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间艺术走进课堂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agao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间艺術是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活动中总结创造出的艺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融歌唱、舞蹈、杂技、美术于一炉,表演上讲究唱、念、做、打等技巧,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社会生活的高雅民族艺术,带给观众以美的享受。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课堂引进民间艺术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反映的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或地方名人贤士、风土人情、生活习惯,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高尚道德情操培养的好教材。好的剧本、好的唱词、好的动作都是非常好的课外阅读材料,又是积累语言词汇的好形式。而要演好一个戏、配合好某个角色,对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锻炼他们合作的能力是大有好处的;另外对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平、审美能力、理解能力及人文素养也大有益处。
  一、开通课堂渠道
  课堂引进民间艺术绝不是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而是补充音乐内容、提高课堂品味。民间艺术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要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利用音像制品和戏剧的特点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音乐教材和艺术教材有机结合起来相得益彰。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注意各个地区以及各民族方言的特点,有针对性、有目的性、有实效地进行学习。通过一个环节可以了解各民族的语言特点以及一些民族习惯,增加学生的知识,丰富学生的大脑。学校在实施教学的同时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让学生通过多看一些民间艺术音乐的录像、多听一些民间艺术音乐,开拓视野,充分感受民间艺术音乐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民间艺术音乐的欲望。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材料,教师应在结合教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使用教材、创造教材。民间艺术教材的发展与继承离不开表演与欣赏,让学生多模仿民间艺术中的一些动作,掌握表演的技巧,一方面可以锻炼身体,另一方面可以感受民间艺术的内在美。通过“结合方言、结合媒体、结合教材、结合表演、结合欣赏、结合提高”的“六结合”,学生不仅能准确熟练地学习民间艺术,而且会唱会表演某些东西,在校内形成了人人懂民间艺术、人人会民间艺术的局面,从而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二、沟通课外多条线
  民间艺术引进课堂,不光是靠课堂教学,还要沟通课外活动。少先队广播站可开设民间艺术欣赏专栏,每年的“六·一节”也要有民间艺术的东西。学生也可以在周末、假期自愿地参加一些民间艺术活动,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体会民间艺术音乐给人们带来的乐趣,学习民间艺术音乐的知识。总之,可通过多种渠道来练习、巩固,提高民间艺术教学的实效。从普及到提高,虽说不能要求每个学生都成为民间艺术的名家,但学生应对传统民间艺术的文化价值和审美意义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认识。
  三、尊重学生对艺术材料的“自主选择”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材料,要有开放性和弹性,提倡突破教材对学生教育的禁锢,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做教材的主人而不能成为教材的奴隶,既遵循教材又要跳出教材。”民间艺术正是在此基础上走进了课堂。它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化选择出发去拓深、拓宽音乐课程的内涵和外延,并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教材作了适当“重组”、“裁剪”。民间艺术是丰富的,它包含的内容很多很多,学习民间艺术并不是让学生必须掌握它的方方面面,而是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例如:有的学生愿意听吕剧,那么他就可以学习吕剧;有的学生愿意扭秧歌,那么就让他学秧歌舞……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民间艺术熏陶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四、激发创新精神,培养自我探索能力
  民间艺术音乐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艺术的精华。学生在继承优良文化的基础上,也可以自主进行发挥和创造。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启发、引导学生,让学生结合民间艺术的特点、发展的趋势,尝试自己编写教材、自己学习教材、自己表演教材,多写多练,多问多学,在锻炼学生综合素质的条件下,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自我探究的过程可采用小组进行交流、合作、整体汇演等形式,充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自我探究的能力。
  课堂引进民间艺术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素质,民间艺术也得到了发展与继承。努力把艺术教育与学校素质教育结合在一起,真正收到了以艺辅德、以艺增智、以艺滋体、以艺怡美、以艺补劳的整体效果,逐步形成了以传统艺术教育为主的建校特色。
其他文献
学校要实施职级管理制,从“订、抓、督、议、奖”五方面入手,积极做好向导,把管理权限下放到班级,创设自主管理的环境,为学生搭建成长的平台,以利于调动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订”好公约  1.制定班级目标。目标是行动的指南,制定切实可行的班级目标,对促进班级目标管理、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各班的学期目标张贴于教室,时时刻刻引领着每个学生为实现目标做出
期刊
摘 要:在美术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生活,走进生活,创设情境,发挥想象,在创作中发挥自己的个性,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积极参与到美术创作活动中来,是美术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生活 美术 想象 创造力  元代画家黄公望“终日只在荒山乱石丛木中生,意态忽忽,人不测为何,乐而忘返”;唐代画家王默“扁舟泛海”以尽览“海中之水”为趣;美国作家杰克·伦敦早年当过工人、水手、淘金者,广泛地游历人生……这些热爱
期刊
现代教育观认为:素质教育的实质是对学生实施主动性教育,数学教学为体现素质教育,应唤起学生的主动意识,注意开发人的智力潜能,发展学生的集体精神,形成学生的精神力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成长。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培养,采取相应的对策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和帮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发现者。为此,我们探索构建了小学数学“主动参与”教学模式。  一、教学模式名称  
期刊
如果你承认小学生“作文难”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的话,那你一定也会承认“无话可说”是造成小学生作文难的重要原因之一。面对着诸如“记难忘的一件事”、“记一次有趣的活动”或者是“我__了”、“这节课真__”这样的文题,看似都是从学生生活中来,然而学生提起笔来,苦思冥想一番,搜尽肚肠之后,很多学生仍有无从下笔之感,大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叹。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总目标:“能
期刊
列宁特别喜欢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因为乐曲中表现的激昂的斗争精神激励感动着列宁。而贝多芬也曾说:“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这说明音乐以情动人,并直接触摸人的灵魂深处。在优秀的音乐作品中都凝聚着作曲家崇高的精神,它感染人,激励人,教育人。音乐不仅可以作为思想的一种载体,而且还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理及情感世界,使人产生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体验。因此,通过音乐进行情感教育是培养学生高尚的
期刊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新课改下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也是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创新语文教学方法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大胆突破。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笔者认为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鼓励质疑,点燃学生的创新火花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探索,探索便会有所发现。质疑问难是创造性思维获得发展的前提,学生的积极思
期刊
回顾十几年的小学作文教学,感到自己在引导学生“会写作文、爱写作文”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下面把自己的几点做法谈一谈:  第一,重视阅读,善于积累。  唐朝诗人杜甫有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说明了读书与作文的密切关系。因此我每次接到一个新班,都要鼓动同学们自觉向班级图书厨献书,我也自觉地把家里的很多书报贡献出来。我还让图书代表到学校图书室借一些报刊放到班级图书厨中。书橱里的书,每月更换一次
期刊
摘 要: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专门学科,怎样在品德课中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提高品德课教学质量,是当前品德课教学中需要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品德课 教学 质量 意识  课程改革以来,思想品德课划分为《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总得来说,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专门学科,怎样在品德课中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提高品德课教学质量,是当前品德课教学中需要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我结合自己的
期刊
音乐是积聚灵感、催发情感、激活想象的艺术,是实施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在优美的旋律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其中的诗情画意,而且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然而,实践证明: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的本性。长期以来,音乐课堂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把音乐教育禁锢在固定的区域内,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热爱音乐的情感受到极大的抑制。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如何激发学生的音乐灵性,以满足学生“自
期刊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21世纪知识经济、信息化、全球化给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变和深远影响,划时代的教育理念显得尤为突出和十分重要。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除了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外,还应使学生具有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亦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