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一期《DV:业余身份的专业影像艺术——获奖DV短片的专业探讨》中讲到:“人们的审美在不断地更新换代,观赏大众数字影像短片的人不在乎你的身份是不是专业的,而关注的是你的DV影像艺术作品能不能打动观众的内心,更有人对你作品的视觉、听觉、拍摄制作、主题表现等方面投注了更多的目光。”怎样才能选择合适的题材,并通过对视觉、听觉的把握与表现来表达你的影像主题呢?
我们通过学习电影大师的创作过程与创作手法来锤炼自己的影像作品。
一、观察与体验
首先,举一个Tom Tykwer的成功例子:
Tom Tykwer2006年的电影作品《Perfume:The Story of a Murderer》选材出自于德国小说家Patrick Süskind在1985年出版的小说《香水:凶手的故事》(《Perfume:The Story of a Murderer》),作品里描绘了这样的场景:十八世纪的法国巴黎的一个最腥臭的市场里诞生了一个嗅觉天才——Grenouille,其母亲是一个渔贩,成天与恶臭的鱼头和残羹剩饭打交道,在这个非常特殊的环境里,他拥有非凡的嗅觉,早在孩童时期,他就陶醉于世界上的任何一种气味,并且对气味有着准确无误的记忆能力。奇特沉默、循规蹈矩的Grenouille很快被卖到了巴黎市郊的一家充满毒气的皮革厂。经过几年的苦力工作,他坚强地活了下来,并有机会陪伴制革工头来到巴黎旅行。在这里,他发现了一个崭新的芳香世界、一个捕捉香味的惊奇方式:香水。当他漫步在这座城市的街道,他发现一种神奇的气味,他不由自主地追随着气味源头——少女的体香。结果却是误杀了那个女孩,随着女孩的死亡,她身上的气味也消失了。于是,再造这种气味很快成了他一生的追求。神奇的是,他具有非凡的嗅觉,却没有属于他自己的气味。于是,他创造了世界上最神奇的香水——具有由13味少女的体香提取的天使般的香味。
我们知道,利用移情去想象一个小说中所描写的气味是苍白的。一部小说是没有气味的,一部电影也没有——如何将“香味”搬上荧屏成为一个棘手的难题。然而,在2006年,导演Tom Tykwer与摄影师Frank Griebe 的合作将这一不可能的难题变为可能——人们在Tom Tykwer的指引下,似乎嗅到了巴黎鱼市的腥臭,石头的冰冷,薰衣草的芳香,甚至是妙不可言的处女的体香……
尽管小说没有气味,但据观者的心理体验来讲,当人们看到鱼市上满是未加工的、鲜血淋淋的生鱼时,他们知道这一定非常腥臭;当人们看到一片薰衣草时,他们知道这样的地方一定非常清香;鱼市垃圾堆的青冷色彩,刚好符合了人们对腥臭的心理体验,薰衣草的淡紫色,刚好符合了人们对清香的心理体验,以及金黄色的温暖感,橘黄李子的酸甜感等等。这些是影像在色彩方面的设计处理与人的心理体验之间的契合,声音方面,人会有这样的体会,当你恶心或者紧张、恐惧的时候,往往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呼吸,或者一种恶心或者恐怖的音效在自己的耳朵里被无形地放大,而轻松悠扬的音乐给人一种舒缓感、温暖感与甜美感,因此,在鱼市的场景中,刀剁鱼、老鼠爬行、蛆虫、苍蝇、人的呕吐的声效被放大,当薰衣草的场景出现的时候,一只象征香味的蜜蜂在画面中出现,画面背后传来清脆悦耳的风铃声,于是观众心理很容易进入一个清香扑鼻而来的场景之中。
这种手法在恐怖片的设计编排中也经常被应用,如陈果的《三更之二——饺子》中吃婴儿馅饺子的紧张场景,运用了刺激的红绿大补色对比,并且特写煮饺子的场景,放大吞咽的声效,观众很容易沉浸到一种紧张的氛围中去。
