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应试教育下我们只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而忽略了学生学习语文过程的快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教育应该注重学生学习过程”这一观点。本人认为语文学习应该让学生在听、说、读、写这四个语文学习环节中培养学生体验学习过程带来的乐趣,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并发展我们的母语。
关键词:学习过程 学习兴趣 学习方法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前言部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那么我们怎样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把学习过程的作用发挥到最佳呢?
一、学生在应试教育下的语文学习现状。
近几年来,我一直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发现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缺乏学习语文的兴趣。重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只要是课本里的文章,无论多好都认为是作业,就开始应付,抱着完成作业的态度去学习,根本没有学习情趣可言。兴趣的丧失意味着被动的接受,导致学生容易遗忘,造成学生厌学、老师迷茫、家长心急如焚。 (2)课本里出现过的作家,已经成了学生反感神经上最敏感的弦,只要涉及到教师和家长要求去做的,学生都不予配合。其实这不是学生有了问题,是多年来的应试教育给孩子造成了这样的逆反心理。这就给目前出现的好多垃圾读物提供了市场,也影响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接受和汲取。2.机械式的学习方法极难改变,灵活性、思辨性不够。(1)学生学习语文时不会记笔记,即使记了笔记也不知道把笔记上的知识或方法运用在考试和写作上。在多次调查中我问学生:笔记本平时看吗?80%的学生笑着说:“看,老师和家长经常看。”还有20%的学生说在复习时去看。我认为记笔记应该是一种爱好,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收藏,一种对文化的收藏,把自己喜欢的东西收藏起来以供闲暇时欣赏。当一种爱好成为负担时,它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2)学生对于写作没有规划、没有腹稿,基本上是无的放矢。写作本身也是一种兴趣,只有在强烈的表达欲望下,写作才有动力,才能写出有思想的文章。“文以载道”,有思想、有内涵的作文才是我们学习语文的主要目的。为了改变学生学习语文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应该把注重学生学习语文过程这一理论贯穿于学生学习语文的四大环节即听、说、读、写中,有意识地在学习环节中注重培养。
二、在听、说、读、写中让学生感受学习过程的快乐,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广祖国文化。
听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学习的初级阶段。我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特别喜欢听我讲一些古代故事,甚至一些我自己小时候读书的趣事,那么我就利用学生的这一爱好,把我从书中读来的故事、趣闻、杂谈以及有趣的书籍讲给学生听,他们听得越投入,我就讲得越起劲。久而久之,我发现学生读的课外书大多是我讲过的,这不失为一个好的引导方法。学生有兴趣听,这就解决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状况。
有了第一步“听”的兴趣,我开始培养学生“说”的趣味。当我所讲的内容很符合学生胃口的时候,学生情不自禁地会想表示一下自己也有过这样的感受或体会或经历,当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我会及时给他们表达的机会。一时群情激昂,每个同学都争着发言,这时候已不能去评判他们说的是对还是错,而我欣喜的是他们有了说的欲望,感受到了表达的喜悦,能得到这个收获已经足够了。当学生有了表达欲望的时候,我知道该培养学生“说”的兴趣的第二步了。我每周会抽出一节课时间让一到三位同学讲他们看过的书籍,要求他们一定是说而不是读,更不是背诵。大家“说”的兴趣就更浓了,当然也就为“读”做好了铺垫。
学生有了“说”的兴趣,并且在说的过程中得到了快乐,那么他们就会想方设法去充实自己的资源。因为只有读更多的书籍,才能有更多的东西去讲,才会有更多的听众,有更多的崇拜者。其实,如果我们能利用好学生的这种荣耀感,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了一种成就感,有了一种荣耀,他们的主动性一旦调动起来,学习成绩就显得无足轻重,学习结果也就不言而喻。当然,学生阅读的兴趣跟老师的引导有很大的关系,一般而言,老师喜欢什么风格,学生也会有这方面的倾向,在正确的引导下,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就会逐渐加强。阅读的加强正好可以为学生的写作打好基础。
我们语文学习的最终落点是在写作上得以体现,写作也是一种表达的方式。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能写好作文呢?本人认为在有表达欲望的情况下才能写出好的作文并以之为乐。当学生听、说、读、写的兴趣提高的同时,他们的表达欲望也会随之产生,那么我们就要给他们一个表达的平台,一个交流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写作才会有意义而且能得到更大的提高。此外我在学校成立了一个文学社,给学生出版了他们自己的文学刊物《雏鹰》,看着自己的文章变成一本看似很正规的刊物上的印刷品,学生眼中的喜悦让我心动。就是这个机会,可以让孩子们写作着并快乐着。
“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既是对学生生命活动的肯定,也是对通过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教学规律的尊重。所以,语文教学应该从理解学生开始,尊重他们享受过程带来快乐的权利,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拥有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使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焕发生命的光彩,让祖国文化能进一步深入人心。
(作者单位:河北省宁晋东汪学区)
关键词:学习过程 学习兴趣 学习方法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前言部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那么我们怎样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把学习过程的作用发挥到最佳呢?
