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法制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来源 :中国教育发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3356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设法治国家对法制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学校的法制教育依然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何增强教育的实效性?本文主要探讨使学生能够自觉依法行使权力、履行义务等重要内容。
  关键词:法制教育 实效性 途径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一治国方略的确立和实施,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应具备相应的法律素质,特别是学生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应具有较高的法律素质。学生法律素质的高低,关系着国家未来的前途和命运,关系着依法治国的进程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法制观念,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成为当前学校乃至全社会关心的问题。
  1、当前学生法制教育现状。学生法制教育,即学校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总称,它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法制教育的内容既涉及法律知识、思想理论、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又涉及对学生法律行为的引导。近年来学校在学生法制教育中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法制教育目标不明确。法信仰是人们对法律的无限信服与崇拜,并以之为行为的最高准则。法若不被信仰,则形同虚设。众所周知,当苏格拉底被指控违反城邦宗教、渎神和腐化青年等罪而被判死刑时,虽然他有机会逃跑,但仍坚持一个公民必须遵守法律的道德信仰,最终以身殉法。然而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把法律素质的高低等同于法律知识的多寡,非常努力的为学生灌输法律知识,却忽视了更为重要的信仰教育,即培养学生对法的信仰。一些学生则认为,学习法律知识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规避法律,钻法律的空子。所以知识学习固然重要,但是通过学习法律知识,领会法治精义,建立社会主义的法制观,则是提高学生法律素质的关键。
  1.2法制教育内容相对滞后。法制教育内容的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教育内容上重义务、轻权利,导致权利、义务的错位。教师向学生灌输最多的是法律是约束人们行为的规则,法律意味着约束,法律意味着义务。这就导致学生认为自己不过是义务主体而已,而非权利主体,其结果是学生消极守法,法制教育也就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另一方面表现在教育内容上重法律知识的传授,轻法律信仰的培养。
  1.3法制教育的方式落后。当前,学校进行的法制教育主要表现在重理论轻实践。大多学校都是开设理论课进行相关法制教育,而很少使用社团活动、模拟法庭、普法宣传等多种法制教育形式,使法制教育变成了单一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学习的目的也只是应付考试。即使对于理论课程的教学,也以简单的宣传法律条文为主要内容,很少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不能深入到法律的道德层面,向学生阐释法律所包含的现代道德价值观念。这样学生虽然在现实生活中经常看到或听到社会上的各种法律案件,但总觉得那些都是别人的事情,跟自己无关,无法想象自己是一个具体法律关系的参与者,难以从法律的角度去思考和评价。
  
  2、增强学生法制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2.1准确把握教育目标,切实转变思想观念。“五五”普法规划提出了“通过扎实的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制实践,进一步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依法管理的自觉性,提高依法治国和服务社会的水平”的总体目标。这也是为学校法制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目标。因此增强学校法制教育的实效性,从根本上讲,必须紧紧抓住培养学生法律素质这一核心,在法律素质的培养上下功夫。为此,一是要切实防止和纠正只重视法律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法律精神的弘扬的倾向。二是要切实纠正以守法教育作为法制教育归宿的传统观念和价值取向。要从转变观念入手,要从过去单纯以守法作为法制教育的初衷和归宿的观念模式中解放出来,转变为以培植人们对法律的终极信仰为出发点,转变为以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为归宿,才是在更深层面上对素质教育和建设法治国家的回应。
  2.2构建合理的教育内容体系。首先要做到法制教育与法律知识普及相结合。其次要注重法制教育与法制价值观的培养。事实证明,有了科学知识不一定具有科学意识。同理,有了法律知识也不一定具有法律意识。因此,在法制教育中,必须帮助学生树立对法律的正确认识,确立对法律的内心信仰,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第三要注重法制行为判断与公民意识的养成。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对学生进行合法行为、违法行为等基本法律行为的教育,使其对各种法律行为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在遇到涉法问题时能够从法律的角度出发,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严格依法办事,主动维护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合法权益,勇于并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3改革法制教育的方式方法。课堂教学是增强学生的法信仰的主要途径,但是仅仅只是这一环节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社团活动、模拟法庭、普法宣传等多种法制教育形式。在大型的晚会上可以插入普法或弘扬法律精神的节目;在“法制宣传日”、“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等重大日子举行法制讲座或学术沙龙活动;引导学生收看《今日说法》、《法律与道德》、《法与经济》等权威性法制栏目,阅读相关报纸杂志等等。教师也应该有针对性的展开教学,要围绕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案例教学法是法律基础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吸引力和帮助学生尽快理解法学理论,掌握法律条文。同时也要注重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进行教学,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把文字、声音、视频融为一体,以其形象性、生动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其他文献