“大自然是创作之母”——这就要求我们平时一定要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试着去体会生活,体会各种心理、视觉、听觉、嗅觉的变化,体会它们之间的共通性,并且用专业的眼光去分析一部优秀作品的表达形式,并对这些收获作记录,形式可以是文字的、图像的、或者是流动的影像的。
二、细节制胜
对生活的观察与记录会让我们在创作中细节制胜——而这也正是一部成功的影片有血有肉的关键点。我们来看奥利弗·海斯贝格 Oliver Hirschbiegel 执导的《致命拜访》中,受到外星病毒侵害,已经连续几天未眠的母亲找到儿子的一刹那,导演对这个镜头组的设计——推开门之前,Carol(妮可饰)不安、紧张,不确定儿子是否在里面,不确定儿子是否还健康,不确定儿子是不是已经变成异类……这个心理的踌躇在镜头的表现上就对主人公和门把手做了特写,然后是缓缓推开的门后Carol不安紧张的脸,近景,强调无助的感觉;接下来是22秒的母子对视,沉默。沉默之间对母子的面部表情与眼神进行了特写,双方都心怀焦虑与质疑,不确定面前是最亲近的人还是敌人,双方都压抑着内心的恐惧与不安;最后,当母亲试探的话打破沉默的时候,情节推向高潮,孩子冲下床来抱住母亲,两人眼泪夺眶而出;矛盾冲突在这时候展开,镜头特写的孩子的脸,旁边却是母亲挡过来的手臂,这个细节显然是导演、演员平时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在设计之前对一个母亲的潜意识反应有着深刻的体会。再例如在Carol强制自己清醒的时候,不停地去镜子面前看自己,并且拼命洗脸的镜头,相信这种感觉我们都曾有体会,墙上的钟表、贴画在虚焦、实焦中变化,表达出主人公极度困倦的状态。
同时,在情节设计上,“Don’t fall asleep!”“不要入睡!”成为《致命拜访》设计矛盾冲突的关键点,而且更容易使观众移情体会。Carol从起初通过照镜子、拼命洗脸提醒自己不要入睡,到后来吃大量药物,让儿子给自己往心脏注射强心剂,到最后刹车的一刹那都昏睡过去……随着时间的推移、情节的进展,矛盾一步步激化,观众会在这种强烈的移情体验下感动于伟大的母爱;相比而言,我们在第一期中介绍的45英镑拍成的电影《Colin》,在情节设计上就略显单薄。主人公在拒绝自己变成僵尸的过程中,缺少一个与观众互动的细节——一个促使矛盾激化的点,观众客观地去想象Colin抵制身体从人到僵尸的变化,却不能像《致命拜访》那样通过“不能入睡”的体验来移情感知;再者,Colin整个故事在节奏上略显单一,主人公内心反映出的外显的变化本身不够明显,使整部影片不够丰满。
三、镜头设计
镜头的设计要遵循导演想表达的意境,并且以前期积累的视听经验来丰富画面。如在《香水》的重头戏Grenouille追随卖李子的女孩气味的场景中,为了展现主人公对气味的感受,导演与摄影师需要对场景与分镜头进行严格的设计,主光源以一个内装200瓦灯泡的中国灯笼代替烛光的主光源来避免蜡烛光源的闪动;使用主客观镜头的不断切换与远景、中景、特写的不断切换来表现主人公远距离对气味的感触;使用Kenworthy/Nettman Snorkel镜头操作系统在主人公的鼻子与女孩的皮肤之间进行环移特写来表现Grenouille对李子女孩体香的痴迷……而这些又不得不说是基于先前对我们感性体验积累研究的基础之上而产生的。
四、构思与草图
另外,在拍摄前要提前整理出创作的文字思路(构思)及作品的风格样式、平面图、调度图、镜头设计、景深、光线、人物造型等。画草图——这是从眼到手到脑再到取景器的重要训练过程。电影大师黑泽明在创作各个经典影片时留下无数精彩的手稿,成为后人研究电影创作的珍贵遗产。
