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存在碎问碎答现象,碎问是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基于此,本文对主问题的设计方法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课堂阅读 主问题设计
主问题是教师在充分研读文本的基础上,从整体角度出发所精心设计的,能够引发学生对单篇课文或一组课文,进行阅读、思考、讨论、理解、品味、欣赏、探究等活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的关键问题。
一、课堂阅读教学主问题的设计意义
1. 凸显阅读特点与本质
主问题是引导学生深入阅读的关键,是阅读教学中能从教学内容整体角度或学生整体参与角度引发思考、理解和欣赏等过程的重要组成。阅读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增长见闻、训练思维、积累语言、提升能力、丰富体验等等的综合过程,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而在主问题引导下的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则更贴近阅读的这些特点,尤其能够使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训练思维、积累语言、提升能力、丰富体验,而碎问,也就是多问题则注重获取信息和知识这一方面,在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和提升能力等方面较为欠缺。
2. 更利于开展阅读教学
主问题对于阅读教学的理念、目标、内容、过程、评价等方面均有影响,从教师层面来看,主问题的存在更有利于教师组织和开展阅读教学。首先,根据课标要求,阅读教学要求关注学生的感受,教师不能够用单方面的讲解来替代学生的阅读,而应该充分体现阅读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这一本质特征,而最终主问题的解决也需要建立在学生的深度阅读基础上,这一过程注重学生对文本的把握,也强调学生的独特体验,有利于贯彻阅读教学理念。
3. 更利于学生发展
主问题并不会像碎问一样能够立即进行回答,或通过“是”或“否”来回答,而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其产生阅读兴趣。此外,主问题也更强调答案的丰富多样,不追求唯一和固定,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及其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使学生的阅读兴趣与能力得到同步提升。
二、课堂阅读教学主问题的设计原则及依据
1. 主问题的主要特点
(1)主问题强调思考,发散学生思维,这体现在问题不能够立即作答,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沉淀和思考,且无固定答案,对发散学生思维起训练作用。(2)主问题强调对话,有学生之间对话、师生之间对话、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等等,且对话强调有效性。(3)主问题的设计考虑到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体现层次和递进等特点。对同一篇文本,可以运用多种不同的方法设计主问题,主要依据就是主问题的特点。例如,《咏雪》如果也利用标题设计问题:谁在咏雪?如何咏的?你对此如何评价?就不如运用关键词来设计主问题:谢太傅发笑的原因是什么?第二个主问题的设计很明显更能够吸引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思考,对学生的思维训练作用也就更大。
2. 依据主要特点确定设计方法
主问题与传统设问的关键区别就在于强调对学生能力的训练,也就是语言、思维、探究等多方面。因此,依据训练性、活动性等特点确定设计方法,能够真正地提高主问题在阅读中的作用。例如,在《狼》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理清课文脉络,在学生经历过发现角度的过程后,教师则可以根据学生所发现的角度,适当地补充屠夫、狼、情节、夹叙夹议、层次角度。教师考虑到《狼》这篇课文本身十分清晰的思路,抓住脉络并结合多维反复法设计出主问题,使得学生在阅读后基本上能够概括、总结出文章的脉络,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
此外,生成性也是主问题的一大特点。例如,在《陈太丘与友期行》中,主问题为:结合文章内容,概括主旨。有的学生會批评友人的无信无理,也有的学生认为友人有好的一面,比如知错就改,元方批评他时,他也没有找借口,作为一个大人虚心听取小孩的批评等等,这就属于生成性的回答,且没有脱离文本。教师根据这一说法便可以顺势提出主问题:除了元方突出的优点外,还有什么缺点。“结合内容,评价人物”这一生成性问题相较于“结合内容,概括主旨”更具有多角度性。
3. 依据文本功能确定设计方法
不明确选文的功能,就很难确定主问题,因此,教师首先要明确选文功能的分类:(1)定篇。定篇指的是经典文本作品一类,阅读目的多为理解作品本身,强调对学生阅读鉴赏能力的培养,如古诗词等等。主问题的作用就是带动学生对定篇文本的反复阅读、思考、欣赏和探究,具体方法则应该围绕文本语言、人物、情感、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多个角度,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2)例文。例文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共同法则,总结出基本原理,这就需要教师选择好例点,如在《芦花荡》中,教师介绍完景物描写的作用后,就可以设计主问题:找出全文中所有景物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三、主问题设计常用方法
1. 根据文体
文体不同,教学内容会不同,主问题的设计方法也就不同。例如,在《背影》中,教师常会引导学生从记叙文和写人的角度来解读这篇文本,问题设计为:文中写了关于父亲的几件事?着重写哪件?就此分析父亲的形象。实际上,《背影》需要结合散文的特点,即抒发作者情感的角度来设计问题:作者在文中的情感变化是怎样的?
2. 语言特点
不同作者,不同文本,语言风格也大不相同,甚至一个作者在不同时期的语言风格都会有极大差别。因此,教师在设计主问题时,也需要抓住文本的语言特色,引导学生进行品析。例如,在《醉翁亭记》中,教师可以不走寻常路,呈现问题:数一数文中一共出现了多少个“也”字,并分析其在语气上的不同。并尝试对其进行归类。如:陈述语气:山间之朝暮也、山间之四时也;判断语气:庐陵欧阳修也;感叹语气: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阅读教学的前提是教师对文本的充分研读,主问题的设计也必须要建立在教师对文本足够熟悉的基础上,只有全面研读文本才能够设计出画龙点睛的主问题,只有研读文本,才能够有效预设学生的生成。多方面解读文本,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 崔清平,李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主问题设计的探究[J].基础教育参考,2018(08):60-61.
