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温和低温作业环境不利于作业人员工作,在极端工业微气候环境中工作需要对所处环境、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和防护措施有深刻的认识。国家标准中有对于高温作业和低温作业的明确的定义和分级。高温作业时没有特别的防护设备,长期在高温环境中作业会对人有直接和间接的伤害。低温作业需要穿戴防寒工作服,各个国家和地区对于防寒工作服也有相关规定。环境对人的影响具有青蛙效应,管理者需防患于未然,在症状发生前做好员工个人防护。
关键词:高温作业;低温作业;工业微气候;低温防护
1 绪论
1.1 概述
微气候系指生产作业环境局部的气温、温度和风速等。微气候直接影响作业人员的作业能力和舒适感觉,极端的微气候条件还会增加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和疲劳感,降低劳动效率,甚至影响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安全事故。
2 人体热交换与平衡
2.1 人体热交换与平衡
人体代谢能量为M,向体外做功为W,向体外散发热量H则当M=W+H时,人体处于热平衡状态,此时人体皮温约在36,5℃左右人感到舒适。当M>W+H时,人感到热,当M S=M-W-H
式中:S——人体内单位时间贮热量,W;M人体内单位时间代谢能,W;W——人体单位时间对外做功,W;H人体单位时间向体外散发热量,W。
人体的体温控制是一个完善的温度调节系统,人体体温的调节是通过体内蓄热、出汗、抖动和血管舒张收缩完成的。长时间人体热交换不平衡,就会导致作业效率下降,乃至病变。
3 高温作业环境
3.1 高温界定
3.1.1 WBGT指数
WBGT指数亦称为湿球黑球温度(℃),是表示人体接触生产环境热强度的一个经验指数,它采用了自然湿球温度()、黑球温度()和干球温度()三种参数,并由下列公式计算而获得:
室内作业:WBGT=0.7+0.3
室外作业:WBGT=.7+0.2+0.1
3.1.2 高温界定
我国国家标准 GB/T 934-2008《高温作业环境气象条件测定方法》将高温作业环境定义为:工作地点平均湿球黑球温度(WBGT 指数)≥25℃的作业环境;以及干球温度≥35℃,并伴随强辐射、高气湿等环境因素单独或共同作用的体力活动作业环境称为高温作业环境。高温环境是指温度超过人体舒适程度的热环境。
3.2.2 高温作业分类
高温作业主要有3种类型:
(1)高温、强热辐射作业。
这些作业场所的特點是气温高、热辐射强度大,而相对湿度较低,形成干热环境。如冶金工业的炼焦、炼铁、轧钢等车间;机械制造工业的铸造、锻造、热处理等车间;搪瓷、玻璃、砖瓦等工业的窑炉车间;火力发电厂和锅炉房等。
(2)高温高湿作业。
这种作业场所的特点是气温、气湿高,而辐射强度不大。主要是由于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水蒸汽或生产上要求车间内保持较高的相对湿度所致。如印染、缫丝、造纸等工业中液体加热或蒸煮时,车间气温可达 3 5 ℃ 以上,相对湿度常高达90%以上。潮湿的矿井内气温可达30℃以上,相对湿度达95%以上,如通风不良就会形成高温、高湿和低气流的气象条件,即湿热环境。
(3)夏天露天作业。
夏季在农田劳动、建筑、搬运等露天作业中,除受太阳的辐射作用外,还接受被加热的地面和周围物体放出的辐射线。露天作业中的热辐射强度较低,但其作业的持续时间较长,加之中午前后气温升高,形成高温、热辐射的作业环境。3.3 高温影响
高温直接影响热衰竭、热痉挛、热射病。热衰竭指在高气温或强热辐射环境下,由于热引起外周血管扩张和大量失水造成循环血量减少,引起颅内暂时性供血不足而发生昏厥的疾病,亦称热晕厥或热虚脱。一般先有头晕、头痛、心悸、恶心、呕吐、大汗、皮肤湿冷、体温不高、血压下降、面色苍白,通常昏厥片刻即清醒。热痉挛是一种高温中暑现象,在干热环境条件下劳动出汗过度,随汗液排出很多盐发生肢体和腹壁肌肉的痉挛现象。热射病(中暑)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热射病在中暑的分级中就是重症中暑,是一种致命性疾病,病死率高。在大气温度升高(>32℃)、湿度较大(>60%)和无风的环境中,长时间工作或强体力劳动,又无充分防暑降温措施时,缺乏对高热环境适应者易发生热射病。
