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柴达木盆地作为青海省最重要的资源富集区,被国家列为西部十大矿产集中区之一,是加速推进全省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基地。经过五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开发建设,柴达木盆地已形成了以优势资源为依托,以特色产业为支撑的工业发展体系,成为青海乃至西部的一个经济增长点。区域内已建成中油青海油田分公司、盐湖集团、西部矿业、青海中信国安、青海锂业、青海碱业等一大批大型资源开发龙头企业。2005年,全地区完成生产总值134亿元,“十五”期间平均增长16.2%,其中,工业增加值完成90亿元,拉动全州经济增长12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对全州GDP的贡献率达到56%,居全省之首。在这个发展过程中,金融业义不容辞地扮演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一、金融发展现状及对资源开发的支持情况
截至2005年,海西州银行业金融机构总数为111个,从业人员1448人。其中,工、农、中、建4家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55个,占机构总数的50%;农村信用社分支机构34个,占机构总数的30%,邮政储蓄机构22个,占机构总数的20%。截至2005年,全州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118亿元,占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13.4%,资产规模呈逐年增长趋势,“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6.2%。其中各项贷款总额44.9亿元,占全省贷款总额的7.03%;增速分别为7%、8%、14%、—6.45%、10%,资金供给受银行业机构信贷政策的影响呈不规则增长态势。
负债总额116亿元,占全省的13.2%,五年间银行业负债规模年均增速为16%。其中,各项存款总额91亿元,占全省的12.51%,增速分别为22%、34.26%、5.92%、14.4%、13.16%,呈现不均衡增长趋势,2001年和2002年的高速增长主要源于青藏铁路的开工建设和部分大型资源开发项目的启动。存款规模与贷款规模比2004年和2005年为最低,仅为54%和48%。
综上分析,从“十五”期间全州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现状看,负债规模与信贷供给增长并非呈同趋势发展,2001年和2002年由于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青藏铁路二期及青钾百万吨工程等的开工建设,银行业存款业务迅速扩张,为贷款的增加提供了保障,但由于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机制和金融资源配置制度的不当安排,五年间贷款业务平均增长6%,比存款年均增速低13.5个百分点,2004年出现了负增长。银行业整体经营能力和发展水平下降,核心竞争力大大降低,人均贷款增速低于人均GDPl5.88个百分点,凸现了信贷总量的投入不足,经济与金融发展形成反差。
二、柴达木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金融瓶颈问题
(一)金融瓶颈之总量分析
1. 银行信贷供给增长速度严重超低,与经济快速增长形成反差。按照经济增长和信贷供给的关系理论,贷款增长应比经济增长高5-8个百分点。“十五”期间,银行存款年均增长19.95%,贷款年均增长6.51%,分别比全国高5.13个百分点和低11.83百分点,比全省高0.5个百分点和低5.3个百分点;而全州GDP年均增长16.2%,资金输出型的态势和间接融资能力的萎缩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2.资产规模小,人均存贷款余额低于全国及全省水平。2005年,全州银行业存款总额9l亿元,贷款总额44.9亿元,分别比全国人均存款和人均贷款低225元和4290元,比全省人均存款和贷款高10091元和低2840元,不仅表明提供信贷资金的负债度不足,更重要的是表明属于资金输出型地区,全州存差达到46.93亿元,存贷比仅为48.89%,低于全省38.22个百分点,低于全国18.91个百分点。
3.金融贡献度低,与全国及全省水平差距很大。“十五”期间,海西全州金融贡献度平均为48.4%,并呈逐年降低趋势,2005年仅为33%,分别低于全省和全国84.6个百分点和73个百分点。表明银行信贷总量远不适应经济增长的需要。
(二)金融瓶颈之结构分析
1. 产业结构与信贷结构的非均衡性。“十五”期间,海西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以资源开发为主的工业经济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拉动海西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占GDP总量的67.12。2005年末,第二产业产值占到GDP的74.5%,处于地域劣势的第一产业产值,仅显微弱增势,第三产业产值平缓增长。银行贷款结构与之不相适应,一、二、三产贷款占其产值的比重分别为72.23%、37.78%、12.41%,信贷供给远低于各产业产值,二产贷款年均增长29.46个百分点,一产贷款年均下降10.4%个百分点,三产贷款年均下降18.28个百分点,与一、二、三产产值年均增长5个百分点、17.72个百分点和14.42个百分点相比同样凸现出贷款结构及增量与各产业结构及增长之间的不均衡。