影像表达自由的时代、个人影像大众时代要求我们不仅去拍摄,更要懂得如何去拍摄,如何向电影大师学习拍摄,并且将我们的感性经验与拍摄的作品完美地结合起来,不仅有很好的知识积累过程,又要有很好的思想表达过程。于此,业余身份,才能向专业影像艺术之路迈出一大步。
我们通过学习电影大师的创作过程与创作手法来锤炼自己的影像作品。
一、观察与体验
首先,举一个Tom Tykwer的成功例子:
Tom Tykwer2006年的电影作品《Perfume:The Story of a Murderer》选材出自于德国小说家Patrick Süskind在1985年出版的小说《香水:凶手的故事》(《Perfume:The Story of a Murderer》),作品里描绘了这样的场景:十八世纪的法国巴黎的一个最腥臭的市场里诞生了一个嗅觉天才——Grenouille,其母亲是一个渔贩,成天与恶臭的鱼头和残羹剩饭打交道,在这个非常特殊的环境里,他拥有非凡的嗅觉,早在孩童时期,他就陶醉于世界上的任何一种气味,并且对气味有着准确无误的记忆能力。奇特沉默、循规蹈矩的Grenouille很快被卖到了巴黎市郊的一家充满毒气的皮革厂。经过几年的苦力工作,他坚强地活了下来,并有机会陪伴制革工头来到巴黎旅行。在这里,他发现了一个崭新的芳香世界、一个捕捉香味的惊奇方式:香水。当他漫步在这座城市的街道,他发现一种神奇的气味,他不由自主地追随着气味源头——少女的体香。结果却是误杀了那个女孩,随着女孩的死亡,她身上的气味也消失了。于是,再造这种气味很快成了他一生的追求。神奇的是,他具有非凡的嗅觉,却没有属于他自己的气味。于是,他创造了世界上最神奇的香水——具有由13味少女的体香提取的天使般的香味。
我们知道,利用移情去想象一个小说中所描写的气味是苍白的。一部小说是没有气味的,一部电影也没有——如何将“香味”搬上荧屏成为一个棘手的难题。然而,在2006年,导演Tom Tykwer与摄影师Frank Griebe 的合作将这一不可能的难题变为可能——人们在Tom Tykwer的指引下,似乎嗅到了巴黎鱼市的腥臭,石头的冰冷,薰衣草的芳香,甚至是妙不可言的处女的体香……
尽管小说没有气味,但据观者的心理体验来讲,当人们看到鱼市上满是未加工的、鲜血淋淋的生鱼时,他们知道这一定非常腥臭;当人们看到一片薰衣草时,他们知道这样的地方一定非常清香;鱼市垃圾堆的青冷色彩,刚好符合了人们对腥臭的心理体验,薰衣草的淡紫色,刚好符合了人们对清香的心理体验,以及金黄色的温暖感,橘黄李子的酸甜感等等。这些是影像在色彩方面的设计处理与人的心理体验之间的契合,声音方面,人会有这样的体会,当你恶心或者紧张、恐惧的时候,往往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呼吸,或者一种恶心或者恐怖的音效在自己的耳朵里被无形地放大,而轻松悠扬的音乐给人一种舒缓感、温暖感与甜美感,因此,在鱼市的场景中,刀剁鱼、老鼠爬行、蛆虫、苍蝇、人的呕吐的声效被放大,当薰衣草的场景出现的时候,一只象征香味的蜜蜂在画面中出现,画面背后传来清脆悦耳的风铃声,于是观众心理很容易进入一个清香扑鼻而来的场景之中。
这种手法在恐怖片的设计编排中也经常被应用,如陈果的《三更之二——饺子》中吃婴儿馅饺子的紧张场景,运用了刺激的红绿大补色对比,并且特写煮饺子的场景,放大吞咽的声效,观众很容易沉浸到一种紧张的氛围中去。
“大自然是创作之母”——这就要求我们平时一定要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试着去体会生活,体会各种心理、视觉、听觉、嗅觉的变化,体会它们之间的共通性,并且用专业的眼光去分析一部优秀作品的表达形式,并对这些收获作记录,形式可以是文字的、图像的、或者是流动的影像的。
