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悲歌南易水

来源 :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gxia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易水,俗称雹河、瀑河,发源于狼牙山东麓,流经易县南部,经瀑河水库注入白洋淀。
  历史上南易水曾是政治军事方面的一条重要河流。战国时期这里是燕赵边界,南宋时再次成为宋辽边界,明时又是朱棣初起兵的战场,至今沿河仍留有多处遗迹。我们知道,燕文化是北方尤其是保定地区的地方特色文化,南易水上的这些遗迹则是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些遗迹中我们可以领略到燕文化的那种激越昂扬、慷慨悲壮的内涵。
  送荆陉
  两千多年前,荆轲南下刺秦走过南易水,留下了“送荆陉”这一千古遗迹。按史籍所记,“送荆陉”应是塘湖村南、南易水南岸的紫华山上的一处山口。当年,燕丹就是站在这里,目送荆轲驱车远去的。在那里,他们举行了庄严的祭祀路神仪式,然后话别,高渐离击筑,荆轲和歌“易水寒”,众竭怒发冲冠,气氛达到最高潮,荆轲登车终不回顾。
  易水因荆轲著名于世,而荆轲又借一首“风萧萧兮易水寒”把自己的行动羽化为一首慷慨悲歌。历史上有过不少刺客,而唯独荆轲被人们千年传诵,正是因为有那场悲壮的易水送别,有那首慷慨激昂的“易水悲歌”。
  易水长城
  南水北调要穿过南易水,对文物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在北岸除发掘了两处古墓外,还发掘了一段墙体,这就是有名的燕南长城。
  燕昭王时,为了防御北面胡人的南下骚扰,修筑了燕北长城。在南界,为了防御赵、齐、中山等国的进攻,修筑了燕南长城。燕南长城由易水堤防扩建而成,所以又称“易水长城”。易水长城西起狼牙山科罗坨的第二山峰,经柳泉到塘湖,便开始沿着南易水北岸向东蜿蜒盘桓,经徐水,走安新,过雄县,入廊坊,止于大城县的子牙河西岸,全长500多里。
  长城建成后,这里就成了一道天险。那时,南易水河面宽阔,水流汹涌,北岸本来就是峭壁,加上高耸的城墙,自然成为一道易守难攻的屏障。从此这里也就成了鼓角相鸣、腥风血雨的厮杀战场。秦、赵多次攻燕。到了汉朝,仍战事不断。北宋时,这里又成为宋辽边界。杨延昭镇守于此,著名的“遂城之捷”“羊山之伏”都在南易水两岸,这两战迫使萧太后写下降表。千古易水,风雨萧萧,流出了多少故事,淘尽了多少英雄?
  铜帮铁底运粮船
  在南易水两岸流传着许多“燕王扫北”的故事,有一个叫“铜帮铁底运粮船”: 燕王朱棣与宫廷军队战于狼牙山,大本营驻地所需粮草要到40里外的塘湖驮运。一路河水汹涌,两岸山高坡陡,运粮十分艰难,眼看就要断了粮草。朱棣来到河边,看着咆哮的河水大声喝道:叫这河水潜流40里,变成“铜帮铁底运粮船”!朱棣就是后来的永乐皇帝,皇帝自然金口玉言,第二天河水就不见了。顺着河道运粮,顺达快捷,原来阻路的河道成为天然的运粮大道。直到今天,从塘湖村向西仍然是干枯的沙河床,只有暴雨时才有山洪泄下;而村东则聚泉成湖,清波荡漾,河水汩汩东流。
  这个传说是有史料依据的。朱棣为夺取皇位,起兵北平,号称“靖难之师”,宫廷派军征讨。朱棣经过多年厮杀征战,终于攻入南京,夺取了皇位。而燕赵大地却饱受战争摧残,“村庄毁去十之八九,民仅存十之一二”,有诗曰“春燕归来无栖处,赤地千里少人烟”。在南易水岸边有一个叫沈村的小村庄,《易县地名志》载:“沈村始建于明朝,燕王扫北时,幸存几户仍集居于此,故名剩村,沿至清朝演变为沈村”。这如同山里人把被狼叼走、咬伤了头骨而又侥幸生还的孩童取名“狼剩”一样。战争这匹野狼吞噬了多少生命?!
