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动态调整”的灵活、方便、快捷模式,极大地缓解了农户贷款难问题。其无需任何抵押,简单快捷的高效融资迅速填补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空白,已成为农信社支持“三农”、服务社区、服务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金融品牌。由于农村金融市场环境的特殊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在投放农村市场后无疑也是面临着各种风险,也存在诸多经营风险。只有及时的预防这些金融风险,才能更好的实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的持续发展。
一、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形成不良的原因
(一)客户诚信意识差,还款意识薄弱的信用风险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主要是向农户提供短期资金的贷款,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凭借农户的信用发放。农户诚实守信意识的好与坏成为影响贷款回收的关键。诚实守信意识的本质其实就是农户还款意愿的信用风险,农户借款不还,造成坏账的违约行为,致使农商银行、农信社受到损失。从实践来看,任何信贷业务都存在还款的信用风险,但是农户小额信贷中的信用风险更为普遍和严重,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一般没有抵押品,只是依靠农户的诚实守信意识作为还款保障,因此其信用风险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形成不良也是最为严重的。如贵州修文县姜某于2014年1月向修文农商银行谷堡支行(原谷堡信用社)申请借到信用贷款3万元。该款子2015年1月到期,但逾期至今未还(2020年4月)。该客户守信意識差,再加其生活来源于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收入仅维持其基本生活,还款来源单一。
(二)客户小生产经营与大市场环境不匹配的市场风险
目前修文农村生产主要依据的还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自主经营方式,与当前的市场发展存在较大的矛盾,并且生产技术较为落后,增加了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在农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市场风险。一是农户小额贷款的第一还款来源主要在于农户经营传统的种植、养殖业产生的现金流,受自身因素及信息来源渠道较少的原因,其经营的产业规模较小,对市场变化无法判断,没有把握市场需求,盲目跟风。二是受地域、历史、信息渠道、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原因,农户自给自足的观念根深蒂固,普遍缺乏规避市场风险的有效手段,农户认知及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有限,在农产品价格方面没有发言权,缺乏有效规避风险的能力,导致产品滞销,无现金流还款。修文县天生桥村张某于2019年上春向谷堡支行申请借到贷款5万元用于种植西红柿。当年夏秋西红柿上市时由于受市场影响,西红柿跌价滞销,导致其借款不能按期归还成了逾期。
(三)金融机构内部客户经理随意授信的操作风险
一是个别客户经理思想认识不到位,岗位职责不清晰,审查审批环节把控不严,或流于形式,或逆程序操作,重发放轻管理,靠以前的工作经验和对客户的认识直接对客户进行授信,忽视信贷资料核实的严谨性、真实性,偿债审查能力考察不到位。二是片面强调授信进度,忽视授信质量,面对评级授信时间紧,任务重的工作压力,客户经理贷前无法逐户深入细查,贷前调查欠仔细。客户经理工作的不严谨,部分客户得到不切合实际较高的授信额度。当客户使用贷款后,收入与偿还能力不匹配,致使贷款形成不良。
(四)农村客户点多面广难管理的管理风险
农村客户点多面广,农户居住分散,管理难度较大。一是贷款发放后,由于贷款笔数多,金额小,面宽,个别客户经理对逾期贷款催收力度不够,电话催收多,上门催收少,了解客户当前情况少,部分贷款催收时无书面催收通知书,部分催收通知书无借款人签名,造成一些问题存在,给收贷工作带来困难。二是对过于分散和庞大的小额借款户而言,检查时间相对不足,农户小额贷款必然存在管理上的滞后性。管理难度加大导致逾期客户增加,不良贷款收回的难度加大。谷堡镇有3个片区、100多个村民组或自然村寨,农户多数居住分散,借有贷款的农户就有2600多户,而管片客户经理4人,管户难度大导致有部分客户没有管理好,部分客户贷款逾期。
