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等教育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的构建

来源 :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al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等教育要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创新,敢于突破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高等教育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的构建,是一种新的尝试。高校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及社会责任感,并通过与学生沟通,密切关注相关专业的就业需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新教学模式,为社会培养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校毕业生。
  〔关键词〕 高等教育;主导;主体;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676(2015)05-0030-02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全社会关注的永恒主题。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使得学生学会实现个人的经验世界与社会共有的‘精神文化世界’的沟通和富有创造性的转换,并能逐渐完成个人精神世界对社会的共有精神财富具有个性化的占有”。[1]高校教育对于即将踏入社会的青年学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提高青年学生自身学习能力及其各种专业技能的基本来源。在当今信息时代的背景下,要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必须要求高校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上有新的转变,将传统教学中以“教”为中心转变成以“学”为中心,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高校课堂教学质量。[2]
  一、教师提升自身素养及社会责任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具备一支具有较高的自身素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的教师队伍,是开展良好的高等教育的必要支撑条件。在教育改革研究中,对于教学改革观念的转变,不仅包括对教学价值观的转变,也不能脱离教师的教学实践。
  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是提高学生素养的基础。首先,教师应该遵守职业道德,做到敬业爱生、严谨治学。“教,上所施,下所效也”[3],也就是说教师的行为往往会成为学生效仿的对象,因此,教师只有以身作则,才能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作为教师,还必须系统掌握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体系及前沿动态。并且,只有教师灵活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才能培养出具有先进知识及富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此外,高校教师还应熟悉课程内容、熟练掌握教学方式,对所授课程有宏观的把控。高校教师应善于不同教学模式的转换,从而激发有不同需求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问题的设计要循序渐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在课堂上起到“引导”的作用,这就对教师有很高的要求。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对学生的状态的了解,驾驭课堂的能力等方面都不可忽视。
  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新教学模式构建的基础
  由于不同的学生个体在不同阶段的需求及发展有所不同,因此,对学生的教学也就不能一概而论。高校学生毕业后,面临着就业问题,甚至某些高校不少低年级的学生就已经因担心就业前景而严重影响了其学习热情。[4]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考虑学生投入到专业工作中所面临的具体实践应注意的问题。高校教师应主动了解相关领域对相应专业知识的需求,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将需要应用在实践中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使得学生能将更多学到的知识应用到以后的工作中。同时,也需要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解释及激发学生对深层次理论探究的科研兴趣。
  高校教师所面对的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成年人,与学生之间应该是相对平等、融洽的关系,高校教师应该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必不可少。通过师生之间的沟通,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各种问题,不仅可以对专业知识中的疑难问题进行及时的解答,也可以不断改进其授课方式,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吸收、消化知识。同时,在沟通过程中,教师还应不断鼓励与指导学生,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信任,提高学生的自信与兴趣。通过师生间的交流,高校教师也应适当地针对不同学生的发展,进行相关专业的职业规划及就业指导。这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其的关心,也能充分利用高校教师相对丰富的人生经验与阅历帮助学生尽早规划自己的人生职业,及早建立起人生目标,为学生更好地踏入社会做好相应的准备。
  三、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这一主体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然而,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学习者,高校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起到引导的辅助作用,并提供一定的指示性的帮助。因此,对于知识的消化、吸收,主要还是取决于学生这一主体。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目的是培养出具有独立、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使得学生不仅得到教师在课堂上授予的有限知识,最主要的是学会获取新知识、新方法的能力,即《老子》所倡导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那么,当学生离开高校,踏入社会后,仍然能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实现独立自主掌握新知识、新方法。因此,高等教育可以尝试从以下几点来挖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激发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中,高校教师应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对课程产生兴趣。如,在传授课程之前,教师可以寻找课程内容与学生关注热门话题的交叉点,从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切入主题,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引起学生对该课程自主学习的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引起学生对知识的欲望,进而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
  2. 与时俱进更新专业相关新知识
  当下国际主流倡导“基于工作的学习”[5]。针对具体专业需求,高校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并结合实践需求,有主次地传授知识点,使学生不断开拓视野,并根据相关专业具体工作需要,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另外,针对现代海量信息的时代背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掌握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一些基本方法,以便对海量的学科、专业资料进行有目的的查询及缩减,最终获取最为有价值的信息,以此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及在未来工作中能够更加独立自主地完成不断的学习。
  3.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增加学生的实地参观、动手操作实践的机会。通过参与到相关专业的动手实践中,促进学生思考,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这能使学生真切意识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并通过自我思考和再学习的过程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样,通过动手操作,也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团队精神,并在实践过程中有所创新,激发学生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
  高等学校的职能核心是培养人才,而在高校教学中,最主要的是注重学生的发展,提升其自身修养及专业技能。通过高校教师有意识引导的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教学模式,可以密切关注学生这一学习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得学生即使走出高校,仍有持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本领,这样才能使培养的学生在现代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具有持续竞争力,使其能够长久地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叶 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之二[J].教育研究,2002,(10).
  [2] 刘献君.论“以学生为中心”[J].高等教育研究,2012,(8).
  [3] (汉)许慎撰,(宋)徐铉校订.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04.
  [4] 王进欣,王今殊.高校学风建设关键因素分析——基于江苏师范大学学风报告数据[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S2).
  [5] 孙曼丽.国外大学工作本位学习教学模式述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责任编辑:董玉虎
其他文献
根据我国《教育法》、《关于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等法律法规的若干规定和要求,针对我国高校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对我国高校机制和用人制度进行改革,提
〔摘 要〕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是大学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系统阐述。现行2015年修订版经过了四个发展阶段六次修订。运用图示法分析教材结构,有助于师生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关键词〕 《概论》;教材;结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
本文以高校实训教学为轴,探讨整个实训过程中的一些细节。主要针对实训体系不够健全、执行力不到位、教师及学生角色认识不够、组织不合理等。指出了教师在技能操作与实训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