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感的理解和培养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理解数感
  
   (一) 描述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在关于学习内容的说明中,描述了数感的主要表现,包括: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的关系;能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这些对数感的具体描述,构成了培养学生数感的主要内容.
   (二) 认识数感
   什么是数感?自从《数学课程标准》第一次明确地把它作为数学学习的内容提出来后,引起了老师们极大的关注,并对它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也得到了各种各样的说法. 例如:
   “数感是指对数的含义、计数技能、数的顺序大小、数的多种表达方法、模式、数运算及结果的准确感知和理解. ”
   “通俗地说,数感是人对于数及其运算的一般理解和感受,这种理解和感受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解决复杂的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 ”
   “什么是数感?顾名思义,就是对数与数之间关系的一种感悟,即对数的一种深入理解,然后内化成一种驾驭数的能力. ”
   “数感是指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对数概念和运算要领的体悟和理解,以及运用这些知识的意识. ”
   “数感是一种心灵的感受,是一种意识活动,它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是一种高级的智力活动,数感更是人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结构变量. 数感来自数学活动实践,又指导数学实践活动. ”
   众说纷纭. 事实上,数感是一个含义广泛的概念.
   首先,可以广义理解“数感”中的“数”.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描述,这个“数”指的是“数”的本义,包括数的概念、数的大小、数的运算以及数的表达,等等. 在研究和应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个“数”所指代的远不止这些. 譬如,许多权威人士在论及数感的存在与作用时,总是与语感、美感、乐感等相提并论,这时的“数”显然指的是“数学”. 什么是数感?美国国家数学教师委员会把它定义为:一种数的直觉. 这种感知涉及五个方面:(1)数的意义;(2)数的关系;(3)数的相关量值;(4)数与量的有意义性;(5)与数的感知相关的更为广泛的框架,能把数学知识与它周围环境中常见的物体和情境相联系. 很显然,这里“数感”中的“数”指代的意义十分广泛.
   再说对“数感”中“感”的理解. “感”就是“感知”,不要把它神秘化与复杂化. 感知即感觉和知觉,感觉和知觉是在客观事物的直接作用下产生的,感觉反应事物的属性,它是知觉的成分和基础,知觉反应事物的整体,它是感觉的有机结合和深入. 数感即是对数学的感知,这种感知能够使人面对某一情境自觉作出反应,主动进行数学判断. 也就是说,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理解数学、运用数学的态度和意识,是使用数学的一种习惯.
   (三) 理解数感
   建立数感可以理解为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这对每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使每个人都成为数学家,但我们应该使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会数学地思考. 学会用数学思考是形成数学化和抽象化的数学观点、运用数学进行预测的能力,以及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的基础.
   关于数感,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理解:
   1. “数学地”思考数学
   学数学没有数感,就像学美术没有美感,学音乐没有乐感,学语文没有语感一样可怕. 我们的学生几乎天天与数学打交道,但他们真正懂数学吗?下面举几个司空见惯的例子:
   (1) 图上距离是120千米.
   (2) 1.25 × 8.8 = 1.25 × (8 + 0.8) = 100 + 10 = 110.
   (3) 120立方厘米 = 120克.
   (4) 一辆汽车一次最多能运货4.5吨,现有20吨货,这辆汽车几次才能全部运完?
   20 ÷ 4.5 = 4.44 …(次).
   答:这辆汽车4.44…次才能全部运完.
   学生对那些显而易见的错误感觉不到,这说明他们并没有真正懂数学. 天天操练充其量不过是机械地搬动那些数学符号,而对那些充满生命力的符号所蕴涵的真正意义并没有去思考,更没有“数学”地去思考. 我们的老师常常说“你的脑袋怎么少了一根筋”. 他们少的这根“筋”就是“数感”. 审视我们以往甚至是现在的数学教学,可以肯定地说,较少地对学生进行数感的培养. 比如,对数的运算的教学,量与计量的教学,注重的是形式化的思维程序,忽视数学知识与现实意义的联系,建立不起“数感”. 许多学生对十分明显的错误视而不见,缺乏数感是主要原因之一. 学生一旦有了数感,就会很自觉地、很主动地对自己的运算过程及其运算结果进行洞察与分析判断,并作出合理的解释.
   2. “数学地”思考生活
   数感使人眼中看到的世界有了量化的意味,当我们遇到可能与数学有关的生活问题时,就能自然地、下意识地与数学联系起来,或者试图进一步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处理和解释.
   3. “数学地”解释现象
   数感,包括将数与实际背景联系起来,用数学的方式思考问题. 例如,当我们走进一个会场,只要我们大致知道一排有多少个座位,有多少排,我们就能估计出这个会场的容量,参加会议的人数. 在实际生活中看到某种现象时,能够自觉地与数学联系起来,就是一种数感. 著名的“哥尼斯堡七桥问题”就是一个范例.
  
