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使学生的认知发展始终处于“平衡——失衡——再次平衡”的不断反复渐进的过程,这是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维探索的关键。在数学活动中,我尝试创设“质疑辩驳”的活动形式,旨在丰富学生的数学体验,不断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持续深入发展。下面,结合“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教学片断加以阐述这一活动的环节构成与操作流程。
一、冲突引疑——引疑是基础
这是学生进行质疑辩驳活动的铺垫,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认知上的冲突而产生疑问、发现问题。
镜头回顾:
师:同学们,我们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基础上,通过联想验证得出乘法有交换律、结合律的性质。那么,通过这两个运算定律,你还联想到了什么?是否其他运算也有这样的规律?
生:我想到除法可能有结合律,如15÷5÷3=15÷(5×3)。
(一语激起千层浪,短暂的沉默后,学生们各抒己见,产生了两种对立观点,一部分学生认为除法有结合律,另一部分学生发生了质疑,教师适机引发学生进行争辩)
师:除法到底有没有结合律?有还是没有,请正反双方阐述各自的观点。
……
教师的提问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相矛盾,从而产生问题冲突——除法到底有没有结合律,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
二、激发质疑——质疑是关键
疑是点燃数学思维的火种,需要教师善于诱导,善于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使其乐于质疑、敢于质疑、善于质疑。
镜头回顾:
正方:我认为除法有结合律,如15÷5÷3=1、15÷(5×3)=1,它们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反方:我反驳。我认为除法没有结合律,因为刚才那位同学运用的是除法的运算性质,不能说明问题。
反方:结合律的特点是运算顺序改变了,运算符号没有改变,运算的结果也不变。如15÷5÷3,运用结合律的形式应该是15÷(5÷3),这样它们的结果就发生了改变,所以我认为除法没有结合律。
……
首先,教师要为学生营造敢于质疑辩论的心理环境。辩论中教师要理解学生合理的错误,尊重学生观点,始终保持微笑,不做带有任何倾向性的评价,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大胆交流。其次,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为学生创设一个问题冲突,如“除法到底有没有结合律”,同时留出一定的时空,让学生在讨论中进行质疑辩论。再次,教师在活动中要预设“陷阱”,把握质疑辩驳的时机,可以引导学生在认知冲突中提出质疑。教师还可故意设计诱错问题,使学生认知产生偏差,从而引导学生发现错误,提出质疑。
三、辩驳探疑——辩驳是方式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围绕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自主辩驳、辩明是非,愉悦的获取数学知识。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始终是组织者和引领者,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人。
镜头回顾:
反方:我也赞成这种观点。乘法结合律一般表示为(a×b)×c=a×(b×c),相应的除法结合律也应表示为(a÷b)÷c=a÷(b÷c),但实际上它们的结果并不相等。
正方:我反对。按照他的说法,(8÷2)÷l=8÷(2÷1)也符合结合律的特征,所以除法也有结合律。
反方:我们举了很多例子,如24÷6÷2≠24÷(6÷2)、40÷8÷5≠40÷(8÷5)都证明除法没有结合律。
师:除法到底有没有结合律,可以怎样考虑?是否把所有的例子都要举尽?
反方:刚才正方同学提出的例子只是个别的,存在偶然性,并不是所有的除法都符合结合律的特征,所以我认为除法没有结合律。
……
四、交流释疑——释疑是目标
让学生在质疑辩驳的基础上,阐述对某一数学知识的理解,交流学习活动中的体会感悟,甚至提出由于思维碰撞而产生新的数学疑问。
镜头回顾: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在数学世界里确实有一部分除法算式符结合律的特征,但并不是泛指任何除法算式都符合这一特征,它有很大的局限性。正如反方同学所猜想验证的一样,除法没有结合律。但正反两方同学为寻求真知激励辩驳的精神,深深打动了老师,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验证得出除法没有结合律,那么减法是否具有这两种运算定律呢?你又想到了什么?