3.4 预防职业性中暑
工人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用人单位有必要对工作场所中的高温危害状况及时评估,并制定预防中暑计划;用人单位应向高温作业工人及其主管人员提供足够的宣传培训。工作场所高温危害控制的技术性措施包括采用合理设计生产工艺、隔热措施、通风降温措施和温湿度调节系统等。高温作业工人的保健措施包括:①补充与出汗量相等的水分和盐分;②穿着导热系数小且透气性能好的工作服③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前和入暑前健康检查。此外,不得安排在孕期的女职工从事高温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三级、第四级的作业。
4 低温作业环境
4.1 低温界定
GB/T 14440-93《低温作业分级》对低温作业的定义是: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气温等于或低于5℃的作业。
4.2 低温作业分级
按工作地点的温度和低温作业的时间,低温作业可分为Ⅰ~Ⅳ级,级别越高,冷强度越大。
4.3 低温影响
低温作业对作业人员机体的影响主要包含对体表温度(即皮肤温度)、体温及对全身的影响。
4.3.1对皮肤温度的影响
人体受冷后首先是裸露的皮肤温度下降,如果持续时间较长或温度继续降低,皮肤温度会继续降低,进而出现潮红、冷、胀、麻、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冻伤。常温下裸手皮肤一般 为 29~30℃,当皮肤温度降到10℃左右时,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手感到麻痛,触觉明显下降,当温度降到4℃时,手基本失去触觉。为了维持手部工作正常,手皮肤温度需要维持在20℃以上。人体正常平均皮肤温度为 33~34℃,当皮肤温度降到28℃以下时,100% 的人会 感觉到寒冷,其中50%的人会感到非常寒冷,出现冷颤。
4.3.2对体温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由于机体具有自我调节机制,体温不容易随着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改变。然而一旦体温下降,其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要比皮肤温度下降影响更严重。在低温环境中,只有机体热量损失到一定的限度时,体温才会下降。而体温下降会引起机体代谢速率增加以维持体温平衡。但是当体温下降幅度较大时,会对身体产生较大影响:体温下降到32℃,会引起血压降低,意识模糊,心率降低;体温下降到28℃时,会出现心室纤颤,生命垂危。
5 结论
极端的微气候环境,无论是高温还是低温,都不适宜长时间的工作,若有必要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需对工作环境有更深入的认识,理解并掌握保护自身安全的防护措施。
高温条件下需警惕高温对人体直接造成的伤害,极端气候对人的影响具有青蛙效应,即当察觉到症状发生时往往人体已经收到了严重伤害,因此防护要做到防患于未然,在症状发生前保护好自己,定时休息,积极补水等。同时还要对高温的隐形影响有所了解,定期体检。
低温条件下需要着装低温防护服,各个国家和地区均有对低温防护服的明确规定,同样的,作业过程中需警惕,避免等到冻伤症状发生时再采取措施。
极端温度环境下的作业往往十分辛苦,除作业者自身需要保护好自己,管理者也要为员工安全健康负责,制定明细规程并为员工提供物质上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王立海,尹奉月,鞠品生,等. 作业环境微气候对伐木作业人员及作业效率的影响[J]. 森林工程,1995(3):32-36.
