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研究药学心理学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120例临床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辅助药学心理学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中的应用药学心理学能够缓解患者情绪,提高临床治疗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药学心理学 临床心理学 情绪
药学心理学主要是以药学和心理学两门学科为基础的新型学科。随着近几年医疗事业的改革,药学心理学被应用于临床治疗中。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和药物治疗促进患者身体恢复,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1]。本次研究选取某院收治的120例临床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现报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某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临床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及患者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师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25岁~67岁,平均年龄(44.25±12.03)岁,其中高血压患者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20例,冠心病患者10例。对照组60例,男29例,女31例,年龄27岁~70岁,平均年龄(49.23±15.12)岁,其中高血压患者19例,消化性溃疡患者21例,冠心病患者1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一般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根据患者不同疾病进行常规临床疾病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助药学心理学治疗。药学心理学治疗:首先,与患者建立良好的相互信任的关系,在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时将部分情况及时告诉患者,给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其次,针对患者的病情制定整套的治疗计划,从手术方法到药物用量最后到治疗时间,进行详细的规划,并且针对患者的个人性格及特殊需求进行合理的调整治疗方案;然后,在患者整个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心理学指导,通过语言交流、肢体交流等方式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必要的时候可以对患者进行心理催眠,辅助患者完成整个疾病的治疗过程;最后,动员患者的家属,通过家属、医生、护士三个方面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药物心理辅导,帮助患者建立信念,战胜疾病。
1.3 疗效判定
根据《临床医药实践》制定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患者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情绪愉悦,健康指数和幸福指数上升;②有效:患者生命体征恢复有明显,情绪正常,健康指数和幸福指数有所改善;③无效:患者生命体征无好转或加重,情绪急躁,健康指数和幸福指数无上升或下降。总有效=(①+②)/(①+②+③)*100%。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以(t)对计量数据进行校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显效10例,显效率16.67%,有效26例,有效率43.33%,无效24例,无效率10.00%,总有效36例,总有效率60.00%;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显效38例,显效率63.33%,有效19例,有效率31.67%,无效3例,无效率5.00%,总有效58例,总有效率95.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X2=6.785621,P=0.009520,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治疗后情绪状态得分为(6.01±0.16)分,精神状况得分为(5.12±1.98)分,幸福指数得分为(6.92±1.65)分,生活质量得分为(6.98±1.96)分;观察组治疗后情绪状态得分为(8.92±1.65)分,精神状况得分为(8.29±1.98)分,幸福指数得分为(7.98±2.06)分,生活质量得分为(8.76±1.96)分。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患者自身的心理因素和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现代医学临床治疗中应用药学心理学于临床治疗中[2]。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调查发现当患者心理因素或情绪波动较大时,身体会对药物产生排斥状态,从而影响药物的治疗,对患者进行药物心理学治疗能够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引导,对治疗产生良性作用,从而促进患者康复[3]。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治疗后情绪状态得分为(6.01±0.16)分,精神状况得分为(5.12±1.98)分,幸福指数得分为(6.92±1.65)分,生活质量得分为(6.98±1.96)分;观察组治疗后情绪状态得分为(8.92±1.65)分,精神状况得分为(8.29±1.98)分,幸福指数得分为(7.98±2.06)分,生活质量得分为(8.76±1.96)分。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通过对患者进行辅助药学心理学治疗,使用心理辅导,语言沟通和药物指导等方式,使患者减轻自身紧张的情绪。由此不难看出,在临床上应用药学心理学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精神状态,减少患者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36例,总有效率60.00%;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58例,总有效率95.0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通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率,帮助患者缩短治疗时间。
综上所述,在临床中的应用药学心理学能够缓解患者情绪,提高临床治疗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秦治亮,何召新,李英.FDP与DD联合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及临床评估[J].中国医药指南,2015,15(01):180-181.
[2]苏蕾,白中平.分析药学心理学在药学保健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03(01):142-143.