【摘要】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要牢固坚持这一导向性因素,关键在于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平民化的馬克思主义和通俗化的方法才能更容易被广大人民接受,使广大人民群众知晓认同马克思主义并自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信仰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构建    The Construction of Marxist Belief cu Education and s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提出中小学教师要适应新形势和新变化,加强自主发展。在自主发展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地推进教师素质的提升、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自主发展 以人为本 全面 协调 可持续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党的十七大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
期刊
【摘要】弘扬教师团队精神对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意义非凡,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它决定了学校的前途。本文从教师团队精神的内涵着手,论述了教师团队精神的作用和培养的途径,以此来强调教师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关键词】教师 团队精神    Discussion on the collectivism of the teachers working in the border area  Zhao Yunx
期刊
【摘要】数学是以严密的逻辑为基础的一门自然学科。它对学习者、教师和编者无论在知识体系上还是在逻辑思维上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甚至超出了同一阶段其它学科对逻辑的要求,具有很强的超前性、严密性。在中学阶段由于诸多原因而导致解数学题目时出现纰漏、不足之处,有时是所学知识范围有限,有时是考虑问题不全所造成的。函数及相关题目是近几年各地中考的热门和首选。  【关键词】直角坐标系 距离 等腰三角形    One
期刊
摘要:21世纪的学校领导要有前瞻性、敏感性和创新性。学校管理者即校长应正确运用权力性影响力,充分发挥非权办性影响力,根据本校的基本实际,兼容并包,取各校之精华以供己之灵活运用。  关键词:校长 权力 学校管理    一所好的学校,背后必定有位成功、优秀的校长。21世纪的学校领导要有前瞻性、敏感性和创新性,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他是学校未来发展的设计师,是能够激发全体师生的智慧、勇气和责任感的人。校长如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适应终身学习、不断发展的要求。本文从此理念出发,探究最优化的自主学习模式,培养学生增强自主学习意识,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能力,不断完善自己。  关键词:最优化 自主学习模式 学习能力    1、研究背景。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新课程强调学生适应终身学习的要求,具有终身学习的基础
期刊
摘要:一节高效课,它是由教师和学生合力打造而成的。这其中教师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尽管教师不再是教学中的主角,但他毕竟是“平等中的首席”,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因此,教师决定着一节课能否成为优质课、高效课,也就是说,优秀的教师才能上出高效课,责任心不强的教师只能上出低效课来。希望我们在关注学生学习的同时,多多从各个方面关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打造高效课堂夯实基础。  关键词:高效课堂 关注教师 关注学
期刊
【摘要】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青少年科学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国家未来的发展。环境问题是世界未来的重大课题,本课题拟通过环保科学知识问卷对职高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当前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情况,用过程教育形式开展生态环保意识培养教育活动,提高职高学生生态环保科学素质,为社会提供高素质就业人才,为保护地球环境做贡献。  【关键词】青少年 环保 科学素质 培养    Practice and research on
期刊
摘要:通过几年新课程改革的实行,新课改确实给基础教育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课程理念与课堂实践也实现了逐步融合。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行过程中的问题有:教师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课堂“对话”的“温度”,忽视了深度,把课堂“对话”简单地理解为“回答问题”、课堂提问;过分追求课堂趣味性,忽视学科性;片面夸大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多媒体使用不当。对此提出如下建议:有关部门要改进师资培训方式;教师对新课改要认识到位;教
期刊
摘要:网络的诞生,缔造了一个完全没有地域限制的虚拟社会,网络的开放性、隐蔽性与无约束性导致人们道德失范。如何应对人们伦理道德环境的变化?笔者认为应针对不同层次的人的特点,进行不同的伦理道德教育。  关键词:网络道德 网络道德失控 网络道德修养    有人说,19世纪是铁路的时代,20世纪是高速公路的时代,21世纪则是网络的时代。网络被誉为“第四媒体”,尽管它出现的历史并不长,但对社会的经济、政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