二、叙事教学法的含义
  刘秀红在《课堂中的叙事性教学》中认为:“叙事性教学(narrative teaching)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己作为叙说者或讲述者,通过提供一定的叙事情节,如故事等,教师自己充当叙说者与讲述者,叙事课堂教学中的所有生活内容、学习内容,教师是以叙事、讲故事的形式,表达教师对学科本身的性质、学科特点、学科内容以及对教学应该对学生发生的意义的理解。”
  我认为:所谓叙事教学法就是在思想品德课堂中通过一个或多个典型的、生动简洁故事阐述说明教学内容和观点的一种教学方法。
  三、叙事教学法在思品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1.紧扣目标,选取典型
  任何教学活动的设计都应充分考虑本课的教学目标。只有目标定位准确,才能有的放矢地设计好教学过程。从目标出发,选取真正对本课教学有帮助的典型故事,既能对前一个环节进行提升,又能引发下一个环节,逐步提升学生的道德认识。
  2.声情并茂,激发情感
  教师叙述的故事要有艺术性,要有情感。叙述的感动是教学效果不可或缺的条件,不同的教师,不同的语言风格,不同的叙事情感,教学效果是不同的。叙事法教学的运用需要老师不断的锤炼自身的专业技能诸如表达能力,交流互动能力,机智反思能力以及肢體语言化能力。总之叙事的“事”很重要,“叙”更是促其成就的重要途径。当教师饱含激情,娓娓讲起故事之时,学生随着老师那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富有表现力的表情而走进故事,走近故事中的人物,思想受到启迪,心灵得到净化。如果老师语言平淡,面无表情,缺少激情的语言,纯粹是为讲故事而讲故事,再好的故事也很难起到教育的作用。
  3.寻找切口,贴近实际
  品德课来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所以立足于生活。在开展讲故事活动中,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从学生的生活中去挖掘情感因素,从而加强体验,是顺利设计和实施叙事教学的保障。
  4.师生互动,升华情感
  课堂师生互动一般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在互动活动中。二是课堂师生互动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交往而且是为了促进师生双方尤其是学生的学习、认知和社会性的发展。在互动行为中,一方面教师会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出对学生的情感、期望与评价,从而影响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及其社会性行为。另一方面,在接受教师影响的过程中,学生的行为同样会对教师产生极大的影响,使师生互动具有双向交互性。
  在亲密融洽的师生互动以及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会有一种安全感和愉悦感,能更有效地参与各种师生交往活动,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呼唤其情感的共鸣,从而不仅全面准确地掌握知识,也在思想品质上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教师若能关注学生课堂上的生成,定能使叙事事半功倍。作为思品课老师,要学会用教材中的情感来点燃自己的情感之火,然后,再用自己情况情感之火,去点燃整个班上几十颗心灵的情感火焰。
  5.小组合作,如虎添翼
  思想品德叙事教学法作为一种课堂教学方法,都离不开学生的有效参与。小组合作研究的开展必将使叙事教学法如虎添翼。在小组合作的课堂上,学生取得了和教师同等的话语权。
  从叙事故事收集的角度看,因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小组里学生可结合教材目标收集典型故事,这有利于教师把叙事故事收集的分工更加细化,更加明确,极大减轻教师的负担,使叙事故事的素材更加贴近学生。
  从叙事问题的解决的角度看,因为小组合作颠覆了传统的课堂,课堂变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共同探究问题的论坛,课堂主要成为学生展示问题的课堂。叙事教学问题解决由教师引导或个别提问,变成了学生通过小组共同探究解决,问题的答案由其他小组及教师的点拨更加完善,一方提高学习的效率,实现课堂的教学目标;另一方方面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叙事教学方法可操作性角度,小组合作叙事教学方法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同质与异质小组之间都存在着竞争与合作,集思广义,发挥群体力量,实现叙事教学效果生成趋向一致化。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已为思想品德叙事教学法添上双翼,同时思想品德叙事教学法提高组内与异组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意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主体地位,也更加更有利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总之,经过近年来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对叙事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逐渐感受到叙事教学法是围绕教学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发动学生收集、编写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思品课堂的实效性,促使学生的智育、心育、德育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提升了学生学业成绩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德育水平。
其他文献
