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日本1868年的明治维新拉开了近代化的大幕,在明治政府实施的文明开化、殖产兴业、富国强兵三大政策的推动下,日本迅速的走上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中国同样在日本明治维新后30年,以日本为蓝图开始一场改革变法之路,但是结局却完全不同,本文将以中国戊戌变法为切入点,研究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的不同,重点从内部分析日本维新成功的原因。
关键词:明治维新;戊戌变法
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开始了近代化,而日本,在见识了西方工业文明的强大力量后也逐渐结束了幕府时代,自明治维新开始近代化之路。两国在谋求变革的道路上都在不断找寻出路,日本首先开始了明治维新,进行全面西化的改革,最终成功的建立起君主立宪制政体,走上了繁荣与发展之路。而中国在经历了西方的侵略后,也开始了变法维新,但是结果却是大相径庭,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中日几乎相同的变革方式结果却如此不同?
1 变革所面临的封建阻碍势力的不同:
这主要是由中日两国的封建政治体制的不同所造成的。日本的体制是“幕藩体制”,在江户时代,由德川家族世袭的历代将军是日本的最高统治者,幕府是国家的中央政权机关,对于分布于全国各地的藩国也有着统治权。在这个时期,天皇在政治的统治权利被剥夺,还要受到幕府的監视,天皇和将军的矛盾,使得天皇成为倒幕势力的有力支持者。由于德川幕府长期架空皇权,使得日本在很长时间内没有形成有力的君主独裁的专制统治,所以天皇不是封建势力的代表,而是推翻封建封建统治的代表,而此时,幕府在多次的农民运动的打击下已经摇摇欲坠了,据统计,从1590-1867年间,在日本共发生了1809次农民暴动,平均每年发生10次之久,临进幕末,即在1861-1867年,一共发生了194次农民暴动,平均每年发生27次之多。反观中国,中国的封建政治制度延续的几千年了,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着较完整的封建体系,而变法所依靠的光绪皇帝只是个傀儡,一切的大权都掌握在以慈禧为首的地主阶级守旧派的手中,在这种情况下,推行的变法诏书必然成为一纸空文。
2 变革领导者力量不同:
明治维新的主要领导着大多参与了地方的藩政改革,掌握了政治实权,久经风浪锻炼,有着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如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等人都是一批富有谋略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们善于争取和利用各方面力量,比如曾因政见不同以及“八一八政变”和“禁门之变”,产生了很深的隔阂的萨摩藩和长州藩,面对同样的敌人,最终结盟打击最主要的敌人即幕府。反观中国维新派领导人康有为、梁启超都是读书人,虽博览群书、知识渊博,但都缺乏政治经验,勇气可嘉谋略不足,不注意团结社会上的各种势力,以减小维新变法的阻力。在维新变法初期,洋务派甚至很多封建官僚都对此很有兴趣,频频活动,但是康梁却对当时实力最强的李鸿章予以排斥,对李鸿章“以三千金入股,屏之”致使李鸿章改投顽固派成为变法的强大的阻力。维新派对政治斗争的残酷性缺乏清醒的认识,他们没有实力和魄力与封建顽固势力对决,与日本明治维新派的领导人相比天差地别。
3 参与变革的中坚力量不同:
明治维新的中坚力量是下层的武士,下级武士原是幕藩领主的卫士,在政治上是享有绝对统治权的阶级,但是德川幕府末期,武士阶层政治上受到压制,而幕府和各藩财政状况的恶化也使得武士阶层生活陷入困境。因为将军和大名常常停发或剥削下级武士的俸禄解决自己的财政困难,加速武士的贫困,使部分下层武士成为失去生活来源的“浪人”,经济思想家本多利明在19世纪初期写道“到时诸侯之家臣无受本禄者,”武士则“恨主如仇敌”。为了生存,许多下层武士从事副业或经营工商业,进行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活动,据《江户町方节上》记载,仅在250家商人中,本人是武士、浪人,或者祖先是武士、浪人和乡士者,竟有48家。甚至还有的下层武士改业为教师、医生等补充了知识分子的队伍,在西方资产阶级的影响和推动下,他们中的很多人与资产阶级携手,成为明治维新的中坚力量。
中国的维新派主要是从官僚和知识分子中寻求支持和帮助,他们活动的圈子仅限于帝党官僚和士大夫群体,不愿意去发动广大人民群众,以强学会为例,它是资产阶级早年的政治团体,康有为等人打着“变法图强”的口号,要挽救民族危亡,从而“开风气”、“广人才”,但是他们主要是利用报刊,进行文字宣传,广人才,积极的联络官僚士大夫,比如署两江总督张之洞、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王文韶等,但他们局限于地主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和政府官僚,远离人民群众,没有农民起义的配合,没有武装暴动的力量,面对慈禧太后以为武力后盾的宫廷政变毫无还手之力。
参考文献:
[1] 伊文成等编著《明治维新史》,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131页。
[2] 汤志钧:《戊戌变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27页。
[3] 井上清:《日本现代史》第一卷,上海:三联书店,1956年,第210-214页。
[4] 本庄荣治郎:《日本社会经济史》,1928年,第359页。
[5] 刘越英:《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若干条件之比较》,《内蒙古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6] 井上清:《日本历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266-267页。
作者简介:赵鑫宇(1993.02-),女,汉,黑龙江大庆人,硕士研究生,东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历史)。
(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 长春 130024)
关键词:明治维新;戊戌变法
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开始了近代化,而日本,在见识了西方工业文明的强大力量后也逐渐结束了幕府时代,自明治维新开始近代化之路。两国在谋求变革的道路上都在不断找寻出路,日本首先开始了明治维新,进行全面西化的改革,最终成功的建立起君主立宪制政体,走上了繁荣与发展之路。而中国在经历了西方的侵略后,也开始了变法维新,但是结果却是大相径庭,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中日几乎相同的变革方式结果却如此不同?