二、细节制胜
对生活的观察与记录会让我们在创作中细节制胜——而这也正是一部成功的影片有血有肉的关键点。我们来看奥利弗·海斯贝格 Oliver Hirschbiegel 执导的《致命拜访》中,受到外星病毒侵害,已经连续几天未眠的母亲找到儿子的一刹那,导演对这个镜头组的设计——推开门之前,Carol(妮可饰)不安、紧张,不确定儿子是否在里面,不确定儿子是否还健康,不确定儿子是不是已经变成异类……这个心理的踌躇在镜头的表现上就对主人公和门把手做了特写,然后是缓缓推开的门后Carol不安紧张的脸,近景,强调无助的感觉;接下来是22秒的母子对视,沉默。沉默之间对母子的面部表情与眼神进行了特写,双方都心怀焦虑与质疑,不确定面前是最亲近的人还是敌人,双方都压抑着内心的恐惧与不安;最后,当母亲试探的话打破沉默的时候,情节推向高潮,孩子冲下床来抱住母亲,两人眼泪夺眶而出;矛盾冲突在这时候展开,镜头特写的孩子的脸,旁边却是母亲挡过来的手臂,这个细节显然是导演、演员平时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在设计之前对一个母亲的潜意识反应有着深刻的体会。再例如在Carol强制自己清醒的时候,不停地去镜子面前看自己,并且拼命洗脸的镜头,相信这种感觉我们都曾有体会,墙上的钟表、贴画在虚焦、实焦中变化,表达出主人公极度困倦的状态。
同时,在情节设计上,“Don’t fall asleep!”“不要入睡!”成为《致命拜访》设计矛盾冲突的关键点,而且更容易使观众移情体会。Carol从起初通过照镜子、拼命洗脸提醒自己不要入睡,到后来吃大量药物,让儿子给自己往心脏注射强心剂,到最后刹车的一刹那都昏睡过去……随着时间的推移、情节的进展,矛盾一步步激化,观众会在这种强烈的移情体验下感动于伟大的母爱;相比而言,我们在第一期中介绍的45英镑拍成的电影《Colin》,在情节设计上就略显单薄。主人公在拒绝自己变成僵尸的过程中,缺少一个与观众互动的细节——一个促使矛盾激化的点,观众客观地去想象Colin抵制身体从人到僵尸的变化,却不能像《致命拜访》那样通过“不能入睡”的体验来移情感知;再者,Colin整个故事在节奏上略显单一,主人公内心反映出的外显的变化本身不够明显,使整部影片不够丰满。
三、镜头设计
镜头的设计要遵循导演想表达的意境,并且以前期积累的视听经验来丰富画面。如在《香水》的重头戏Grenouille追随卖李子的女孩气味的场景中,为了展现主人公对气味的感受,导演与摄影师需要对场景与分镜头进行严格的设计,主光源以一个内装200瓦灯泡的中国灯笼代替烛光的主光源来避免蜡烛光源的闪动;使用主客观镜头的不断切换与远景、中景、特写的不断切换来表现主人公远距离对气味的感触;使用Kenworthy/Nettman Snorkel镜头操作系统在主人公的鼻子与女孩的皮肤之间进行环移特写来表现Grenouille对李子女孩体香的痴迷……而这些又不得不说是基于先前对我们感性体验积累研究的基础之上而产生的。
四、构思与草图
另外,在拍摄前要提前整理出创作的文字思路(构思)及作品的风格样式、平面图、调度图、镜头设计、景深、光线、人物造型等。画草图——这是从眼到手到脑再到取景器的重要训练过程。电影大师黑泽明在创作各个经典影片时留下无数精彩的手稿,成为后人研究电影创作的珍贵遗产。
影像表达自由的时代、个人影像大众时代要求我们不仅去拍摄,更要懂得如何去拍摄,如何向电影大师学习拍摄,并且将我们的感性经验与拍摄的作品完美地结合起来,不仅有很好的知识积累过程,又要有很好的思想表达过程。于此,业余身份,才能向专业影像艺术之路迈出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