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学生一提到写作文,就抓耳挠腮,唉声叹气,现出畏难之色。他们认为作文无处下手,没事可写,无话可说。在老师的严格要求下,即使勉强完成习作,写出的文章,也空洞无物,前言不搭后语。当看了老师的缺大于优的批语后,情绪低落,久而久之,便丧失了写作热情,产生了厌烦写作情绪。究其原因,初中是学生由少年向青年发展的时期,他们独立追求与感受的个性日益突出,但思维还很幼稚;对生活、社会、客观世界虽然充满新鲜和好奇,但认识不足。具体到作文中,表现为不会选材、不会布局、不会谋篇、不会措词,其问题的症结是我们传统教育形式,墨守成规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习惯于老师给他们命题、提示,甚至提供素材;这种依葫芦画瓢的结果是:一种形式、一个材料换个题目学生从小学带进了初中,或许还要带到高中、大学……。长此以往,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无法适应社会的需要。面临这种局面,如何指导学生作文显得尤为重要。对此,谈谈我个人在初中作文教学方面的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培养观察能力,丰富作文素材
叶圣陶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叶圣陶的话概括了生活与写作的联系,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美,灵感来源于生活,关键是你是否练就了一双发现美的火眼金睛。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向社会,走向自然,开阔眼界,仔细观察,用心体验。教师要引导学生洞察生活中的人物、事件、现象,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捕捉创作灵感,并积极投入到达自然之中去,体会大自然的美,做生活的“有心人”。教师可以让学生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要求学生在这个本子上,自由书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二、明确写作目的,发挥扩散思维
写作目的是引发学生写作动机的关键。明确写作目的,就是让学生明白写文章就是用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语言,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需要写文章,离不开作文,让学生切实知道作文的重要性。同一个作文题目,思考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发现的问题就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会有所不同。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构思时广开思路,立意时独抒己见,不拾人牙慧,要想人之所未想,发人之所未发,发掘多角度思维。运用这种“扩散”型的思维,学生就会感到思如泉涌,要写的东西很多,就会感到作文绝非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这样,就可以从诸多角度中选择自己体会最深刻、材料最新颖、立意最独特的角度来写,克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毛病。
三、扩大阅读面,建立写作素材库
中学生阅读可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教师要从这两方面指导学生,才能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培养他们的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他们提高作文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中学生面对的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各个学科领域知识在不断更新,社会上每个人都必须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要求,作为一个中学生不能被书本上的知识束缚住,课外阅读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制定阅读目标。在网络发达的今天,不用去书店、图书馆就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作品,教师在制定目标时,要有所筛选,根据年级不同,制定由短到长、由易到难的阅读目标,循序渐进,由现代文到古代文,古今中外有无数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教师要指导学生有计划地阅读,汲取前人的写作素材,为自己的写作积累大量的写作材料。让学生自己体会中华民族语言的博大精深。叶圣陶曾经为学生指导阅读:一要“及时”,即“要随时留心新的出版物,发现值得号召少年儿童阅读的立即推荐。”二要“精选”,即“选择不妨从严,相互比较之后,推荐一些更好的,淘汰一些次好的。”中学生在观察、阅读过程中,有选择地摘抄一些好词、好句、好段落、好篇章、好的开头、好的结尾,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养成记日记的习惯,通过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库,提高作文水平。
四、区分文体,激发写作兴趣
学生写文章之所以感到无从写起或不知道“怎么写”,原因之一是不掌握文体知识,缺少“规矩”,俗话说:“没规矩不成方圆。”其实任何一种体裁的文章都有它们的共性,又有各自的特点,不同文体应进行比较教学、交叉训练,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规律性的东西。根据不同的题材性质,用不同的体裁来表现,写作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此之外,还要教给学生如何写开头、如何进行过渡、如何结尾、如何设置中心句等方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讨厌作文的学生最好是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对这些学生一定要面批、面改,一个词、一个句子,都要指出他们哪儿用得好,哪些地方写得成功,要指出他们的进步所在,树立学生写作的信心。在讲评作文时,尽量多范读他们的作文,指出他们的优点,以激发他们的写作动力。
五、从模仿之中,悟出写作技巧
俗话说:“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你会抄不会抄。”创作就要让学生从模仿开始,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作文教学时,要让学生模仿范文进行写作,从范文中得到启示与借鉴,悟出写作技巧,进而再创新。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引导作用,指导学生在模仿之中创新。写作前,教师要用好范文,做好要求。写作后,要让学生对照范文,找出不足,为进一步修改指明方向。课本上的文章在写作手法和技巧上是学生模仿写作的典范。教师教这些课文之前,应做好写作安排,教者心中有数,使学者有目标。在评析课文时,着重分析作家观察、发现、思考、联想、选材、构思的方法,讲清每篇文章的模仿重点,让学生有法可仿。范文引路要注意的问题是:要求学生学习范文的取材、布局谋篇的方法,而不是纯粹抄袭,让学生通过模仿开拓自己的思路,并加以发挥,最终变为自己的东西。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知识,“如何写”的问题就会得到解决,也为他们今后写作水平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第二中学)