……
通过“质疑辩驳”的活动形式,让学生领略到了数学问题探究的冲突性与挑战性,其实质是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以激起学生急于探索新事物的兴趣,将数学思维不断引向深入,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得到持续发展。
(责编 杜 华)
一、冲突引疑——引疑是基础
这是学生进行质疑辩驳活动的铺垫,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认知上的冲突而产生疑问、发现问题。
镜头回顾:
师:同学们,我们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基础上,通过联想验证得出乘法有交换律、结合律的性质。那么,通过这两个运算定律,你还联想到了什么?是否其他运算也有这样的规律?
生:我想到除法可能有结合律,如15÷5÷3=15÷(5×3)。
(一语激起千层浪,短暂的沉默后,学生们各抒己见,产生了两种对立观点,一部分学生认为除法有结合律,另一部分学生发生了质疑,教师适机引发学生进行争辩)
师:除法到底有没有结合律?有还是没有,请正反双方阐述各自的观点。
……
教师的提问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相矛盾,从而产生问题冲突——除法到底有没有结合律,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
二、激发质疑——质疑是关键
疑是点燃数学思维的火种,需要教师善于诱导,善于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使其乐于质疑、敢于质疑、善于质疑。
镜头回顾:
正方:我认为除法有结合律,如15÷5÷3=1、15÷(5×3)=1,它们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反方:我反驳。我认为除法没有结合律,因为刚才那位同学运用的是除法的运算性质,不能说明问题。
反方:结合律的特点是运算顺序改变了,运算符号没有改变,运算的结果也不变。如15÷5÷3,运用结合律的形式应该是15÷(5÷3),这样它们的结果就发生了改变,所以我认为除法没有结合律。
……
首先,教师要为学生营造敢于质疑辩论的心理环境。辩论中教师要理解学生合理的错误,尊重学生观点,始终保持微笑,不做带有任何倾向性的评价,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大胆交流。其次,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为学生创设一个问题冲突,如“除法到底有没有结合律”,同时留出一定的时空,让学生在讨论中进行质疑辩论。再次,教师在活动中要预设“陷阱”,把握质疑辩驳的时机,可以引导学生在认知冲突中提出质疑。教师还可故意设计诱错问题,使学生认知产生偏差,从而引导学生发现错误,提出质疑。
三、辩驳探疑——辩驳是方式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围绕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自主辩驳、辩明是非,愉悦的获取数学知识。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始终是组织者和引领者,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人。
镜头回顾:
反方:我也赞成这种观点。乘法结合律一般表示为(a×b)×c=a×(b×c),相应的除法结合律也应表示为(a÷b)÷c=a÷(b÷c),但实际上它们的结果并不相等。
正方:我反对。按照他的说法,(8÷2)÷l=8÷(2÷1)也符合结合律的特征,所以除法也有结合律。
反方:我们举了很多例子,如24÷6÷2≠24÷(6÷2)、40÷8÷5≠40÷(8÷5)都证明除法没有结合律。
师:除法到底有没有结合律,可以怎样考虑?是否把所有的例子都要举尽?
反方:刚才正方同学提出的例子只是个别的,存在偶然性,并不是所有的除法都符合结合律的特征,所以我认为除法没有结合律。
……
四、交流释疑——释疑是目标
让学生在质疑辩驳的基础上,阐述对某一数学知识的理解,交流学习活动中的体会感悟,甚至提出由于思维碰撞而产生新的数学疑问。
镜头回顾: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在数学世界里确实有一部分除法算式符结合律的特征,但并不是泛指任何除法算式都符合这一特征,它有很大的局限性。正如反方同学所猜想验证的一样,除法没有结合律。但正反两方同学为寻求真知激励辩驳的精神,深深打动了老师,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验证得出除法没有结合律,那么减法是否具有这两种运算定律呢?你又想到了什么?
……
通过“质疑辩驳”的活动形式,让学生领略到了数学问题探究的冲突性与挑战性,其实质是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以激起学生急于探索新事物的兴趣,将数学思维不断引向深入,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得到持续发展。
(责编 杜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