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宇是个聪明活泼的孩子,父母从小就教他弹琴、画画、书法、背唐诗。小宇5岁时,有一次因背唐诗时口齿不清,被爸爸生气地推倒在地,当小宇从地上爬起来重新站在爸爸面前时,紧张得直眨眼。爸爸看到小宇不停地眨眼更生气了,大声斥责后又一巴掌打在他脸上。从此小宇落下了爱眨眼的毛病,一紧张就不停地眨眼。
几年过去了,小宇的毛病不断增加,有时挤眉弄眼,有时耸肩咳嗽,甚至在课堂上也控制不住地咳嗽并发出一些怪声,影响同学们听讲。尽管小宇跟老师说自己不是故意的,但还是经常被老师批评,被同学讥笑。上初中时,小宇性格变了,内向、自卑,不敢与同学交往。
其实小宇从5岁就患上了儿童抽动症。儿童抽动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大多起病于4~12岁。儿童抽动症的病因至今尚不清楚,儿童受惊吓或精神紧张常常是发病的诱因,发病后会出现面部肌肉或肢体肌肉反复地抽动。大部分患儿可以自愈,但有一部分患儿随着时间的推移,抽动部位增加,出现各种形态奇特的复杂性抽动,表现为冲动性地触摸东西、刺戳动作、踢脚、跪姿、走路旋转等,自己不能控制。有的抽动不易被家长发现,如肚子抽动。有部分病人以发声抽动为首发症状,发出各种有音节或无音节的叫声及不适当的词句,这些词句往往是重复刻板的秽语。有研究表明,儿童抽动症至少有30%出现秽语症。严重者还会出现模仿动作、模仿和重复语言、强迫动作或猥亵行为。
这种疾病对儿童的伤害还包括以下几方面:
1.继发学习困难。患儿的抽动和不自主发声导致注意力分散,严重抽动使患儿的眼睛很难盯在书本上。有些患儿上课时努力控制自己的发声抽动,注意力不能集中在老师的讲课上,学习成绩一般较差。同学、老师的歧视或嘲笑,使患儿更不喜欢上学,甚至厌学、逃学。
2.个性发展问题。4~12岁是儿童自我意识形成,从“自然人”向“社会人”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儿童心理发育的特点是:在与成人和同伴的交往中,其自我意识有所发展,对自我形成某种看法和评价,如自己是聪明的还是笨的,是漂亮的还是丑的等等。年龄较小的儿童缺乏独立评价自己的能力,这种自我评价大多来自外界,如老师、同伴和家长。这一时期来自外界的积极或消极的评价,会对儿童自我意识和个性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如果在这一阶段经常受到家长责骂、老师批评、同学嘲笑,会对儿童心身发展产生巨大伤害。而儿童期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是一个人个性的核心成分,会影响人的一生。抽动症患儿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不但难以建立自尊、自信,形成健全的人格,而且很容易产生反社会心理。部分患儿到了青少年时期即发展成为品行障碍。
3.社会退缩和社交障碍。随年龄的增长,儿童的社会交往和人际交往范围逐渐扩大,会产生一些高级的情感体验,如荣誉感、责任感等。如果患儿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特别是抽动得不到控制,会严重影响他与同学、同伴的交往,产生自卑感、社会退缩、行为不成熟、社交障碍、口吃以及品行纪律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我国已故的著名心理学家丁瓒先生说:“人类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失调而引发的。”
研究证明,儿童抽动症不向精神衰退发展,智力一般也不受影响。有学者发现,部分抽动症患儿智商高于一般儿童。也正是如此,抽动症给患儿内心造成的痛苦是巨大的,他们在长期的痛苦和挫折中煎熬。对这种疾病应以预防为主,对已发病患儿的治疗应坚持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并重原则。患儿需要较长时间服药以控制症状,在长期服药的同时,进行心理干预和家庭治疗,将该病对患儿的影响和危害降到最小程度。
几年过去了,小宇的毛病不断增加,有时挤眉弄眼,有时耸肩咳嗽,甚至在课堂上也控制不住地咳嗽并发出一些怪声,影响同学们听讲。尽管小宇跟老师说自己不是故意的,但还是经常被老师批评,被同学讥笑。上初中时,小宇性格变了,内向、自卑,不敢与同学交往。
其实小宇从5岁就患上了儿童抽动症。儿童抽动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大多起病于4~12岁。儿童抽动症的病因至今尚不清楚,儿童受惊吓或精神紧张常常是发病的诱因,发病后会出现面部肌肉或肢体肌肉反复地抽动。大部分患儿可以自愈,但有一部分患儿随着时间的推移,抽动部位增加,出现各种形态奇特的复杂性抽动,表现为冲动性地触摸东西、刺戳动作、踢脚、跪姿、走路旋转等,自己不能控制。有的抽动不易被家长发现,如肚子抽动。有部分病人以发声抽动为首发症状,发出各种有音节或无音节的叫声及不适当的词句,这些词句往往是重复刻板的秽语。有研究表明,儿童抽动症至少有30%出现秽语症。严重者还会出现模仿动作、模仿和重复语言、强迫动作或猥亵行为。
这种疾病对儿童的伤害还包括以下几方面:
1.继发学习困难。患儿的抽动和不自主发声导致注意力分散,严重抽动使患儿的眼睛很难盯在书本上。有些患儿上课时努力控制自己的发声抽动,注意力不能集中在老师的讲课上,学习成绩一般较差。同学、老师的歧视或嘲笑,使患儿更不喜欢上学,甚至厌学、逃学。
2.个性发展问题。4~12岁是儿童自我意识形成,从“自然人”向“社会人”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儿童心理发育的特点是:在与成人和同伴的交往中,其自我意识有所发展,对自我形成某种看法和评价,如自己是聪明的还是笨的,是漂亮的还是丑的等等。年龄较小的儿童缺乏独立评价自己的能力,这种自我评价大多来自外界,如老师、同伴和家长。这一时期来自外界的积极或消极的评价,会对儿童自我意识和个性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如果在这一阶段经常受到家长责骂、老师批评、同学嘲笑,会对儿童心身发展产生巨大伤害。而儿童期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是一个人个性的核心成分,会影响人的一生。抽动症患儿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不但难以建立自尊、自信,形成健全的人格,而且很容易产生反社会心理。部分患儿到了青少年时期即发展成为品行障碍。
3.社会退缩和社交障碍。随年龄的增长,儿童的社会交往和人际交往范围逐渐扩大,会产生一些高级的情感体验,如荣誉感、责任感等。如果患儿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特别是抽动得不到控制,会严重影响他与同学、同伴的交往,产生自卑感、社会退缩、行为不成熟、社交障碍、口吃以及品行纪律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我国已故的著名心理学家丁瓒先生说:“人类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失调而引发的。”
研究证明,儿童抽动症不向精神衰退发展,智力一般也不受影响。有学者发现,部分抽动症患儿智商高于一般儿童。也正是如此,抽动症给患儿内心造成的痛苦是巨大的,他们在长期的痛苦和挫折中煎熬。对这种疾病应以预防为主,对已发病患儿的治疗应坚持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并重原则。患儿需要较长时间服药以控制症状,在长期服药的同时,进行心理干预和家庭治疗,将该病对患儿的影响和危害降到最小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