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一起构成了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体系,共同担负着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重任。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和市场对高级IT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对高级IT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对目前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普遍性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一套符合市场需求的计算机教学新模式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高职教育;计算机教学;新模式
近几年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速度惊人,普遍开设计算机专业,虽在数量上能够满足我国需要的IT人才,但远不能达到IT人才的质量要求。在传统的计算机教学当中,存在着很多弊端,造成学生所学知识与市场、社会需求脱节,主要表现为:教学方法老套,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动手能力缺乏,软硬件设施落后,考试评价方法单一,师资力量不足等。目前大部分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教学并没有实现专业与就业的紧密结合,使得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不能够适应岗位对技术的更高需求。所以就需要改变以往的计算机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计算机知识,成为一个拥有高级计算机技术的人才。
一、以市场为导向,科学设置计算机课程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培养的过程中坚持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准则,才能够更好的实现教学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目标。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应以市场为导向,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来合理创建计算机教学模式,形成计算机教学中的办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后评价、就业指导以及就业跟踪等多元化的细节运用,按照市场的需求培养高级IT精英,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高职院校应在相应时期内对该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的IT人才需求做动态跟踪和市场调研,运用问卷调查、电话访问等方法,统计用人单位岗位设置情况、用人单位所需计算机人才应具备的各项专业能力及计算机毕业生就业去向、毕业生就业中遇到的问题等几个方面,运用随机抽样法统计成相应数据,并总结规律得出结论。高职院校以此结论为依据统筹各个专业的设置和增减,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取舍,将计算机专业方向细分化、具体化,能够做到专业安排的科学化和合理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办好符合市场需求的计算机专业。
二、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新时代的教师应树立新的教育理念,高职院校的教师也应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将新的教育理念融入到教学中,体现在创新教学方法中。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上机操作的过程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刚开始学生可能还很感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难度的增加,学生们的热情往往就会下降,这就要求教师能够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每周开展兴趣小组,巩固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增强学生们对计算机的兴趣,开阔自身的眼界,比如:装卸电脑组件、重装系统、设计学校的网站、参加省市举办的计算机知识大赛等。
这些教学方法的创新改变了传统“灌堂式”的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引导启发而不是一味灌输,积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总之,作为新一代的计算机专业教师要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思考,充分发掘自身潜能,创新教学方法,设计出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案,把书本中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充分发挥学生自身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们学有所获。
三、更新软硬件教学设备,提高教学质量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计算机软硬件设备落后,和日新月异的计算机知识更新不同步,无法紧跟新知识、新技能的步伐。甚至有的高职院校计算机的数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几名学生同时操作一台计算机,使学生没有充足的机会和时间动手操作,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达到高级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逐步改善计算机软硬件设备,以满足教学的需要。硬件设备更新后,要注重定期对其进行维护和保养,并及时安装、更新计算机相应教学软件。
要充分的利用教学设备,采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多媒体技术可以与计算机基础内容相结合,有利于营造出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在课余时间,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计算机上机练习,以此巩固新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也可使计算机的利用率最大化,发挥其效用。
四、以就业为导向,改善考试方法
目前形势下,计算机的考核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考试方法和评价标准相对来说比较单一。忽略了职业教育的特点,学生的眼界只局限于校园内,不利于学生们专业的提高。没能很好的突出计算机的特色,与现实的工作环境脱离开了,对于以后学生的就业没有起到促进作用。计算机考试大致分为两个模块:理论考试和上机操作测试。应该把考试的侧重点放在上机操作测试上面,用来考察学生们的实际操作水平。
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实际操作水平和计算机知识应用的能力,学校还应该与一些IT企业单位进行合作,让学生们利用假期时间去企业单位进行实习,把计算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培养学生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把学生们在企业的实习情况作为综合考核的一部分,对于优秀的同学给予一定的奖励,以此来激发学生们对IT行业的热情,也会对他们未来的工作和职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真正的做到“就业不等于失业”。
五、注重引进人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计算机专业是一个操作性较强的专业,要求授课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样才能真正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但現实情况却令人堪忧,通过问卷和走访,毕业生或即将毕业的学生对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师队伍现状,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不满和忧虑。
为了培养出优秀的高级技能型IT人才,高职院校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一是注重引进高学历的专业人才或聘请著名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教授;二是邀请在计算机方面有建树的知名人士或者某公司的高级IT工程师来校演讲;三是鼓励现有教师进修,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本专业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四是大力建设实训基地或实验室,改变实践教学环节条件差,软件教学资源不足的状况。
综上所述,高等职业计算机教育的教学目的是培养高级技能型IT人才,其培养的学生应具有熟练应用计算机的能力。为了适应社会与市场对人才的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只有适时进行调整和改革,高职院校才能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出优秀的IT人才,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霍雪梅,郭胜.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计算机教学改革浅析[J].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8(1):87-88.
[2]曹红玲. 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 教育与职业,2012(36):144-145.
[3]潘玉. 职业技能竞赛与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改变的探索[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14).