2.金融机构设置与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性。海西州境内除工、农、中、建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及四家保险机构外还没有外资银行分支机构、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其他融资类金融机构,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在融资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随着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改革的深化,近年来商业银行在欠发达的县域机构纷纷撤并,有的县仅保留了一家银行机构,有的县除农村信用社外,商业银行机构全部撤出。金融改革的目的之一是促进全社会资金配置效率,提高银行经营效益,因而银行机构和资金向发达地区的转移和流动符合资金的盈利性要求,但是客观上却造成欠发达地区进一步发展滞后的现实成本,金融对县域经济供给总量和能力严重滑坡,资金主要向大城市、经济发达地区和部分具有行业比较优势或价格处于垄断地位的行业积聚,弱势地区的存款被大量抽出,经济发展处于严重的“贫血”状态。由于机构设置的不均衡,信贷供给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迅速萎缩,在产业配置中出现畸形,在区域配置中严重失衡。
(三)资源开发企业融资渠道较单一,金融机构信贷很难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
柴达木工业经济的高速发展、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客观上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和多样的融资渠道。但企业的融资大多仍是以金融部门信贷支持为主的间接融资,银行贷款仍是企业融资的主要部分。一方面柴达木近年来组建了许多新企业,银行由于资信方面的因素很少给予这类企业信贷资金支持。由于辖内各家商业银行深化改革、经营方向、内控制度的调整等因素,很难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尤其是近年来引进的新建企业,由于银行观念的陈旧和对企业资信状况的不了解,把企业拒之门外的事例时有发生。“十五”期间,海西金融机构贷款总量仅增加11亿元,年均增长率为6%,远低于经济增长水 平,这些因素造成州内企业到境外融资。据调查,辖内企业在外地区融入资金达50亿元左右,这不但加大了企业融资成本,也不利于辖内金融业的快速发展。
目前海西地区只有青海盐湖集团下属青海钾肥一家上市发行股票进行直接融资。99年国务院实施债转股,盐湖集团是海西州唯一一家债转股企业,通过债转股获得长期资金约4.6亿元,目前集团还获得国家重点支持建设资金4亿多元。州内其他企业因各种条件所限均未上市融资,但青海碱业、西部矿业等一些大型企业表示近几年内要抓紧上市场,以扩大融资渠道。
(四)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削弱了对资源开发的支持力度
一是目前国有商业银行自2000年开始逐步实行信贷资金“扁平化”管理,自上而下实行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对企业贷款执行统一信贷管理和信用等级制度,信贷权限大幅度上收,企业贷款大多由国有商业银行省级分行以上机构审批,省级以下分支机构贷款权限受到很大限制,尤其是县域机构除了拥有个人消费信贷发放权外,其它信贷权限一律上收。国有商业银行基本只是其上级机构的资金吸存器,只有不贷或多存少贷,从县域吸收的资金大部分上存到其省级分行,造成在县域基层金融机构的存款大幅上升与支持工业企业发展资金严重不足的矛盾日见突出。由于省级以下银行机构对地方工业企业和项目的贷款缺乏自主经营和决策权,客观上抑制了银行业对工业企业信贷支持的力度,延缓了循环经济发展的速度。二是信贷观念陈旧,存在重城市轻农村,重大型企业轻小型企业,重生产经营轻消费,重重点项目轻非重点项目,使银行支持的领域变得越来越窄。
(五)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仍未得到解决
资源开发建设不仅需要大批有实力的大中型企业,而且还需要大批的中小企业,由于近年来各家商业银行经营战略向大中城市、大型企业、大项目转移,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非常突出,中小企业的贷款份额逐年下降。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困难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制约了资源开发的均衡发展。据调查柴达木地区90%中小企业融资方式依靠银行贷款,由于受社会信用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辖内银行为降低信贷风险,追求效益最大化,提高了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条件,加之审批程序繁琐,直接制约了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一些具有潜能的企业因资金不足使其发展受到制约,一些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生存已受到威胁。