[2] Durney,T.E. Fine coal flotation using the flotaire column flotation cell[J]. Society of Mining Engineers of AIME,1990(4):55-59.
[3] 彭壽清.浮选柱的发展和应用[J].湖南有色金属,1998,14(2):14-19 .
[4] 冯绍灌. 选煤数学模型[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3:120-121.
关键词:高温作业;低温作业;工业微气候;低温防护
1 绪论
1.1 概述
微气候系指生产作业环境局部的气温、温度和风速等。微气候直接影响作业人员的作业能力和舒适感觉,极端的微气候条件还会增加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和疲劳感,降低劳动效率,甚至影响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安全事故。
2 人体热交换与平衡
2.1 人体热交换与平衡
人体代谢能量为M,向体外做功为W,向体外散发热量H则当M=W+H时,人体处于热平衡状态,此时人体皮温约在36,5℃左右人感到舒适。当M>W+H时,人感到热,当M
式中:S——人体内单位时间贮热量,W;M人体内单位时间代谢能,W;W——人体单位时间对外做功,W;H人体单位时间向体外散发热量,W。
人体的体温控制是一个完善的温度调节系统,人体体温的调节是通过体内蓄热、出汗、抖动和血管舒张收缩完成的。长时间人体热交换不平衡,就会导致作业效率下降,乃至病变。
3 高温作业环境
3.1 高温界定
3.1.1 WBGT指数
WBGT指数亦称为湿球黑球温度(℃),是表示人体接触生产环境热强度的一个经验指数,它采用了自然湿球温度()、黑球温度()和干球温度()三种参数,并由下列公式计算而获得:
室内作业:WBGT=0.7+0.3
室外作业:WBGT=.7+0.2+0.1
3.1.2 高温界定
我国国家标准 GB/T 934-2008《高温作业环境气象条件测定方法》将高温作业环境定义为:工作地点平均湿球黑球温度(WBGT 指数)≥25℃的作业环境;以及干球温度≥35℃,并伴随强辐射、高气湿等环境因素单独或共同作用的体力活动作业环境称为高温作业环境。高温环境是指温度超过人体舒适程度的热环境。
3.2.2 高温作业分类
高温作业主要有3种类型:
(1)高温、强热辐射作业。
这些作业场所的特點是气温高、热辐射强度大,而相对湿度较低,形成干热环境。如冶金工业的炼焦、炼铁、轧钢等车间;机械制造工业的铸造、锻造、热处理等车间;搪瓷、玻璃、砖瓦等工业的窑炉车间;火力发电厂和锅炉房等。
(2)高温高湿作业。
这种作业场所的特点是气温、气湿高,而辐射强度不大。主要是由于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水蒸汽或生产上要求车间内保持较高的相对湿度所致。如印染、缫丝、造纸等工业中液体加热或蒸煮时,车间气温可达 3 5 ℃ 以上,相对湿度常高达90%以上。潮湿的矿井内气温可达30℃以上,相对湿度达95%以上,如通风不良就会形成高温、高湿和低气流的气象条件,即湿热环境。
(3)夏天露天作业。
夏季在农田劳动、建筑、搬运等露天作业中,除受太阳的辐射作用外,还接受被加热的地面和周围物体放出的辐射线。露天作业中的热辐射强度较低,但其作业的持续时间较长,加之中午前后气温升高,形成高温、热辐射的作业环境。3.3 高温影响
高温直接影响热衰竭、热痉挛、热射病。热衰竭指在高气温或强热辐射环境下,由于热引起外周血管扩张和大量失水造成循环血量减少,引起颅内暂时性供血不足而发生昏厥的疾病,亦称热晕厥或热虚脱。一般先有头晕、头痛、心悸、恶心、呕吐、大汗、皮肤湿冷、体温不高、血压下降、面色苍白,通常昏厥片刻即清醒。热痉挛是一种高温中暑现象,在干热环境条件下劳动出汗过度,随汗液排出很多盐发生肢体和腹壁肌肉的痉挛现象。热射病(中暑)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热射病在中暑的分级中就是重症中暑,是一种致命性疾病,病死率高。在大气温度升高(>32℃)、湿度较大(>60%)和无风的环境中,长时间工作或强体力劳动,又无充分防暑降温措施时,缺乏对高热环境适应者易发生热射病。
3.4 预防职业性中暑
