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采用金钱态度量表及自编调查问卷对江苏大学286名在读学生进行调查,主要分析不同因素影响下,当代大学生的金钱观现状。结果显示:①大学生金钱观与母亲职业和生源地区存在显著相关;②大学生金钱观在性别等因素上存在差异。
[关键词]大学生;金钱观;金钱态度量表
1引言
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金钱的本质和历史作用,认为金钱作为物质财富,是人类创造的,并为人类服务。[1]2021年,我国建成全面小康,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们不断追求金钱与名利,而当代大学生的金钱观也随之发生变化。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大学是个特别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正从“只管学习”过渡到能独当一面。处于过渡阶段的大学生,十分容易受社会形态、原生家庭等各种因素影响,形成独特的金钱观念与消费意识。在对大学生金钱观进行分析和探究的过程中,曾瑾[2]等人研究了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与金钱观现状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和金钱观有显著正相关。杨超[3]等探究大学生金钱崇拜现状,结果显示大学生金钱崇拜水平总体较高。本研究以江苏大学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探究大学生金钱态度的影响因素,以期望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金钱观,为我校至我国教育提供帮助。
2调查样本与方法
2.1调查样本
疫情期间以线上问卷调查為主,在江苏大学学生群体范围内,利用问卷星发放并回收有效问卷286份,有效回收率99.65%。其中男生155人,女生131人;独生子女139人,非独生147人;大一学生61人,大二125人,大三70人,大四15人,研究生15人。
2.2测量工具
采用Yamauchi[4]等编制的金钱态度量表,中文版金钱态度量表(Mas)分Power-Prestige(权利-名望)、Retention-Time(维持-保留)、Distrust(不信任)、Anxiety(焦虑)四个维度,每个维度五道题目进行5点计分,1~5分别表示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洪雷[5]等对金钱态度量表中文版的信度等进行检验,证实其具有较好信度。
2.3统计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方差和相关性分析。
3结果分析
3.1大学生金钱态度总体情况
我校大学生金钱态度平均分2.95,总体金钱观偏向积极健康。从不同维度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大学生在权利-名望维度得分最低(M=2.51),维持-保留维度得分最高(M=3.24)。
3.2性别因素对大学生金钱观的影响
对不同性别大学生在金钱态度各维度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结果见表1。结果显示除焦虑维度外,男生得分普遍高于女生,男女生金钱态度在在维持-保留维度中表现出的差异不大,在其他三个维度表现出的差异较为明显。
3.3不同生源地对大学生金钱观的影响
对大学生金钱态度与其生源地进行相关分析,分析结果列于表2。相关分析中自变量为生源地,因变量为四个维度,数据分析中生源地按其发达程度依次排列,得出结果生源地与学生金钱态度呈负相关,其中权利-名望维度与生源地呈显著相关(P<0.05),即越发达地区学生更注重金钱带来的权利与名望。
3.4是否独生子女对大学生金钱观的影响
对是否独生子女与大学生金钱态度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结果见表3。除不信任维度外,独生子女在其他维度中得分均高于非独生子女,但其并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明是否独生子女对大学生金钱观并无显著性影响。
3.5父母职业对大学生金钱观的影响
对大学生父母职业与其金钱态度进行相关分析,分析结果列于表4。相关分析中自变量为父母职业,因变量为四个维度,数据分析中父母职业按干部、工人、农民等依次排列,得出结果母亲职业与权利-名望显著相关(P<0.05)。
4讨论
以江苏大学为例,我校大学生的金钱态度平均分为2.95,其中金钱与权利-名望有关态度的标准值低于平均值,为2.51,得分最低;持不信任态度的标准值为平均值2.95,对于金钱态度分为信任与不信任的分布较为均衡;而持有维持-保留以及焦虑金钱观的均值则存在显著差异,均高于平均值。
根据具体分析汇总对主要影响大学生金钱观的四个因素进行讨论。
4.1大学生金钱观与性别因素差异的分析比较
在维持-保留态度上大学生性别影响差异不大,其他三个维度的观点都有较大差异,在焦虑态度上,男性的标准值低于女性,而对权利-名望、以及不信任的态度,男性标准值均高于女性。女性较男性对金钱焦虑程度高。可能的原因是新时代的女大学生更加渴望独立,金钱能赋予她们独立的资本,能成为她们独立的条件。而男女性在维持-保留维度中表现出的差异不大,可以得知现代大学生群体普遍希望能稳定的获取金钱,渴望安稳的生活。在权利和名望维度上,男性高于女性,造成这样的原因可能是男女生思维方式不同,大多数男性认为金钱是一种身分地位的象征、自我形象的投射。而大多数女性认为金钱是用于创造自己的生活价值。大部分男性相较于女性更希望通过权利和名望实现自我价值。在不信任的维度上,男性高于女性。大部分男性对金钱更加保持犹豫不决以及怀疑的态度,女性则对金钱的利用更加直接与信任。
4.2大学生金钱观与不同生源地差异的分析比较