(六)信贷投向“三集中”现象严重,潜在的金融风险加大
一是向优势行业集中。据调查,四家国有商业银行2006年一季度新发放人民币贷款9.4亿元,投入主要集中在盐湖化工、盐湖科技开发等优势企业,占全部新增贷款的98Z。据对格尔木市调查,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均突出了以盐湖资源开发为重点的信贷经营战略,信贷投向侧重于盐湖大中型企业,省级分行直营贷款的比例不断增加,发挥了其整体优势。2005年格尔木市新增流动资金贷款占其新增流资贷款总额的90.3%,由此可以看出各国有商业银行都把信贷投向放在了支持盐湖资源开发上。
二是向大型骨干企业和上市公司集中。格尔木市工、农、中、建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重点投向于青海盐湖集团、青海中信国安科技和技术发展有限公司、青藏铁路建设单位、瀚海集团和格尔木水电有限责任公司,上述企业贷款占格尔木地区金融机构全部贷款的70.6%。其中上市公司1家为青海盐湖集团,而青海盐湖集团贷款占工行全部贷款的80%,占全部贷款的49.1%。
三是向信用程度高的企业集中。据调查,2005年各行新增贷款全部投向A级以上企业,其中,投向AAA级企业占71.2%,投向M级企业占24.7%,投向A级企业占4.1%。由此产生的后果一是导致信贷供求结构矛盾突出,货币信贷政策的调节效应大打折扣。二是潜在的金融风险加大,不利于金融业的稳健发展。
(七)金融机构中间业务和保险业发展缓慢,业务收费不公平、不透明
表现在:一是品种单一,中间业务发展不平衡。海西与其他地区相比,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影响了中间业务的发展后劲,加上客户对金融产品需求不足,对银行金融服务的要求仅停留在银行基本的结算类服务和代理类服务上。而作为商业银行,开办结算类和代理类中间业务,由于不为客户垫款,不参与收益分配也不承担风险损失,只收取手续费,投入少,操作简单,成为各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主要方向。在融资性中间业务、服务性中间业务等方面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二是中间业务市场竞争不规范。中间业务收费不合理现象已成为制约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瓶颈”。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缺乏统一的收费标准和有力的收费依据,目前海西地区各行除基本结算和银行卡业务收费外,其他项目要么不收费,要么收费标准不统一,收费行为不规范,有关部门又未对中间业务收费进行系统、明确的规定,商业银行各自为政。三是代理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工行代理的基金业务不能给予客户交易清单和查询业务,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间业务的发展。四是保险业发展缓慢,产品单一,对试验区经济发展贡献率低。目前海西市场上在售的保险产品达千余种,产品种类涵盖财产、责任、信用、养老、健康、意外等各种保障层面。但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占比很小。
三、完善柴达木资源开发的金融服务意见和建议
“十一五”期间,随着柴达木资源的更大规模的开发及国家重点项目在盆地的开工建设,金融机构各项存款还会迅速增长,预计年增长约20%。这给金融机构支持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金保障。加之近年来,随着柴达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业发展亦日新月异,金融经营管理能力不断加强,金融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金融业务不断发展,金融新业务、新产品不断推出,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金融科技水平不断升级,信息平台不断完善,为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融资、结算等条件。柴达木资源的开发及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给金融业创造良好的发展平台。