工人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用人单位有必要对工作场所中的高温危害状况及时评估,并制定预防中暑计划;用人单位应向高温作业工人及其主管人员提供足够的宣传培训。工作场所高温危害控制的技术性措施包括采用合理设计生产工艺、隔热措施、通风降温措施和温湿度调节系统等。高温作业工人的保健措施包括:①补充与出汗量相等的水分和盐分;②穿着导热系数小且透气性能好的工作服③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前和入暑前健康检查。此外,不得安排在孕期的女职工从事高温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三级、第四级的作业。
4 低温作业环境
4.1 低温界定
GB/T 14440-93《低温作业分级》对低温作业的定义是: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气温等于或低于5℃的作业。
4.2 低温作业分级
按工作地点的温度和低温作业的时间,低温作业可分为Ⅰ~Ⅳ级,级别越高,冷强度越大。
4.3 低温影响
低温作业对作业人员机体的影响主要包含对体表温度(即皮肤温度)、体温及对全身的影响。
4.3.1对皮肤温度的影响
人体受冷后首先是裸露的皮肤温度下降,如果持续时间较长或温度继续降低,皮肤温度会继续降低,进而出现潮红、冷、胀、麻、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冻伤。常温下裸手皮肤一般 为 29~30℃,当皮肤温度降到10℃左右时,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手感到麻痛,触觉明显下降,当温度降到4℃时,手基本失去触觉。为了维持手部工作正常,手皮肤温度需要维持在20℃以上。人体正常平均皮肤温度为 33~34℃,当皮肤温度降到28℃以下时,100% 的人会 感觉到寒冷,其中50%的人会感到非常寒冷,出现冷颤。
4.3.2对体温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由于机体具有自我调节机制,体温不容易随着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改变。然而一旦体温下降,其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要比皮肤温度下降影响更严重。在低温环境中,只有机体热量损失到一定的限度时,体温才会下降。而体温下降会引起机体代谢速率增加以维持体温平衡。但是当体温下降幅度较大时,会对身体产生较大影响:体温下降到32℃,会引起血压降低,意识模糊,心率降低;体温下降到28℃时,会出现心室纤颤,生命垂危。
5 结论
极端的微气候环境,无论是高温还是低温,都不适宜长时间的工作,若有必要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需对工作环境有更深入的认识,理解并掌握保护自身安全的防护措施。
高温条件下需警惕高温对人体直接造成的伤害,极端气候对人的影响具有青蛙效应,即当察觉到症状发生时往往人体已经收到了严重伤害,因此防护要做到防患于未然,在症状发生前保护好自己,定时休息,积极补水等。同时还要对高温的隐形影响有所了解,定期体检。
低温条件下需要着装低温防护服,各个国家和地区均有对低温防护服的明确规定,同样的,作业过程中需警惕,避免等到冻伤症状发生时再采取措施。
极端温度环境下的作业往往十分辛苦,除作业者自身需要保护好自己,管理者也要为员工安全健康负责,制定明细规程并为员工提供物质上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王立海,尹奉月,鞠品生,等. 作业环境微气候对伐木作业人员及作业效率的影响[J]. 森林工程,1995(3):32-36.
[2] Durney,T.E. Fine coal flotation using the flotaire column flotation cell[J]. Society of Mining Engineers of AIME,1990(4):55-59.
[3] 彭壽清.浮选柱的发展和应用[J].湖南有色金属,1998,14(2):14-19 .
[4] 冯绍灌. 选煤数学模型[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3: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