生源地与大学生金钱态度呈负相关,即越发达地区学生的量表得分越高,其中权利-名望维度与生源地呈显著相关(P<0.05),持有维持-保留的相关性次之,其他三个维度均不存在显著差异,焦虑的态度与生源地的显著性相关性较低。造成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在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的大学生从小获得想要的东西需要的条件和过程是完全不同的。在发达地区长大的大学生家庭经济情况普遍良好,得到想要的东西往往不需要付出太多的代价,也很少会去考虑家庭的经济条件支不支持,这个东西是否值得,性价比是否高等因素。所以对于他们来说金钱往往不是去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而是满足他们内心更高的追求,比如权利和名望。在贫困地区长大的孩子却截然相反,父母的态度也是偏向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因此更加清楚每笔钱的来之不易,他们更懂得珍惜与利用。他们想得到的东西往往需要靠自己来实现,所以金钱带来的成就感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他们在意的大多只停留在物质层面,也就是金钱能不能给他们提供安稳的生活。 4.3大学生金钱观与是否独生子女分析比较
除不信任维度外,独生子女在其他维度中标准值得分均高于非独生子女,且只有权利-名望态度低于平均值。但其并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明是否独生子女对大学生金钱观并无显著性影响。可以分析出独生子女的消费层次和消费观念要高于非独生子女。造成这样的情况的可能原因是独生子女家庭经济负担较轻,他们会偏向用金钱去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和实现人生价值。家庭方面,独生子女的父母会把更多的金钱投入到孩子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上,也导致了独生子女的金钱观念消费层次会高于非独生子女。而非独生子女不但需要考虑家庭经济状况,还会考虑兄弟姐妹的生存状况与消费能力,因此相应标准值较低。
4.4大学生金钱观与父母职业差异的分析比较
父母职业对大学生金钱观的影响具有显著相关,本研究推测,父母的社会职业影响父母消费观的形成,从而影响大学生金钱观的形成,母亲与父亲在家里的职责分工以及对家庭的金钱贡献程度同样影响大学生对不同社会环境的金钱观的形成与发展。在大学这样的封闭小社会中,贫富差距所带来的影响尤为显著,不同层次生活费所带来的巨大落差给他们带来心理冲击,从而对个人价值观产生一定影响。要真正的解决这样的现象带来的不良影响,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大学生意识到金钱的真正意义。了解到金钱不是衡量人们好坏,也不能通过获得金钱的能力判断个人价值。只要做了对他人有意义,自己也认为有意义,并从中提升自己个人能力的事,就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正确地看待职业价值与收入关系,尊重不同的职业以及消费观念,形成良好的金錢观念。
4.5大学生金钱态度总体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不难看出当代大学生金钱观念总体较为积极,大部分学生能较好的处理个人与金钱之间的关系。问卷显示,学生每月消费占比最大的是饮食方面,对于自己的消费情况,60.84%的学生为正常使用,14.69%学生更偏向小心谨慎,其余14.34%认为自己花钱糊里糊涂,还有10.14%学生大手大脚;对于消费方式,62.59%的学生习惯边打算边花,19.58%学生选择能省则省,9.09%学生会全部计划好再花,8.74%学生选择想花就花。可见,大多数学生日常支出较为理性,对个人所有的金钱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有清晰地认知。同时,从“相较大学之前,你的消费观有何变化?”题目中可以发现,大学之后学生对金钱规划更为看重,这一点也与金钱量表中维持-保留维度均值较高相映。
5建议
随着金钱对人们生活质量的影响增大,越来越多的人们“为金钱而努力”。大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高教育水平人群,拥有正确的金钱观就显得弥足轻重,受环境影响,各类人群的人生观价值观也不同,对其进行金钱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现如今关于金钱规划类教育并未普及,建议学校开始开设金钱教育如理财规划之类课程,提倡大学生适度消费,不攀比,不盲从,减少不必要消费,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树立正确金钱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
[2] 曾瑾,何晓燕,张璐.当今社会大学生金钱观的调查[J].校园心理,2015,13(04):240-241.
[3] 杨超,王荭,袁方舟.大学生金钱崇拜现状调查研究[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6,5(01):46-48.
[4] Kent T. Yamauchi,Donald J. Templer. The Development of a Money Attitude Scale[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1982,46(5):
[5] 洪雷,曹慧,方格.金钱态度量表(Mas)的信度和效度验证[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02):139-141.