(一)健全金融服务体系。一是在充分发挥现有国有商业银行支持柴达木资源开发、循环经济作用的基础上,寻求金融多元化支持,吸引发展信托、保险、证券、租赁、典当、财务公司、投资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增强竞争力。二是组建和引进地方性商业银行或区域性银行在柴达木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弥补国有商业银行从辖内一些地区部分或全部退出后的金融服务空缺,以支持整个柴达木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三是鼓励国有商业银行从长远利益出发,在资源新开发地增设服务机构,为资源开发企业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四是加快发展政策性金融机构,提升服务功能。建议国家开发银行和进出口银行在德令哈市和格尔木市设立分支机构,采取 主动上门服务,现场办公等措施,协商解决试验区重大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申贷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加强对试验区上报项目的筛选、评估、论证和推荐指导工作,对市场需求迫切、工期要求紧的项目,建立绿色评审通道,加快试验区资源开发项目贷款的审批发放进度。办好各项政策性信贷业务,为柴达木经济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政策性金融服务。五是放宽农村信用社经营范围,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六是建立邮政储蓄银行,为柴达木资源提供小额贷款和基础性金融服务。
(二)建立适应中小企业的融资体制。一是健全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各国有商业银行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现有的农村信用社同时也需充分发挥其规模小、经营机制灵活的特点,提供与中小企业发展相匹配的金融服务。改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管理,对不同经营规模、不同经营方式的企业要一视同仁,各商业银行可对中小企业实行综合授信,一次核定,循环使用。建立多层次中小企业风险投资机制,通过担保方式,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进而优化资源配置,支持地方经济建设,最终通过实践形成银行发展离不开地方经济的有力支持,银行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为自己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形成水乳交融,相互依存的紧密型关系。二是通过银行承兑汇票、保函、票据贴现、金融租赁等业务的开展,使中小企业融资方式趋向多元化。三是有效运用多种贷款保障方式,增强银行贷款的安全性,设置专门的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信贷部门,深入了解企业的实际困难和需要,帮助其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建立科学的中小企业风险指标评价体系,从信贷关系、信用等级评估、综合授信和信贷投放等方面提供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在国家积极开展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的条件下,加强与贷款担保机构的合作,引导企业加入贷款担保组织,简化担保程序。
(三)建立直接融资渠道,发展货币市场。一是引导区内企业以股权融资、项目融资或招商引资等多种形式筹集资金,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在严格监管约束的条件下,可允许其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等形式面向社会筹集发展资金,积极创造条件,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和产权交易市场。二是设立循环经济开发基金,国家应放宽资源开发企业上市条件,发行循环经济债券,发行资源开发债券。三是除国有商业银行外,允许政策性银行和保险公司进入货币市场;按同等优先原则积极支持柴达木资源型企业直接融资;适当降低证券公司设立营业部的条件。四是增加国债资金投入资源开发的比例。五是增加柴达木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目前基础设施制约资源开发的现状。六是引导规范发展民间借贷,积极推动合理、合法民间金融业务的发展,逐步放宽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限制,允许民间资本在一定条件下从事金融服务,减轻银行、信用社的信贷压力,提高社会资本的配置效率,拓宽投资渠道,满足正规金融无法满足的合理金融需求,发挥其补充作用。
(四)完善社会服务体系,为金融业支持柴达木资源开发营造宽松的外部环境。一是大力推广担保公司制度,完善担保体系和机制,建立担保基金和担保机构,并依照市场规律,行使担保职责,使企业通过担保机构的运作,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二是规范抵押评估、登记程序和操作规程,减少贷款营销费用。三是大力培育中介机构,制定优惠政策方面,多创造条件,积极引导国内有实力的项目咨询管理机构、评估机构、会计审计机构等中介组织和经纪人机构在柴达木落户,为金融机构准确掌握企业信用状况,实现银企互信合作、共谋发展提供信息资源保障。