(五)客户对自然灾害防范能力弱的自然风险
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都很强,客户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限。作为扶持种植业和养殖业专项资金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一旦该地区发生较大的自然灾害,可能这一地区的贷款农户同时违约,极易给金融机构造成收贷难。近年来,一些农村地区自然灾害发生较多,突如其来的洪水、干旱、冰雹、水涝等自然灾害,将会给农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由于农户购买农业保险意识差,自然灾害发生后,农户除能获得极少量救灾款外,没有其他的补偿途径。因此,农户若没有其他收入来源,这些经济损失只能农户自己承担,致使农户还贷困难。修文县大寨村客户袁某于2019年4月向谷堡支行借到贷款2万元种植猕猴桃,借款后不久当地遭受罕见冰雹灾害,该客户同其他种植猕猴桃的农户一样全部受灾,导致银行难以按期收回贷款。
二、化解不良贷款对策及防范措施
(一)加强宣传,强化诚信体系建设
加强舆论导向,大力对“守信走遍天下,失信寸步难行”的诚信教育宣传,提高农户信用意识。一是通过持久地深入农村开展诚信意识和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客户经理要加强对本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产品的宣传与讲解,持续深入村组对“一人失信,全家难行”的宣传,消除农户认识的盲点和误区。二是积极组织推动信用户和信用村的建设,充分发挥村支两委对信用户和信用村建设的作用,通过村支两委对农户的信用评议,增强对贷款农户的信用状况和实际需求的准确把握。三是对诉讼执行难的客户,尝试采取舆论监督执行措旅,抓住个别被执行人不怕拘留、不怕罚款,就怕舆论曝光,死要面子的心理,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纸等宣传媒介,公开曝光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的被执行人名单及详细情况,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拓宽支农助农服务延伸内涵
积极探索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与涉农部门的双向联系。一是加强与当地农业部门的沟通与交流,为农户提供农业生产方面的专业知识,提高农户生产技能,协助农户防范各种病虫害。二是加强与农产品流通部门的协作,充分利用农产品流通部门和银行信息渠道众多的优势,搭建与农户信息保持通畅的平台,并根据各类农产品的市场供求情况适当收紧或放宽信贷规模。三是主动联系农产品收购单位,为农产品收购单位提供农户产品清单,助农户销售农产品,加强客户农产品现金流回归的监控。
(三)建立农户信用等级评定与农户还款能力相匹配制度
为了有效提高农户小额信贷抗风险的能力,建立完善的农户信用等级评级制度,完善对农户的管理,一是应该加大农户信息管理力度,在管理的过程中积极引进现代信贷管理技术,实现农户信息化管理,使农户信贷资料管理更加的科学化、规范化。二是完善评级制度,加大管理员走访力度,对农户的基本信息及信用状况进行及时的反馈。三是完善监督管理制度,每季度由监督员抽查农户信用等级是否与其还款能力相匹配,有效减低信贷风险。
(四)强化岗位责任意识,提高履职能力
对于农村客户点多面广难管理现状,一是作为管理小额农户信用贷款的责任人,岗位就是责任,基层网点客户经理必须强化责任意识,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不推诿扯皮,切实提高个人履职能力。二是加快渠道建设,提高信贷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通过业务流程梳理再造,把一部分后台业务人员分流出来充实到产生利润的前台部门去,加强”三农”客户经理队伍力量。
(五)积极探索农业保险投保率与贷款额度相匹配
当前,农业保险还处于初始阶段,农户本身的水平更是影响了其对保险的认知能力。在面对自然风险或是其他灾害时,农户只能自己承担损失,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还款能力不足,加大了信贷业务的风险。因此基层网点应加大对农业保险的宣传,利用农业保险分担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风险以及农户生产经营的风险,保障农户小额信贷的长远、持续发展。基层网点可根据农户投保率发放与其相适应的贷款额度,使农户的经营风险得到分担,保障农户还贷能力。
(六)加大力度开发移动信贷系统