1 变革所面临的封建阻碍势力的不同:
这主要是由中日两国的封建政治体制的不同所造成的。日本的体制是“幕藩体制”,在江户时代,由德川家族世袭的历代将军是日本的最高统治者,幕府是国家的中央政权机关,对于分布于全国各地的藩国也有着统治权。在这个时期,天皇在政治的统治权利被剥夺,还要受到幕府的監视,天皇和将军的矛盾,使得天皇成为倒幕势力的有力支持者。由于德川幕府长期架空皇权,使得日本在很长时间内没有形成有力的君主独裁的专制统治,所以天皇不是封建势力的代表,而是推翻封建封建统治的代表,而此时,幕府在多次的农民运动的打击下已经摇摇欲坠了,据统计,从1590-1867年间,在日本共发生了1809次农民暴动,平均每年发生10次之久,临进幕末,即在1861-1867年,一共发生了194次农民暴动,平均每年发生27次之多。反观中国,中国的封建政治制度延续的几千年了,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着较完整的封建体系,而变法所依靠的光绪皇帝只是个傀儡,一切的大权都掌握在以慈禧为首的地主阶级守旧派的手中,在这种情况下,推行的变法诏书必然成为一纸空文。
2 变革领导者力量不同:
明治维新的主要领导着大多参与了地方的藩政改革,掌握了政治实权,久经风浪锻炼,有着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如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等人都是一批富有谋略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们善于争取和利用各方面力量,比如曾因政见不同以及“八一八政变”和“禁门之变”,产生了很深的隔阂的萨摩藩和长州藩,面对同样的敌人,最终结盟打击最主要的敌人即幕府。反观中国维新派领导人康有为、梁启超都是读书人,虽博览群书、知识渊博,但都缺乏政治经验,勇气可嘉谋略不足,不注意团结社会上的各种势力,以减小维新变法的阻力。在维新变法初期,洋务派甚至很多封建官僚都对此很有兴趣,频频活动,但是康梁却对当时实力最强的李鸿章予以排斥,对李鸿章“以三千金入股,屏之”致使李鸿章改投顽固派成为变法的强大的阻力。维新派对政治斗争的残酷性缺乏清醒的认识,他们没有实力和魄力与封建顽固势力对决,与日本明治维新派的领导人相比天差地别。
3 参与变革的中坚力量不同:
明治维新的中坚力量是下层的武士,下级武士原是幕藩领主的卫士,在政治上是享有绝对统治权的阶级,但是德川幕府末期,武士阶层政治上受到压制,而幕府和各藩财政状况的恶化也使得武士阶层生活陷入困境。因为将军和大名常常停发或剥削下级武士的俸禄解决自己的财政困难,加速武士的贫困,使部分下层武士成为失去生活来源的“浪人”,经济思想家本多利明在19世纪初期写道“到时诸侯之家臣无受本禄者,”武士则“恨主如仇敌”。为了生存,许多下层武士从事副业或经营工商业,进行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活动,据《江户町方节上》记载,仅在250家商人中,本人是武士、浪人,或者祖先是武士、浪人和乡士者,竟有48家。甚至还有的下层武士改业为教师、医生等补充了知识分子的队伍,在西方资产阶级的影响和推动下,他们中的很多人与资产阶级携手,成为明治维新的中坚力量。
中国的维新派主要是从官僚和知识分子中寻求支持和帮助,他们活动的圈子仅限于帝党官僚和士大夫群体,不愿意去发动广大人民群众,以强学会为例,它是资产阶级早年的政治团体,康有为等人打着“变法图强”的口号,要挽救民族危亡,从而“开风气”、“广人才”,但是他们主要是利用报刊,进行文字宣传,广人才,积极的联络官僚士大夫,比如署两江总督张之洞、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王文韶等,但他们局限于地主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和政府官僚,远离人民群众,没有农民起义的配合,没有武装暴动的力量,面对慈禧太后以为武力后盾的宫廷政变毫无还手之力。
参考文献:
[1] 伊文成等编著《明治维新史》,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131页。
[2] 汤志钧:《戊戌变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27页。
[3] 井上清:《日本现代史》第一卷,上海:三联书店,1956年,第210-214页。
[4] 本庄荣治郎:《日本社会经济史》,1928年,第359页。
[5] 刘越英:《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若干条件之比较》,《内蒙古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6] 井上清:《日本历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266-267页。
作者简介:赵鑫宇(1993.02-),女,汉,黑龙江大庆人,硕士研究生,东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历史)。
(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 长春 13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