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创造性思维
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0A-
0022-01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独立思想和行为的主动性都为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催化剂。因此,要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灵动、优雅起来,就必须让学生在创造的火花中不断交流、碰撞出新鲜的知识。
一、动机激发:改善环境,营造创新氛围
浓郁的创造性氛围、强烈的外在刺激和好奇心是决定创造性能力和品质的关键因素。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大多数是出于对现实生活的解释和说明,带有一般性和终结性的定论表征。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导致学生陷入公式、定理、公理、定义和概念的框架之中,唯书本是从,从而削弱了学生的创造性动机和热情,阻碍了学生数学能力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所以,教师应营造一个平和、民主、自由、宽松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信心百倍地投入到创造性学习之中。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时,学生已经对“混合运算”的基本规则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要引导学生学会“先算括号里面的算式”这个新知识点,如果教师只是出示一道例题进行示范讲解,就相信学生由此就能理解和掌握,那么,学生掌握的只是一条刚性的“计算法则”,丝毫没有个性火花的迸发。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设计一组具有对比性质的问题:
例1:小明的妈妈养了10只鸭子,20只鸡,问小明家共有鸡鸭多少只?
例2:小明的妈妈最近养了一些鸡、鹅和鸭,其中,鸭20只,是鹅的2倍,而鸡的数量是鸭的2倍多10只,问小明家的鸡、鸭、鹅共有几只?
在这个对比性的情境中,学生一下子就能明晰例1的关系式,但当其看完例2后,便会被这个看似混乱的关系式所迷惑,此时,学生就得发挥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联结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思考和思维活动。
二、思维转变:发散应变,摆脱定势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灵魂和本质所在。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偏向于程序性知识教育的数理逻辑课程,工具理性价值占据着课程的内核,容易导致学生形成僵化、因循守旧的思维定势。因此,为了培育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必须改变学生的思维定势,帮助学生重拾发散性思维的本质归属,致力于学生独创性、灵活性和流畅性等品质的养成。如可以利用“一题多解”或让学生“自己设计‘问题’,自己解决”,又或者是组织班级围绕一个话题进行集体讨论和交流等方式来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负数》时,教师可以事先通过一个游戏情境(由教师说一句话,学生说出它的反面意思)来放松学生的思维,并设计悬念:老师玩这个游戏干什么呢?以此激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之后,以“认识温度计”一步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而又精彩的学习,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负数”的概念本质,如盈亏问题、收支问题、增减问题、数轴问题等。
三、实践感知:创造活动,加强个人独创
实践是一切创造和发展的起点和归宿。首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鼓励和引导学生投入到数学学习的创造性活动中,如根据课本要求自我设计数学模型等,以此提升小学生的独创精神,消除创造性和新颖性所引起的诱惑。其次,小学数学的创造性活动必须回到数学生活中来。教师应当积极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创造性地利用“头脑风暴法”来集体讨论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让学生在实践中认知数学知识概念,在实践中心存数学生活和现实。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体积》时,笔者为了让学生在经历观察、猜想、探究、实践和验证后明白“圆柱体积=底面积×高”这个公式的本质内涵,必须让学生进入实际的思考和实践当中,如教师同时给学生出示三个底面积和高均相等的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并引导学生对“底面积和高都相等”这个关系式进行思维强化,最后留下一个问题:这三个图形的底面积和高都相等,那么,对于他们的体积,你是否想到了什么?此时,教师已经帮助学生建立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之间模糊的联系,学生已具备独立思考的资质和条件,经过一系列的思维过程而明晰“他们的体积相同”以及“圆柱体积=底面积×高”。
总之,没有创造性思维的参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就成为了填鸭式的理论知识灌输,学生的数学学习便是没有灵魂和思索的本能活动。而要培育起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创造成为小学生的自觉习惯,除了要转变教育教学和学习观念,还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创造性思维激发的情境创设上,放在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指引上,放在学生数学实践的个人创造中。
(责编 林 剑)
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0A-
0022-01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独立思想和行为的主动性都为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催化剂。因此,要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灵动、优雅起来,就必须让学生在创造的火花中不断交流、碰撞出新鲜的知识。
一、动机激发:改善环境,营造创新氛围
浓郁的创造性氛围、强烈的外在刺激和好奇心是决定创造性能力和品质的关键因素。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大多数是出于对现实生活的解释和说明,带有一般性和终结性的定论表征。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导致学生陷入公式、定理、公理、定义和概念的框架之中,唯书本是从,从而削弱了学生的创造性动机和热情,阻碍了学生数学能力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所以,教师应营造一个平和、民主、自由、宽松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信心百倍地投入到创造性学习之中。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时,学生已经对“混合运算”的基本规则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要引导学生学会“先算括号里面的算式”这个新知识点,如果教师只是出示一道例题进行示范讲解,就相信学生由此就能理解和掌握,那么,学生掌握的只是一条刚性的“计算法则”,丝毫没有个性火花的迸发。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设计一组具有对比性质的问题:
例1:小明的妈妈养了10只鸭子,20只鸡,问小明家共有鸡鸭多少只?