(五)大力培育和发展保险市场。更新发展理念,拓宽发展领域,提高保险业在柴达木经济发展中的渗透力:开发个性化的保险新品种,包括网上保险理赔新品种:发展“三农”保险,特别是积极发展服务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民看病、农民养老等方面的保险品种,使保险服务于建设新农村新牧区:更新保险发展模式,努力实现速度规模效益的统一,提高保险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加保险投资者的收益:逐步形成与柴达木地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保险市场主体和合理的保险产品结构,促进柴达木保险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人行海西州中心支行)
一、金融发展现状及对资源开发的支持情况
截至2005年,海西州银行业金融机构总数为111个,从业人员1448人。其中,工、农、中、建4家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55个,占机构总数的50%;农村信用社分支机构34个,占机构总数的30%,邮政储蓄机构22个,占机构总数的20%。截至2005年,全州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118亿元,占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13.4%,资产规模呈逐年增长趋势,“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6.2%。其中各项贷款总额44.9亿元,占全省贷款总额的7.03%;增速分别为7%、8%、14%、—6.45%、10%,资金供给受银行业机构信贷政策的影响呈不规则增长态势。
负债总额116亿元,占全省的13.2%,五年间银行业负债规模年均增速为16%。其中,各项存款总额91亿元,占全省的12.51%,增速分别为22%、34.26%、5.92%、14.4%、13.16%,呈现不均衡增长趋势,2001年和2002年的高速增长主要源于青藏铁路的开工建设和部分大型资源开发项目的启动。存款规模与贷款规模比2004年和2005年为最低,仅为54%和48%。
综上分析,从“十五”期间全州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现状看,负债规模与信贷供给增长并非呈同趋势发展,2001年和2002年由于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青藏铁路二期及青钾百万吨工程等的开工建设,银行业存款业务迅速扩张,为贷款的增加提供了保障,但由于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机制和金融资源配置制度的不当安排,五年间贷款业务平均增长6%,比存款年均增速低13.5个百分点,2004年出现了负增长。银行业整体经营能力和发展水平下降,核心竞争力大大降低,人均贷款增速低于人均GDPl5.88个百分点,凸现了信贷总量的投入不足,经济与金融发展形成反差。
二、柴达木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金融瓶颈问题
(一)金融瓶颈之总量分析
1. 银行信贷供给增长速度严重超低,与经济快速增长形成反差。按照经济增长和信贷供给的关系理论,贷款增长应比经济增长高5-8个百分点。“十五”期间,银行存款年均增长19.95%,贷款年均增长6.51%,分别比全国高5.13个百分点和低11.83百分点,比全省高0.5个百分点和低5.3个百分点;而全州GDP年均增长16.2%,资金输出型的态势和间接融资能力的萎缩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2.资产规模小,人均存贷款余额低于全国及全省水平。2005年,全州银行业存款总额9l亿元,贷款总额44.9亿元,分别比全国人均存款和人均贷款低225元和4290元,比全省人均存款和贷款高10091元和低2840元,不仅表明提供信贷资金的负债度不足,更重要的是表明属于资金输出型地区,全州存差达到46.93亿元,存贷比仅为48.89%,低于全省38.22个百分点,低于全国18.91个百分点。
3.金融贡献度低,与全国及全省水平差距很大。“十五”期间,海西全州金融贡献度平均为48.4%,并呈逐年降低趋势,2005年仅为33%,分别低于全省和全国84.6个百分点和73个百分点。表明银行信贷总量远不适应经济增长的需要。
(二)金融瓶颈之结构分析
1. 产业结构与信贷结构的非均衡性。“十五”期间,海西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以资源开发为主的工业经济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拉动海西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占GDP总量的67.12。2005年末,第二产业产值占到GDP的74.5%,处于地域劣势的第一产业产值,仅显微弱增势,第三产业产值平缓增长。银行贷款结构与之不相适应,一、二、三产贷款占其产值的比重分别为72.23%、37.78%、12.41%,信贷供给远低于各产业产值,二产贷款年均增长29.46个百分点,一产贷款年均下降10.4%个百分点,三产贷款年均下降18.28个百分点,与一、二、三产产值年均增长5个百分点、17.72个百分点和14.42个百分点相比同样凸现出贷款结构及增量与各产业结构及增长之间的不均衡。