作者简介:
冯芝婵(2001-),女,汉族,陕西渭南人,江苏大学本科在读,安全工程方向
【基金项目】
江苏大学19届科研立项项目,项目编号:19C318
[关键词]大学生;金钱观;金钱态度量表
1引言
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金钱的本质和历史作用,认为金钱作为物质财富,是人类创造的,并为人类服务。[1]2021年,我国建成全面小康,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们不断追求金钱与名利,而当代大学生的金钱观也随之发生变化。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大学是个特别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正从“只管学习”过渡到能独当一面。处于过渡阶段的大学生,十分容易受社会形态、原生家庭等各种因素影响,形成独特的金钱观念与消费意识。在对大学生金钱观进行分析和探究的过程中,曾瑾[2]等人研究了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与金钱观现状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和金钱观有显著正相关。杨超[3]等探究大学生金钱崇拜现状,结果显示大学生金钱崇拜水平总体较高。本研究以江苏大学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探究大学生金钱态度的影响因素,以期望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金钱观,为我校至我国教育提供帮助。
2调查样本与方法
2.1调查样本
疫情期间以线上问卷调查為主,在江苏大学学生群体范围内,利用问卷星发放并回收有效问卷286份,有效回收率99.65%。其中男生155人,女生131人;独生子女139人,非独生147人;大一学生61人,大二125人,大三70人,大四15人,研究生15人。
2.2测量工具
采用Yamauchi[4]等编制的金钱态度量表,中文版金钱态度量表(Mas)分Power-Prestige(权利-名望)、Retention-Time(维持-保留)、Distrust(不信任)、Anxiety(焦虑)四个维度,每个维度五道题目进行5点计分,1~5分别表示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洪雷[5]等对金钱态度量表中文版的信度等进行检验,证实其具有较好信度。
2.3统计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方差和相关性分析。
3结果分析
3.1大学生金钱态度总体情况
我校大学生金钱态度平均分2.95,总体金钱观偏向积极健康。从不同维度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大学生在权利-名望维度得分最低(M=2.51),维持-保留维度得分最高(M=3.24)。
3.2性别因素对大学生金钱观的影响
对不同性别大学生在金钱态度各维度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结果见表1。结果显示除焦虑维度外,男生得分普遍高于女生,男女生金钱态度在在维持-保留维度中表现出的差异不大,在其他三个维度表现出的差异较为明显。
3.3不同生源地对大学生金钱观的影响
对大学生金钱态度与其生源地进行相关分析,分析结果列于表2。相关分析中自变量为生源地,因变量为四个维度,数据分析中生源地按其发达程度依次排列,得出结果生源地与学生金钱态度呈负相关,其中权利-名望维度与生源地呈显著相关(P<0.05),即越发达地区学生更注重金钱带来的权利与名望。
3.4是否独生子女对大学生金钱观的影响
对是否独生子女与大学生金钱态度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结果见表3。除不信任维度外,独生子女在其他维度中得分均高于非独生子女,但其并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明是否独生子女对大学生金钱观并无显著性影响。
3.5父母职业对大学生金钱观的影响
对大学生父母职业与其金钱态度进行相关分析,分析结果列于表4。相关分析中自变量为父母职业,因变量为四个维度,数据分析中父母职业按干部、工人、农民等依次排列,得出结果母亲职业与权利-名望显著相关(P<0.05)。
4讨论
以江苏大学为例,我校大学生的金钱态度平均分为2.95,其中金钱与权利-名望有关态度的标准值低于平均值,为2.51,得分最低;持不信任态度的标准值为平均值2.95,对于金钱态度分为信任与不信任的分布较为均衡;而持有维持-保留以及焦虑金钱观的均值则存在显著差异,均高于平均值。
根据具体分析汇总对主要影响大学生金钱观的四个因素进行讨论。
4.1大学生金钱观与性别因素差异的分析比较
在维持-保留态度上大学生性别影响差异不大,其他三个维度的观点都有较大差异,在焦虑态度上,男性的标准值低于女性,而对权利-名望、以及不信任的态度,男性标准值均高于女性。女性较男性对金钱焦虑程度高。可能的原因是新时代的女大学生更加渴望独立,金钱能赋予她们独立的资本,能成为她们独立的条件。而男女性在维持-保留维度中表现出的差异不大,可以得知现代大学生群体普遍希望能稳定的获取金钱,渴望安稳的生活。在权利和名望维度上,男性高于女性,造成这样的原因可能是男女生思维方式不同,大多数男性认为金钱是一种身分地位的象征、自我形象的投射。而大多数女性认为金钱是用于创造自己的生活价值。大部分男性相较于女性更希望通过权利和名望实现自我价值。在不信任的维度上,男性高于女性。大部分男性对金钱更加保持犹豫不决以及怀疑的态度,女性则对金钱的利用更加直接与信任。
4.2大学生金钱观与不同生源地差异的分析比较