一、培养观察能力,丰富作文素材
叶圣陶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叶圣陶的话概括了生活与写作的联系,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美,灵感来源于生活,关键是你是否练就了一双发现美的火眼金睛。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向社会,走向自然,开阔眼界,仔细观察,用心体验。教师要引导学生洞察生活中的人物、事件、现象,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捕捉创作灵感,并积极投入到达自然之中去,体会大自然的美,做生活的“有心人”。教师可以让学生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要求学生在这个本子上,自由书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二、明确写作目的,发挥扩散思维
写作目的是引发学生写作动机的关键。明确写作目的,就是让学生明白写文章就是用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语言,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需要写文章,离不开作文,让学生切实知道作文的重要性。同一个作文题目,思考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发现的问题就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会有所不同。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构思时广开思路,立意时独抒己见,不拾人牙慧,要想人之所未想,发人之所未发,发掘多角度思维。运用这种“扩散”型的思维,学生就会感到思如泉涌,要写的东西很多,就会感到作文绝非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这样,就可以从诸多角度中选择自己体会最深刻、材料最新颖、立意最独特的角度来写,克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毛病。
三、扩大阅读面,建立写作素材库
中学生阅读可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教师要从这两方面指导学生,才能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培养他们的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他们提高作文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中学生面对的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各个学科领域知识在不断更新,社会上每个人都必须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要求,作为一个中学生不能被书本上的知识束缚住,课外阅读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制定阅读目标。在网络发达的今天,不用去书店、图书馆就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作品,教师在制定目标时,要有所筛选,根据年级不同,制定由短到长、由易到难的阅读目标,循序渐进,由现代文到古代文,古今中外有无数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教师要指导学生有计划地阅读,汲取前人的写作素材,为自己的写作积累大量的写作材料。让学生自己体会中华民族语言的博大精深。叶圣陶曾经为学生指导阅读:一要“及时”,即“要随时留心新的出版物,发现值得号召少年儿童阅读的立即推荐。”二要“精选”,即“选择不妨从严,相互比较之后,推荐一些更好的,淘汰一些次好的。”中学生在观察、阅读过程中,有选择地摘抄一些好词、好句、好段落、好篇章、好的开头、好的结尾,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养成记日记的习惯,通过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库,提高作文水平。
四、区分文体,激发写作兴趣
学生写文章之所以感到无从写起或不知道“怎么写”,原因之一是不掌握文体知识,缺少“规矩”,俗话说:“没规矩不成方圆。”其实任何一种体裁的文章都有它们的共性,又有各自的特点,不同文体应进行比较教学、交叉训练,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规律性的东西。根据不同的题材性质,用不同的体裁来表现,写作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此之外,还要教给学生如何写开头、如何进行过渡、如何结尾、如何设置中心句等方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讨厌作文的学生最好是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对这些学生一定要面批、面改,一个词、一个句子,都要指出他们哪儿用得好,哪些地方写得成功,要指出他们的进步所在,树立学生写作的信心。在讲评作文时,尽量多范读他们的作文,指出他们的优点,以激发他们的写作动力。
五、从模仿之中,悟出写作技巧
俗话说:“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你会抄不会抄。”创作就要让学生从模仿开始,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作文教学时,要让学生模仿范文进行写作,从范文中得到启示与借鉴,悟出写作技巧,进而再创新。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引导作用,指导学生在模仿之中创新。写作前,教师要用好范文,做好要求。写作后,要让学生对照范文,找出不足,为进一步修改指明方向。课本上的文章在写作手法和技巧上是学生模仿写作的典范。教师教这些课文之前,应做好写作安排,教者心中有数,使学者有目标。在评析课文时,着重分析作家观察、发现、思考、联想、选材、构思的方法,讲清每篇文章的模仿重点,让学生有法可仿。范文引路要注意的问题是:要求学生学习范文的取材、布局谋篇的方法,而不是纯粹抄袭,让学生通过模仿开拓自己的思路,并加以发挥,最终变为自己的东西。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知识,“如何写”的问题就会得到解决,也为他们今后写作水平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