一、家长的世界观和思想品德是影响家庭教育的因素  首先,从小的方面说,父母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幼儿,如果家长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真正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在具体遇到事情的时候,能够做孩子的榜样,去影响幼儿,去塑造幼儿的灵魂,家长在与人相处,待人接物等言行举止中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受到周围人的爱戴和肯定,那么家长往往就会按照这种标准去教导孩子,使孩子成为一个思想品德高尚的人。其
期刊
习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习语文的终级目标,更是日常生活中表情达意的重要工具。如何解决繁重的教学任务和提高习作水平的矛盾呢?我认为除了激发写作兴趣,选择学生熟悉的题材以外,更应该让习作指导回归课堂,教给学生一些写作的技巧、规律和方法。这些方法从哪儿来?从每一节语文课中来,从每一篇教材中来。  一、学习教材的句式、段式和谋篇方式  (一)低段模仿写基本句式、段式  仿是创的前提,仿可以让学生
期刊
国内著名的微课实践研究者——佛山市教育信息中心教师胡铁生先生认为: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微课作为微时代一种新兴的教育手段,必然成为一种趋势。如何把微课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需要教师的不断实践与思考。  一、微课是一个有控制的实践系统  微课是一个有控制的实践系统,它简化、细分
期刊
2009年6月10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会议上,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同时还制定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实施方案》。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蔡振华认为,只有把青少年培养体系建立建全后才能提高国家球队的技能水平和比赛成绩,这项工作需要较长的时间,不能急功近利,我国农村面积广大,人口众多,应该从农村着手,拓宽选拔人材的渠道。目前我国农村校园
期刊
一、用期待的目光鼓励学生  期待是一种看不见,但确实存在的教育信念,对教育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在理解每个学生的基础上往往会对每个学生未来发展的潜力有所推测,这被称之为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很多实践证明:教师对学生是否存在良好的期待感,会影响到学生的自我期望和积极主动性的发挥,对学生学业的成败乃至今后人生的发展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师期待对学生的影响并不是一个有意识的过程,很多教师都没有明确意识到自己的
期刊
一、教学目标定位  知识目标: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的探究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数学思考和创新精神。  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表示的具体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及各种图形纸片若干张、彩色笔等。 
期刊
法国作家卢梭说过:“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儿童以任何东西”。可见,榜样的重要性。榜样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它的力量是无穷的,小学生正处在好奇心强、善于模仿的阶段,每一个榜样,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们。所以,选好了榜样,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教师的榜样效应  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言传更要身教。教师的一言
期刊
1.Analysis on the features of learning motivation  1.1 Differences From the Grade  We can find that students in different grades have different learning motivation. Take the intrinsic motivation first
期刊
教育在不断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网络已经成为了小学生学习的各种工具,而且信息时代学习的方式重要趋势就是网络化学习,根据国家互联网统计,网络已经进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小学生过分的沉迷于网络的事件也比较多,对于学生的心理会有着不利的影响,一定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寻找正确的对策来引导着小学生科学的利用网络。  一、小学生沉迷于网络的心理成因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如下。  1.渴望探险,但自制力不强  按
期刊
作文教学处处听到一个“难”字,尤其是我们农村学校。学生喊“作文难写”,老师叫“作文难教”。深入思考,分析一下作文教学的情况,其实所难的,在很大程度上是我们教师未有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写作情趣。  歌德的“哪里有兴趣,哪里就有记忆。”(《新东方经典语录大全》)这句话确实说到了点子上。我坚信,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伴随着情绪、情感的体验。一个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一旦对所学内容产生好奇,就会激发出乐于完成任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