生源地与大学生金钱态度呈负相关,即越发达地区学生的量表得分越高,其中权利-名望维度与生源地呈显著相关(P<0.05),持有维持-保留的相关性次之,其他三个维度均不存在显著差异,焦虑的态度与生源地的显著性相关性较低。造成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在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的大学生从小获得想要的东西需要的条件和过程是完全不同的。在发达地区长大的大学生家庭经济情况普遍良好,得到想要的东西往往不需要付出太多的代价,也很少会去考虑家庭的经济条件支不支持,这个东西是否值得,性价比是否高等因素。所以对于他们来说金钱往往不是去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而是满足他们内心更高的追求,比如权利和名望。在贫困地区长大的孩子却截然相反,父母的态度也是偏向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因此更加清楚每笔钱的来之不易,他们更懂得珍惜与利用。他们想得到的东西往往需要靠自己来实现,所以金钱带来的成就感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他们在意的大多只停留在物质层面,也就是金钱能不能给他们提供安稳的生活。 4.3大学生金钱观与是否独生子女分析比较
除不信任维度外,独生子女在其他维度中标准值得分均高于非独生子女,且只有权利-名望态度低于平均值。但其并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明是否独生子女对大学生金钱观并无显著性影响。可以分析出独生子女的消费层次和消费观念要高于非独生子女。造成这样的情况的可能原因是独生子女家庭经济负担较轻,他们会偏向用金钱去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和实现人生价值。家庭方面,独生子女的父母会把更多的金钱投入到孩子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上,也导致了独生子女的金钱观念消费层次会高于非独生子女。而非独生子女不但需要考虑家庭经济状况,还会考虑兄弟姐妹的生存状况与消费能力,因此相应标准值较低。
4.4大学生金钱观与父母职业差异的分析比较
父母职业对大学生金钱观的影响具有显著相关,本研究推测,父母的社会职业影响父母消费观的形成,从而影响大学生金钱观的形成,母亲与父亲在家里的职责分工以及对家庭的金钱贡献程度同样影响大学生对不同社会环境的金钱观的形成与发展。在大学这样的封闭小社会中,贫富差距所带来的影响尤为显著,不同层次生活费所带来的巨大落差给他们带来心理冲击,从而对个人价值观产生一定影响。要真正的解决这样的现象带来的不良影响,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大学生意识到金钱的真正意义。了解到金钱不是衡量人们好坏,也不能通过获得金钱的能力判断个人价值。只要做了对他人有意义,自己也认为有意义,并从中提升自己个人能力的事,就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正确地看待职业价值与收入关系,尊重不同的职业以及消费观念,形成良好的金錢观念。
4.5大学生金钱态度总体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不难看出当代大学生金钱观念总体较为积极,大部分学生能较好的处理个人与金钱之间的关系。问卷显示,学生每月消费占比最大的是饮食方面,对于自己的消费情况,60.84%的学生为正常使用,14.69%学生更偏向小心谨慎,其余14.34%认为自己花钱糊里糊涂,还有10.14%学生大手大脚;对于消费方式,62.59%的学生习惯边打算边花,19.58%学生选择能省则省,9.09%学生会全部计划好再花,8.74%学生选择想花就花。可见,大多数学生日常支出较为理性,对个人所有的金钱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有清晰地认知。同时,从“相较大学之前,你的消费观有何变化?”题目中可以发现,大学之后学生对金钱规划更为看重,这一点也与金钱量表中维持-保留维度均值较高相映。
5建议
随着金钱对人们生活质量的影响增大,越来越多的人们“为金钱而努力”。大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高教育水平人群,拥有正确的金钱观就显得弥足轻重,受环境影响,各类人群的人生观价值观也不同,对其进行金钱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现如今关于金钱规划类教育并未普及,建议学校开始开设金钱教育如理财规划之类课程,提倡大学生适度消费,不攀比,不盲从,减少不必要消费,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树立正确金钱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
[2] 曾瑾,何晓燕,张璐.当今社会大学生金钱观的调查[J].校园心理,2015,13(04):240-241.
[3] 杨超,王荭,袁方舟.大学生金钱崇拜现状调查研究[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6,5(01):46-48.
[4] Kent T. Yamauchi,Donald J. Templer. The Development of a Money Attitude Scale[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1982,46(5):
[5] 洪雷,曹慧,方格.金钱态度量表(Mas)的信度和效度验证[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02):139-141.
作者简介:
冯芝婵(2001-),女,汉族,陕西渭南人,江苏大学本科在读,安全工程方向
【基金项目】
江苏大学19届科研立项项目,项目编号:19C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