[4]石玲.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J].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0(4):23-26.
关键词:高职教育;计算机教学;新模式
近几年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速度惊人,普遍开设计算机专业,虽在数量上能够满足我国需要的IT人才,但远不能达到IT人才的质量要求。在传统的计算机教学当中,存在着很多弊端,造成学生所学知识与市场、社会需求脱节,主要表现为:教学方法老套,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动手能力缺乏,软硬件设施落后,考试评价方法单一,师资力量不足等。目前大部分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教学并没有实现专业与就业的紧密结合,使得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不能够适应岗位对技术的更高需求。所以就需要改变以往的计算机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计算机知识,成为一个拥有高级计算机技术的人才。
一、以市场为导向,科学设置计算机课程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培养的过程中坚持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准则,才能够更好的实现教学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目标。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应以市场为导向,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来合理创建计算机教学模式,形成计算机教学中的办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后评价、就业指导以及就业跟踪等多元化的细节运用,按照市场的需求培养高级IT精英,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高职院校应在相应时期内对该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的IT人才需求做动态跟踪和市场调研,运用问卷调查、电话访问等方法,统计用人单位岗位设置情况、用人单位所需计算机人才应具备的各项专业能力及计算机毕业生就业去向、毕业生就业中遇到的问题等几个方面,运用随机抽样法统计成相应数据,并总结规律得出结论。高职院校以此结论为依据统筹各个专业的设置和增减,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取舍,将计算机专业方向细分化、具体化,能够做到专业安排的科学化和合理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办好符合市场需求的计算机专业。
二、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新时代的教师应树立新的教育理念,高职院校的教师也应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将新的教育理念融入到教学中,体现在创新教学方法中。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上机操作的过程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刚开始学生可能还很感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难度的增加,学生们的热情往往就会下降,这就要求教师能够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每周开展兴趣小组,巩固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增强学生们对计算机的兴趣,开阔自身的眼界,比如:装卸电脑组件、重装系统、设计学校的网站、参加省市举办的计算机知识大赛等。
这些教学方法的创新改变了传统“灌堂式”的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引导启发而不是一味灌输,积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总之,作为新一代的计算机专业教师要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思考,充分发掘自身潜能,创新教学方法,设计出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案,把书本中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充分发挥学生自身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们学有所获。
三、更新软硬件教学设备,提高教学质量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计算机软硬件设备落后,和日新月异的计算机知识更新不同步,无法紧跟新知识、新技能的步伐。甚至有的高职院校计算机的数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几名学生同时操作一台计算机,使学生没有充足的机会和时间动手操作,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达到高级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逐步改善计算机软硬件设备,以满足教学的需要。硬件设备更新后,要注重定期对其进行维护和保养,并及时安装、更新计算机相应教学软件。
要充分的利用教学设备,采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多媒体技术可以与计算机基础内容相结合,有利于营造出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在课余时间,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计算机上机练习,以此巩固新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也可使计算机的利用率最大化,发挥其效用。
四、以就业为导向,改善考试方法
目前形势下,计算机的考核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考试方法和评价标准相对来说比较单一。忽略了职业教育的特点,学生的眼界只局限于校园内,不利于学生们专业的提高。没能很好的突出计算机的特色,与现实的工作环境脱离开了,对于以后学生的就业没有起到促进作用。计算机考试大致分为两个模块:理论考试和上机操作测试。应该把考试的侧重点放在上机操作测试上面,用来考察学生们的实际操作水平。
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实际操作水平和计算机知识应用的能力,学校还应该与一些IT企业单位进行合作,让学生们利用假期时间去企业单位进行实习,把计算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培养学生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把学生们在企业的实习情况作为综合考核的一部分,对于优秀的同学给予一定的奖励,以此来激发学生们对IT行业的热情,也会对他们未来的工作和职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真正的做到“就业不等于失业”。
五、注重引进人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计算机专业是一个操作性较强的专业,要求授课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样才能真正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但現实情况却令人堪忧,通过问卷和走访,毕业生或即将毕业的学生对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师队伍现状,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不满和忧虑。
为了培养出优秀的高级技能型IT人才,高职院校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一是注重引进高学历的专业人才或聘请著名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教授;二是邀请在计算机方面有建树的知名人士或者某公司的高级IT工程师来校演讲;三是鼓励现有教师进修,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本专业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四是大力建设实训基地或实验室,改变实践教学环节条件差,软件教学资源不足的状况。
综上所述,高等职业计算机教育的教学目的是培养高级技能型IT人才,其培养的学生应具有熟练应用计算机的能力。为了适应社会与市场对人才的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只有适时进行调整和改革,高职院校才能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出优秀的IT人才,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霍雪梅,郭胜.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计算机教学改革浅析[J].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8(1):87-88.
[2]曹红玲. 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 教育与职业,2012(36):144-145.
[3]潘玉. 职业技能竞赛与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改变的探索[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14).
[4]石玲.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J].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0(4):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