其他文献
前些年,香港的古装戏在大陆特别火。那几年,香港出了多少古装戏?比如《戏说乾隆》,内容完全是乱写的,不是说历史上真正的乾隆,但让他穿上古装,说明香港人内心深处还是有历史情结。同样一个故事,讲一个香港老板有了私生女,大家会觉得没什么好看,穿上古装,爱看的人就多了,这就是历史情结。虽然是香港,但毕竟还是中国人,文化心理还是有许多接近的地方,比如说,孙隆基写的对中国人的解读,全中国,包括港澳台都适用的。 
期刊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期?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恩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行行重行行》    古诗是与今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一般唐代以后的律诗称今体诗或近体诗,非律诗则称古诗或古体诗。《古诗十九首》大约是东汉后期作品,大多是文人模仿乐府之作,也
期刊
如果要给这个古老帝国的开放历程找到一个象征性起点的话,那么1862年是恰如其分的。这一年的6月11日,英国圣公会传教士包尔腾,踏进了位于北京东堂子胡同49号的总理衙门东院,开始了他给同文馆学生的第一堂英语课。    这是一座“按照北京标准的样式建造,地面用砖砌成,屋内的装饰也很少”,由一层平房围合而成的小院。它的前主人——大学士赛尚阿,曾是一个固执的排外主义者,他在1846年5月8日写给道光皇帝的
期刊
古往今来,在风雷激荡硝烟四起的历史关头,多少英雄豪杰长剑匹马,纵横四海,建功立业,百代流芳。然而同时,还有另外一些功败垂成的悲剧英雄,令人扼腕长叹。在近代中国和日本,处于同一时代的洪秀全与西乡隆盛的成败得失,便如一曲悲歌,余音难尽。他们都出生寒微却胸怀大志,以霹雳雷霆之手段,开创震古烁今之伟业;他们掀起惊天狂涛、几乎倒旋乾坤,却又都在辉煌的巅峰忽如大厦之倾,死于非命。而更发人深省的是,他们都壮心填
期刊
人之乐山好水,自古皆然。古人曾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慨,今人更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就连孔夫子也曾站在江河之边,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喟叹,提出了“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历史宏论。  《论语》中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仔细想想,这话所蕴甚丰。东坡诗云:“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唐人常建诗说:“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说的都是山和水的风情灵性,与智者、仁者几有
期刊
自古江南出美女。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宁绍,一个有着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宝地,得江南水乡之灵秀,育千古美女之精华,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这里曾经产出过美女西施、孝女曹娥、情女祝英台、才女唐琬、侠女秋瑾。人们把她们统称“五女”。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女才。她们,给后人留下了一个个至今还荡气回肠的故事与传说。    美女的沉鱼之姿    世人多以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形容女子的美丽,事实上这两句话说的
期刊
汉字是表达的工具但又不仅仅是,它还带着与生俱来的历史温度和文化内涵。陈寅恪先生说:“凡解释一字,即是做一部文化史。”确实,每一个字的诞生,都有诸多构成因素以及变化与演进特点。其中一些汉字甚至记录和承载了文明的进程、文化的特性、民族的特点、国家的发展,它们构成了中华文化的核心,树立了中华文明的旗帜。    “道”始见于西周金文,以“首”表音(古音“首”“道”相近)。“道”就是现在的路,其意义引申开来
期刊
顺应“风寒暑湿燥火”,与大自然齐步走    中医强调天人合一的养生观,认为天地是个大宇宙,人体是个小宇宙,天人是相同的,人无时无刻不受天地的影响。大自然有“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变化,人要随着大自然的变化而变化。无论是饮食还是穿衣服、体育锻炼等,都不能违背自然的规律,否则就会生病,甚至死亡。  《黄帝内经》说到一年四季有变化,人们的作息也要与之相适应。春天,万物从沉睡中苏醒,开始萌发,生机盎然。人
期刊
俗话说,“男儿膝下有黄金”。因为男儿的膝盖事关尊严、面子、人格等等,轻易是不能弯曲下跪的。  下跪这种身体语言,其含义就是臣服、恭敬、感恩戴德、伏低做小。中国历史上的礼仪要求见官磕头,磕头首先是需要下跪的。当然,下跪表示屈服、不平等,外国人也是这样看的,但却绝不是这样做的。当年受英国国王委派来华给乾隆皇帝祝寿的马嘎尔尼坚决拒绝给中国的乾隆皇帝下跪磕头,因此引出严重的外交纠纷。因为下跪磕头的问题,东
期刊
鲁迅先生在《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一文中这样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先生在这里所说的“中国的脊梁”,毫无疑问,指的就是中国古代的优秀知识分子。  自古文人多强项。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究竟哪类人最有骨气呢?请翻开历史认真地查一查,最有骨气的恐怕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