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三立的两种诗学话语

来源 :宜宾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jo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三立在清末民国诗坛享有崇高的地位,其诗学理念中有两个重要却未能引起足够重视的话语:“诗者,写忧之具”与“绵邈”,前者强调诗的内容、主题和功能,后者偏重表达方式与效果,二者相辅相成。这两种诗学话语带有明显的私人体悟意味和强烈的个性色彩,与其所主张的“存已”思想一脉相承,它们既促成他的诗风面貌,也反映其诗风悲情而具“深”“奥”的特质。陈三立清醒地忧伤,隐秘而委婉地低吟与排遣,最终成就一种诗歌与人生相互诠释的经典范式。
其他文献
通过絮凝-厌氧-好氧-煤渣吸附工艺实验对造纸废水在实验室进行处理,得到了一些基本的运行参数。实验中比较了几种常见絮凝剂的处理效果和不同水力停留时间条件下生化处理效果
柴油机状态监测系统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状态数据的存储与管理问题,利用LabVIEW作为开发平台,利用Access2003为系统数据库开发工具开发出了柴油机状态监测数据库系统,其主要功
郭沫若早年求学经历多次学制改革,见证了清末民初教育制度现代化、全民化的嬗变。家塾的旧学训练让郭沫若偏爱闲适、抒情和自由主义的诗风;学制改革带来的混乱教育让禀赋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