2.金融机构设置与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性。海西州境内除工、农、中、建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及四家保险机构外还没有外资银行分支机构、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其他融资类金融机构,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在融资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随着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改革的深化,近年来商业银行在欠发达的县域机构纷纷撤并,有的县仅保留了一家银行机构,有的县除农村信用社外,商业银行机构全部撤出。金融改革的目的之一是促进全社会资金配置效率,提高银行经营效益,因而银行机构和资金向发达地区的转移和流动符合资金的盈利性要求,但是客观上却造成欠发达地区进一步发展滞后的现实成本,金融对县域经济供给总量和能力严重滑坡,资金主要向大城市、经济发达地区和部分具有行业比较优势或价格处于垄断地位的行业积聚,弱势地区的存款被大量抽出,经济发展处于严重的“贫血”状态。由于机构设置的不均衡,信贷供给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迅速萎缩,在产业配置中出现畸形,在区域配置中严重失衡。
(三)资源开发企业融资渠道较单一,金融机构信贷很难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
柴达木工业经济的高速发展、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客观上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和多样的融资渠道。但企业的融资大多仍是以金融部门信贷支持为主的间接融资,银行贷款仍是企业融资的主要部分。一方面柴达木近年来组建了许多新企业,银行由于资信方面的因素很少给予这类企业信贷资金支持。由于辖内各家商业银行深化改革、经营方向、内控制度的调整等因素,很难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尤其是近年来引进的新建企业,由于银行观念的陈旧和对企业资信状况的不了解,把企业拒之门外的事例时有发生。“十五”期间,海西金融机构贷款总量仅增加11亿元,年均增长率为6%,远低于经济增长水 平,这些因素造成州内企业到境外融资。据调查,辖内企业在外地区融入资金达50亿元左右,这不但加大了企业融资成本,也不利于辖内金融业的快速发展。
目前海西地区只有青海盐湖集团下属青海钾肥一家上市发行股票进行直接融资。99年国务院实施债转股,盐湖集团是海西州唯一一家债转股企业,通过债转股获得长期资金约4.6亿元,目前集团还获得国家重点支持建设资金4亿多元。州内其他企业因各种条件所限均未上市融资,但青海碱业、西部矿业等一些大型企业表示近几年内要抓紧上市场,以扩大融资渠道。
(四)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削弱了对资源开发的支持力度
一是目前国有商业银行自2000年开始逐步实行信贷资金“扁平化”管理,自上而下实行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对企业贷款执行统一信贷管理和信用等级制度,信贷权限大幅度上收,企业贷款大多由国有商业银行省级分行以上机构审批,省级以下分支机构贷款权限受到很大限制,尤其是县域机构除了拥有个人消费信贷发放权外,其它信贷权限一律上收。国有商业银行基本只是其上级机构的资金吸存器,只有不贷或多存少贷,从县域吸收的资金大部分上存到其省级分行,造成在县域基层金融机构的存款大幅上升与支持工业企业发展资金严重不足的矛盾日见突出。由于省级以下银行机构对地方工业企业和项目的贷款缺乏自主经营和决策权,客观上抑制了银行业对工业企业信贷支持的力度,延缓了循环经济发展的速度。二是信贷观念陈旧,存在重城市轻农村,重大型企业轻小型企业,重生产经营轻消费,重重点项目轻非重点项目,使银行支持的领域变得越来越窄。
(五)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仍未得到解决
资源开发建设不仅需要大批有实力的大中型企业,而且还需要大批的中小企业,由于近年来各家商业银行经营战略向大中城市、大型企业、大项目转移,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非常突出,中小企业的贷款份额逐年下降。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困难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制约了资源开发的均衡发展。据调查柴达木地区90%中小企业融资方式依靠银行贷款,由于受社会信用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辖内银行为降低信贷风险,追求效益最大化,提高了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条件,加之审批程序繁琐,直接制约了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一些具有潜能的企业因资金不足使其发展受到制约,一些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生存已受到威胁。
(六)信贷投向“三集中”现象严重,潜在的金融风险加大