例2:小明的妈妈最近养了一些鸡、鹅和鸭,其中,鸭20只,是鹅的2倍,而鸡的数量是鸭的2倍多10只,问小明家的鸡、鸭、鹅共有几只?
在这个对比性的情境中,学生一下子就能明晰例1的关系式,但当其看完例2后,便会被这个看似混乱的关系式所迷惑,此时,学生就得发挥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联结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思考和思维活动。
二、思维转变:发散应变,摆脱定势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灵魂和本质所在。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偏向于程序性知识教育的数理逻辑课程,工具理性价值占据着课程的内核,容易导致学生形成僵化、因循守旧的思维定势。因此,为了培育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必须改变学生的思维定势,帮助学生重拾发散性思维的本质归属,致力于学生独创性、灵活性和流畅性等品质的养成。如可以利用“一题多解”或让学生“自己设计‘问题’,自己解决”,又或者是组织班级围绕一个话题进行集体讨论和交流等方式来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负数》时,教师可以事先通过一个游戏情境(由教师说一句话,学生说出它的反面意思)来放松学生的思维,并设计悬念:老师玩这个游戏干什么呢?以此激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之后,以“认识温度计”一步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而又精彩的学习,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负数”的概念本质,如盈亏问题、收支问题、增减问题、数轴问题等。
三、实践感知:创造活动,加强个人独创
实践是一切创造和发展的起点和归宿。首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鼓励和引导学生投入到数学学习的创造性活动中,如根据课本要求自我设计数学模型等,以此提升小学生的独创精神,消除创造性和新颖性所引起的诱惑。其次,小学数学的创造性活动必须回到数学生活中来。教师应当积极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创造性地利用“头脑风暴法”来集体讨论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让学生在实践中认知数学知识概念,在实践中心存数学生活和现实。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体积》时,笔者为了让学生在经历观察、猜想、探究、实践和验证后明白“圆柱体积=底面积×高”这个公式的本质内涵,必须让学生进入实际的思考和实践当中,如教师同时给学生出示三个底面积和高均相等的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并引导学生对“底面积和高都相等”这个关系式进行思维强化,最后留下一个问题:这三个图形的底面积和高都相等,那么,对于他们的体积,你是否想到了什么?此时,教师已经帮助学生建立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之间模糊的联系,学生已具备独立思考的资质和条件,经过一系列的思维过程而明晰“他们的体积相同”以及“圆柱体积=底面积×高”。
总之,没有创造性思维的参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就成为了填鸭式的理论知识灌输,学生的数学学习便是没有灵魂和思索的本能活动。而要培育起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创造成为小学生的自觉习惯,除了要转变教育教学和学习观念,还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创造性思维激发的情境创设上,放在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指引上,放在学生数学实践的个人创造中。
(责编 林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