加大开发移动信贷系统建设的力度,切实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改变传统的客户经理在基层网点等客户上门的“等、要、靠”思想。通过大力开发移动信贷系统力度,利用大数据平台拓宽电子渠道的广度和深度,让客户经理主动深入到客户家中现场营销、现场放贷,使客户体验到方便、快捷、灵活的信贷模式,实现客户足不出户便得到信贷资金的便利,使客户得到主人翁的自豪感的同时,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也得到提高。
一、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形成不良的原因
(一)客户诚信意识差,还款意识薄弱的信用风险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主要是向农户提供短期资金的贷款,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凭借农户的信用发放。农户诚实守信意识的好与坏成为影响贷款回收的关键。诚实守信意识的本质其实就是农户还款意愿的信用风险,农户借款不还,造成坏账的违约行为,致使农商银行、农信社受到损失。从实践来看,任何信贷业务都存在还款的信用风险,但是农户小额信贷中的信用风险更为普遍和严重,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一般没有抵押品,只是依靠农户的诚实守信意识作为还款保障,因此其信用风险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形成不良也是最为严重的。如贵州修文县姜某于2014年1月向修文农商银行谷堡支行(原谷堡信用社)申请借到信用贷款3万元。该款子2015年1月到期,但逾期至今未还(2020年4月)。该客户守信意識差,再加其生活来源于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收入仅维持其基本生活,还款来源单一。
(二)客户小生产经营与大市场环境不匹配的市场风险
目前修文农村生产主要依据的还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自主经营方式,与当前的市场发展存在较大的矛盾,并且生产技术较为落后,增加了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在农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市场风险。一是农户小额贷款的第一还款来源主要在于农户经营传统的种植、养殖业产生的现金流,受自身因素及信息来源渠道较少的原因,其经营的产业规模较小,对市场变化无法判断,没有把握市场需求,盲目跟风。二是受地域、历史、信息渠道、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原因,农户自给自足的观念根深蒂固,普遍缺乏规避市场风险的有效手段,农户认知及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有限,在农产品价格方面没有发言权,缺乏有效规避风险的能力,导致产品滞销,无现金流还款。修文县天生桥村张某于2019年上春向谷堡支行申请借到贷款5万元用于种植西红柿。当年夏秋西红柿上市时由于受市场影响,西红柿跌价滞销,导致其借款不能按期归还成了逾期。
(三)金融机构内部客户经理随意授信的操作风险
一是个别客户经理思想认识不到位,岗位职责不清晰,审查审批环节把控不严,或流于形式,或逆程序操作,重发放轻管理,靠以前的工作经验和对客户的认识直接对客户进行授信,忽视信贷资料核实的严谨性、真实性,偿债审查能力考察不到位。二是片面强调授信进度,忽视授信质量,面对评级授信时间紧,任务重的工作压力,客户经理贷前无法逐户深入细查,贷前调查欠仔细。客户经理工作的不严谨,部分客户得到不切合实际较高的授信额度。当客户使用贷款后,收入与偿还能力不匹配,致使贷款形成不良。
(四)农村客户点多面广难管理的管理风险
农村客户点多面广,农户居住分散,管理难度较大。一是贷款发放后,由于贷款笔数多,金额小,面宽,个别客户经理对逾期贷款催收力度不够,电话催收多,上门催收少,了解客户当前情况少,部分贷款催收时无书面催收通知书,部分催收通知书无借款人签名,造成一些问题存在,给收贷工作带来困难。二是对过于分散和庞大的小额借款户而言,检查时间相对不足,农户小额贷款必然存在管理上的滞后性。管理难度加大导致逾期客户增加,不良贷款收回的难度加大。谷堡镇有3个片区、100多个村民组或自然村寨,农户多数居住分散,借有贷款的农户就有2600多户,而管片客户经理4人,管户难度大导致有部分客户没有管理好,部分客户贷款逾期。
(五)客户对自然灾害防范能力弱的自然风险