[2] 余梅.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的方法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8):104.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课堂阅读 主问题设计
主问题是教师在充分研读文本的基础上,从整体角度出发所精心设计的,能够引发学生对单篇课文或一组课文,进行阅读、思考、讨论、理解、品味、欣赏、探究等活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的关键问题。
一、课堂阅读教学主问题的设计意义
1. 凸显阅读特点与本质
主问题是引导学生深入阅读的关键,是阅读教学中能从教学内容整体角度或学生整体参与角度引发思考、理解和欣赏等过程的重要组成。阅读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增长见闻、训练思维、积累语言、提升能力、丰富体验等等的综合过程,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而在主问题引导下的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则更贴近阅读的这些特点,尤其能够使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训练思维、积累语言、提升能力、丰富体验,而碎问,也就是多问题则注重获取信息和知识这一方面,在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和提升能力等方面较为欠缺。
2. 更利于开展阅读教学
主问题对于阅读教学的理念、目标、内容、过程、评价等方面均有影响,从教师层面来看,主问题的存在更有利于教师组织和开展阅读教学。首先,根据课标要求,阅读教学要求关注学生的感受,教师不能够用单方面的讲解来替代学生的阅读,而应该充分体现阅读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这一本质特征,而最终主问题的解决也需要建立在学生的深度阅读基础上,这一过程注重学生对文本的把握,也强调学生的独特体验,有利于贯彻阅读教学理念。
3. 更利于学生发展
主问题并不会像碎问一样能够立即进行回答,或通过“是”或“否”来回答,而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其产生阅读兴趣。此外,主问题也更强调答案的丰富多样,不追求唯一和固定,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及其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使学生的阅读兴趣与能力得到同步提升。
二、课堂阅读教学主问题的设计原则及依据
1. 主问题的主要特点
(1)主问题强调思考,发散学生思维,这体现在问题不能够立即作答,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沉淀和思考,且无固定答案,对发散学生思维起训练作用。(2)主问题强调对话,有学生之间对话、师生之间对话、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等等,且对话强调有效性。(3)主问题的设计考虑到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体现层次和递进等特点。对同一篇文本,可以运用多种不同的方法设计主问题,主要依据就是主问题的特点。例如,《咏雪》如果也利用标题设计问题:谁在咏雪?如何咏的?你对此如何评价?就不如运用关键词来设计主问题:谢太傅发笑的原因是什么?第二个主问题的设计很明显更能够吸引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思考,对学生的思维训练作用也就更大。
2. 依据主要特点确定设计方法
主问题与传统设问的关键区别就在于强调对学生能力的训练,也就是语言、思维、探究等多方面。因此,依据训练性、活动性等特点确定设计方法,能够真正地提高主问题在阅读中的作用。例如,在《狼》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理清课文脉络,在学生经历过发现角度的过程后,教师则可以根据学生所发现的角度,适当地补充屠夫、狼、情节、夹叙夹议、层次角度。教师考虑到《狼》这篇课文本身十分清晰的思路,抓住脉络并结合多维反复法设计出主问题,使得学生在阅读后基本上能够概括、总结出文章的脉络,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
此外,生成性也是主问题的一大特点。例如,在《陈太丘与友期行》中,主问题为:结合文章内容,概括主旨。有的学生會批评友人的无信无理,也有的学生认为友人有好的一面,比如知错就改,元方批评他时,他也没有找借口,作为一个大人虚心听取小孩的批评等等,这就属于生成性的回答,且没有脱离文本。教师根据这一说法便可以顺势提出主问题:除了元方突出的优点外,还有什么缺点。“结合内容,评价人物”这一生成性问题相较于“结合内容,概括主旨”更具有多角度性。
3. 依据文本功能确定设计方法
不明确选文的功能,就很难确定主问题,因此,教师首先要明确选文功能的分类:(1)定篇。定篇指的是经典文本作品一类,阅读目的多为理解作品本身,强调对学生阅读鉴赏能力的培养,如古诗词等等。主问题的作用就是带动学生对定篇文本的反复阅读、思考、欣赏和探究,具体方法则应该围绕文本语言、人物、情感、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多个角度,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2)例文。例文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共同法则,总结出基本原理,这就需要教师选择好例点,如在《芦花荡》中,教师介绍完景物描写的作用后,就可以设计主问题:找出全文中所有景物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三、主问题设计常用方法
1. 根据文体
文体不同,教学内容会不同,主问题的设计方法也就不同。例如,在《背影》中,教师常会引导学生从记叙文和写人的角度来解读这篇文本,问题设计为:文中写了关于父亲的几件事?着重写哪件?就此分析父亲的形象。实际上,《背影》需要结合散文的特点,即抒发作者情感的角度来设计问题:作者在文中的情感变化是怎样的?
2. 语言特点
不同作者,不同文本,语言风格也大不相同,甚至一个作者在不同时期的语言风格都会有极大差别。因此,教师在设计主问题时,也需要抓住文本的语言特色,引导学生进行品析。例如,在《醉翁亭记》中,教师可以不走寻常路,呈现问题:数一数文中一共出现了多少个“也”字,并分析其在语气上的不同。并尝试对其进行归类。如:陈述语气:山间之朝暮也、山间之四时也;判断语气:庐陵欧阳修也;感叹语气: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阅读教学的前提是教师对文本的充分研读,主问题的设计也必须要建立在教师对文本足够熟悉的基础上,只有全面研读文本才能够设计出画龙点睛的主问题,只有研读文本,才能够有效预设学生的生成。多方面解读文本,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 崔清平,李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主问题设计的探究[J].基础教育参考,2018(08):60-61.
[2] 余梅.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的方法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8):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