   俄国的哥尼斯堡城里,布勒格尔河的两条支流在城中心汇合,汇合处有两个小岛,河上有七座桥连结小岛与陆地. 那里的游客很多,一天,一个游客突发奇想:要一次性不重复地走遍七座桥. 他的想法很快引起了许多游客的兴趣,都尝试着去走走,但没有一个人成功. 后来,这个问题传到了瑞士数学家欧拉那里. 欧拉并不去走,而是用数学的方法去思考解决这个问题,同时一笔画的问题也由此提出. 能够很自主地把看到的生活现象与数学联系起来,这就是数感.
   总之,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是人的一种使用数的习惯. 它不只是一个观念,而是由学生本身多年有关数的经验发展出来的认知结构.
  
   二、培养数感
  
   培养学生的数感,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学会用数学的方法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 教材没有专题的数感训练内容,数感的培养应当结合有关内容,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在学数学中建立数感,在用数学中培养数感.
   培养数感的关键是赋予数的有意义性.
   (一) 在数的概念教学中培养数感
   在小学阶段,学生要学习的许多概念本身是抽象的,如果像传统教法那样,把概念灌输给学生,就割裂了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那么,在学生的头脑中,这些概念只是一种符号,使知识失去了其真实的生活意义. 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把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在生活背景中充分地感知,充分地体验,再加以适当的抽象概括. 例如,分数数学符号的出现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因此,创设具体的情境,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分数的形成,就显得十分重要. (二) 在数的运算教学中培养数感
   对于计算教学,教材一般是按照计算中出现的不同情况,由易到难进行编排的. 例如,“笔算乘法”的教学,教材是按照因数位数的多少、有否进位、因数(或积)中是否有0等不同情况,分10个例题进行编排. 这种编排导致教师在教教材时重运算方法指导,轻运算意义理解. 学生习惯于套模式,不去判断运算方法是否合理,估计运算结果是否准确.
   活动是教学发生的基础,教学既是认识过程,也是活动和实践过程. 鉴于此,数的运算的教学,也应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通过学习活动增强学生对数的运算意义的理解,培养数感. 例如,10以内加法的教学. 可以安排套圈的小游戏活动,然后根据学生套入的和未套入的两部分,算一算每个小朋友套圈中用去的套环个数. 因为这是学生熟悉的游戏,所以他们在游戏过程中,能不知不觉地体会到加法运算的意义. 同样的道理,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也应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其意义,领悟数感.
   (三) 在数量、数形结合的教学中培养数感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的科学. 因此,要鼓励学生尝试用数量、数形结合的方法去刻画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状态,并从中进一步认识定量刻画事物的方法,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建立数感. 例如,一叠纸大约有多少张?一张报纸有多少个字?走进一家套房,说说有多大?让学生在用一定的数去刻画具体事物的过程中,建立数感.
其他文献
引进的13个日本香稻品种中,香味、株型结构及产量性状表现均较好的品种为"冷",其次是"十和锦"和"祝贺".具有良好株型结构的"萩香"作为清香型香稻品种,也有较好的利用价值.
“活动”是一个涵义广泛的概念,它一般是指“主体身心参与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参与者积极能动地获取经验的过程”,具有感性实践与心理过程有机联系的特征.   我们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感性实践即外显活动一个方面,而忽视了与心理过程即内隐活动相互作用的重要性. 要改变传统教学的这种状况,就要在教学中促使学生的外显活动与内隐活动有序转化,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多向交流的系统. 通过由外显活动激活内隐
【摘要】本文对初中数学中的图形的运动进行了简单的概述,针对初中数学教学的特点,讨论了图形运动的观念在初中数学教学思想中的体现.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图形运动 教学思想    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培养能掌握数学概念、公式,解答数学习题的知识型人才,也要注重数学素质教育.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教材中将图形的三种运动:平移、翻折 、旋转集中在一起,合成为“图形的运动”,这使图形运动这一知识体系更
论证Mestizo在菲律宾制种低产的主要原因是花期问题,与亲本特性、栽培管理也有很大关系,并提出相应对策.
选择不同花卉品种种子(虞美人)和根茎(球根海棠、大丽菊),用不同高剂量60Co-γ射线急性辐射处理后,设对照组进行种植.在生长盛期用美国产CID301PS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不同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