一是向优势行业集中。据调查,四家国有商业银行2006年一季度新发放人民币贷款9.4亿元,投入主要集中在盐湖化工、盐湖科技开发等优势企业,占全部新增贷款的98Z。据对格尔木市调查,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均突出了以盐湖资源开发为重点的信贷经营战略,信贷投向侧重于盐湖大中型企业,省级分行直营贷款的比例不断增加,发挥了其整体优势。2005年格尔木市新增流动资金贷款占其新增流资贷款总额的90.3%,由此可以看出各国有商业银行都把信贷投向放在了支持盐湖资源开发上。
二是向大型骨干企业和上市公司集中。格尔木市工、农、中、建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重点投向于青海盐湖集团、青海中信国安科技和技术发展有限公司、青藏铁路建设单位、瀚海集团和格尔木水电有限责任公司,上述企业贷款占格尔木地区金融机构全部贷款的70.6%。其中上市公司1家为青海盐湖集团,而青海盐湖集团贷款占工行全部贷款的80%,占全部贷款的49.1%。
三是向信用程度高的企业集中。据调查,2005年各行新增贷款全部投向A级以上企业,其中,投向AAA级企业占71.2%,投向M级企业占24.7%,投向A级企业占4.1%。由此产生的后果一是导致信贷供求结构矛盾突出,货币信贷政策的调节效应大打折扣。二是潜在的金融风险加大,不利于金融业的稳健发展。
(七)金融机构中间业务和保险业发展缓慢,业务收费不公平、不透明
表现在:一是品种单一,中间业务发展不平衡。海西与其他地区相比,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影响了中间业务的发展后劲,加上客户对金融产品需求不足,对银行金融服务的要求仅停留在银行基本的结算类服务和代理类服务上。而作为商业银行,开办结算类和代理类中间业务,由于不为客户垫款,不参与收益分配也不承担风险损失,只收取手续费,投入少,操作简单,成为各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主要方向。在融资性中间业务、服务性中间业务等方面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二是中间业务市场竞争不规范。中间业务收费不合理现象已成为制约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瓶颈”。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缺乏统一的收费标准和有力的收费依据,目前海西地区各行除基本结算和银行卡业务收费外,其他项目要么不收费,要么收费标准不统一,收费行为不规范,有关部门又未对中间业务收费进行系统、明确的规定,商业银行各自为政。三是代理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工行代理的基金业务不能给予客户交易清单和查询业务,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间业务的发展。四是保险业发展缓慢,产品单一,对试验区经济发展贡献率低。目前海西市场上在售的保险产品达千余种,产品种类涵盖财产、责任、信用、养老、健康、意外等各种保障层面。但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占比很小。
三、完善柴达木资源开发的金融服务意见和建议
“十一五”期间,随着柴达木资源的更大规模的开发及国家重点项目在盆地的开工建设,金融机构各项存款还会迅速增长,预计年增长约20%。这给金融机构支持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金保障。加之近年来,随着柴达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业发展亦日新月异,金融经营管理能力不断加强,金融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金融业务不断发展,金融新业务、新产品不断推出,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金融科技水平不断升级,信息平台不断完善,为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融资、结算等条件。柴达木资源的开发及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给金融业创造良好的发展平台。
(一)健全金融服务体系。一是在充分发挥现有国有商业银行支持柴达木资源开发、循环经济作用的基础上,寻求金融多元化支持,吸引发展信托、保险、证券、租赁、典当、财务公司、投资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增强竞争力。二是组建和引进地方性商业银行或区域性银行在柴达木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弥补国有商业银行从辖内一些地区部分或全部退出后的金融服务空缺,以支持整个柴达木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三是鼓励国有商业银行从长远利益出发,在资源新开发地增设服务机构,为资源开发企业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四是加快发展政策性金融机构,提升服务功能。建议国家开发银行和进出口银行在德令哈市和格尔木市设立分支机构,采取 主动上门服务,现场办公等措施,协商解决试验区重大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申贷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加强对试验区上报项目的筛选、评估、论证和推荐指导工作,对市场需求迫切、工期要求紧的项目,建立绿色评审通道,加快试验区资源开发项目贷款的审批发放进度。办好各项政策性信贷业务,为柴达木经济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政策性金融服务。五是放宽农村信用社经营范围,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六是建立邮政储蓄银行,为柴达木资源提供小额贷款和基础性金融服务。