[3]赖延锦.临床药学与药学心理学[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06(03):256-257.
【关键词】 药学心理学 临床心理学 情绪
药学心理学主要是以药学和心理学两门学科为基础的新型学科。随着近几年医疗事业的改革,药学心理学被应用于临床治疗中。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和药物治疗促进患者身体恢复,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1]。本次研究选取某院收治的120例临床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现报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某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临床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及患者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师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25岁~67岁,平均年龄(44.25±12.03)岁,其中高血压患者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20例,冠心病患者10例。对照组60例,男29例,女31例,年龄27岁~70岁,平均年龄(49.23±15.12)岁,其中高血压患者19例,消化性溃疡患者21例,冠心病患者1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一般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根据患者不同疾病进行常规临床疾病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助药学心理学治疗。药学心理学治疗:首先,与患者建立良好的相互信任的关系,在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时将部分情况及时告诉患者,给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其次,针对患者的病情制定整套的治疗计划,从手术方法到药物用量最后到治疗时间,进行详细的规划,并且针对患者的个人性格及特殊需求进行合理的调整治疗方案;然后,在患者整个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心理学指导,通过语言交流、肢体交流等方式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必要的时候可以对患者进行心理催眠,辅助患者完成整个疾病的治疗过程;最后,动员患者的家属,通过家属、医生、护士三个方面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药物心理辅导,帮助患者建立信念,战胜疾病。
1.3 疗效判定
根据《临床医药实践》制定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患者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情绪愉悦,健康指数和幸福指数上升;②有效:患者生命体征恢复有明显,情绪正常,健康指数和幸福指数有所改善;③无效:患者生命体征无好转或加重,情绪急躁,健康指数和幸福指数无上升或下降。总有效=(①+②)/(①+②+③)*100%。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以(t)对计量数据进行校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显效10例,显效率16.67%,有效26例,有效率43.33%,无效24例,无效率10.00%,总有效36例,总有效率60.00%;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显效38例,显效率63.33%,有效19例,有效率31.67%,无效3例,无效率5.00%,总有效58例,总有效率95.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X2=6.785621,P=0.009520,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治疗后情绪状态得分为(6.01±0.16)分,精神状况得分为(5.12±1.98)分,幸福指数得分为(6.92±1.65)分,生活质量得分为(6.98±1.96)分;观察组治疗后情绪状态得分为(8.92±1.65)分,精神状况得分为(8.29±1.98)分,幸福指数得分为(7.98±2.06)分,生活质量得分为(8.76±1.96)分。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患者自身的心理因素和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现代医学临床治疗中应用药学心理学于临床治疗中[2]。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调查发现当患者心理因素或情绪波动较大时,身体会对药物产生排斥状态,从而影响药物的治疗,对患者进行药物心理学治疗能够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引导,对治疗产生良性作用,从而促进患者康复[3]。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治疗后情绪状态得分为(6.01±0.16)分,精神状况得分为(5.12±1.98)分,幸福指数得分为(6.92±1.65)分,生活质量得分为(6.98±1.96)分;观察组治疗后情绪状态得分为(8.92±1.65)分,精神状况得分为(8.29±1.98)分,幸福指数得分为(7.98±2.06)分,生活质量得分为(8.76±1.96)分。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通过对患者进行辅助药学心理学治疗,使用心理辅导,语言沟通和药物指导等方式,使患者减轻自身紧张的情绪。由此不难看出,在临床上应用药学心理学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精神状态,减少患者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36例,总有效率60.00%;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58例,总有效率95.0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通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率,帮助患者缩短治疗时间。
综上所述,在临床中的应用药学心理学能够缓解患者情绪,提高临床治疗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秦治亮,何召新,李英.FDP与DD联合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及临床评估[J].中国医药指南,2015,15(01):180-181.
[2]苏蕾,白中平.分析药学心理学在药学保健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03(01):142-143.
[3]赖延锦.临床药学与药学心理学[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06(03):256-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