一、学生在应试教育下的语文学习现状。
近几年来,我一直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发现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缺乏学习语文的兴趣。重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只要是课本里的文章,无论多好都认为是作业,就开始应付,抱着完成作业的态度去学习,根本没有学习情趣可言。兴趣的丧失意味着被动的接受,导致学生容易遗忘,造成学生厌学、老师迷茫、家长心急如焚。 (2)课本里出现过的作家,已经成了学生反感神经上最敏感的弦,只要涉及到教师和家长要求去做的,学生都不予配合。其实这不是学生有了问题,是多年来的应试教育给孩子造成了这样的逆反心理。这就给目前出现的好多垃圾读物提供了市场,也影响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接受和汲取。2.机械式的学习方法极难改变,灵活性、思辨性不够。(1)学生学习语文时不会记笔记,即使记了笔记也不知道把笔记上的知识或方法运用在考试和写作上。在多次调查中我问学生:笔记本平时看吗?80%的学生笑着说:“看,老师和家长经常看。”还有20%的学生说在复习时去看。我认为记笔记应该是一种爱好,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收藏,一种对文化的收藏,把自己喜欢的东西收藏起来以供闲暇时欣赏。当一种爱好成为负担时,它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2)学生对于写作没有规划、没有腹稿,基本上是无的放矢。写作本身也是一种兴趣,只有在强烈的表达欲望下,写作才有动力,才能写出有思想的文章。“文以载道”,有思想、有内涵的作文才是我们学习语文的主要目的。为了改变学生学习语文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应该把注重学生学习语文过程这一理论贯穿于学生学习语文的四大环节即听、说、读、写中,有意识地在学习环节中注重培养。
二、在听、说、读、写中让学生感受学习过程的快乐,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广祖国文化。
听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学习的初级阶段。我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特别喜欢听我讲一些古代故事,甚至一些我自己小时候读书的趣事,那么我就利用学生的这一爱好,把我从书中读来的故事、趣闻、杂谈以及有趣的书籍讲给学生听,他们听得越投入,我就讲得越起劲。久而久之,我发现学生读的课外书大多是我讲过的,这不失为一个好的引导方法。学生有兴趣听,这就解决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状况。
有了第一步“听”的兴趣,我开始培养学生“说”的趣味。当我所讲的内容很符合学生胃口的时候,学生情不自禁地会想表示一下自己也有过这样的感受或体会或经历,当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我会及时给他们表达的机会。一时群情激昂,每个同学都争着发言,这时候已不能去评判他们说的是对还是错,而我欣喜的是他们有了说的欲望,感受到了表达的喜悦,能得到这个收获已经足够了。当学生有了表达欲望的时候,我知道该培养学生“说”的兴趣的第二步了。我每周会抽出一节课时间让一到三位同学讲他们看过的书籍,要求他们一定是说而不是读,更不是背诵。大家“说”的兴趣就更浓了,当然也就为“读”做好了铺垫。
学生有了“说”的兴趣,并且在说的过程中得到了快乐,那么他们就会想方设法去充实自己的资源。因为只有读更多的书籍,才能有更多的东西去讲,才会有更多的听众,有更多的崇拜者。其实,如果我们能利用好学生的这种荣耀感,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了一种成就感,有了一种荣耀,他们的主动性一旦调动起来,学习成绩就显得无足轻重,学习结果也就不言而喻。当然,学生阅读的兴趣跟老师的引导有很大的关系,一般而言,老师喜欢什么风格,学生也会有这方面的倾向,在正确的引导下,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就会逐渐加强。阅读的加强正好可以为学生的写作打好基础。
我们语文学习的最终落点是在写作上得以体现,写作也是一种表达的方式。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能写好作文呢?本人认为在有表达欲望的情况下才能写出好的作文并以之为乐。当学生听、说、读、写的兴趣提高的同时,他们的表达欲望也会随之产生,那么我们就要给他们一个表达的平台,一个交流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写作才会有意义而且能得到更大的提高。此外我在学校成立了一个文学社,给学生出版了他们自己的文学刊物《雏鹰》,看着自己的文章变成一本看似很正规的刊物上的印刷品,学生眼中的喜悦让我心动。就是这个机会,可以让孩子们写作着并快乐着。
“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既是对学生生命活动的肯定,也是对通过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教学规律的尊重。所以,语文教学应该从理解学生开始,尊重他们享受过程带来快乐的权利,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拥有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使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焕发生命的光彩,让祖国文化能进一步深入人心。
(作者单位:河北省宁晋东汪学区)