(二)建立适应中小企业的融资体制。一是健全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各国有商业银行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现有的农村信用社同时也需充分发挥其规模小、经营机制灵活的特点,提供与中小企业发展相匹配的金融服务。改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管理,对不同经营规模、不同经营方式的企业要一视同仁,各商业银行可对中小企业实行综合授信,一次核定,循环使用。建立多层次中小企业风险投资机制,通过担保方式,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进而优化资源配置,支持地方经济建设,最终通过实践形成银行发展离不开地方经济的有力支持,银行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为自己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形成水乳交融,相互依存的紧密型关系。二是通过银行承兑汇票、保函、票据贴现、金融租赁等业务的开展,使中小企业融资方式趋向多元化。三是有效运用多种贷款保障方式,增强银行贷款的安全性,设置专门的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信贷部门,深入了解企业的实际困难和需要,帮助其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建立科学的中小企业风险指标评价体系,从信贷关系、信用等级评估、综合授信和信贷投放等方面提供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在国家积极开展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的条件下,加强与贷款担保机构的合作,引导企业加入贷款担保组织,简化担保程序。
(三)建立直接融资渠道,发展货币市场。一是引导区内企业以股权融资、项目融资或招商引资等多种形式筹集资金,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在严格监管约束的条件下,可允许其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等形式面向社会筹集发展资金,积极创造条件,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和产权交易市场。二是设立循环经济开发基金,国家应放宽资源开发企业上市条件,发行循环经济债券,发行资源开发债券。三是除国有商业银行外,允许政策性银行和保险公司进入货币市场;按同等优先原则积极支持柴达木资源型企业直接融资;适当降低证券公司设立营业部的条件。四是增加国债资金投入资源开发的比例。五是增加柴达木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目前基础设施制约资源开发的现状。六是引导规范发展民间借贷,积极推动合理、合法民间金融业务的发展,逐步放宽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限制,允许民间资本在一定条件下从事金融服务,减轻银行、信用社的信贷压力,提高社会资本的配置效率,拓宽投资渠道,满足正规金融无法满足的合理金融需求,发挥其补充作用。
(四)完善社会服务体系,为金融业支持柴达木资源开发营造宽松的外部环境。一是大力推广担保公司制度,完善担保体系和机制,建立担保基金和担保机构,并依照市场规律,行使担保职责,使企业通过担保机构的运作,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二是规范抵押评估、登记程序和操作规程,减少贷款营销费用。三是大力培育中介机构,制定优惠政策方面,多创造条件,积极引导国内有实力的项目咨询管理机构、评估机构、会计审计机构等中介组织和经纪人机构在柴达木落户,为金融机构准确掌握企业信用状况,实现银企互信合作、共谋发展提供信息资源保障。
(五)大力培育和发展保险市场。更新发展理念,拓宽发展领域,提高保险业在柴达木经济发展中的渗透力:开发个性化的保险新品种,包括网上保险理赔新品种:发展“三农”保险,特别是积极发展服务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民看病、农民养老等方面的保险品种,使保险服务于建设新农村新牧区:更新保险发展模式,努力实现速度规模效益的统一,提高保险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加保险投资者的收益:逐步形成与柴达木地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保险市场主体和合理的保险产品结构,促进柴达木保险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人行海西州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