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都很强,客户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限。作为扶持种植业和养殖业专项资金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一旦该地区发生较大的自然灾害,可能这一地区的贷款农户同时违约,极易给金融机构造成收贷难。近年来,一些农村地区自然灾害发生较多,突如其来的洪水、干旱、冰雹、水涝等自然灾害,将会给农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由于农户购买农业保险意识差,自然灾害发生后,农户除能获得极少量救灾款外,没有其他的补偿途径。因此,农户若没有其他收入来源,这些经济损失只能农户自己承担,致使农户还贷困难。修文县大寨村客户袁某于2019年4月向谷堡支行借到贷款2万元种植猕猴桃,借款后不久当地遭受罕见冰雹灾害,该客户同其他种植猕猴桃的农户一样全部受灾,导致银行难以按期收回贷款。
二、化解不良贷款对策及防范措施
(一)加强宣传,强化诚信体系建设
加强舆论导向,大力对“守信走遍天下,失信寸步难行”的诚信教育宣传,提高农户信用意识。一是通过持久地深入农村开展诚信意识和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客户经理要加强对本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产品的宣传与讲解,持续深入村组对“一人失信,全家难行”的宣传,消除农户认识的盲点和误区。二是积极组织推动信用户和信用村的建设,充分发挥村支两委对信用户和信用村建设的作用,通过村支两委对农户的信用评议,增强对贷款农户的信用状况和实际需求的准确把握。三是对诉讼执行难的客户,尝试采取舆论监督执行措旅,抓住个别被执行人不怕拘留、不怕罚款,就怕舆论曝光,死要面子的心理,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纸等宣传媒介,公开曝光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的被执行人名单及详细情况,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拓宽支农助农服务延伸内涵
积极探索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与涉农部门的双向联系。一是加强与当地农业部门的沟通与交流,为农户提供农业生产方面的专业知识,提高农户生产技能,协助农户防范各种病虫害。二是加强与农产品流通部门的协作,充分利用农产品流通部门和银行信息渠道众多的优势,搭建与农户信息保持通畅的平台,并根据各类农产品的市场供求情况适当收紧或放宽信贷规模。三是主动联系农产品收购单位,为农产品收购单位提供农户产品清单,助农户销售农产品,加强客户农产品现金流回归的监控。
(三)建立农户信用等级评定与农户还款能力相匹配制度
为了有效提高农户小额信贷抗风险的能力,建立完善的农户信用等级评级制度,完善对农户的管理,一是应该加大农户信息管理力度,在管理的过程中积极引进现代信贷管理技术,实现农户信息化管理,使农户信贷资料管理更加的科学化、规范化。二是完善评级制度,加大管理员走访力度,对农户的基本信息及信用状况进行及时的反馈。三是完善监督管理制度,每季度由监督员抽查农户信用等级是否与其还款能力相匹配,有效减低信贷风险。
(四)强化岗位责任意识,提高履职能力
对于农村客户点多面广难管理现状,一是作为管理小额农户信用贷款的责任人,岗位就是责任,基层网点客户经理必须强化责任意识,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不推诿扯皮,切实提高个人履职能力。二是加快渠道建设,提高信贷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通过业务流程梳理再造,把一部分后台业务人员分流出来充实到产生利润的前台部门去,加强”三农”客户经理队伍力量。
(五)积极探索农业保险投保率与贷款额度相匹配
当前,农业保险还处于初始阶段,农户本身的水平更是影响了其对保险的认知能力。在面对自然风险或是其他灾害时,农户只能自己承担损失,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还款能力不足,加大了信贷业务的风险。因此基层网点应加大对农业保险的宣传,利用农业保险分担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风险以及农户生产经营的风险,保障农户小额信贷的长远、持续发展。基层网点可根据农户投保率发放与其相适应的贷款额度,使农户的经营风险得到分担,保障农户还贷能力。
(六)加大力度开发移动信贷系统
加大开发移动信贷系统建设的力度,切实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改变传统的客户经理在基层网点等客户上门的“等、要、靠”思想。通过大力开发移动信贷系统力度,利用大数据平台拓宽电子渠道的广度和深度,让客户经理主动深入到客户家中现场营销、现场放贷,使客户体验到方便、快捷、灵活的信贷模式,实现客户足不出户便得到信贷资金的便利,使客户得到主人翁的自豪感的同时,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也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